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风险评价资料清单
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风险评价资料清单

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风险评价资料清单1、化工园区(集聚区)规划批准文件;所在地区的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文本;2、化工园区(聚集区)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功能分区、建构筑物和道路分布图)3、化工园区(聚集区)所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近期(中期、长期)详细规划文本;总体布局图、产业布局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物流流向图、公用工程配套规划图、消防规划图等4、园区及周边人口分布图;5、园区公共基础设施情况(供水、供电、供热、电信和工程管线等);6、园区地形、地质、地貌、地震;水文、潮汐、洪水;气象条件等情况7、在建或已建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文本等;8、在建或已建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反映项目现状或最新规划)9、已建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台账资料10、园区内尚未进行安全评价的企业,需提供以下基础资料:1)企业基本情况,如企业性质、经营范围和经营能力、码头大小、规模等;2)企业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和功能分区情况;3)企业内部岗位和人员配置情况,如岗位设置、分布及岗位人数;4)主要危险物料情况:危险物质名称、存量、周转量;5)主要装置(设备设施)情况,如装置名称; 6)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7)企业内配置的应急资源清单11、化工园区(聚集区)内及周边5km范围内重要公共建筑、居住区(居民集聚点)、人员密集区等以及码头、机场、车站、医院、学校、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种子种苗基地等场所分布情况;四、应急力量及资源情况12、化工园区(聚集区)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运行工作机制、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13、化工园区(集聚区)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14、化工园区(聚集区)应急资源资料,包括应急能力的组成及分布情况:消防抢险、后勤保障、医疗救援、专业抢险、警戒治安、环境监测、军队和工程兵等;应急设备和物质的数量、分布情况:消防设备、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联络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救护设备、应急照明装置、应急电力设备和重型起重设备等;应急专家的配置情况。
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表2 各类初级事故场景下的多米诺效应阈值
事故类型
破坏方式
多米诺效应阈值
火球(BLEVE)
火焰接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火球半径
火灾(池火灾)
热辐射
I>15kW/m2
爆炸(VCE、物理爆炸)
冲击波超压
P>20kPa
5.6.
5.7 化工园区选址安全性分析
5.7.1
5.7.2
5.7.3
5.8
5.8.1
5
5.8.3
5.8.
4
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程序为:
a)前期准备;
b)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
c)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d)划分评估单元;
e)确定评估方法;
f)化工园区定量计算;
g)化工园区选址安全性分析;
h)化工园区布局安全性分析;
i)化工园区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分析;
j)化工园区一体化安全管理分析;
k)化工园区整体性定量风险评估;
5kPa
一般防护目标中的三类防护目标
9kPa
5.12
5.12.1
5.12.2
a)应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间距要求;
b)应大于园区整体性定量风险评估的3×10-7/年个人风险等值线的范围;
c)计算园区内最大可信事故后果(发生频率不低于1e-7的事故场景),事故后果需要考虑的事故场景、影响方式和影响阈值如表5所示。
化工园区内企业的危险源发生安全事故时可能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危险源也相继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区域更大风险和事故的现象。
3
封闭化管理closed management
采用自然隔离、物理隔离、电子围栏等方式,建立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将化工园区划分核心控制区、关键控制区、一般控制区等,并实施分区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化工园区与外部空间有效隔开,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物料、人员、车辆进出化工园区实施全过程监管。
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导则(试行)

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导则(试行)1 总则为指导、规范我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在建或建成的化工园区(聚集区)的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化工园区(集聚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工企业及其相关联的或非相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3.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3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 风险评价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特定的区域范围。
3.5 定量风险评价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描述风险程度,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3.6 个人风险化工园区(聚集区)内部或周边某一固定位置的人员,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3.7 社会风险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以上死亡事故的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8 安全容量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聚集区)在一段时期内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也即对风险的最大承载能力。
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资料清单

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资料清单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资料清单1. 设区市或县总体规划及批复2. 设区市或县产业规划3. 化工园(集中)区所在地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4. 化工园(集中)区的设立批复文件5. 化工园(集中)区总体规划及批复6. 化工园(集中)区产业规划7. 化工园(集中)区总平面布置图8. 化工园(集中)区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的确定及报送文件9. 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内的开发建设项目清单(自导则颁布之日起至今)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0. 当地人民政府关于化工园(集中)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设立文件和职责11. 化工园(集中)区管委会专业监管人员任命文件及资格证明12. 化工园(集中)区管委会领导带班制度及执行记录13. 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执行记录14. 化工园(集中)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15. 化工园(集中)区封闭化管理制度和建设运行情况16. 化工园(集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新版)17. 化工园(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最新版)18. 《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指引》或“禁限控”目录19. 近三年化工园区准入项目清单20. 近三年化工园(集中)区危化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21. 化工园(集中)区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学历和持证情况22. 化工园(集中)区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及整改落实情况23. 近三年化工园(集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24. 企业和承包商准入、退出机制或黑名单制度及运行和考核情况25. 公用管廊的设计、施工方案和验收意见26. 化工园(集中)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27. 化工园(集中)区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物资等台账记录28. 化工园(集中)区应急救援队伍、消防站、医疗急救设施和气防站等设置和运行情况29. 化工园(集中)区消防规划30. 化工园(集中)区安全生产与应急一体化管理相关文件及台账31. 化工园(集中)区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主要功能及运行情况32. 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自评报告。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化工园区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豫工信安[2011]353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化工园区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豫工信安[2011]353号](https://img.taocdn.com/s3/m/4eea034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a.png)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化工园区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化工园区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豫工信安〔2011〕353号)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工信部安全司《关于开展化工园区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工信安函﹝2011﹞112号)的要求,经研究,拟对我省化工园区情况及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开展调查,请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辖区内省、市级以上化工园区填写附件1、附件2(两表请从省工信厅网站省工信厅文件栏目中下载),两表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收集后于2011年8月12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上报至厅安全生产处。
联系人:付艳*************电子邮箱:**************附件:1. 省、市级以上化工园区基本情况汇总表2. 化学工业园区准入条件和安全管理情况调查表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附件1: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省、市级以上化工园区基本情况汇总表截止2010年底省、市级以上化工园区数2010年新批省、市级以上化工园区数序号园区名称批准部门批准时间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规划面积2010年工业总产值截止到2010年底入驻企业数12……附件2:化学工业园区准入条件和安全管理情况调查表目录一、化学工业园区有关资料清单二、园区外部情况调研1、区外周边及敏感目标情况2、区外重大危险源企业情况三、园区情况调研1、园区基本信息调查表2、园区安全管理现状调查表3、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情况调查表4、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体系调查表5、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情况调查表6、园区监控系统信息调查表7、专业救援队伍信息调查表8、防护目标信息调查表9、园区产业分布情况调查表10、公用工程一体化情况调查表11、“固体/气体废弃物”处理情况调查表12、区内敏感目标调查表13、防洪排涝情况调查表14、园区内管线/管廊情况调查表一、化学工业园区有关资料清单1、“十一五”化学工业区总体规划(包含产业规划、总体布局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安全规划等),化工园区总平面布置图及各功能区平面布置图及说明书;2、化学工业区周边情况:包括人口、企业数量及分布特征,高危行业企业数量及分布特征等影响规划编制的有关材料3、化工园区执行的化学品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城市总体规划、应急体系规划和安全生产规划;4、根据园区实际情况提供以下各专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及说明书。
危险化工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危险化工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一、概述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使用企业,在进行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危险源。
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和评价这些危险源,无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就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针对危险化工厂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以及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档将会对危险化工厂的危险源进行一一列举,并根据危险源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安全风险大小,进行风险评价和等级划分,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以保障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顺利运行。
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1. 硫化反应1.1 危险源辨识硫化反应是危险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其危险源主要集中在硫化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操作技术等方面。
•硫化反应条件不当。
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反应物质比例等没有控制好,就会引起反应不完全或者过度。
•操作不规范。
反应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加料、搅拌、加热等错误,会导致反应失控或者爆炸事故。
1.2 风险评价硫化反应的不当操作,有可能引发很大的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设备破坏等问题。
根据事故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将硫化反应的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可能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环境受到很大污染,设备严重损坏。
•二级:可能导致人员轻伤或死亡,环境受到较大污染,设备严重损坏。
•三级:可能导致人员受伤,环境受到轻度污染,设备受到轻微损坏。
1.3 控制措施对于硫化反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三部分。
•预防措施:加强硫化反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加强现场管理和现场监控,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控制措施:加强现场巡视和监控,实时监测反应温度、压力等参数,加强安全隔离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排查。
•应急处置措施:建立相应的事故预案和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小化事故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
化工装置事故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估数据资料收集、危险度评价法、装置清单、同类设备泄漏场景泄漏频率值、事故

数据资料收集数据资料收集见表A。
数据资料收集危险度评价法危险度评价法是以各设备(设施)的物料、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五项指标进行评定,每一项又分为A、B、C、D四个类别,分别给定10分、5分、2分、0分,最后根据这些分值之和来评定该设备(设施)的危险程度等级。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表B.1。
危险度分级见表B.2。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危险度分级(规范性附录)装置清单初始事故装置清单目标装置清单(资料性附录)同类设备(设施)典型泄漏场景泄漏频率值同类设备(设施)典型泄漏场景泄漏频率值参照GBZT37243附录C,详见表D.1〜D.7。
管道泄漏频率值固定的带压容器和储罐泄漏频率值固定的常压容器和储罐泄漏频率值泵和压缩机泄漏频率值换热器泄漏频率值压力泄放装置泄漏频率值仓库三种场景对应泄漏频率值πV v =arctan[h∕(s 2-1)0∙5]∕s+h(J -K)∕s ........................................... (E.10)j=[ω⅛]arctan ISSn]05 .......................................................... (E.11) K=arctan[(s-l)∕(s+l)]05 ........................................... (E.12)h 2+s 2÷la=- ----- -式中:r —目标装置到火焰中心的距离,m 。
q 0——火焰表面的热通量,kW/m 2; %)—目标装置接收到的热通量,kW/m D ----- 液池直径,m ; S ——防火堤所围面积,m 2; W ---- 泄漏液体质量,kg ; H min ------ 最小物料层厚度,m ;源项事故后果范围计算 池火(规范性附录) 事故后果池火火焰的几何尺寸及热辐射参数计算执行公式(E.1~E∙14)。
化工园区认定评分表

9.园区或园区内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有应急物资储备库,并备有应急物资。
3
未按要求组织应急演练的,扣2分;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扣1分;未建有应急物资储备库或未备有应急物资的,扣1分。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五、经济发展(10分)
1.园区平均投资强度情况。
2
未装备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扣2分。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5.对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和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HAZOP分析,覆盖率达到100%,且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实施HAZOP分析,覆盖率未达到100%的,扣2分;分析结果未应用的,扣1分。
2
未针对园区环境安全风险建设预警体系的,扣2分;未统一建设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或未与环保部门联网的,扣1分。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8.园区要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建立适合化工园区管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2
未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扣2分;未建立适合园区管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扣1分。
现场检查
5.园区建有统一的数字网络设施平台和应急通讯系统。
2
未建设统一数字网络设施平台的,扣1分;未建设应急通讯系统的,扣1分。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6.园区按照至少百年一遇的标准建设防洪设施。
2
防洪设施未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的,扣2分。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三、安全生产(27分)
1.园区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当地人民政府应明确承担园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风险评价资料清单
1、化工园区(集聚区)规划批准文件;所在地区的化工
产业安全发展规划文本;
2、化工园区(聚集区)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功能分
区、建构筑物和道路分布图)
3、化工园区(聚集区)所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近期
(中期、长期)详细规划文本;总体布局图、产业布局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物流流向图、公用工程配套规划图、消防规划图等
4、园区及周边人口分布图;
5、园区公共基础设施情况(供水、供电、供热、电信和
工程管线等);
6、园区地形、地质、地貌、地震;水文、潮汐、洪水;
气象条件等情况
7、在建或已建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
步设计文本等;
8、在建或已建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反映项目现状或最新
规划)
9、已建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台账资料
10、园区内尚未进行安全评价的企业,需提供以下基础资
料:1)企业基本情况,如企业性质、经营范围和经营能力、码头大小、规模等;2)企业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
图和功能分区情况;3)企业内部岗位和人员配置情况,如岗位设置、分布及岗位人数;4)主要危险物料情况:危险物质名称、存量、周转量;5)主要装置(设备设施)情况,如装置名称; 6)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7)企业内配置的应急资源清单
11、化工园区(聚集区)内及周边5km范围内重要公共建
筑、居住区(居民集聚点)、人员密集区等以及码头、机场、车站、医院、学校、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种子种苗基地等场所分布情况;
四、应急力量及资源情况
12、化工园区(聚集区)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运行工作
机制、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
13、化工园区(集聚区)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14、化工园区(聚集区)应急资源资料,包括应急能力的
组成及分布情况:消防抢险、后勤保障、医疗救援、专业抢险、警戒治安、环境监测、军队和工程兵等;应急设备和物质的数量、分布情况:消防设备、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联络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救护设备、应急照明装置、应急电力设备和重型起重设备等;
应急专家的配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