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脉介入术ppt课件

2
冠状动脉介入术
3
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术前护理
1、向患者讲明手术的过程、危险性、可能的并发症 及处理措施。 2、拟行股动脉穿刺者,触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 了解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及术后对比足背动脉搏动;拟 行桡动脉穿刺者,术前行Allen试验以了解患者血液 循环。抽血化验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凝情况等。 3、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进食少量易消化 饮
常用
挤碎斑块
挤压和重新排列 斑块 血管舒通
2
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手术就是在我们的大腿根或者手腕上通过血管穿 刺技术,逆着我们的血管,把心脏支架放入我们的冠 1. 状动脉里面,然后在合适的位置把它释放出来,撑起 2. 狭窄的血管,从而恢复冠状动脉的血供,达到改善症 状、“起死回生”的目的 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 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
3
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护理
4、备皮:会阴部及双上肢腕关节上10cm。 5、药物准备:术前三天口服氯吡格雷,首次口 300mg,以后每天一次,一次75mg;阿司匹林 100~300mg/d,急诊手术者一次顿服氯吡格雷及 阿司匹林各300mg。 6、对于术前肾功能异常(尤其是肌酐清除率 <30mL/min),术前6~12h及术后12h持续静脉输入 生理盐水1~1.5mL/(kg.h)水化治疗
3
出院指导
• 1、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坚 持应用抗凝药、降脂药物。 • 2、坚持定期门诊随防,有条件 者最好半年后再次进行冠状动 脉造影术检查,以便及早发现 血管有无再狭窄情况,从而及 时给予治疗 •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 低脂饮食,不吃肥肉和动物内 脏,增加植物蛋白,少吃甜食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 畅,控制体重,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戒烟限酒, 不喝浓茶、浓咖啡,要劳逸结 合,避免情绪激动,坚持服药 ,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脂、 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出现不 适情况及时来院诊治。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pt

腰酸、腹胀
多由于术后长时间制动所致,告诉 病人起床活动后腰酸腹胀会自然消失, 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以缓解不适。
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
1. 嘱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右上肢抬高制 动,下肢制动24h/上肢制动6h方可活动
2. 病人咳嗽及需用力小便时压紧穿刺点 3. 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 4. 对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可用芒硝外敷或理
▪ 什么是冠脉造影?
即用特形的心导管经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 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 手推注射器注入少量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主 要分支清楚显影,从而观察血管情况.判断病变的 轻重程度及其确切的部位和范围。
▪ 具有直接确诊的价值.是冠心病治疗,术前确诊或验证术 后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
▪ 什么是支架植入?
即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绕制成管状 而其管壁呈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植入冠状 动脉内已经或未经PTCA扩张的狭窄节段支撑 血管壁,维持血流畅通,是弥补PTCA的不足, 特别是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方法。
The First Patient to Undergo Coronary Angioplasty
钟休息后自行缓解疼痛见于胸骨体中上 段,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及手指易疲 劳或气短、心悸或心跳不规律、多汗 心肌梗死:持续而不能缓解的剧烈胸痛,含服硝甘不
缓解 猝死:即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介入治疗方法
▪ 1冠状动脉造影(SCA) ▪ 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 3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脉造影
2. 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桡动脉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6h(股动脉制动24h),防止出血。
3.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观察肢体颜色 与温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有无变化。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52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什么是冠心病
是由于提供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腔内(粥样斑块)堵塞, 造成血管腔狭窄、闭塞,影响循环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整理课件ppt
2
冠心病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的心脏冠状动脉就像清洁的水管一样光滑畅通
正常动脉
粥样硬化
纤维化
整理课件ppt
钙化
3
整理课件ppt
4
整理课件ppt
150mg嚼服,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
整理课件ppt
41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1)
• 博璞青,速碧林 • 部位:脐上下左右7.5cm
范围里
• 手法:注射时局部皮肤
11
提起,在皮褶最高
点最高点垂直进
针
整理课件ppt
2
42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2)
• 深度:针头完全进入皮 下为宜
• 按压时间: 10min,力度
44
健康指导(the health direction)
勿过度劳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保持心情愉快,适当 参加体育锻炼。
观察有无心绞痛症状,定期复查心电图。若行支架植入 术,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支架植入处冠状 动脉有无狭窄。
整理课件ppt
45
整理课件ppt
46
5
整理课件ppt
6
整理课件ppt
7
整理课件ppt
8
整理课件ppt
9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五型 • 隐匿型 • 心绞痛型 • 心肌梗死型 • 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 • 猝死型
整理课件ppt
10
give me
整理课件ppt
什么是冠心病
是由于提供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腔内(粥样斑块)堵塞, 造成血管腔狭窄、闭塞,影响循环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整理课件ppt
2
冠心病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的心脏冠状动脉就像清洁的水管一样光滑畅通
正常动脉
粥样硬化
纤维化
整理课件ppt
钙化
3
整理课件ppt
4
整理课件ppt
150mg嚼服,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
整理课件ppt
41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1)
• 博璞青,速碧林 • 部位:脐上下左右7.5cm
范围里
• 手法:注射时局部皮肤
11
提起,在皮褶最高
点最高点垂直进
针
整理课件ppt
2
42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2)
• 深度:针头完全进入皮 下为宜
• 按压时间: 10min,力度
44
健康指导(the health direction)
勿过度劳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保持心情愉快,适当 参加体育锻炼。
观察有无心绞痛症状,定期复查心电图。若行支架植入 术,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支架植入处冠状 动脉有无狭窄。
整理课件ppt
45
整理课件ppt
46
5
整理课件ppt
6
整理课件ppt
7
整理课件ppt
8
整理课件ppt
9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五型 • 隐匿型 • 心绞痛型 • 心肌梗死型 • 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 • 猝死型
整理课件ppt
10
give me
整理课件ppt
冠心病及介入治疗的护理PPT【50页】

潴留 ;低血压等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腰酸、腹胀 多由于术后长时间制动所致告诉病人起床活
动后腰酸腹胀会自然消失,可适当活动另 一侧肢体,以缓解不适。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 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 1. 嘱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右上肢抬高制动,
下肢制动24h/上肢制动6h方可活动 2. 病人咳嗽及需用力小便时压紧穿刺点 3. 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 4. 对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可用芒硝外敷或理
• 饮食 • 心理 • 病情观察 • 肢体活动 • 药物 • 健康指导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 饮食 • 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排泄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 肢体活动——经桡动脉 1. 局部制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h,避免腕
部活动 2. 指导患者上肢抬高,手指活动,按摩手背
疗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栓塞 1. 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
颜色,温度,感觉改变。
2. 下床活动或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发现异 常时告知医生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 尿潴留
1. 术前训练床上排便,做好心理疏导,解除 床上排便时的紧张心理。
2. 诱导排尿如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听流水声、 热敷、按摩腹部并适当加压等,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
狭窄
造影显示的冠脉病变
支架植入前后对比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是在 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防止和减 少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前护理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腰酸、腹胀 多由于术后长时间制动所致告诉病人起床活
动后腰酸腹胀会自然消失,可适当活动另 一侧肢体,以缓解不适。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 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 1. 嘱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右上肢抬高制动,
下肢制动24h/上肢制动6h方可活动 2. 病人咳嗽及需用力小便时压紧穿刺点 3. 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 4. 对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可用芒硝外敷或理
• 饮食 • 心理 • 病情观察 • 肢体活动 • 药物 • 健康指导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 饮食 • 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排泄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 肢体活动——经桡动脉 1. 局部制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h,避免腕
部活动 2. 指导患者上肢抬高,手指活动,按摩手背
疗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栓塞 1. 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
颜色,温度,感觉改变。
2. 下床活动或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发现异 常时告知医生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 尿潴留
1. 术前训练床上排便,做好心理疏导,解除 床上排便时的紧张心理。
2. 诱导排尿如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听流水声、 热敷、按摩腹部并适当加压等,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
狭窄
造影显示的冠脉病变
支架植入前后对比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是在 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防止和减 少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前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培训课件

III类:
无严重LAD近端病变的单支或2支血管病患者:只有 轻微症状又不像心肌缺血或没有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 无创试验仅有小面积存活心肌缺血证据的病人或没有 缺血客观证据者(C)
对冠脉临界病变(50-60%)(除外主干),和无创 试验无缺血证据的病人(C)
冠脉轻度狭窄(<50%)(C)
对严重左主干病变又是CABG适应症的病人行PTCA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23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I类
IIa
多支大隐静脉桥狭窄,特别向LAD供血的桥有严重狭窄可再次 CABG,如CABG难以施行,有局限性大隐静脉桥病变或多处 狭窄者行PTCA(C) 单支或两支血管病变不包括严重LAD近端病变,但无创试验证 实有中等面积存活心肌或高危病人行PTCA或CABG(B) LAD近端严重病变适的单支血管病变可行PTCA或CABG(B)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 解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2
PCI成功定义
血管造影成功:
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50%(理想<20%) TIMI 3级血流
操作成功:
造影成功,住院期间无并发症
临床成功:
近期:1,2基础上,心肌缺血缓解 远期:有益作用达6月以上 再狭窄是近期成功和远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TIMI 0级:血管完全闭塞,远端血管无前向血 流
TIMI 1级:少量造影剂通过闭塞部位,血管床 充
盈不完全
TIMI 2级:造影剂能完全充盈冠脉远端,速度 慢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6
血运重建
完全血运重建: 所有>2mm血管的所有>50%狭窄全部解除
不完全血运重建: >1.5mm血管存在>50%狭窄 仅扩张罪犯病变和血管 一处或多处病变不能扩张或失败
冠心病介入术健康教育 ppt课件

剂的排泄。 术侧肢体制动,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
情况。 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患肢的皮温、皮色情况。
16
ppt课件
Hot Tip
17
ppt课件
术后三种止血方法注意点
股动脉使用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平卧24--30小时。
穿刺处需用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沙袋压迫 6小时。
24小时后无出血等异常者,可拆除绷带,并 可下床活动及大小便。
5
ppt课件
Hot Tip
6
ppt课件
Hot Tip
7
ppt课件
穿刺途径
经桡动脉穿刺 经股动脉穿刺
8
ppt课件
Hot Tip
9
ppt课件
Hot Tip
10
ppt课件
Hot Tip
11
ppt课件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保证手术前一天的良好睡眠,必要时按医嘱
服用镇静、安眠药。 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不禁常规口服药(肠
22
ppt课件
PCI术后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 饮食 如何服用抗凝药物 出院后如何随诊
23
ppt课件
休息与活动
1
术后一周内应注意 休息,穿刺点未愈 合之前禁止洗澡
2
3
起床、下蹲时动作 要缓慢,避免抬重 物和剧烈运动,以 防穿刺点再度出血。
一周后可逐渐恢复 日常生活及轻体力 劳动,活动量应循 序渐进增加,不可 操之过急。
31
ppt课件
支架术后是否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复查?
冠脉支架术后仍有15%~25%发生再狭窄, 目前再狭窄只能靠冠脉造影确诊。
普通裸金属支架应在术后3~6个月行冠脉造 影复查。
情况。 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患肢的皮温、皮色情况。
16
ppt课件
Hot Tip
17
ppt课件
术后三种止血方法注意点
股动脉使用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平卧24--30小时。
穿刺处需用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沙袋压迫 6小时。
24小时后无出血等异常者,可拆除绷带,并 可下床活动及大小便。
5
ppt课件
Hot Tip
6
ppt课件
Hot Tip
7
ppt课件
穿刺途径
经桡动脉穿刺 经股动脉穿刺
8
ppt课件
Hot Tip
9
ppt课件
Hot Tip
10
ppt课件
Hot Tip
11
ppt课件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保证手术前一天的良好睡眠,必要时按医嘱
服用镇静、安眠药。 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不禁常规口服药(肠
22
ppt课件
PCI术后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 饮食 如何服用抗凝药物 出院后如何随诊
23
ppt课件
休息与活动
1
术后一周内应注意 休息,穿刺点未愈 合之前禁止洗澡
2
3
起床、下蹲时动作 要缓慢,避免抬重 物和剧烈运动,以 防穿刺点再度出血。
一周后可逐渐恢复 日常生活及轻体力 劳动,活动量应循 序渐进增加,不可 操之过急。
31
ppt课件
支架术后是否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复查?
冠脉支架术后仍有15%~25%发生再狭窄, 目前再狭窄只能靠冠脉造影确诊。
普通裸金属支架应在术后3~6个月行冠脉造 影复查。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课堂PPT

其是较年轻的患者) ❖ 没有症状但运动试验结果强烈提示心肌缺血,尤其
是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也阳性者 ❖ 不明原因的反复胸痛,不能确诊但又不能除外冠心
病,尤其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7
PCI适应症
❖ 心肌梗死(急性和陈旧) ❖ 各种类型的心绞痛(稳定和不稳定性)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静脉和动脉旁路血管) ❖ 多支冠状血管病变和其他复杂病变 ❖ 左室功能明显受损(LVEF<30%) ❖ 肾脏功能轻度受损(血肌酐<2mg/dl)的冠心病患
14
冠脉造影术的基本过程
❖ 入导管室 ❖ 患者平卧床 ❖ 选择穿刺部位---股动脉、桡动脉 ❖ 常规消毒 ❖ Seldinger 技术成功穿刺血管 ❖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造影导管分别至左
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不同的体位分别行选择性的 冠状动脉造影术
15
PCI术的基本过程
❖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导引导管至预行介 入治疗冠状动脉开口,沿导引导管送入 0.014’’PTCA导丝,调整导丝使其通过病变至血 管的远段,沿导丝送球囊扩张病变,而后置入与病 变相匹配的支架。球囊扩张的压力8atm,支架置入 的压力16atm,时间15’’
术后病人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
病人痛苦、住院时间长(14-30天)、 康复慢,病人心理压力大,不易接受
并发症少 费用
并发症多 费用
6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 新近发生的或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 ❖ 冠心病患者经药物治疗仍有心绞痛发作 ❖ 变异性心绞痛 ❖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证据(尤
主要内容
❖ 围手术期概念 ❖ 冠心病介入治疗概念 ❖ 介入手术过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 术后常见并发症 ❖ 出院指导 ❖ 术后随访
是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也阳性者 ❖ 不明原因的反复胸痛,不能确诊但又不能除外冠心
病,尤其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7
PCI适应症
❖ 心肌梗死(急性和陈旧) ❖ 各种类型的心绞痛(稳定和不稳定性)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静脉和动脉旁路血管) ❖ 多支冠状血管病变和其他复杂病变 ❖ 左室功能明显受损(LVEF<30%) ❖ 肾脏功能轻度受损(血肌酐<2mg/dl)的冠心病患
14
冠脉造影术的基本过程
❖ 入导管室 ❖ 患者平卧床 ❖ 选择穿刺部位---股动脉、桡动脉 ❖ 常规消毒 ❖ Seldinger 技术成功穿刺血管 ❖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造影导管分别至左
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不同的体位分别行选择性的 冠状动脉造影术
15
PCI术的基本过程
❖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导引导管至预行介 入治疗冠状动脉开口,沿导引导管送入 0.014’’PTCA导丝,调整导丝使其通过病变至血 管的远段,沿导丝送球囊扩张病变,而后置入与病 变相匹配的支架。球囊扩张的压力8atm,支架置入 的压力16atm,时间15’’
术后病人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
病人痛苦、住院时间长(14-30天)、 康复慢,病人心理压力大,不易接受
并发症少 费用
并发症多 费用
6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 新近发生的或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 ❖ 冠心病患者经药物治疗仍有心绞痛发作 ❖ 变异性心绞痛 ❖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证据(尤
主要内容
❖ 围手术期概念 ❖ 冠心病介入治疗概念 ❖ 介入手术过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 术后常见并发症 ❖ 出院指导 ❖ 术后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支架前
PTCA后急性或濒临闭塞的处理方法包括
药物 抗凝 溶栓 血管扩张
再次 PTCA 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
32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3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右冠开口
左冠开口
主动脉瓣
11
冠状动脉
升主动脉 Valsalva窦 右冠开口
左冠开口
主动脉左瓣 主动脉后瓣 主动脉右瓣
Copyright 1989. Novarti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Atlas of Human Anatomy, illustrated by Frank H. Netter, M.D. All rights reserved.
24
诊断
心电图改变
25
诊断
负荷试验
• 传统的平板负荷试验 • SPECT 铊平板负荷试验 • 仰卧踏车负荷心超 •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超 • Sestamibi -CardioLite 扫描
26
诊断
心导管术
• 心导管术所获得的信息 血液动力学 – 压力测定 – 心排量 – 血氧饱和度
血管影像学 – 心腔 – 冠状动脉
• 90% 心梗死亡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中有着一
个或多个新鲜血栓。
• 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 小板和纤维蛋白
粥样斑块表面 血栓形成
20
心肌梗死(坏死)
如果心绞痛持续 30分钟以上,同时伴有下列症状 ,心肌的缺血 (缺氧)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死亡)。
• 突发胸痛
– 疼痛经常向左臂放射 – 描述为 “压迫感” 或“钝痛” 而不是 “锐痛” – 感觉象大象骑跨在胸口
冠心病病学概述
冠脉解剖 冠心病的诊断
治疗选择
1
心肌分层
心包
心包腔 心外膜
心肌 心内膜
2
心脏的四腔
右心 (未氧合血)
左心 (氧合血)
3
心脏瓣膜
三尖瓣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
4
上腔静脉
大血管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下腔静脉 5
传导系统
6
心动周期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7
心排量
每分钟心脏搏出的血流量(升) 正常心排量 = 4-6 升/分钟
• 消化不良 • 恶心/呕吐 • 大汗 • 晕厥 • 心悸(心跳加快) • 呼吸困难(气短)
21
动脉粥样硬化症
危险因素
• 高胆固醇 • 高血压 • 吸烟 • 精神压力等心身因素 • 糖尿病 • 肥胖 • 遗传因素 • 老年
22
动脉粥样硬化症
诊断
• 症状 • 心电图改变 • 负荷试验阳性 • 血管造影
的硬度增加。最终整个病变可能完全钙化。钙化过 程中可能发生斑块表面的溃疡和侵蚀,随后破裂, 将脂质释放进入血液。
脂质进入血液,管腔内血 栓形成,可引起血管的完
全闭塞 。
19
血小板的黏附和血栓形成
• 血栓
• 斑块形成,这是最危 险的并发症
动脉损伤后的数秒内血 小板黏附于内膜下
•
能阻断血流或发生脱 落(远端栓塞)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4
静脉: 将脱氧的血液带回 心脏
9
冠状动脉
• 三支主要冠状动脉:
–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右冠状动脉
–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左前降支动脉
– Circumflex artery (CX) 左回旋支动脉
10
冠状动脉解剖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心排量 = 每搏量 x 心率(CO = SV x HR) 每搏量 = 每次心跳所搏出的血流量(毫升) 射血分数 =%
8
血管
动脉
静脉
动脉: 将氧合血带离心脏
小动脉: 将氧合血带入毛细 血管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气体和营养物质 的交换
小静脉: 将脱氧的血液从毛 细血管带入静脉
大斑块的形成
随着斑块的老化,越来越多的脂质沉 积于病变中,形成了胆固醇核心 。血 栓也可能附着于斑块上。斑块或附着 血栓上可以被纤维帽覆盖。随着成纤 维细胞的浸润,斑块会变硬。
18
血栓的形成: 脂质池
由于对动脉壁的应力导 致了斑块的破裂
血液进入斑块形成斑块内的 血栓,可使斑块增大
斑块形成的最后阶段是钙盐伴随脂质沉积,使病变
心导管术同时也用于 介入治疗中的显影以 及结果的判断
27
冠心病的治疗选择
• 药物
• 外科搭桥手术 CAB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 冠脉介入术 PCI (Percutaneouse Coronary Intervention)
28
治疗选择
减轻症状的药物(保守)治疗
• 硝酸盐 • β-受体阻滞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钙离子拮抗剂
29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30
支架前
尽管 PTCA术的安全性较大,但它具有:
3-5% 的围手术心梗发生率 3-7% 的急诊CABG发生率 10 %急性和濒临闭塞(血栓、夹层、血管痉挛、
弹性回缩) 死亡率达2% 40-60% 的再狭窄率 再次PTCA后的再狭窄率30%
23
诊断
体征
心绞痛: 由于冠脉痉挛或心肌缺血(缺氧) 导致的胸痛
•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的或“慢性”心绞痛 ,表现相对固定。 当病人的活动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后会发生胸痛症状。当有心 肌缺血时,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加重。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需要较少的活动 量和刺激。随着病情的加重,心绞痛发生可增加,并最终导 致心肌梗死。经常由冠脉痉挛所诱发。
12
UC200004872 EN
冠状动脉解剖
正面观
右冠
左主干 左回旋支
第1、2钝缘支
左前降支
第1对角支 第2对角支
13
14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疾病过程
• 危险因素
• 诊断
• 治疗
15
疾病过程
正常 冠状动脉
16
疾病进展
17
斑块的形成
受损的内皮细胞肿胀并增生,同时引 起了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内膜增生) 并浸润病变。平滑肌细胞分泌结缔组 织组成纤维斑块的成分,使斑块的压 力增加,并可能引起破裂。
支架前
PTCA后急性或濒临闭塞的处理方法包括
药物 抗凝 溶栓 血管扩张
再次 PTCA 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
32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3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右冠开口
左冠开口
主动脉瓣
11
冠状动脉
升主动脉 Valsalva窦 右冠开口
左冠开口
主动脉左瓣 主动脉后瓣 主动脉右瓣
Copyright 1989. Novarti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Atlas of Human Anatomy, illustrated by Frank H. Netter, M.D. All rights reserved.
24
诊断
心电图改变
25
诊断
负荷试验
• 传统的平板负荷试验 • SPECT 铊平板负荷试验 • 仰卧踏车负荷心超 •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超 • Sestamibi -CardioLite 扫描
26
诊断
心导管术
• 心导管术所获得的信息 血液动力学 – 压力测定 – 心排量 – 血氧饱和度
血管影像学 – 心腔 – 冠状动脉
• 90% 心梗死亡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中有着一
个或多个新鲜血栓。
• 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 小板和纤维蛋白
粥样斑块表面 血栓形成
20
心肌梗死(坏死)
如果心绞痛持续 30分钟以上,同时伴有下列症状 ,心肌的缺血 (缺氧)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死亡)。
• 突发胸痛
– 疼痛经常向左臂放射 – 描述为 “压迫感” 或“钝痛” 而不是 “锐痛” – 感觉象大象骑跨在胸口
冠心病病学概述
冠脉解剖 冠心病的诊断
治疗选择
1
心肌分层
心包
心包腔 心外膜
心肌 心内膜
2
心脏的四腔
右心 (未氧合血)
左心 (氧合血)
3
心脏瓣膜
三尖瓣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
4
上腔静脉
大血管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下腔静脉 5
传导系统
6
心动周期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7
心排量
每分钟心脏搏出的血流量(升) 正常心排量 = 4-6 升/分钟
• 消化不良 • 恶心/呕吐 • 大汗 • 晕厥 • 心悸(心跳加快) • 呼吸困难(气短)
21
动脉粥样硬化症
危险因素
• 高胆固醇 • 高血压 • 吸烟 • 精神压力等心身因素 • 糖尿病 • 肥胖 • 遗传因素 • 老年
22
动脉粥样硬化症
诊断
• 症状 • 心电图改变 • 负荷试验阳性 • 血管造影
的硬度增加。最终整个病变可能完全钙化。钙化过 程中可能发生斑块表面的溃疡和侵蚀,随后破裂, 将脂质释放进入血液。
脂质进入血液,管腔内血 栓形成,可引起血管的完
全闭塞 。
19
血小板的黏附和血栓形成
• 血栓
• 斑块形成,这是最危 险的并发症
动脉损伤后的数秒内血 小板黏附于内膜下
•
能阻断血流或发生脱 落(远端栓塞)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4
静脉: 将脱氧的血液带回 心脏
9
冠状动脉
• 三支主要冠状动脉:
–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右冠状动脉
–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左前降支动脉
– Circumflex artery (CX) 左回旋支动脉
10
冠状动脉解剖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心排量 = 每搏量 x 心率(CO = SV x HR) 每搏量 = 每次心跳所搏出的血流量(毫升) 射血分数 =%
8
血管
动脉
静脉
动脉: 将氧合血带离心脏
小动脉: 将氧合血带入毛细 血管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气体和营养物质 的交换
小静脉: 将脱氧的血液从毛 细血管带入静脉
大斑块的形成
随着斑块的老化,越来越多的脂质沉 积于病变中,形成了胆固醇核心 。血 栓也可能附着于斑块上。斑块或附着 血栓上可以被纤维帽覆盖。随着成纤 维细胞的浸润,斑块会变硬。
18
血栓的形成: 脂质池
由于对动脉壁的应力导 致了斑块的破裂
血液进入斑块形成斑块内的 血栓,可使斑块增大
斑块形成的最后阶段是钙盐伴随脂质沉积,使病变
心导管术同时也用于 介入治疗中的显影以 及结果的判断
27
冠心病的治疗选择
• 药物
• 外科搭桥手术 CAB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 冠脉介入术 PCI (Percutaneouse Coronary Intervention)
28
治疗选择
减轻症状的药物(保守)治疗
• 硝酸盐 • β-受体阻滞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钙离子拮抗剂
29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30
支架前
尽管 PTCA术的安全性较大,但它具有:
3-5% 的围手术心梗发生率 3-7% 的急诊CABG发生率 10 %急性和濒临闭塞(血栓、夹层、血管痉挛、
弹性回缩) 死亡率达2% 40-60% 的再狭窄率 再次PTCA后的再狭窄率30%
23
诊断
体征
心绞痛: 由于冠脉痉挛或心肌缺血(缺氧) 导致的胸痛
•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的或“慢性”心绞痛 ,表现相对固定。 当病人的活动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后会发生胸痛症状。当有心 肌缺血时,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加重。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需要较少的活动 量和刺激。随着病情的加重,心绞痛发生可增加,并最终导 致心肌梗死。经常由冠脉痉挛所诱发。
12
UC200004872 EN
冠状动脉解剖
正面观
右冠
左主干 左回旋支
第1、2钝缘支
左前降支
第1对角支 第2对角支
13
14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疾病过程
• 危险因素
• 诊断
• 治疗
15
疾病过程
正常 冠状动脉
16
疾病进展
17
斑块的形成
受损的内皮细胞肿胀并增生,同时引 起了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内膜增生) 并浸润病变。平滑肌细胞分泌结缔组 织组成纤维斑块的成分,使斑块的压 力增加,并可能引起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