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批注式阅读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分析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批注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课。
该方法通过批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批判能力,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批注是一种标记、解读和分析课文的技巧,通过批注,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标注关键词语、重要句子和段落,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问题和难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深层次含义。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是指对材料进行评价的能力,包括分辨事实和观点、评估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可以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某个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辩论不同观点的优劣。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和观点的判断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标记、解读和评论,这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批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文本进行批注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第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于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限,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选择简单易懂、内容丰富、质量高的文本。
第二,合理设计批注内容。
批注是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惑、理解不足等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的方式。
批注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内容既要考虑到文本的词语、句子结构等语法层面的问题,也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深层次的内容。
批注要具体、细致。
教师在批注时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指导和提示,让学生能够根据此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你对这个词语的意思有了解吗?你认为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具体、细致的批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灵活运用批注方式。
批注方式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材料特点灵活运用,可以采用文字批注、标记和写注释等形式,比如可以在文本上直接划线、圈出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然后在旁边写上注释,或者直接在文本上写批注,给学生提供更直观、具体的指导。
第五,及时反馈和总结。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反馈和总结,可以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和理解,互相借鉴和学习。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索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索一、批注式阅读的含义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对文章进行注释和标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与文本的互动,通过不断地思考、记录和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1.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批注式阅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学校还可以设立阅读角、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2.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批注的具体步骤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标记和注释。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3.开展批注式阅读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安排一些批注式阅读的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对文本进行批注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批注式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4.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批注式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领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和道德力量,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品质和优秀的文学情操。
5.关注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长。
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对学生阅读材料的批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以下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批注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批注。
批注是教师对学生阅读的纠错和指导,是教师对学生阅读表现的评价,学生应当正确对待批注,不仅要认真阅读批注内容,而且要积极改进,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二、批注的形式批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词语下面的注释,可以是句子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整篇文章的摘要,也可以是对学生阅读表现的评价等。
在批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提示,比如用颜色加重强调重要内容,用问号标注学生遗漏或错误的地方,用箭头标注文章的重点等。
三、批注的内容1.词汇批注:对生词、多义词、短语和惯用语等进行批注,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例句。
2.语法批注: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批注,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语法知识点或例句进行解释。
3.内容批注: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批注,包括主题、要点、事实、文章结构、观点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4.修辞批注: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修辞错误进行批注,比如过度使用形容词、副词等,并给出相应的修辞手法和例句进行解释。
5.阅读策略批注:对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情况进行批注,包括预测、推测、概括、归纳、找关键词等,并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策略。
四、批注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后,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词汇积累、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提出进一步的指导建议。
五、优化教学过程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思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灵活运用教学材料。
选取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教学材料,如优秀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社会热点等,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论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论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标注和注释的阅读方法。
它通过便于快速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阅读体验。
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阅读过程。
2.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建立有趣的阅读角、书香校园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批注1.解读批注符号的含义,固定一些常见的批注符号,如圈起重要的关键词、下划重点句等。
2.将批注过程化繁为简,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标注,如画出生词、写下疑问等,逐渐引导学生添加更多的批注内容。
3.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添加批注,如记笔记、标记重点等。
4.教师在学生完成批注后,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根据批注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
2.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回答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提供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评价、解读和批判。
四、组织合作学习1.设置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团队中相互帮助、讨论和交流。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读书分享会、合作阅读讨论等。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展开互动。
五、因材施教1.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
2.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批注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批注情况进行差异化辅导和评价。
六、形成阅读习惯1.培养学生按时进行阅读的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
2.设立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坚持自主阅读的习惯。
3.通过榜样示范,让学生学习他人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分析

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分析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批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的一种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通过对文本进行批注,引导学生注重文本中的重点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今天我们将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实施方法。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批注式阅读教学注重教师对文本进行批注,并通过批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重点信息和思想内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关键信息的捕捉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学生参与和表达。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批注理解文本并进行思考,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表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帮助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和逻辑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批注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来探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一、精心选择批注文本。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确保文本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批注内容。
教师在批注过程中要注重选择适当的批注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批注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环节、批注指导环节和学生表达环节等,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一、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概念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标记、标注、批注等方式,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记录在书中,以便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阅读方式要求读者不仅仅是 passively reading,而是需要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深入理解。
批注式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记或写上一些批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批注来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促进对于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二、批注式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示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展示精彩的阅读批注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与学生兴趣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培养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正确开展批注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批注内容需要得到引导。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批注的方式、范例和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批注。
批注的内容既包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包括学生对文章中词语、句子的解释和归纳。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开展批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和消化能力。
3. 培养学生批注时的思维能力批注式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标记和记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批注时的思维能力。
在批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理解、总结和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老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批注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在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批注中的不足和错误,逐步提高学生的批注水平。
老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批注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借鉴和提高,促进学生在批注过程中的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标记重点、注释要点、总结归纳等方式,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下面将针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分享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彩纷呈、富有情感色彩的课文、故事、小说等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解说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感受文字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如阅读角逐、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授批注式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批注式阅读并非只是简单地在书本上划下线、做记号,而是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教授学生如何确定重点、找出关键信息、进行标记和注释等。
在阅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分析、总结等方式,对文章进行逐字阅读,并在文中标注关键词、生词、重点句等内容。
通过教授批注式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三、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思考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思考。
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批注和注释,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解读等。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反思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深入思考,拓展思维,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拓展文本写批注
一篇文章学完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 里,学生深受感染后不是无情物,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各种思想或情感, 假如教师此时能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便会文思若泉,跃跃欲试了。 如:《4索溪峪的野》学生对总分结构、抓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续写。 塞里木湖 伊宁市第一小学六一班 张帆 塞里木湖是多姿多彩的美。它就像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塞里 木湖是静态的美,蓝蓝的湖水,天空和湖面在地平线上交汇,辽阔无 垠,无边无际;塞里木湖是动态的美,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湖面上飞来 飞去,蜜蜂到湖周围的花朵上采蜜,他们说笑着,玩乐着,云彩不时 的跟湖水说说话,笑一笑,一切都充满了欢乐;塞里木湖是天然的美, 即使没有那拉提那么洒脱,即使没有故宫那么奢华,但是,它有一种 朴素的美,这是属于它自己的美,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湖中央那座形 影不离的姐妹岛。就是湖水要保护的对象,塞里木象护花使者环 绕着它,保护它。
d、总批。
就是在课文的篇末写下的批注。一般是针对课文 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进行 归纳、评议、补充和深化的批注。例如《山中访友 》 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批注:首先此文中多处用了拟人手 法,与文中的“友”相印,还有作者在文中的所闻、 所想、所感,可以看出作者对山林的小公民的造访, 看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山林,尊重一切生命。
四 课题目标实施的策略
(一)批注的方式及分类
1、批注位置:天头(即眉批)、地脚(即尾批)、行间(即夹 批)、旁空 (即旁批) 2批注形式 (1)符号批注。就是学生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应注意的字、词、 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O”圈出重点字,用 “△△△”标出关键词,用“~~~”划出重点句,用“ ?” 表示质疑等。 (2)文字批注。即学生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 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空白处,这种批注 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c、旁批。批注的内容写在课文段落的旁边留白处,一般针对段落 内容、层次结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或段落中的精彩语句作 批注,多则洋洋洒洒上千字,少则寥寥数语三两句,甚至一个 “好”字,一个“妙” 亦可,真正体现“言为心声”。例如 《6怀念母亲》“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 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 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批注:这种思念, 就象一颗《哈里波特》中的比比多味豆,各种味道蕴含着一种 不可言状 的美味,一种混在一起的情感,其实都是为了爱。 (徐友汇) 离开家乡来到国外,心里空荡荡的,想起了家乡 却不能回到家乡心里有点酸楚感。但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心 里,心中的甜蜜感有油然而生,就和食盐,辣面、糖和在一起 的感觉一样。(马悦彤)《12用心去倾听》苏珊想了想,对我 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 唱。”“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个世 界去歌唱。”批注:这两段是前后照应。苏珊虽然离开了这个 世界,但她乐观向上、向往美好的愿望没有改变。
(2)不同内容的批注:
a、识记批注。 b、质疑批注。 c、感悟批注。 d、联想批注。 e、归纳批注。
。 f、求异批注。
a、识记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给生字 列出形近字或分析易错部件、释词义、标段序及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等,是预习课 文时应达到的常规要求。生字词的批注:(1)读课文给生字注音.(2)用着重符号标记 多音字 前后鼻音 易混字型 难点字义(3)圈出词语.a 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难点词 语.b 标出感情色彩相近或相反的词。《6怀念母亲》凄凉-----甜蜜,《11唯一的听众》 白痴 折磨 沮丧 蹑手蹑脚 羞愧c词性相同的词.d标出与课文表达顺序相关的词《巨 人的花园》草翠花开 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冰雪覆盖e标出最喜 欢的词,说说理由,造句. c、感悟批注。批注的内容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而有所收获的 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3草丛的村落》 “ 。。。。。。我看到了村民们的劳 动生活。。。。。。每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 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批注:小虫们热爱劳动值得我们学习。 村落是大家的,大家就应该一起来劳动,劳动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行色匆 匆看出他们还真忙碌。他们都很负责任,有集体荣誉感。班级每一位同学都能像 他们那样,那我们班会很好的。例如“《11唯一的听众》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象深深地潭水。。。。。。”批注:看来小伙子十分的努力,十分用心,他在为 了自己的梦想奋斗,朝着梦想前进!美丽善良的心,人性质朴的光芒,老太太阳 光般美好的心灵,融化了小伙子自卑的心。泉水会干涸,爱不会泯灭。
五 课文批注的流程
(一)教师批注 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自己的理 解感受, 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 教师对课文的批注对于学生也是很好 的示范引导。 另外,扎实的文学功底,完善的知识结 构,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是教师实施批注 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知识底蕴丰富了, 批注就会落到实处,在指导学生进行批注 式阅读时才能得心应手,对学生写下的批 语进行反馈和评价时才能游刃有余。
四、“批注式”阅读在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1、言简意赅。
2、循序渐进。
3、还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
4、允许“误读”。
比如:《9穷人》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根据“你瞧 ,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 帐子。”续写: 第二天七个孩子醒来后,发现身边多了几个孩子,那五个孩子跑去问妈妈: “这不是西蒙阿姨的孩子吗?怎么会在我们家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走到那两 个孩子的身边,把他人们抱起来,带到一个墓地,碑上刻着“西蒙之墓”,桑娜 摸着两个孩子的头说:“这就是你们的母亲,她很爱你们可是她无法照顾你们了, 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那里可能会让她不在那么痛苦。”然后桑娜回到家里对七 个孩子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们都是妈妈的孩子,要又好的相处,知 道吗:”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五年后,孩子们长大了,渔夫和桑娜还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七个孩子也 能帮桑娜干活了,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有一天西蒙的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被领 居家的孩子欺负了,嘲笑他们没有妈妈,,被大哥看见了上去跟他理论说:“谁 说他们没有妈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小男孩说:“那只是你的妈妈他只 生了你们兄弟五个,他们两个是孤儿,没妈的孩子。”两个孩子被小男孩说哭了, 大哥为了给两个弟弟挽回面子,就打伤了小男孩,晚上邻居找上门来要讨说法, 桑娜和渔夫为了教育儿子,让老大和小男孩道歉后又让他在外面跪着,两个弟弟 劝爸爸妈妈饶了大哥,渔夫说这次不教育他,他将来还不知道能出什么“大事” 呢。”两孩子见爸爸妈妈不愿原谅大哥,就跟大哥一起跪在门外,桑娜心疼两个 孩子,就让他们进屋了。 邻居家的孩子也得到了教训,从此这类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桑娜一家幸 福的生活了下去. 伊宁市第一小学六一班 孙夏静
二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征
1.阅读状态的专注化 2.阅读感受的词语化 3.阅读讨论的充分化 4.阅读理解的深刻化
三 批注式阅读的定义:
课文批注就是边读课文边用符号 和文字在文章的不同位置记录自己的 阅读疑问、阅读心得、阅读收获、阅 读评价等。它兼感性的体验、感悟与 理性的思辨、评论于一体,是一种较 全面,整合度高的、符合语文学科特 点的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 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联想批注。内容是学生阅读课文时,由此及彼产生的联想《1山中访 友》“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 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涵的生命的奥秘。。。。。。” 学生批语:一颗沙里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到整个天堂 雨果。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马月彤) f、求异批注。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尝 试修正的批注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有学生批注:“假如改 写一下课文的结局,父亲挖了32小时之后,救出的并非活生生的儿子和 他的一大帮同学,而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的儿子的尸体,父亲对儿子 信守的那一份承诺还会有意义吗?”即属此例。求异批注是质疑批注的 升华,是学生的一种再创造,是最能体现学生主动创造精神的一种深层 次的批注。
(二)学生批注 1、课前预习批注。 2、课中专题批注。 3课后拓展文本写批注
(一)批注的位置 a、眉批。就是批注的内容写在书中“天头”的位置,内容一 般是针对课题质疑或对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了解等,能有 效地调动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课文。如一学 生在《观潮》一课的“天头”位置就有过这样的批注:“这 ‘潮’指的即是钱塘江大潮,文人苏东坡就曾留下‘八月十 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 b、夹批。批注的内容写在字里行间,即文字之间空白处,一 般是针对课文中的字、词、句及标点作圈点勾画或简略的文 字点评。 例如:《3草丛的村落》我想他一定是游侠吧!你 看他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他不断的左冲右撞,终 于走出一条路。把小甲虫比喻成“游侠”看出小甲虫的英勇、 潇洒、勇往直前。 《9穷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 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批注:雪上加霜 火上浇油)是他来了?……(紧张 担忧)不,还没来!……(放松,舒一口气。)为什么把他 们抱过来啊?……(自责 , 恨自己鲁莽。)他会揍我的!那 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心甘情愿)恩,揍我一顿也好!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桑娜善良、淳朴,有金子般的心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 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伊宁市第一小学 高俊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①目的不明。指向于“读会”而不是“会读” 。 ②开放不够。以设计好的静态的教学流程主导动态 的教学进程 。 ③起点不高。漠视学生阅读的原初感悟,不顾及学 生阅读前的理解水平,阅读要求过低或过高 。 ④过程不真。过分重视预设,学生潜能无法释放, 对话流于形式,淹没了学生的才情,冰封了学生的 智慧,个性得不到彰显 。 ⑤学生的听说读写对接不畅,课后延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