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经济的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经济的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20104专业名称:金融学( Finance and Bank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技能、外语水平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自强精神,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部门和上市公司创造性地从事管理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现代化金融专业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

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有:金融理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和投资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金融理论;了解金融业的发展规律和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熟悉金融业的运作机制、方法和技巧;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现状,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听、读、写、说、译能力强;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教学实习是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专业在第二、三学年暑期和第八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共约18—22周时间。

学生还可在其他时间以一定方式参加教学实践和实习。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达到合格要求,遵纪守法,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将准予毕业。

金融学专业课程表

金融学专业课程表
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必 修 课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分分配
开课院部
总学时
讲课
上机
实验
1
2
3
4
5
6
7
8
公共基础平台
911001
基础
3
42
42
3
法律学院
911002
原理
3
42
42
3
法律学院
911003
纲要
2
28
28
2
法律学院
911004
概论
6
84
84
6
法律学院
909001
银行会计学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818
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2
36
36
2
经管学院
902909
金融法规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910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2
36
36
2
经管学院
小计
14
252
252
7
7
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
实 践 环 节
实践教学环节
954001
军事训练
3
2周
3
学生处
903006
金工认识实习
1.5
1周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817
电子商务
2
36
36
2
经管学院
902874

金融实践教学讲义(3篇)

金融实践教学讲义(3篇)

第1篇一、课程简介金融实践教学是金融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环境,使学生了解金融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讲义将围绕金融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使其能够运用金融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金融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工具进行投资、融资等活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4. 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1. 金融基础知识: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体系等基本概念。

2. 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介绍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投资策略,以及风险控制方法。

3. 金融产品设计:讲解金融产品的设计原理,如存款、贷款、理财等产品的设计。

4. 金融市场模拟:运用金融软件进行模拟交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融市场操作。

5. 金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金融案例,提高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

6. 金融法律法规:介绍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合规意识。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

2. 模拟交易法:运用金融软件进行模拟交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融市场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运作。

5. 专家讲座法:邀请金融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实践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融理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提高其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所收获。

4. 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在金融领域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 学位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文理基础课程31分,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7学分。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 课程设置:(150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4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8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31学分)
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经管类基础课程I、II组中修满25学分,并在人文类和法政类基础课程中选修6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
(四) 任意选修(7学分)。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精)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精)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
说明:第二专业教学计划学分总量控制在50-55左右(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目前正在修订完善中,以下各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第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生物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英语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轻化工程教学计划
辅修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计划。

【本科教学计划】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本科教学计划】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金融专业理论基础与金融技能,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中外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业务的投融资分析型、营销型与实操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标准年限
本科四年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学生应修满165学分(不含课外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6学分,通识选修课12学分,学科基础课45学分,专业必修课33学分,专业限选课8学分,综合运用课11学分;同时,学生还须修读10个素质拓展课外学分,并修读“大学生健康教育课”。

五、港澳台生教学计划修读要求
按照教育厅规定,港澳台生不需修读“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板块中的课程,其余课程严格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期、学时和学分要求修读。

六、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备注:开放式课程学分替代按《广东商学院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管理办法》执行。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依据“厚实经济学基础、扎实金融学专业知识、精通数理分析工具和计算机编程”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培养通晓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金融交易、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能力、善于创新的应用型和决策型复合金融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⒈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知识;⑵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金融学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⑶熟谙金融市场和银行运作方面的知识;⑷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律方面的背景知识;⑸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⑹熟悉金融与国际银行的国际惯例与相关的法律与规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国际金融(英)、货币银行学、公司理财(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英)、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业务、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英)、金融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与银行零售业务、金融管理案例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固定收益投资分析、行为金融学、Stata与金融实证分析、程序设计与应用(python)等。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⒉能力在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⑵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⑶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对经济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能将其应用于今后的业务决策中;⑷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领域业务的能力;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⑸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⑹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业务沟通和工作协调,较好地适应团队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金融业务处理能力,金融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金融实务操作技能,并可考取保险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从事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系统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方面的法规政策,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市场营销能力,金融业务操作能力.
三、学制:2.5年
四、办学形式:业余
五、学生类别:大学专科
六、主要课程内容介绍
七、金融学专业教学进程表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