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80 90价值观

合集下载

文档:价值观变迁

文档:价值观变迁

价值观的变迁孙美堂新中国走过60年,其间有苦有甜,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就,也有令人遗憾的失误。

在这段历史中,社会上出现过许多流行语,这些流行语诙谐、轻松、活泼、粗犷不一,真实地反映出大众心理、社会风貌、生活本质、时代精神。

追寻它、回味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民心民意和生活真谛,总结历史得失。

价值观,通俗点说,就是我们精神世界中“指挥”我们评判意义、选择好坏的“指导思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有它独特的、典型的价值观。

人们的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

每个时期流行的时尚、风气不同,人们欣赏、追求的对象不同,生活依据的标准也不同,这是价值观不同的反映。

过去人们崇尚的东西,现在看来可能觉得滑稽可笑;现在人们追求的东西,退回去几十年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

新中国60年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总的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改革开放前(大体为1949年至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后(大体为1978年至2009年)。

不同时期,社会上的流行语不同,折射出的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

1978年以后的流行语与上世纪70年代以前有很大不同: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基本上是意识形态主导型,党和政府尤其是最高领袖的一句话,可能会“传遍大江南北,响彻长城内外”,成为妇孺皆知的流行语。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流行语趋于多元化,媒体语言、网络语言、手机短信、口头相传的“段子”(顺口溜)也可以风靡一时。

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出现分化,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

我们大可透过这些流行语,鸟瞰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过程。

1949~1977 政治价值本位的年代——信仰和信念。

信仰和信念,是价值观的基础和核心。

在“新社会”,人们有了新的价值支撑。

那时,人们的信仰和信念主要有三大基础:党、领袖和共产主义理想。

这表现在流行语上,即“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铺天盖地,以及“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这样歌词的流行。

70后80后90后的经典特点

70后80后90后的经典特点

70后80后90后的经典特点70后、80后、90后是指出生于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人群,下面将分别介绍他们的经典特点。

70后的经典特点:1.文革后成长:70后是中国大陆第一批没有经历全面动荡的一代,他们成长在开放的时代,对于相对稳定和安定有着深刻的感受。

2.物质相对匮乏:由于中国经济刚刚起步,70后在孩提时代经历了物资短缺的局面,他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是很强烈,更注重于学问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3.价值观多元:由于得到多元的思想和文化影响,在80年代后期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70后开始感受到了思想的多样化。

他们注重个人选择,包容多元观点。

4.工作勤奋刻苦: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年代里,70后更加注重实力,喜欢朝着个人事业的发展迈进,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追求成功和地位。

5.家庭价值观强:家庭在70后一代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注重家庭的温暖和稳定性,往往会面对家庭责任和义务。

80后的经典特点:1.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资源相对集中,他们享受了较多的父母关爱和物质支持。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经济起飞:8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目睹了国家迅猛的发展。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对于物质追求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

3.自我表达:由于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80后接触到了更广泛的信息和文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表达和实现。

对于时尚、品味和独特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4.理想主义和追求:在社会发展相对平稳的背景下,80后对于个人的理想追求更加强烈。

他们更愿意追求心灵的满足和追求梦想,而不仅仅是物质和功利。

5.网络和科技:80后是网络和科技的早期受益者,他们乐于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对于网络社交和消费具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90后的经典特点:1.成长在信息时代:90后是数字时代的孩子,他们出生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年代,对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熟练和自然。

70后80后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70后80后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70后80后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摘要:
一、7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1.责任感强烈
2.忠诚度高
3.注重团队协作
二、8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1.自我实现意识强
2.敢于挑战和追求创新
3.更注重个人发展
三、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
1.个性鲜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高度关注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3.倾向于灵活就业和创业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不同年代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各具特点。

70后、80后和90后这三个年龄段的人群,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和追求也大不相同。

首先,70后在职场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他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一份事业来经营,对企业和团队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他们愿意为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且在工作中注重团队协作,与同事共同成长。

其次,80后在职场中更注重自我实现。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追求创新,力求在职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此同时,他们更关注个人发展,愿意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而不断学习。

因此,80后在职场中往往能够独当一面,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意。

最后,90后在职场中表现出个性鲜明的一面。

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高度关注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相较于前两代人,90后更倾向于灵活就业和创业,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同时,他们希望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此对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

总之,70后、80后和90后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各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价值观

国家价值观是指:国家统治阶级对国家体 制、国家形式和国家职能等取向作出的选 择,是国民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 淀的产物,是支持国民精神的主要价值观。 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国家各项 政策、法律、司法系统的基础。
美国的国家价值观
美国:民主 自由 平等 公正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梦。 核心内容——任何人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 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敬业的诠释
敬业是一个职业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从 业态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 的态度。 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持 之以恒。 敬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敬业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基石。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和 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 人们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能够让人们各尽所能—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物质极大丰富能够按需分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共产主义不是——不工作天天享受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清朝末期主要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签订 租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两白银; 《瑷珲条约》及续约1858年签订。黑龙江以北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割辽东半岛、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 《辛丑条约》 1901年签订赔偿白银4.5亿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 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真正 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 ★ 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 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 征,体现民族品格。 ★ 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 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 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主导性与 包容性的统一、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的统一。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在社会上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通过对市民的区域认同感、政治心理变迁、职业心理、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婚恋观等7 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概括出我市不同年代市民的社会心理。

得出了一句话:60 后最认真,70 后最中庸,80 后最迷惘,90 后最有个性。

60后的人们是和国家一起成长起来的一群人,经历了弯路,改革,发展,而如今的60后们已经到了退休年龄,60后们对于工作,主要追求稳定,因为是跟国家一同成长,所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倾向于选择官员,国企员工这样的铁饭碗。

因为经历过困苦,所以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

但是因为出生在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年代,所以对于创新科技等新兴产业不敏感。

中国的70后是改革开放后受到现代化、城币化深刻影响的一代人。

70后初期的大学生毕业基本包分配, 多了“双向选择”的说法,70后后期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包分配。

从考上大学就有体面的“铁饭碗”到自己拿着大学文凭去找“饭碗” , 从天之骄子到普通求职者,这些变化对后的震撼是巨大的。

1988年中国实行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这一年70后的年龄是19岁到28岁,多数面临成家立业,以前是单位分房是否能够分到房和单位相关住房,制度改革后个人在获得住房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但也有更多的自主性。

所以也导致70后在职场中面临较小的经济压力,经过多元化的学校教育,70后有创新精神,开始勇于创业,也有一些中层干部下海经商。

70后开始对外企有了向往,能进入外企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80后现在是职场中的主力军。

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完全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伴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时代、网络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而成长,具有自主独立的意识、务实多元的价值取向、开阔的视野等个性特征。

80后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员工离职率比较高,有强烈的财富渴望,持续走高的CPI 和高于工资数倍的房价对80 后员工构成巨大生存压力,如何摆脱“蜗居”、“房奴”,几乎成为这一代人最主要的问题。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工作价值观比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被称为“六七十后”,他们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而八十后、九十后、零零后则分别指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出生的人群。

这几代人在不同的时期成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工作价值观。

## 一、责任感六七十后这一代人在工作中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经历过社会的动荡和困苦,懂得珍惜工作机会,努力工作以养家糊口。

他们对工作充满忠诚,认为责任感是一个人应尽的基本义务。

这一代人常常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而八九零零后这几代人在工作中则更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价值体现,他们更愿意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工作,不轻易为了名利和钱财背弃初心。

他们倾向于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把快乐和幸福看作更重要的价值。

## 二、学习能力“八零后”这一代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这一代人经历过各种挑战和压力,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而“九零后”和“零零后”这两代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更加熟悉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他们更擅长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两代人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共享精神,在工作中更愿意与同事分享、学习和成长。

## 三、职业发展八九零零后这几代人在职业发展中更注重个人的成长和价值实现,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这一代人更愿意接受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

相比之下,六七十后这一代人更看重稳定性和安全感,在职业发展中更愿意接受固定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轻易尝试新的工作和领域。

这一代人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收入保障,追求更加平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四、沟通与合作六七十后这一代人在沟通与合作方面更注重团队的默契和信任,他们更擅长与同事和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和表现来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观。

708090后特点

708090后特点

708090后特点70后特点:1.相对较少的受教育机会:70后出生于中国开放之初,当时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很多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2.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作为开放的第一代,7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集体利益和团结合作。

3.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高:相对于后续的80、90后,7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资源匮乏的限制,物质生活比较简朴,对物质追求不是很强烈。

4.价值观相对传统:70后成长于相对保守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于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等方面的价值观念比较传统。

80后特点:1.教育程度较高:80后是受益于中国教育的一代,相较于70后,他们更多人接受了较高的教育,许多人进入了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

2.开放自由的思想:80后成长于开放的鼎盛时期,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信息,相较于70后更加开放自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3.对物质生活有较高追求:由于开放的经济发展,80后所经历的时期相对70后更为宽裕,物质生活水平较高,他们对于物质追求有较高的需求。

4.强调个人价值与生活质量:80后更注重个人的生活质量,注重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对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有较高要求。

90后特点:1.教育程度普遍较高:90后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人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群。

2.强调多元发展:90后更注重个人全面发展,对于兴趣爱好、技能培养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3.消费观念较强:9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相较于前两代人,他们更加注重自身消费需求和个性化消费体验。

4.对社会问题具有更高的关注度:由于网络普及,90后更容易获取社会信息,对于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有更高的关注和参与度。

总体而言,70后更注重集体利益和团结合作,80后更注重个人价值与物质生活,90后更注重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问题关注。

这样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影响。

浅谈80与90价值观的区别

浅谈80与90价值观的区别

浅谈80与90价值观的区别(一) 生活上(1)80后的价值观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有的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到了谈婚论嫁和生育后代的年龄。

“80后”有着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

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少较为明显的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鲜明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逐渐加入就业大军,许多“80后”上班族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层员工或经理层的主力人群。

(一)核心价值观:崇尚自由,重视家庭在所列举的“成就感、平等、自由、宽容、智慧、和负责”六个词中,23%的人选择了“自由”,21%的人选择了“成就感”,17%的人选择了“宽容”,这说明80后是一个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的,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与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评价是一致的。

在家庭、朋友、事业的重要性选择中,超过50%的80后更看重家庭,这说明在市场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纽带的集体主义观念在中国80后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中,并没有过多的被削弱。

而在事业重要性的认同上,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男女比例分别为34%、15%,男性的事业心较之女性强,更希望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二)择业观:个人本位,注重个人发展空间调查显示:80后的人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即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金钱了。

在选择工作的态度上,40%的80后认为一份满意的工作最应具有较大的晋升空间,而薪酬待遇位居其次,占25%。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处职位的高低”来选择职业的各占了17%。

也就是说,80后更注重个人的未来发展机会,而不仅仅唯钱至上。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80渴望获得肯定,获得一定社会地位和个人权利的内在追求。

但他们的价值取向多样化,注重个人本位,比较现实,一半以上的80后工作者会比较少考虑组织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景记者:化丹
小结
70后:经受“文革”的动荡,光芒闪耀在改革开放年代, 是中国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其更多地保留了上一辈的传 统。他们目前正值年富力强之际,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坚 力量,家庭关系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80后:见证了国家逐渐开放富强的历程,与前辈的价值观、 人生观截然不同,但也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传统思想。 目前多数已经大学毕业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多数经济基础 尚不牢固。但新时代终究是由年轻人去创造的。80后一代, 也用实际行动向曾经轻视过他们的人证明了自己。 90后:物质等各方面条件更胜80后一代,所以也更能用新 的眼光去看待瞬息万变的世界。完全成长、生活在开放的 年代,传统思维对其影响较小。目前还在求学阶段,没有 完全走进社会。
学习小组第三组
丁文敏、化丹、马卫震、张计胜 李方豪、褚鹏程、刘亚丰
2012.10
主要内容
价值观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背景分析 不同年代“四观”PK 现场采访及外景拍摄采访 小结
何为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
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表现形式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调查 “80后”尤其抵触加班,高达67%的受访 者丌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 “70后”堪称“职场拼命三郎”,56%的受访者 表示绝对听从老板命令,71%的受访者经常把工 作带回家,48%的人一定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 休息时间,而且丌计酬劳。
消费观PK
“70后” 老公 “80后”老婆 一个热 衷储蓄,一个爱花钱 调查 65%的“70后”受访者认为自己 是储蓄达人; 调查 57%的“80后”表示自己是月光 族;66%的“80后”受访者日常最大笔 消费是还车贷、房贷,同时,又最讲求 享受; 调查 87%的“90后”称加公益主要是捐钱捐物 “80后”热衷公益活劢并当志愿者 调查发现 “80后”最具有行劢力,亲身参不公益 活劢占受访者的53%,而且,最常参不文化传承 类不扶孤劣残类的公益服务。而“90后”和“70 后”参不公益活劢的方式最主要是捐钱捐物。
现场访谈中。。。
外景拍摄采访
制作 视频 信息搜集 褚鹏程、张计胜
刘亚丰 化丹
丁文敏、马卫震、李方豪、
70 、 80 、 90 后背景分析 2
80后是迷茫的一代,他们在老一辈人的传统 教育下成长,遇到的社会变革很多,进入社 会却发现现实的格格丌入。他们大多认同旧 的社会价值,同时又谨慎地接受着社会的丌 断变革,他们在新旧思想交锋中苟延残喘, 在东西文化冲突中挣扎生存。
70 、 80 、 90 后背景分析 3
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 放已经有了明显成效,同 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 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 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70 80 90 “四观”PK
1 2 3 4
·爱情婚姻观 ·工作观
· 消费观
· 公益观
爱情婚姻观PK
“70后”——离婚伤害的丌止我们两 个 “80后”——离婚不结婚一样值得庆 祝
调查 “90后”感情观最为飘忽, 51%的“90后”受访者认为在中学 阶段发生不异性的初吻比较合适。 “80后”对离婚最看得开,61%认 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37%的 “70后”选择以外貌择偶;43%的 “80后”择偶更倾向个性。
工作观PK
“90后”。。。 “80后”认为加班意味没效率 “70后”觉得加班体现责任心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 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 大小的评价标准。
70 、 80 、 90 后背景分析I
70后比较中规中矩,秉承着中国 传统的思想。因父辈们是被国家 耽搁的一代人,10年劢荡,很多 人没有机会读书,做事受束缚, 所以70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父 辈们失去的社会价值,他们渴望 成功,希望通过劤力进步来弥补 上代人所没能得到的价值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