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第三类买卖点再分辨

合集下载

归纳缠中说禅:三类买点和三类卖点资料

归纳缠中说禅:三类买点和三类卖点资料

缠中说禅:三个买点和三个卖点提示:本贴由股民根据缠中说禅的原创整理而成,转贴只是为了学习,望不对你的买卖产生误导。

先看一下有字天书,如果不能理解,我再给各位翻译翻译。

2006-2008上证指数三买、三卖示意图-------------------------------------------------------------------------------------------------------------------------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一类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二类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

贵州茅台日K线中第一、二买点图示图中所示第一买点是“教你炒股票12:一吻何能消魂”中提到的贵州茅台,“首先要利用男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

”如果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就比较接近金山谷的位置。

即第一个金叉不买,第二次5日均线向下突破10日线后形成一个背弛,这就是第一买点。

第二买点的问题,“而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女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 所谓女上位就是短期均线在上,图中所示的5日线在上,10日线在下所开成的低位,就是第二个买入点。

[转载]缠师箴言:第三类买卖点

[转载]缠师箴言:第三类买卖点

[转载]缠师箴言:第三类买卖点原文地址:缠师箴言:第三类买卖点作者:sjqqaj缠论的学历标准, 各位自己对照一下。

(匪注:煞费苦心! ):1、精通找出各级别中枢的,是幼儿园毕业;2、精通分别中枢的新生、延伸、扩展的,是学前班毕业;3、精通分辨盘整背驰与背驰,躲过盘整背驰转化为第三类买卖点的,是小学毕业。

4、背驰就是背驰,没有什么假背驰,错了是因为你判断错了,最多错误都是发生在把盘整背驰转化为第三类买卖点给搞成背驰了。

能把这关过了,你的水平可以上初中了。

1.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

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A、中枢扩张导致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对於更大级别中枢的情况,肯定没有马上出现一个上涨趋势的情B、上涨或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就会形成一个上涨的趋势,这就是第三类买点后必然出现的两种情况。

所以对於实际操作中,尽量避免任何第一种情况(匪注:情况A,中枢扩张)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第三类买点的条件符合,其后都必然要赢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三类买卖点就是告诉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事情的,而在第二、三买卖点的本级别走势类型之间,都是中枢震荡,这时候,是不会有该级别的买卖点的,因此,如果参与其中的买卖,用的都是低级别的买卖点。

2.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匪注:是第一次次级别进行的回拉)。

而且,第三类买卖点后,并不必然是趋势,也有进入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但这种买卖之所以必然赢利,就是因为即使是盘整,也会有高点出现。

操作策略很简单,一旦不能出现趋势,一定要在盘整的高点出掉,这和第一、二类买点的策略是一样的。

第三类买卖点,和中枢延伸的结束是一回事情。

背驰、盘整背驰,都是走势分段的依据,所谓第三类买卖对盘整结束的确认,最终也要看其内部结构的背驰、盘整背驰。

不是等真跌了才问卖不卖,而是涨的时候一旦进入背驰的区间套里,就要陆续走,当然,资金小的可以等到最后几个价位,资金大的就不可能了。

缠论干货:第三类买点精讲(建议收藏)

缠论干货:第三类买点精讲(建议收藏)

缠论干货:第三类买点精讲(建议收藏)一、三买的模式1、在离开第一个上涨中枢之后,第一次空头反拉不进入中枢的点,是买入时第三有利的位置,称之为第三类买点,图中紫色圈标示处为第三类买点。

2、在第一类买点形成后快速上涨脱离最后一个下跌中枢,其后空方的第一次反扑不进入最后一个下跌中枢的点,称之为第三类买点。

3、同样是第三类买点,模式一与模式二是否有强弱之分?模式一:当第三类买点出现时,最快也要上涨线段的第六笔;模式二:当第三类买点出现时,一定是上涨线段的第二笔;从行情的安全角度来看,模式二优于模式一;模式一:当形成时,已经经过了一买之后的上涨以及出中枢的上涨,累计涨幅通常已经较大,则意味着后续空间可能受限;模式二:当形成时,只经过了一买之后的上涨,相对而言累计涨幅不会特别大,后续空间相对有保证一些。

从后续上涨空间角度看,模式二同样优于模式一;二、三买的买点定位1、任何买点的本质都是第一类买点,可以将红色的下降笔放大到次级别走势,使用第一类买点的方式进行买入。

2、到了次级别,周期变小,难度加大,还可以直接使用本级别的底分型停顿确认来确认红色一笔调整的结束。

三、第三类买点后的走势演变类型四、离开段及返回段的完全分类1、纯理论的离开段,有如下几种次级别结构分类:abc、a+A+b、a+A+b+B+c、abcde。

2、其中的abc结构在实际炒作中是无法把握。

对于abc 结构的向上走势形态,确认其结束只有一种条件,就是def 三段以下跌形态跌破 a 的最高点当f 为盘整背驰段时,可以介入,但并不能就此确认是第三买点,因为与 abc 一样,def 同样可以向 a+A+b 结构演化更复杂的是,bcdef 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五分钟级别中枢及其延伸,这样整个走势仍然有继续演化的可能,所以这种走势形态下,从d 段开始,就要监控bcd 中枢的第三买点,否则不能确认该离开段五分钟中枢的结束。

而如果f 段就是结点,后续的ghi 段如果不能创新高,那么九段次次级别重叠就构成了,第二个 30 分钟级别中枢出现了,显然已经不存在第三买点的讨论基础。

缠论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第一,二,三类买点

缠论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第一,二,三类买点

缠论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第一,二,三类买点
考虑到很多朋友没接触过缠论,这里把缠论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如下图
第一类买点定义:是下跌过程中由于下跌力度背驰而导致的买点,图中紫蓝色标注点为第一类买点,属于左侧交易,优点是具备成本优势,往往是行情的反转点,缺点是稳定性不足,容易走成中继底分型。

第二类买点定义:在第一类买点之后第一次回调不创新低的点,从空间角度考虑,是仅次于第一类买点的位置,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图中绿色标注点为第二类买点,在一买的基础上,具备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类买点定义:是在离开第一个上涨中枢之后,第一次回调不进入中枢的点,为第三类买点,图中褐色标注点为第三类买点,优点为趋势的初步确立后的买点,属于右侧交易,从空间成本上考虑,弱于第一,二类买点,但是从时间成本考虑具备时间优势。

除此外具备变盘和爆发性。

中枢的介绍:如图中的红色框框即为中枢,由3笔构成的结构,是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形成的一个筹码密集区。

最终以一方获胜来结束盘整(3买或3卖),你来我往的时间越长,积蓄的力量就越大,爆发的走势也就越强
分享内容仅为个人记录,不作为买卖依据,错是常态,对是运气,请大家理性对待。

(5)第三类买点分辨分析两种三买。

(5)第三类买点分辨分析两种三买。

(5)第三类买点分辨分析两种三买。

关于课程中“第三类买点”的思考(1)缠君课程中关于第三类买点,有一个定理:“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

按照这个定理,如果以线段作为构成中枢的最小单位,那么应该这样理解:3线段构成中枢,第4线段离开中枢,第5线段回抽,对于买点来说,第5线段回抽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该线段中枢的第三类买点。

如果将这个概念向高级别延伸,可以得到3笔构成中枢,第4笔离开中枢,第5笔回抽,回抽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该笔中枢的第三类买点。

也就是说,在这个定理下的第3类买点如果在日线上,应该有日线的向下一笔不破入中枢区间才可以。

但是,在课程中随后所举例例子看来,显然不是这样:“例如,工商银行在12月14日构成典型的日线级别第三类买点;北辰实业在11月14日构成典型的日线级别第三类买点”,工商银行和北辰实业在日线图上的回抽显然不构成向下的一笔。

之后,在关于背驰的课程中,在“教你炒股票37:背驰的再分辨”中,特别提到:“其次,c必然是次级别的,也就是说,c至少包含对B的一个第三类买卖点,否则,就可以看成是B中枢的小级别波动,完全可以用盘整背驰来处理。

”,这时如果按照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中的状况来处理,这个c将出现3段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这将直接形成新的中枢,与c必然是次级别的势发生矛盾,因此,这里的“c至少包含对B的一个第三类买卖点”的“第三类买卖点”的含义应该与工商银行和北辰实业在日线图上的第三类买点的含义是相同的。

在“教你炒股票53: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中,“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

而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缠中说禅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缠中说禅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股海一粟)原文地址:作者: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一)第三类买点属于缠中说禅技术理论中的高精尖技术,运用熟练,那就是一台真正的高速的印钞机。

但很多同学在基础都没有搞懂前就在用他所谓的“第三类买点”操作,不亏损,那才是奇迹。

实际中看到了太多的运用第三类买点而亏损的例子,于是大喊“缠论无用”的人大有人在,有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以维护缠论的尊严。

熟懂第三类买点,必须要先熟懂分型、笔、线段和中枢这些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划分,否则,都是空谈。

所以在学这个技术前,先把基础弄扎实才是关键。

本教程提纲: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卖点的定义第二节:第三类买点图例讲解第三节:中枢上的最牛的买点(起爆点)第四节:第三类买点的选股要点第五节:正在形成中的第三类买点股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点的定义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

关键词:1.走势类型。

缠论课文中前后出现两个“走势类型”的定义:(1)走势的三种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2)按中枢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向上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下跌:向下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盘整:只包含一个中枢的走势。

在实战应用中这两种走势类型都可以用,挑熟练的用。

2.次级别。

何为次级别?从大到小我完全分类如下:本级别本级别图上对应的次级别次级别图上对应的级别周线中枢周线线段日线走势周线笔中枢周线笔日线线段(次次级别的30分走势)日线中枢日线线段30分走势日线笔中枢日线笔30分线段(次次级别的5分走势)30分钟中枢30分钟线段5分走势30分钟笔中枢30分钟笔5分线段(次次级别的1分走势)5分钟中枢5分钟线段1分走势5分钟笔中枢 5分钟笔 1分线段1分钟中枢1分钟线段比如我们最常见的30分中枢,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离开”后,这个次级别可以看作是一根30分钟的线段离开这个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可以看作是一根30分钟线段的回落。

缠论:图文解说关于缠论第三类买点位置的确认

缠论:图文解说关于缠论第三类买点位置的确认

缠论:图文解说关于缠论第三类买点位置的确认关于缠论里面的买点,老哥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就是说不同级别对应的买点是不一样,比如在我们常用的缠论日线一笔战法中,用日线筛选出的股票其实在30分钟级别上就是突破中枢的三买,这个我曾经在视频号上有讲过到;所以对于买点的确认首先还是明确级别!,其次是中枢,因为三买往往有突破中枢后回踩中枢上轨的一个动作。

其实缠论原文中关于三买的定义很明确,所以,如果你不足够了解,只需要一切按照缠论原文定义来即可,就是:次级别离开+次级别返回。

这里可能的疑问就是如何判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一段走势,是不是次级别走势类型,可以有多个视角,不同的视角精度是不一样的。

如:你在30F图上用笔来代替5F走势类型,和你在5F图上用1F线段构建5F中枢而来构建的5F走势类型,是完全有可能不一样的。

所以你在30F图上,不看5F图找出的“三买”;和你看了5F图,找出的30F中枢的“三买”,其实完全就是两码事。

重要的是,你的操作级别到底是什么,你对走势判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必须唯一确定下来。

你连判断对错的分界都没有,又何来的谁对谁错呢?那不就是故意为难自己嘛。

在确定好相对应的级别后,那么我们了解三买之前必须要知道的就是中枢,中枢我们就不说那么复杂了,其实简单点就是成交密集区。

缠论中的中枢走势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

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

一般来说,一段大级别的上涨趋势或下跌趋势当中都会含有两个次级别的中枢盘整中只有一个,若超过两个,这意味着可能会形成更大级别的趋势。

再简单说说买卖点:第一类买点:背驰转折点(潜在的大趋势转折点)。

第二类买点:背驰后的首次回调最低点。

第三类买点:背驰后的二次回调最低点。

此次回调不得回到最后一个中枢(第二个绿色框)。

今天我们主要说说三买:原文第三类买卖点定义: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和尚研究缠初级之四:三类买卖点(看懂这副图3个月3倍)

和尚研究缠初级之四:三类买卖点(看懂这副图3个月3倍)

和尚研究缠初级之四:三类买卖点(看懂这副图3个月3倍)一、1F+5F+30F模式三类买卖点:趋势背驰构成一类买卖点(大级别背盘也可以),二类跟一类比高低就是(那种所谓可以例外更高/更低说法,就拉倒吧),主要是第三类:次级别离开后回试不破中枢上/下边沿,这是最关键的。

1F+5F+30F模式操作演示:第一类买点及其发展过程必须找到一个当下第二次30F的下移中枢(因为中枢上移,是没有第一类买点的),那为什么说只参与中枢上移活动,还要找30F的下移中枢呢?这是一种假定,假定两个中枢下移后,将产生中枢上移,找当下的30F下移中枢,并等待底背驰,这种参与,假定它后面将中枢上移!虽然,这种假定不是绝对能成为现实。

因为,一买后,完全可以对最后一个中枢扩张,然后再下移一个中枢,都很正常的。

但这种可能导致的扩张情况,即将发生的当下,退出就是,不必要参与。

按缠论说法,找底背最精确的是区间套定位,我认为确实如此。

但是,实际走势中,可能没有如此标准!并且这样一直次下去找底,比较繁琐。

我个人这儿给出简化方法:当30分钟进入背驰段后,确认30分钟背驰明显,如果按缠认就是找5分钟背驰,然后再找1分钟底背驰。

我以为不用这样,忽视1分钟底背,只要1分钟突破5分钟中枢之上,即可以确认30分钟度背成立。

虽然位置没有区间套精确,但更方便操作,纯形态就可以了。

前提是要30分钟底背驰明显的情况下,其它情况,是不适用这方法的。

30分钟底背确认以后,并不等于保证能中枢上移,这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承诺的。

但有很大的概率。

那什么样的情况是大概率中枢上移呢?最强的就是5分钟上涨走势类型,突破最后一个30分钟下移中枢上沿,越高越强,最容易产生5分钟回踩30分钟中枢上沿不破,就成了。

这种情况,只管持股不动就是。

最弱的一种,对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进行扩张,那必然产生1分钟下跌走势类型,向下突破5分钟中枢的情况,出来就是,但也不保证一定不中枢上移。

应该先出来,等待1分钟重回5分钟中枢之上,再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和缠回复中关于第三类买卖点内容:
1、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2、离开与回抽均必须次级别的“2007-05-22 答疑中离开中枢必须是次级别,回试也必须是次级别,单在中枢上有一个次级别的中枢并不能绝对保证安全,例如,很多跳空后的岛型反转就是这样。

第三类买卖点后可以演化成更大级别的震荡,当然有可能两者的位置特别近,所以要选择大级别的操作,这样才有足够回旋的空间。

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能精细去当下把握第三类买点转化为大级别震荡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马上离开,也就是只选择继续中枢上移的那种,这样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只要级别不太小,即使是转化为大级别震荡的情况,也能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从容离开。


3、课程36中大盘例题,说明按照结合律,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趋势的第二个中枢未触及中枢的情况下,该第二个中枢可视为第三类买点。

课程37中“如果a+A+b+B+c是上涨,c一定要创出新高;a+A+b+B+c是下跌,c一定要创出新低。

否则,就算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也可以对围绕B的次级别震荡用盘整背驰的方式进行判断。

对c的内部进行分析,由于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则c至少包含两个次级别中枢,否则满足不了次级别离开后次级别回拉不重回中枢的条件。

这两个中枢构成次级别趋势的关系,是最标准最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继续套用a+A+b+B+c的形式进行次级别分析确定c中内部结构里次级别趋势的背驰问题,形成类似区间套的状态。

”这段也说明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趋势的第二个中枢未触及中枢的情况下,该第二个中枢可视为第三类买点。

4、课程92中“中枢震荡中次级别的类型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趋势类型,Zn又出现相应的配合,那么一定要注意变盘的发生,特别那种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在中枢之外的,一旦下一个次级别走势在该次级别中枢区间完成,震荡就会出现变盘。

”该段文字则将次级别趋势类型中在中枢外的一个次级别中枢不视作第三类买卖点。

5、课程86中“必须注意,对于趋势的转折来说,例如上面的1分钟下跌趋势,最后背驰转折后,第一个上去的线段卖点,很有可能刚好形成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卖点,这时候,这个卖点,几乎没有任何的操作意义,反而是要考虑下来的那个第二类买点。

很多抄底的人,经常在第一次冲起后就给震掉,然后再追高买回来,就是没搞清楚这种关系。

”这段文字可能是说趋势背驰后的第一种情况
6、课程18中““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

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

”这段文字则明显明确了2个次级别是2个走势类型,且只有3种组合,否认了次级别趋势中包含第三类买卖点。

7、课程24“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

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

显然,B的中枢级别比A、C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

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归纳上述,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 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

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从这段关于背驰基本定义的描述,说明了最后一个中枢的破坏即第三类买卖点是包含在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趋势中
如此,究竟次级别趋势离开时,第二个次级别中枢不触及中枢的情况到底是否第三类买卖点?另外从实际走势来看,离开段次次级别+次级别回抽这样的组合是允许的(如6124~4778这个5分趋势中,最后中枢离开段中没有1分中枢,但回抽段中有1分中枢)
目前结论:
一、关于次级别趋势离开时,第二个次级别中枢不触及中枢的情况到底是否第三类买卖点?
1、可以看成3买卖,但必须下上下中后下低于前下或上下上中后上高于前上
2、可以看成3买卖,但必须在高级别图上形成次级别结构,即如果是5分中枢的1分趋势离开,在5分图上应形成线段
其实上述2种结论基本上是一样的,应用时综合使用即可
二、关于次次级别离开,次级别回抽是否属于第三类买卖点
此问题思路原则同上,可以算,但离开的次次级别这段必须在高级别图形上形成次级别结构,即如果是5分中枢,次次级别离开这段中不含1分中枢,而这段在5分图上形成1段,则回抽的1分走势不回中枢可看成是第三类买卖点,如6124~4778这段
三、关于次级别是否可以盘整+盘整
缠2008-1-8日解盘:
1、如果在今天跳空附近站住,这样,5200点那5分钟上来的1分钟上涨就形成,该1分钟上涨结束后,就是对应那5分钟的第三类买点,然后,就有绝大的可能形成4800上来的5分钟上涨,最坏,也就是一大的30分钟中枢。

2、如果在5360点那1分钟中枢处站住,这样,对原来5分钟中枢的1分钟向上只是一个盘整类型,后面站住形成一个第三类买点,后面形式一个大的5分钟中枢的机会更大,当然也有突破爆发形成继续中枢上移在更高位置形成5分钟中枢的可能,但一般来说,一个盘整类型的次级别偏移后的第三类买点,总是不那么激动人心。

从上述解盘可见,第三类买卖点可以是盘整+盘整形式
另:回复22楼
原帖:
盘整+盘整,是不成立的。

以30F中枢举例,一个次级别向上的盘整,至少有1个5F中枢,而一个次级别盘整的回调,也至少有一个5F中枢,那么,情况只有2种:1、这2个中枢重叠,那么说明这个5F盘整+5F盘整=5F同级别向上的盘整或者30F盘整(不管这里中枢是否扩展为30F中枢)。

2、这2个中枢不重叠,那么,a、如果向上走势的中枢在上,回调走势的中枢在下,可以多义性分解为一个5F趋势+5F盘整。

(见15楼的图)。

b、如果向上走势的中枢在下,那么,很显然是2个盘整=5F趋势类型(或者为30F盘整)。

可见,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不成立的,这里是纯粹的分类,没有其他可能的情况。

========
要保证盘整+盘整的不成立,必须将原大中枢的一部分(组成大中枢的次级别或震荡)按照结合律组合到离开的盘整中,这种分解方法是从低级别按照扩展方式逐级递进,比如5分中枢形成时,是将5分中枢前面的1分趋势的最后中枢及离开作为5分中枢的前2段来形成5分中枢,那么后面的都按照震荡看待,其后的走势重组出趋势+盘整来形成第三类买卖点。

但是按照同样逻辑,这时候第三类买卖点形成时同样形成一个5分中枢,这大概就是第三类买卖点后不趋势就形成更大级别盘整的逻辑推导之一。

那么要保证盘整+盘整的成立,其分解方式则是同级别分解,这种时候,首先保证的是前面
大中枢的成立和完整,盘整+盘整同级别分解成为第三类买卖点是成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