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建筑物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性水平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环保性: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废物管理、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物应使用节能设备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低水耗设备,采用可回收材料等。

2. 建筑材料:评估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物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地板材料,以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

3. 水资源管理:评估建筑物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情况。

建筑物应采取节水措施,如安装节水器具,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 能源效率:评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应具备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和通风系统,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

5. 社会可持续性:评估建筑物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建筑物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和社会需求,如周边生态系统、社区健康和可达性等。

此外,建筑物应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室内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6. 可持续运营和维护:评估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管理和维护情况。

建筑物应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能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维护,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建筑物应提供培训和教育,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绿色建筑设施。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推动建筑业向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制定的。

通过符合这些标准,建筑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 8352-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 8352-2020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4)4安全耐久 (8)4.1控制项 (8)4.2评分项 (9)Ⅰ安全 (9)Ⅱ耐久 (10)5健康舒适 (13)5.1控制项 (13)5.2评分项 (15)Ⅰ室内空气品质 (15)Ⅱ水质 (15)Ⅲ声环境与光环境 (16)Ⅳ室内热湿环境 (17)6生活便利 (19)6.1控制项 (19)6.2评分项 (19)Ⅰ出行与无障碍 (19)Ⅱ服务设施 (20)Ⅲ智慧运行 (21)Ⅳ物业管理 (22)7资源节约 (25)7.1控制项 (25)7.2评分项 (27)Ⅰ节地与土地利用 (27)Ⅱ节能与能源利用 (28)Ⅲ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1)Ⅳ节材与绿色建材 (32)8环境宜居 (35)8.1控制项 (35)8.2评分项 (35)Ⅰ场地生态与景观 (35)Ⅱ室外物理环境 (37)9提高与创新 (40)9.1一般规定 (40)9.2加分项 (40)本标准用词说明 (43)引用标准名录 (44)附:条文说明 (45)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3.1General Requirements (4)3.2Assessment and Rating (4)4Safety and Durability (8)4.1Prerequisite Items (8)4.2Scoring Items (9)ⅠSafety (9)ⅡDurability (10)5Health and Comfort (13)5.1Prerequisite Items (13)5.2Scoring Items (15)ⅠIndoor Air Quality (15)ⅡWater Quality (15)ⅢSound and Daylighting (16)Ⅳ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17)6Occupant Convenience (19)6.1Prerequisite Items (19)6.2Scoring Items (19)ⅠTransit and Accessibility (19)ⅡService Facility (20)ⅢIntelligent Operation (21)ⅣProperty Management (22)7Resources Saving (25)7.1Prerequisite Items (25)7.2Scoring Items (27)ⅠLand Saving and Land Utilization (27)Ⅱ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Resources Utilization (28)Ⅲ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31)ⅣMaterial Saving and Green Materials (32)8Environment Livability (35)8.1Prerequisite Items (35)8.2Scoring Items (35)ⅠSite Ecology and Landscape (35)ⅡOutdoor Physical Environment (37)9Promotion and Innovation (40)9.1General Requirements (40)9.2Bonus Items (4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43)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4)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5)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河北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的建筑。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下文将从可持续性、能源和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论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一、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价值。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材料的来源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

同时,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降低建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1.2 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

包括但不限于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1.3 生态保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应尽可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包括绿化和生态廊道等。

二、能源和水资源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应的评价标准应包括如下内容:2.1 能源效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采用能源高效的建筑设计和装备,包括建筑外墙保温、高效照明装置、太阳能利用等。

建筑在运营阶段应具备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以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

2.2 太阳能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建筑在适宜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供电和照明等。

建筑应考虑方位、窗户面积和太阳能系统设计等因素,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2.3 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在设计和运营中充分考虑节约用水,包括采用节水器具,收集和利用雨水,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等措施。

三、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如下内容:3.1 室内空气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在设计和运营中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采用有效的通风、过滤和净化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积累。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系统而综合的评价和指导体系,用于评估和推动建筑物的绿色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以下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能源利用效率:评估建筑物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效率,包括建筑的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指标、装备的能效比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措施等。

2. 资源循环利用:评估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材料的环境性能指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等。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和声学环境等。

标准可以包括室内污染物浓度限制、采光设计和噪音控制等。

4. 生态保护与环境管理:评估建筑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管理措施,包括建筑物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管理等。

标准可以包括生态恢复措施、建筑物周边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风险管理等。

5. 创新与技术应用:评估建筑物中采用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等。

标准可以鼓励和奖励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6. 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估建筑物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包括就业机会、经济影响和社会责任等。

标准可以包括建筑物的社会效益评估、经济效益分析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7. 标准与认证体系: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体系,用于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以衡量其绿色建筑水平。

标准可以包括评价方法和程序、认证标识和推广措施等。

以上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指导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这些标准也能为建筑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3修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3修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建筑进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健康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综合评价的一套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现,旨在通过规范和指导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向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升级,对于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将会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版本,这次修订将会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当今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标准的变化和影响。

一、对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的全面评估1. 新增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版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评价要求,包括建材的资源利用情况、可循环利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一调整使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和细致,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能源消耗指标: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版,在能源消耗指标方面有了新的调整,提高了建筑的能效要求,对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和排放,更好地保护环境。

3. 绿色施工要求:修订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进行了增加和细化,包括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工艺的环保性评价等内容,有助于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整体可持续性水平。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3年修订来看,标准的调整更加全面和细致,更加注重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将会对整个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大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大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大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根据各国不同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情况,制定适应本国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建筑的环保、节能、健康等方面的绩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7大项:1. 能源与水资源利用能源与水资源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减少能源与水的浪费,采取节能、节水技术措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与水资源的消耗。

2. 室内环境品质室内环境品质是建筑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内部空气质量良好,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噪音低,建筑材料没有有害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过滤。

3. 材料和资源利用材料和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材料和资源的使用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鼓励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适用的材料和资源,以及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

4. 可持续环境质量可持续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设计与施工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能为周边环境提供积极的贡献。

5.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设计与使用应合理规划跟好土地利用,充分考虑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建筑地块的空间,开发出最多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

6. 社会和文化环境质量社会和文化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建筑应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方便的配套设施。

7.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通常要求建筑设计与施工应充分考虑到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经济因素,采用经济适用的节能和环保措施,以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建筑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的十三大变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第61号公告,由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修订的主要内容变化。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变化1变化一:重新定义“绿色建筑”原定义在全寿命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新定义2.0.1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影响新版绿色建筑定义更关注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建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2变化二:评价技术指标体系重视“以人为本”原版指标评价从“四节一环保”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框架打分。

新版指标评价2.0.2绿色性能: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和“提高与创新”一大加分项。

影响从“以人为本的”建筑性能出发,转变“*“视角为“使用者”视角,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3变化三:拓展“绿色建材”的内涵新标准2.0.5绿色建材: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7.2.18:选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12分。

影响材料生产者可以针对上述定义,发掘创新材料的价值,在项目应用中带来“加分“。

4变化四:评价方式和阶段的变化原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新标准3.1.2: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
1
2020年4月19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
核心提示: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
2
2020年4月19日
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3
2020年4月19日
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经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4
2020年4月19日
2.0.7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
材料。

2.0.8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经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5
2020年4月19日
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经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经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3.1.4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

6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