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_杨华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上海农业科技李逸龙,等: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2021(3):33-34,36•粮油作物•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李逸龙1张珍1王依明1石晓旭I吴晓峰$(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集体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上海201201)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特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中熟晚粳品种“贤城美谷2号”和“青香软526”的实际产量和稻米口感表现均较好,综合表现优秀,值得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群体;产量;浦东新区中图分类号:S51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改良其产量和品质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⑴,而上海市一直走在推广水稻新优品种的前列。
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岀适宜上海市浦东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笔者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旨在为浦东新区寻找更多更好的优质水稻品种,从而助推浦东新区水稻产业有序步入优质化、品牌化道路⑵。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浦东新区丿11沙新镇新浜村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绿肥,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2.3g/kg,水解氮含量为124.5mg/kg,有效磷含量为7.7mg/kg,速效钾含量为213.5 mg/kg,pH为8.2。
1.2试验水稻品种供试的9个优质水稻品种均为中熟晚粳稻,分别为“闵优127”“闵粳366”“青香软526”“金农粳4号”“光明粳5号”“南粳46”“贤城美谷2号”“松 1018”“嘉87”,其中,仅“闵优127”为杂交稻,其他品种均为常规稻。
试验以“南粳46”为对照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试验组,每组内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同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每处理区面积为2000 m2,各处理区间间隔0.3m o收稿日期:202101271.4试验方法1.4.1用种量和机插密度前茬绿肥均采用秸秆全量还田。
上海地区水稻已知品种SSR指纹图谱库构建

上海地区水稻已知品种SSR指纹图谱库构建邓姗;褚云霞;黄志城;杨华;顾可飞;陈海荣【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5(31)3【摘要】用24对引物构建上海地区53份水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当地水稻新品种保护、遗传资源评价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果显示,试验中共检测出109条多态性片段,变幅2~9条,平均每对引物4.5417条多态性片段,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0.8187,平均每个标记2.9508个;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为1.1296,变幅0.4949~1.840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415,变幅0.2656~0.8001。
用24个标记建立53份材料的DNA指纹图谱,这些字符串就构成了这53份材料的"身份证号码",本试验中,各材料的分子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21处可以将53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粳稻组和籼稻组,但是组内遗传距离较近。
由此可见,上海地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总页数】9页(P7-15)【关键词】DNA指纹图谱;SSR分子标记;水稻;上海【作者】邓姗;褚云霞;黄志城;杨华;顾可飞;陈海荣【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基于SSR标记的福建省若干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红勃;许旭明;韦新宇;杨旺兴;邹文广2.辽宁地区绿豆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鉴定 [J], 赵雅楠;王颖;张东杰3.贵州地方水稻品种"禾"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J], 马琳;余显权;赵福胜4.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J], 李茂柏;王慧;白建江;朴钟泽5.SSR标记在宁波地区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J], 王明湖; 张孝天; 吴国林; 蒋琪; 施勇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25 (4 ):495-508DOI:10.13430/ki.jpgr.20231029001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杨德卫1,张海峰2,余文权3(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 350019;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 350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州 350000)摘要: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
截止到2023年,我国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超过54万份,其中有8万多份是水稻种质资源,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精确评价与利用,这将对今后水稻种质创新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梳理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精确鉴定、水稻新品系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种质创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水稻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的进展,并归纳形成了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的新模式。
最后,本文就当前水稻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鉴定与挖掘以及种质资源共享共赢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专用型核心种资的构建、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以及种质资源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基因Progress on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Rice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YANG Dewei1,ZHANG Haifeng2,YU Wenquan3(1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9;2Institu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oil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0;3Tea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0)Abstract:Agricultural germpla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crops,livestock and poultry,agricultural microorganisms and medicinal plants. There are 134,000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preserved in China, among which 74,000 are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How to accurately evaluate and utilize such huge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ice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breeding. 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in collection,evaluation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creation of new strains of rice,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of rice,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rice germplasm creation,and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cellent genetic resources of rice,and summarized a new model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Finally,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rice core germplasm construction, germplasm resources identification and min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sharing and win-wi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we analyzed and prospec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re seed resources,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of germplasm resources,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收稿日期:2023-10-29 修回日期:2023-12-06 网络出版日期:2023-12-19URL: https:///10.13430/ki.jpgr.20231029001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水稻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E-mail:***************通信作者:余文权,研究方向为茶树资源利用与茶文化,E-mail:****************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9);院平台提升建设项目(CXPT20230003);院东西部合作项目(DKBF-2024-12)Foundation projects:Fujian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eyond the "551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 (XTCXGC2021019);Institute Platform Upgrading Project (CXPT20230003); The College's East and West Cooperation Project (DKBF-2024-12)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5 卷germplasm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innovative utilization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Key words:rice;germplasm resources;innovate;utilization;gene农业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1]。
稻米上海发展史

稻米上海发展史
稻米在上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上海地区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其中出土了炭化稻谷堆积,这证明了早在远古时期,上海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水稻种植,并且能够驯化不同品种的稻米(粳稻和籼稻)。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上海地区的稻米种植技术和产量不断提升。
唐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上海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其稻米生产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明清时期,上海周边的松江府地区更是因其优质的“松江大米”而闻名遐迩,尤其以“白糯米”最为著名,成为皇家贡品。
进入近现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上海在稻米产业上的发展更加注重科学种田和品质提升。
上海市通过引进优良水稻品种、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式,持续优化稻米产业布局。
例如,“蛙稻米”的成功实践就是上海近年来在农业生态与环保相结合方面取得的重
要成果,这种模式既提升了稻米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上海还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全程可追溯体系等现代农业管理模式,使得稻米产业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上海稻米品牌建设上,诸如“宝总泡饭”等特色品牌的出现,也反映出上海稻米在传承传统文化和适应市场创新方面所做
出的努力。
综上所述,上海稻米的发展史是一部从原始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农业的演变史,它见证了上海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都市转型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成就。
节水抗旱稻旱优3015的选育及其制种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1期粮食作物节水抗旱稻旱优3015的选育及其制种栽培技术罗星星王飞名刘毅张分云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张安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摘要旱优3015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节水抗旱稻优质三系不育系沪旱7A为母本,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旱恢3015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早熟高产籼型节水抗旱稻三系杂交组合,具有节水抗旱、早熟高产、株高矮、综合性状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
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组合特征特性及制种栽培技术要点,为节水抗旱水稻旱优3015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抗旱;旱优3015;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1-0001-04农业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较为严重[1]。
水稻的农业用水占全部农业用水总量的比例比较高[2-3]。
发展节水抗旱稻,改变水稻长期淹水种植方式,有利于降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拓展水稻种植空间,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4-5]。
栽培稻的节水抗旱理论研究和种质创新研究日益增多。
经过长期节水抗旱稻育种实践,选育出沪优2号、旱优73、沪旱1509、沪旱1516和沪旱549等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并通过审定[6-8],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9-13]。
为解决品种旱优73在生产中植株偏高、生育期偏长等缺点,利用沪旱7A与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旱恢3015配组,选育出了早熟高产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3015(国审稻20200312)。
该组合具有节水抗旱、早熟、株型优良、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育过程沪旱7A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具有抗旱性强,配合力优等特点的籼型三系不育系,2012年该不育系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14]。
旱恢3015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籼型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
杂交粳稻申优28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简介张美英(1968—),女,上海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种子管理和新品种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4-01-12杂交粳稻申优28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分析张美英(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2150)摘要申优28是利用不育系申21A 和恢复系申恢26-28组成的杂交粳稻品种。
本文介绍了申优28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其全程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包括选种、控制播期、调控花期、机械割叶、机械辅助授粉、收割及烘干等操作技术,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提供技术指导。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米质优且抗病性强等综合优势。
为充分发挥申优28产量潜力,从适时播种、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和适宜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粳稻;申优28;机械化制种技术;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2+2;S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7-0014-05High yield seed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ybrid japonica rice Shenyou 28ZHANG Meiying(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Chongming District,Shanghai 202150,China )Abstract Shenyou 28is a hybrid japonica rice variety using the male sterile line Shen 21A and the restoring lineShenhui 26-28.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nyou 28variety and summarized the whole mechanized and efficient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including seed selection,control of sowing time,regulation of flowering period,mechanical leaf cutting,mechanical assisted pollination,harvesting and drying,to providing technical guidance for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This variety had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such as early maturity,high yield,excellent rice quality,an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In order to fully tap into the yield potential of Shenyou 28,it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had been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imely sowing,fertilizer operation,slurry management,and suitable harvest,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new varieties.Keywords hybrid japonica rice;Shenyou 28;mechanize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cultivation techniques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交育种优势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杂交水稻的推广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其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于满足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全球粮食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水稻种质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水稻种质资源是指水稻种类、变种、亚种、野生种、近缘野生种、陆稻和海稻等所有可变异的遗传资源,以及与水稻有关的昆虫、微生物、寄生虫、天敌、土壤和其他生态因素。
水稻种质资源保持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实现种植物育种和资源改良的重要基础。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可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根据水稻种质资源的分类和不同用途,可以使育种者衍生出数百个种质采集点。
这些采集点包括水稻地点和种子收集点,通过这种方式,育种者可以获得高产、抗旱、抗病、适宜某种环境、食用高品质等方面的水稻资源。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可以使水稻作物的品种多样化,适应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并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护水稻种质资源是对遗传的一种保护。
这种保护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并进入未来的希望,同时,保护遗传资源可以为未来的繁殖工作提供数据来源。
第二个是保护水稻种质资源是对生态系统的一种保护。
水稻可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保护水稻种质资源可以防止其遭受环境污染和生境变化的损失,同时也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水稻的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密切相关。
保护水稻种质资源的措施可以大大推进水稻育种和生产,促进水稻多样性,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1、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养护和利用水稻资源,是保护和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种质资源库是一个综合性的保护和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机构。
通过在全国建立不同生态区域的种质资源库,收集全国各地有价值的水稻种质资源,根据等级法和学科分类,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全面利用和长期保护。
崇明区杂交粳稻“花优14”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崇明区杂交粳稻“花优14”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沈雄【摘要】“花优14”属中熟晚粳杂交稻组合,一般每667 m2产量达600~650 kg,适宜在上海、苏南、浙北和皖南等地作单季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上海市崇明区从2 0 1 2年开始对“花优14”进行试制种,每年生产的种子全部用于崇明区的杂交水稻种植,“花优1 4”也成为了崇明区杂交水稻的主栽品种.为给崇明区水稻种子统一供种工作奠定种源保证,在介绍“花优14”父母本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基础上,从亲本播差期安排、肥水管理、花期预测与调节、机械赶粉、去杂去劣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花优14;父母本;特征特性;制种关键技术【作者】沈雄【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区农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 202150【正文语种】中文“花优14”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BT型不育系“申9A”和恢复系“繁14”配组育成的中熟晚粳杂交稻组合。
该组合杂种优势强,一般每667 m2产量达600~650 kg,高产示范方每667 m2产量可达700 kg以上;品质优良,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一级米标准;对条纹叶枯病有较强的抗性;适宜在上海、苏南、浙北和皖南等地作单季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
崇明区从2012年开始对“花优14”进行试制种,2013年建立了2个规模化的制种基地(一个为崇明区北六效的上海雄谦粮食专业合作社,面积66.7 hm2;另一个为崇明区北八效的上海富明农机服务有限公司,面积50.025 hm2)。
经5年多的不断摸索、深入实践,正确掌握了“花优14”父母本双亲的特征特性,并积累了一定的高产制种经验,制种产量由低至高逐步提升,每667 m2产量从最低的120 kg提高到180kg,每年生产的种子全部用于崇明区的杂交水稻种植。
目前,“花优14”已替代“寒优湘晴”成为了崇明区杂交水稻的主栽品种,2016年全区种植面积为6 667 hm2,2017年种植面积达7 333 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的节水抗旱性极其复杂,是作物基因型与 环境互相作用的综合表现。在抗旱性研究与节水抗 旱稻选育中,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抗旱性鉴定技术 与标准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多年来,很多国家 建立了一系列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其最大的问题是 难以模拟大 田 生 长 实 际,为 了 克 服 该 缺 陷,刘 鸿 艳 等[10]直接在大田上面建一个既能防雨,又能实现土 壤水分科学管理的抗旱鉴定设施,可在一块地中同 时实现从水分充足到缺水干旱的水分梯度处理,从 而可在植物全生育期内进行抗旱性鉴定,由此建立 了 “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的抗旱性鉴定技术体系 ( 图 2) 。
图 2 抗旱鉴定示意图 Fig. 2 A sketch map of the DR screening facility
在完善了抗旱性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随后对上 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收集的 784 份旱稻种质资源 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获得了耐旱性强、综合性能较好 的抗旱育种核心资源 150 份。随后以抗旱指数为基 础,综合考虑栽培稻的农艺性状,从 150 份材料中筛 选出了 5 个不同抗旱级别的材料作为标识品种[13] ( 表 3) 。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was summarized based on collection,preservation,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ice germplasm in Shanghai. It also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f ric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genes and utlization of rice resources. It will be a guide in germplasm resource researching.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Progress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in Shanghai
YANG Hua,LONG Ping,XIA Hui,CHEN Hai-rong,LIN Tian,LUO Li-jun
( Shanghai Agriobiological Gene Center,Shanghai 201106)
2期
杨 华等: 上海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247
差异性,而多数品种不具备广谱型抗性; 广西和海 南的稻瘟病 菌 相 同,但 有 部 分 品 种 在 两 地 的 抗 病 性存在差异,说 明 不 同 环 境 条 件 对 稻 瘟 病 的 致 病 性有影响; 有 6 份 材 料 特 青 选 恢、文 香 糯、豪 马 克 ( K) 、矮禾 迟、京 虎 B 和 晋 稻 1 号,在 不 同 地 点 和 环境下都具 有 良 好 的 抗 性,这 为 稻 瘟 病 的 抗 性 育 种提供了很好的种质资源。 2. 3 节水抗旱稻资源的鉴定和评价
收稿日期: 2014-03-25 修回日期: 2014-05-04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2-06 URL: http: / / www. cnki. net / kcms / detail /11. 4996. S. 20150206. 1650. 025. html 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研发平台专项( 13DZ2290800) ; 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定。E-mail: yh@ sagc. org. cn 通信作者: 罗利军,研究方向为稻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管理。E-mail: lijun@ sagc. org. cn
246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6 卷
交系 13145 份( 表 1) 。
表 1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保存的水稻资源概况 Table 1 Rice germplasm conserved in Shanghai Agriobio-
logical Gene Center
来源 Original
数量 No.
遗传背景 Genetic background
水稻有籼稻与粳稻两个亚种,两者间的遗传距 离较大,故两者间的杂交后代有较大的变异和显著 的超亲优势,充分利用亚种间或亚种内不同生态型 间的杂种优势已成为当今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水 稻籼粳亚种间的快速分类,对合理利用亚种间杂种 优势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意 义[5]。 冯 芳 君 等[6] 根据程氏六性状分类指数,考察了 443 份水稻种质 资源,筛选出 46 份典型籼稻和 47 份典型粳稻; 根据 测序品种序列信息,筛选获得在日本晴和 93-11 间 表现多态性的标记 152 个,其中 46 个为 InDel 标记, 106 个为 SSR 标记。两类标记在亚种间、亚种间和
图 1 296 份水稻资源纹枯病抗性的鉴定结果 Fig. 1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rice sheath blight
resistance for 296 resources
为了获 得 稻 瘟 病 的 抗 性 资 源,安 正 帅 等[9]从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中选择了 109 份材料,加上 日本晴、9311 和其他 9 份材料,共计 120 份种质为 供试材料,在福建、广西和海南 3 地进行苗瘟与穗 颈瘟的 鉴 定,鉴 定 结 果 表 明: 相 同 品 种 在 不 同 地 区 、不 同 环 境 条 件 下 抗 病 表 现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造 成 抗病性差异的原因在于稻瘟病菌具有很大的地区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市各科研单位在水 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情况以及在水稻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 上海市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成立以前,各类资源 主要由各育种单位自行保管。自 2002 年该中心成 立后,开始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对本市各类农作物资 源,尤其是水稻资源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同时从国内 外引进了大量优异资源,截至 2013 年底,共编目、保 存各类水稻资源 216520 份,其中品种 6025 份,全球 水稻分子育种项目创制的导入系 44619 份,水稻 TDNA 插入突变体材料 152731 份,“973”水稻重组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16( 2) : 245-249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DOI: 10. 13430 / j. cnki. jpgr. 2015. 02. 005
上海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杨 华,龙 萍,夏 辉,陈海荣,林 田,罗利军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 201106)
Key words: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rice( WDR) ; collection; utilization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是现 代科技创新的基础物质材料,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 自然的重要工具[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改良其产量和品质对确保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至关 重要,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品种改良的关键。 我国水稻品种低脚乌尖半矮秆资源的利用,是全球 范围内第一次绿色革命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养活 了全球数以万计的人口[2]; 而随后对我国海南省普 通野生稻资源的考察、收集、评价与利用过程中发现 了雄性不育植株,这使得杂交水稻在我国首先培育 成功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3]。
因此,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以及新 种质的开发和利用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满足我国 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 重要的意义。上海位于太湖流域,河网交错,水资源 丰富,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是著名的晚粳地区。该
地区,有许多单位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创新 和审定以来,共有 118 份水稻品种通过审定[4]。
T-DNA 突变体
152731 以中花 11 和中花 15 为受体的 TDNA 插入突变体库
重组自交系
13145
水稻“973”项目中以 IRAT109、多 年生稻、珍汕 97B 等 构 建 的一批抗 旱、抗寒、高蛋白、软米等高 世代重 组自交系
2 上海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原始的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要让这 些资源真正为我们所利用,还需进行系统的鉴定和 评价。上海市各科研单位对水稻资源开展了广泛的 研究、鉴定和评价工作,并且对水稻现有的种质资源 进行了有效的本地化利用,如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在水稻分类、抗病、抗逆、稻米品质等方面作了 广泛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在水稻 重要生理功能基因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 1 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的分类鉴定
亚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 在日本晴和 93-11 间具有多态性的标记很大程度上能代表籼粳亚种间 差异,进一步比较 InDel 标记和 SSR 标记在 46 份典 型籼稻和 47 份典型粳稻间的多态性,发现 InDel 标 记具有数 量 多、扩 增 产 物 稳 定 和 易 于 检 测 等 优 点。 从而获得了具有籼粳专化性的 InDel 标记,可用于 籼、粳的快速鉴定,提高水稻评价效率。 2. 2 水稻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抗旱级别 Drought resistant level
IR55459-05
1
MARAVILHA
3
MONOLAYA
5
IR30358-084-1-1
7
IR7790-18-1-2
9
抗旱表现 Drought resis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