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PPT(31张)

合集下载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2)玉器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玉的品质和价格差异很大 玉器质量鉴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工具
不同类型的产品,逆向选择的程度往往不同。
标准化产品: ——煤炭、钢铁、木材 (可进行期货交易)
一般产品: ——化妆品、家具、装饰材料
二手产品: ——旧汽车、旧家电、旧房子
一般而言,市场上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 “剥削”另一方,当不对称严重时,就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出 现。
雇主考察员工劳动生产率的常见办法有:到原单位调查(需支付调 查成本),给一个试用期(需支付监督和考察成本,且并非所有职位都 适用),应聘测试(如笔试和面试,需支付测试成本,同时会存在偏 差),凭关系介绍(需承担感情投资风险),等等。
当雇主不愿意在招工上花费太多的成本时,最优且最简单的方法是 根据图表5-7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全部招收男职员,这种做法的基本根据 是,从10个男性中招收到5名高生产率的概率,平均要高于从男女各5名 中招收到5名高生产率的概率,即使这样做可能会招收到2名甚至低于女 性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男性(如图表5-7中A位置上的男性),但从整体效 率上讲还是值得的。
经济生活中的道德风险:
——买了医疗保险的人常常会多开不必要的药 ——公共财产没人爱惜
道德风险产生的条件: ——利益主体目标的不一致性 ——信息的非对称性
当委托人面临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往往可以选择道德 风险行动。逆向选择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前,而道德 风险则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后。与逆向选择一样,产 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在签订委 托代理合同后,代理人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委托人观察到的 私人信息,改变签订合同前的行为模式,从中获取更大的预 期收益。这一过程将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图表5-9)。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课件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课件

行动、类型或信 号
防盗措施 饮酒、吸烟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市场需求 项目风险 市场需求 任务难易
事前 逆向选择
事后 道德风险
隐藏行动
隐藏信息
逆向选择模型 信号传递模型 信息甄别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
风险模型
险模型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三、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所有者事先要制定一个契约来限制经营者。 将经营者的利益尽可能的整合到所有者利益里,在两者之间
建立正相关关系。
即构建一个所有者和经营者基本一致的目标利益函数 ,并 最终接近对称信息的最优状态。
委托人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或不得不选择 与委托人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行动的机制。
(二 ) 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代理人博弈
代理人的努力成果有不确定性 ,但委人对代理人能够完全 监督。
产出有不确定性,风险完全由 委托人承担,与代理人无关, 根据代理人的工作情况而不是 工作成果支付报酬。
代理人的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 直接影响的只有委托人的选择 ,不会影响代理人的选择,但 会有间接影响。
2.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 第一,利益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
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 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责 任。
具体设计: (1)经营者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 (2)设计最优激励方案。以合作和分担风险为中心。 (3)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相关模型课件 (二)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相关模型课件 (二)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相关模型课件 (二) -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一项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一方会选择隐藏其信息,
从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交易失败
或者交易价格过高。

-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一项交易中,一方可能会选择违反契约或者不履行承诺,从而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信任缺失,从而
影响交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相关模型
为了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相关模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信息经济学模型。

普通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估计变量之间
的关系。

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OLS可以用来估计隐藏信息的影响,从而帮助另一方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信息经济学模型则更加复杂,通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信息获取成本、信誉成本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逆向选择和道德
风险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总体来说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缺失,从而影响交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相关模型,如OLS和信息经济学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签订委托-代理 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签订委托-代理
合同前的行为模式
合同后的行为模式
图表 35-9:道德风险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道德风险的定义: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 进自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备的合同使得负有责任的经 济行为者不承担全部的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 承受他们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 所有好处。
1/2×1200+1/2×2400=1800美元 这样,拥有高质量汽车的卖主将不愿意出售汽车,会退出市场。假 定最高质量的旧汽车退出市场后,旧汽车市场上高质量与低质量旧汽车 的比例变为2:3。买主也会感觉到旧汽车市场质量分布的变化,他们将 不会再以1800美元作为预期价格,而是以
3/5×1200+2/5×2400=1680美元 作为预期价格,结果,又会有部分次高质量的旧汽车退出市场。
二、理论模型——二手汽车市场原理
假设存在一个二手汽车市场,有两种质量的汽车,低 质量和高质量,它们各占比例为λ 和1-λ 。
卖主:了解每辆所卖的车,对低质量车的评价是VL元, 对高质量车的评价是VH元(VH >VL)
买主:属于风险中性,对低质量车的预期支付价格为 WL元,对高质量车的预期支付价格为WH元(WH >WL)
这种有效的招工政策对位于图表5-7中D位置上的女性最不公平,即 社会为维持劳动市场的效率而牺牲了她们的利益。
如果雇主完全不进行歧视,则他支付给雇员的平均 工资将不会超过全体劳动力生产率的平均值En。如果他 支付En的工资,则高生产率的劳动力将不会来应聘,最 后,该雇主将只能聘用到低生产率的劳动力,从而将由 于工资高于劳动生产率水平而面临亏损和破产。

供应链的委托代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PPT课件

供应链的委托代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PPT课件
12
在供应链企业间,制造商为了鼓励供应商减少道德 风险行为,应该设计一些合理的激励机制,如:
(1)与供应商建立亲密的、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 系,使供应商实施道德风险行为的成本增加(在可 预期的长期利益的诱导下,供应商不会为了短期的 利益而去冒险); (2)额外增加订货需要供应商加班时,应给供应商 一定的价格补偿; (3)引导供应商在为自己提供专门产品方面进行投 资,增加其转换成本; (4)建立长期而全面持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绩 效的供应商进行鼓励,如增加订货、给予更优惠的 价格折扣等。
5
逆向选择问题
在委托代理问题中,代理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 息,知道自己的类型(例如产品是高质量还是 低质量),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信息。逆向 选择是指代理人向委托人发出某种信号,委托 人根据观察到的代理人的信号判定代理人的类 型,签订代理契约;或者委托人通过设计甄别 契约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 择适合自己的契约,并根据契约采取行动。
13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当合约关系开始之前,代理人就保有私人 信息,逆向选择问题就出现了。逆向选择发生 在一个核心企业在大范围的相关企业中选择组 建供应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与供应商或 者分销商建立了稳定关系的核心企业来说,这 种风险要小的多,因为此时,核心企业对于自 己的合作伙伴已经有了长期的了解。
7
逆向选择在核心企业过分强调合作伙伴 的某一方面服务水平时体现出来。从选择供应 商来看,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包括供货及时性、 商品质量、商品价格以及供货的稳定性等几个 方面。一个供货商的服务很难在各个方面都达 到最高水平,特别的,如果供应商价格有优势, 往往就可能在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如 果供货商能够在及时性方面领先,他的质量、 价格与其他供货商相比也许就有劣势。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备的合同使得负有责任的经济行
为者不承担全部的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 他们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 好处。
道德风险的具体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
工作成果同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 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主观原因对委托人 来说难以区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导致对 委托人利益损害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发生的一 个典型领域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风险分担。
——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保证书:大多数耐用消费品附带保证书以向买者保证产品具有某些预 期的质量,即卖方承担了风险而不是买方。
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显示产品的质量,而且可以在产品质量与预期不 符时向消费者提供一种报复的手段,即消费者可以减少未来的消费。新 产品也经常与老品牌相关联,因此,品牌也可以向它的潜在消费者保证 产品的质量。 广告: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和品质承诺。
本章小结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现实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得到解决 ——每一种机制和制度都存在缺陷和漏洞
——通过在市场中进行长期的多轮博弈,委托人和代理人
能够找到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解决方法,达到 均衡。
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不能观察投保人签订保
单后的行动,也就不能确定投保人的风险。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 ——火灾保险
——财产保险
——就业保险 注:道德风险问题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它改变了损 失发生的概率,使保险公司赔偿率超过预计水平。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不知道某个具体的投保人是高风险还是
低风险。
● 投保人的效用 财产 w-P w-P-D
低风险投保人 高风险投保人
概率 低风险投保人 高风险投保人 1-r r 1-q q
EU ( D, P) ru( w P D) (1 r )u (w P) EU ( D, P) qu ( w P D) (1 q)u (w P)
二、期望效用理论
● 期望值的效用
1 1 EW W1 W2 2 2 EW p1W1 p2W2 .... pnWn
U ( EW ) U [ p1W1 p2W2 .... pnWn ]
三、风险偏好理论
两种工资支付方案:
方案一:抛硬币定工资,正面向上支付W1,背面向上支付W2。 方案二:支付固定工资W0 = pW1 +(1-p)W2
C (e) ke (0<k<1)
● 文凭的信号作用
2 ke* 1 k 0 1 0 2 e *
对于高能力者
对于低能力者
1 e* 1/ k
C,w
C(e)=e
C(e)=ke
2
1
O
1
e*
1/k
e
六、信息甄别模型
● 模型的假设条件
1、保险市场有两类投保人,高风险和低风险。出事故概率分别为 q和r,于是0<r<q<1。 2、两类人都有财产w,发生事故都会损失L。保费为P,自赔为D 。
U 2 M 3/ 2qn(n=0或1) y2 M pn E (U 2 ) E (M 3/ 2qn) E (M ) E (3/ 2qn) M 3/ 2nE (q) E (U 2 ) ( y2 pn) 3/ 2nE (q) y2 n[3/ 2 E(q) p]

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文档讲课文档

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文档讲课文档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亚当 • 斯密曾如此描述过18 世纪公司的管理者:“无论如 何,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 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 者,因此,很难想象他们会像 自己照看自己的钱财一样的警 觉,所以,在这类公司的管理 中,疏忽和浪费总是或多或少 地存在。”
Adam Smith 1723-1790
第二页,共43页。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
• 从投保人角度来分析,投保人一旦购买保险, 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以至于减少他们自身 对风险的防范水平,提高了受损失的概率,导 致保险公司实际面临的受损失的概率比预期的 高,这种现象称为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道德风险 。
• 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不能观察投保 人签订保单后的行动,也就不能确定投保人的风 险。
第十三页,共43页。
二、理论模型——二手汽车市场原理 假设存在一个二手汽车市场,有两种质量的汽车,低质量
和高质量,它们各占比例为λ 和1- λ 。 卖主:了解每辆所卖的车,对低质量车的评价是VL元,对高
质量车的评价是VH元(VH >VL)
买主:属于风险中性,对低质量车的预期支付价格为WL元 ,对高质量车的预期支付价格为WH元(WH >WL)
第七页,共43页。
阿克洛夫创造的旧汽车(柠檬)市场模型,提出了三 个重要结论:
1)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同种商品的质量依赖于价格。 这是“便宜没好货”的标准经济学解释;
2)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 全信息结构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因而交易市场的运行 是低效率的;
3)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这一过程不断发生,最后,市场上将只剩下最低质量的汽车,高质量汽车被排 挤出市场(如图表3-1所示)。
第十一页,共4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价格为 p=4000b.
p 6000
4000 3000 2000
供给曲线
b1.5
需求曲线
b1.2
b=1
45 0

尽管在买者的评价高于卖者时市场会部分的存
在,除非b足够的大(本例中 b1.5)
否则,交易数量不是最有效的:对称信息下所 有的车都应该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
但在非对称信息下,逆向选择使得所有 2000b 的车留在卖者手中。
服从连续分布:
买者预期的质量为 4000,愿意支付 的价格也是4000,但只有 4000 的卖者才愿意出售,所有 4000
的卖者退出市场。
平均质量从4000下降到3000。愿意支付的价格也 从4000下降到3000。如此下去,均衡价格只能是
p=2000,所有 2000的车退出市场。进一
签订委托-代理 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签订委托-代理
合同前的行为模式
合同后的行为模式
图 道德风险
亚当 • 斯密曾如此描述过 18世纪公司的管理者:“无 论如何,由于这些公司的董 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 财的管理者,因此,很难想 象他们会像自己照看自己的 钱财一样的警觉,所以,在 这类公司的管理中,疏忽和 浪费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道德风险的定义: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 自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备的合同使得负有责任的经济 行为者不承担全部的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 他们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 处。
(因 S4为 00 600 0)0
低质量车的卖者愿意出售,
因为 S40 0200 000
买者知道,愿意出售的卖者一定是低质量的卖 者,因此,P=4000不可能是均衡价格。唯一 的均衡价格是P=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 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
2、偏好相同,卖主的类型为连续分布
1、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只有两类买主
高质量
6000
低质量
2000
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对车的评价等于车的质量
若在价格P下成交,
买者的效用
B P
卖者的效用
S P
当买者不能知道车的质量时,如果两类车都进 入市场,车的平均质量为:
E4000
买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为P=4000; 但在此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
பைடு நூலகம்
Adam Smith 1723-1790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与道德风险理论:
美国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大学的经济学 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 成就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 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LOGO
博弈论 The Game Theory
宾 宁 bn_gdut@
1
第六章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问题存在于非对称信息发生在合同之 后;
逆向选择问题存在于非对称信息发生在合同之 前。在逆向选择理论中,委托人在签订合同时 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合 同来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
当委托人面临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往往可以选择道德风险行动。 逆向选择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前,而道德风险则发生在签定委 托—代理合同后。与逆向选择一样,产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代理 人拥有私人信息。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后,代理人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 委托人观察到的私人信息,改变签订合同前的行为模式,从中获取更大 的预期收益。这一过程将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2b
7.2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也译为败德行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 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道德风险与人类行为的道德水准的高低没有密切的关系, 它在人的经济行为中是合乎个体理性的,因而对这个词汇的 使用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市场经济中,道德风险是一种十分 普遍的现象,它是指市场参与者针对自身的隐蔽信息而采取 的理性反应。
假定买者的人数多于卖者的人数,从而卖者占有 全部剩余。此时,供给曲线与前面相同:
p 1000
2
但需求曲线为 pb
b=1.2时,均衡价格等于3000,
300的0车进入交易,
3000的车都退出交易,市场上出售的
车的平均质量为 2500
当 b 1.5时, 所有的车都成交, 平均质量为 4000
步 p200 00 ,整个市场消失了。
上述结论可用供求曲线来说明:
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
一般来说,交易之所以成交,是因为买者对同一 物体的评价高于卖者。
当买者的评价高于卖者的时候,
交易带来的净剩余为: ( b - 1 ) q 。买卖双方的讨
价还价决定这个净剩余的分配。
基本思想: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不中用的东西,由
阿克洛夫首先引入经济学著作。
信息经济学将由于非对称信息而导致交易一方面临不 利的选择环境,称为“逆向选择”。
二手产品市场中,低质量产品将高质量产品排挤出市 场的主要原因是
——它们都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出售。
阿克洛夫旧车市场模型
假设 为出售车的质量, 卖者知道 ,买者不知道 ,但知道 的分布
F() 。 买者出价p,卖者决定接受还是不接受;如果卖者接
受, 买者的效用为(净效用) 卖者的效用为(净效用) 如果卖者不接受,双方效用为零。
其中, 为买者的评价, 为卖者的评价,
假定
(否则交易没有意义)
又假定买卖双方都是风险中性。
1、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只有两类买主
假定卖者出售的车只有两类,每一类出现的概 率都为0.5
7.1 逆向选择
Akerlof与逆向选择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其主要成就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 的贡献。
1970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著名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 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