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的酸化及改良

合集下载

耕地耕层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治理模式探索

耕地耕层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治理模式探索

河南农业2023年第13期
必造成过量施用氮肥、施肥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发生,虽然化肥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但长期过量施肥也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二)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在肥料市场的主要肥料品种中,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等均为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长期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这些化肥中的阳离子可以交换出大量的氢离子,导致氢离子增加,促进土壤酸化。

(三)不合理施用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作为一种化学制剂,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能预防一些农作物因为缺铁而导致的黄化病,但也能使土壤酸化。

(四)使用有机肥越来越少
近年,大部分农民缺少积造农家肥的积极性,商品有机肥成本又太高,一些耕地连续多年不施有机肥,导
地的治理效果。

(四)合理深耕深松
使用大型农机具至少保持3年1次深耕深松25~30 cm,加深耕层,促进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功能,促进有机质分解,综合提高土壤pH,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五)实行休耕轮作
针对土壤酸化比较严重的地块,在农作物种植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为下一茬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也可以倒茬轮作,倒茬轮作能够改变连作致使土壤养分失衡的情况,达到调节土壤养分、抑制土壤酸化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素芳)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
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
(本栏目由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支持)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壤改良方案

土壤改良方案

土壤改良方案第1篇土壤改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土壤质量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农田土壤存在酸化、盐渍化、有机质减少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具体地块的土壤特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土壤改良方案,对提高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降低土壤盐分,减轻盐渍化程度。

(3)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活动。

(4)保障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与品质。

2. 原则(1)因地制宜,针对性强。

(2)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3)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4)综合措施,注重实效。

三、地块概况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地块位于我国北方某农业大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2. 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地块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土壤肥力状况中等偏下,存在以下问题:(1)土壤酸化,pH值偏低。

(2)盐渍化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3)有机质含量不足,微生物活动较弱。

四、改良措施1. 调整土壤酸碱度(1)施用土壤调理剂,如石灰、钙镁磷肥等,提高土壤pH值。

(2)合理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缓冲性能。

2. 降低土壤盐分(1)采用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2)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促进盐分降解。

(3)种植耐盐作物,提高作物对盐分的耐受性。

3.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1)增施有机肥,如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

(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来源。

(3)实施轮作、套作制度,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4. 优化施肥措施(1)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

(2)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锌、铁等。

(3)采用深施、分层施等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五、组织实施1. 政策支持(1)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2)建立健全土壤改良技术体系,推广示范项目。

简述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简述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南方土壤酸化是指土壤中的pH值降低,土壤呈酸性,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南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一、自然因素1. 降雨量过多: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硫酸会形成酸雨,进而影响土壤的酸碱度。

2. 地形独特:南方地区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势较高,易受酸雨侵蚀,导致土壤酸化。

3. 土壤质地:南方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土壤酸化指数较低,容易受到酸雨侵蚀。

二、人为活动1. 过量施用化肥:南方地区种植业发达,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

2. 长期种植酸性作物: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酸性作物,长期种植容易导致土壤酸化。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南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快速,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的破坏,进而加重了土壤酸化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南方地区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酸碱度,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改良措施1. 合理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酸度。

2. 栽植碱性植物:适当增加栽种碱性植物,如紫花苜蓿、燕麦等,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的pH值。

3. 覆盖秸秆:适量使用秸秆进行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酸化现象。

4. 农业循环利用:推动农业循环利用,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通过堆肥的方式将有机废弃物还原为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和酸碱度。

5. 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推广生态农业,实行绿色种植,减少化肥施用,增加中性植物的栽培比例,有效减缓土壤酸化速度。

以上所述是南方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的概要分析,针对土壤酸化问题,需要政府、农户和科研机构多方联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述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

论述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

《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引言在当今社会,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我国的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

了解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以及主要的退化土壤改良要点,对于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土壤退化状况(1)退化类型我国的土壤退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多种类型。

这些退化类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容重增大,土层变薄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地域分布土壤退化在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部丘陵区。

西北地区主要存在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东北地区主要存在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

3.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水土保持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要采取加强植被覆盖、构建梯田、修筑护岸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

(2)盐碱地改良对于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排盐解碱、引淡排盐、施用有机质等方式进行改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酸碱地调整对于酸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灌溉调pH值、施用石灰、施用腐植酸等方式进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中和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总结与展望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壤退化问题的监测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政策,积极推动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5.个人观点对于我国土壤退化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遵循合理施肥、合理耕作,从源头上减少土壤退化的发生。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技术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1.5
24
4.4
54
9.9
546
178 75.4
166 35.1
25
5.3
34
7.2
473
237 80.1
231 30.4
46
6.1
109 14.3
760
252 85.1
202 28.2
24
3.4
111 15.5
716
327 93.4
429 37.6
67
5.9
173 15.1
1142
563 81.5
河南农业 2020 年第 9 期(上)
16 HENAN CNopOyNriGgYhE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
有机水溶肥料在韭菜上的示范分析
平顶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柴文安 王校辉
402 40.8
95
9.6
158 16.0
985
323 88.0
1438 31.1
281
6.1
639 13.8
4622
1880 88.0
掺混肥料
不含氯离子 品种小
品种 / 个 比例 % 计 / 个
58
24.6 236
59
19.9 296
44
14.9 296
23
6.6
350
128 18.5 691
44
为主。研究发现,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钾、硫酸铵、 尿素、硝酸钾、硝酸铵和氯化钾等化肥都会使土壤酸 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单施氮钾化肥会加速土壤酸化。 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5 年河南省登记的复混肥料 中,低氯品种逐年下降,中氯与高氯产品则呈现逐年 上升的趋势。掺混肥料中,含氯品种 2010—2015 年占 全部产品的 88.0%(见表 1)。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我国土壤问题现状调查一、我国土壤酸化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

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升高。

目前我国南方黄红壤地区已成为世界上除北美和欧洲之外的第3大酸雨区。

我国耕地总面积18.2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1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

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南方、东北以及东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加剧。

且酸化面积有逐渐增大、酸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稳产高产,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pH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

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同样出现了酸化,南方大部分地区、胶东半岛和东北部分地区土壤酸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根据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902万个土壤样品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与3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国耕地土壤酸碱性(pH)下降0.13~1.3,平均下降0.8个单位。

我国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 6.5以下,其中pH 4.5以下有1.8%,pH 4.5~5.5之间有15.85%,pH 5.5~6.5之间有22.7%。

全国查明pH4.5以下的耕地面积2285万亩,前10 位的省份有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重庆市、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

全国查明pH5.5以下的面积2.26亿亩,前10 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重庆市、福建省、山东省。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田土壤酸化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的现状、科学问题以及相应的技术调控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田土壤酸化的成因和危害,然后探讨了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包括酸化机理、监测评价、风险评估等方面,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包括土壤调理、肥料合理使用、农业管理措施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加深对农田土壤酸化问题的理解,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并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农田土壤酸化的科学问题农田土壤酸化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涉及到土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其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酸化机理:深入研究土壤酸化的发生机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包括酸化过程中土壤pH值的变化、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等。

影响因素:需要全面分析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类型、种植方式、施肥习惯等。

这些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导致土壤酸化的程度和速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间差异。

酸化后果:土壤酸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酸化土壤对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有助于评估酸化的生态风险。

调控策略:针对农田土壤酸化问题,需要开发有效的调控策略。

这包括改变施肥方式、推广耐酸作物品种、采用土壤修复技术等。

然而,这些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成本、可行性、环境风险等。

监测与评估:建立农田土壤酸化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对于掌握土壤酸化的动态变化、评估调控策略的效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酸化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和方法的研发。

农田土壤酸化涉及多个科学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土壤酸化治理改良措施

土壤酸化治理改良措施

土壤酸化治理改良措施1. 引言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下降,酸性物质增加导致土壤酸性程度增强的过程。

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业产量减少等问题。

因此,对土壤酸化进行治理改良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土壤酸化的原因土壤酸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原因:2.1 长期施用酸性肥料和有机肥料长期施用酸性肥料和有机肥料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从而造成土壤酸化。

2.2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应用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增加土壤酸性物质的含量,进而引起土壤酸化。

2.3 过度灌溉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的阳离子往下迁移,并带走大量的碳酸根离子,从而加剧土壤的酸化。

2.4 天然因素天然因素如降雨酸化作用、火山喷发等也会导致土壤酸化。

3. 土壤酸化治理改良措施3.1 石灰施用石灰是常用的土壤酸化治理材料之一。

石灰施用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pH值,减轻土壤酸化的程度。

常用的石灰有石灰石、生石灰和石灰粉等。

3.2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的酸化程度。

3.3 酸性肥料合理使用合理使用酸性肥料,避免过量施用,可以减少土壤酸化的发生。

在使用酸性肥料时,应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施用频次。

3.4 调整土壤灌溉水的pH值通过调整土壤灌溉水的pH值,可以减少阳离子迁移和碳酸根离子的流失,从而减轻土壤的酸化。

3.5 抑制土壤酸化的微生物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技术,如磷酸溶菌酶的应用,可以降解有机酸,中和土壤酸性物质,改良土壤pH值。

4. 结论土壤酸化是一个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改良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酸化的程度,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石灰施用、有机肥施用、合理使用酸性肥料、调整土壤灌溉水pH值以及微生物技术应用等措施都可以在土壤酸化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我国土壤的酸化及改良
作者:李潇潇, 夏强, 任立, 刘智峰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刊名:
现代园艺
英文刊名:Modern Horticulture
年,卷(期):2011(9)
被引用次数:2次
1.黄昌勇土壤学 2000
2.徐仁扣我国降水中的NH4+及其土壤酸化中的作用 1996(03)
3.杨昂;孙波;赵其国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999(01)
1.张东.扈强.杜咏梅.付宪奎.侯小东.窦玉青.刘新民植烟土壤酸化及改良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烟草科学 2013(5)
2.周娟.袁珍贵.郭莉莉.屠乃美.易镇邪.李海林.江巨鳌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改良措施[期刊论文]-作物研究 2013(1)
引用本文格式:李潇潇.夏强.任立.刘智峰我国土壤的酸化及改良[期刊论文]-现代园艺 20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