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部编新人教版四下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公式:
总数量=每份数相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2、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4、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组数据不同的地方。
5、复式条形统计图可分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必须要有图例。
单位长度需统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复习PPT

(教材P97 练习二十一T5)
5.在某市举行的演讲比赛中,11位评委给一位选手的 打分如下。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 (9.8+9.7×2+9.6×4+9.5+9.4×2+9.1) ÷11≈9.55(分) 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9.55分。
(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 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9.7×2+9.6×4+9.5+9.4×2)÷9≈9.57(分) 答:平均分是9.57分。
有道理。因为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有关 系,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小这种影 响,在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 计算平均数是比较合理的。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1)描述六(2)班同学身高分组的分布情况, 用 条形统计图 。
(2)描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变化情况, 用 折线统计图 。
(3)描述身高组别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 用 扇形统计图 。
(教材P97 练习二十一T2)
2.下图是某汽车公司去年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情况。
(1)该公司去年汽车的生产和 销量情况如何?
小结
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 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就说该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较小。
巩固运用
(教材P96 例5T3)
1.六(1)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
如果把全班同学编号,随意抽取一名学生,该
生体重在36kg及以下的可能性大,还是在39kg及以
答: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点。 因为乙队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合理即可)
(完整word版)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完整word版)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以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合后分计算: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1.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解:因为平均成绩是移多补少后得出的相同量,也就是总共比80多的要和比80少的相同。
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多的和少的一样,前两次总共少了17,所以第三次要多出17来才能到平均分80。
所以:第三次:80+17=97下2.小明在一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
求小明平均每次数学测验的得分。
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更直观、清楚整齐美观、易比较。
如何作图:①画纵轴和横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定图标;④写类别,画直线;⑤涂颜色;⑥标统计图名称。
例1 下面是某城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1)200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1985年最少。
(2)1985年乡村人口数最多,2000年最少。
(3)200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1985年最少。
(4)从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数是逐年递增,而乡村人口数却是逐年递减。
而人口总数也是逐年增加。
从这一信息联想,世界人口数也在不断增加。
人口增加会影响生态平衡,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上升。
随堂演练1.某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食物”情况调查表如下。
(1)请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说一说你从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拓展提高]3.下面是某小学(1~6年级)学生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哪个年级男生捐书最多?哪个年级女生捐书最多?(2)哪个年级捐书最多?哪个年级捐书最少?(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1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3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结合使用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之一,它表示一组
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条形统计图则是一种直观的图形表示方法,可以清晰
2
地展示各个类别的数据情况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选择一个合适的图 形软件或工具:例
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等
在表格中输入数据: 例如A类别的数据是 30人,B类别的数据 是20人,以此类推
选择所有的数据: 然后点击"插入"菜 单中的"条形图"选
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选择"簇状条形图",
然后点击"确定"
条形统计图会自动生 成:每个类别的数据 都会用一条条形来表 示。通过观察条形的 长度和高度,我们可 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类 别的数据分布情况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PA使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来分析
3
数据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PART 1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是所有数的 和除以数的个数,
计算公式为
01
例如,假设我们有 5个数据:3,4,5, 6,7,我们可以使 用上述公式来计算
它们的平均数 04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9
拓展研究 统计一下你这次期中考试各科的成绩,计算出平均分。
统计表表示数据简单; 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可以直观的 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
2021/10/10
10
三、根据统计表绘制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 条形统计图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94-2)×5-94×4=84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10/10
16
3
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1+3+2+3+2+6+4)÷7=3(个)
2021/10/10
4
3、进一步认识平均数
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有时 和已知数据中的数相同,但它不是那组数据中的具 体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 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 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 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
2021/10/10
11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每天到阅览室读书的人数。 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些不同, 统计图一格表示5 人,前面学过的统计图一格表示1人。 这个统计图可以表示更大的数量,如有必要一格还可以表示 10人、20人、50人…… 可以算出星期一到星期五共有多少人到阅览室读书,平均每 天到阅览室读书的人数。
158>157,50>49 红星小学队员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高于银河小学队队员。
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0.4 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这学期“统计与概率” 学了哪些知识?
我认识了平均数,还会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还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还 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总数÷份数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图例,按照 图例画。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多个物体的 情况。
实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如下表:
男生喜欢小汽车的人数 多,女生喜欢布娃娃的 人数多。
22
24
18
1513
14
85
(2)喜欢什么玩具的人 数最多?
18+14=32(人) 答:喜欢拼图的人最多。
22
24
18
1513
14
85
(3)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答:喜欢跳棋的人最少。
答案不唯一
小明三次跳绳练习的平均成绩是70下,他第一次跳 了64下,第二次跳了68下,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三次平均跳70下,可以求 出三次的总成绩,再减去 前两次的,就可以求出第 三次的成绩。
70×3-(64+68) =210-132 =78(下) 答:第三次跳了78下。
课堂作业
1.从书本练习中选择题目, 完成与本课时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方法? 3、还有哪些知识和方法上的问题?
李兵说得对吗?
李兵说得不对。
因为平均水深1.1m,并不能反映出整 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数值,有的地 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 以身高1.4m的李兵要下河游泳是会有 危险的。
四年级学生喜欢各图。
22
24
18
1513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ppt

在图表上方添加标题,以明确表达图表的 主题或单位。
避免杂乱
保持条形统计图的清晰简洁,避免插入过 多的图表和文字。
数据标签
在图表中添加数据标签,注明每个柱子的 具体数值。
条形统计图的展示方式和技巧
并列排列
将同类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并列排列 ,便于比较趋势。
分组排列
将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分组排列, 便于了解各组之间的差异。
舆情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数据,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公众对某一事 件的关注程度、情绪倾向等,从而帮助决策者了解民意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市场销售
在商家进行市场销售时,通过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 分析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而制定更加精准的销售策略。
数据分析报告
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中,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分析患者的数据。例如,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等。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社会调查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调查数据。例如,对 社会现象的分布、人口结构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为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提供 依据。
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基础
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统计指标 ,在数据分析中广泛应用。
数据比较
可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如不同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Fra bibliotek数据分组
可用来对数据进行分组,如按收入 水平将人口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 和高收入人群。
数据分布
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如一组数据的偏度和峰度。
行业分析
在经济管理领域,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于分析各个行 业的经济状况。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产值、就业人数 等指标,可以反映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优劣势。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统计与概率》的《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能利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具体内容包括:
1.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平均数或使用条形统计图来帮助做决定的情况?”(例如:计算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或通过条形统计图比较不同商品的销售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上,尤其是在求解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
在讲授条形统计图时,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挺有效的,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5547
56
26
26 20
①三年级同学中最喜爱哪个少儿节目的人数最多? 动漫世界。
②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最喜爱大风车的共有多少人?
20+26=46(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最喜爱大风车的共有46。
1.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 订购这批新床,这样合理 吗?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有的旅客身高高于平均身高,而有 的旅客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答案不唯一,叙述 合理即可)
2.下面是某小学四年级三个班语文、数学期末测试平均 成绩统计图。
(1)哪个班期末语文的平均分最高? 哪个班期末数学的平均分最高?
(2)算一算四年级语文、数学的 平均分各是多少?
(1) 四(2)班期末测试语文的平均分最高, 四(3)班期末测试数学的平均分最高。
(2)(87+91+80)÷3=86(分) (87+85+92)÷3=88(分)
你还能得到 哪些信息?
作 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补充作业 完成《典中点》相关习题。
2.中心小学有6个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 34棵,第二天植树41棵,第三天植树39棵。平均 每天植树多少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34+41+39)÷3=38(棵) 答:平均每天植树38棵。 (34+41+39)÷6=19(棵) 答:平均每班植树19棵。
小试牛刀 1.2实.复验式小条学形在三统、计四图年级同学中对“我最
式
条
要根据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数来确定单位
形 统
长度代表多少
计
图
每个直条的宽窄一样,间隔相等,每种颜
色的直条对应的位置也一致
练一练
小试牛刀 1.下面是1四.平(1)均班数4个小组的
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的统计表。 (1)哪个小组捐的钱最多,是多少元? 答:第四组捐的钱最多,是177元。 (2)四(1)班平均每组捐多少元? (138+176+157+177)÷4=162(元) 答:四(1)班平均每组捐162元。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RJ 四年级下册
期末整理与复习
600克
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杯子里 400克 的你水有一什样么多好?的方法吗?
还可可以以将将多两的杯水水的倒杯入子一向个少容 器的里水,的在杯向子两倒个水杯,子直倒到入两一 样杯多水的一水样。多……
(11)复平习均目数标
(2)复式条形统计图
2 课时流程
知识 梳理
深化 知识
拓展 延伸
课后 作业
意义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平均数用来反映 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平
移多补少法。从多的数量中拿出一部分
均 方法 给少的数量,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数
公式法要用两种不同颜色(
复
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