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小鼠心脏组织-心衰模型-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实验技术:免疫学常用技术之----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冰冻切片)

实验技术:免疫学常用技术之----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冰冻切片)

实验技术:免疫学常用技术之----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原理说起来其实挺简单的,抗原抗体反应嘛,通过采用显色剂来标记抗体,进行化学反应后便能显色,从而确定出组织细胞中的抗原。

可以进行定位、定性以及定量。

石蜡切片或者冰冻切片均可以做免疫组化的实验,前期的过程会有所不同:石蜡切片:取出需要实验的石蜡切片,先进行脱蜡处理,最后置于自来水中备用。

对于冰冻切片,无需上述步骤,直接从-20℃冰箱中取出即可进行后续的操作啦~~~接下来的步骤就全部一样啦~~~抗原修复:由于我们在制备石蜡切片或者冰冻切片时,采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会使得组织中的许多氨基酸残基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醛建,使得不少抗原决定簇被封闭;采用多聚甲醛会具有聚合作用,均阻碍了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所以我们怎么着都要进行这步哒,虽然比较耗时。

言归正传,具体的抗原修复液为:0.51 g 柠檬酸钠0.095 g 柠檬酸双蒸水定容至250 mL偷偷告诉你可以偷懒的,配置为10×抗原修复液后,每次实验稀释后使用就可以了。

配置好修复液后,将切片置于其中,采用微波修复法修复(中火,5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一般放在4℃冰箱冷却更快),再进行如上微波修复后冷却,一共三次。

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将切片置于3%过氧化氢(30%过氧化氢,采用甲醇稀释10倍即可得到)中10 min即可。

随后采用1×PBS洗三次,每次5 min。

抗原抗体反应步骤:这部分内容就会因使用的试剂盒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了,我使用的是中杉金桥的二步法试剂盒,过程比较简单,接上一步骤后直接加一抗(1×PBS稀释)4℃孵育过夜。

第二天洗一抗(1×PBS洗三次,每次5 min)后加二抗室温孵育半小时后,同上洗三次。

Tips: 有些试剂盒会需要先用血清封闭后再加一抗孵育的。

还有哦,孵育要在湿盒中哦,不然全挥发咯会。

DAB显色:这步挺关键的,显色的时间把握很重要,显色过度会颜色太深而观察不到有效的结果,时间过短也会显色不完全。

小鼠实验心脏实验报告

小鼠实验心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心脏功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探讨心脏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泵,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心脏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如心率、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小鼠,体重20-25g。

2. 仪器:手术显微镜、心室灌流装置、生理信号记录仪、电子天平、注射器、手术刀、缝针、缝线、生理盐水、0.1%肝素钠溶液、10%福尔马林固定液等。

四、实验方法1. 动物麻醉:将小鼠用麻醉剂(如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保持动物呼吸平稳。

2. 心脏暴露:在手术显微镜下,沿小鼠左侧第四肋间进行开胸手术,暴露心脏。

3. 心脏固定:将心脏用缝线固定在心室灌流装置上。

4. 心肌收缩力测定:向心室灌流装置中注入0.1%肝素钠溶液,排除血液,然后注入生理盐水进行灌流。

使用生理信号记录仪记录心脏的收缩曲线,计算心肌收缩力。

5. 心输出量测定:记录心脏在灌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脏的血液量。

6. 心率测定:观察心脏在灌流过程中的跳动频率。

7.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生理状态下,小鼠心脏的收缩曲线呈规律性波动,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心率均处于正常范围。

2. 在病理状态下,小鼠心脏的收缩曲线出现异常,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和心率下降。

3. 与对照组相比,病理组小鼠心脏的收缩曲线、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心率均有明显差异。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小鼠心脏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2. 实验结果表明,心脏在病理状态下,其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和心率下降。

3. 本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七、实验结论1. 心脏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变化。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一、实验原理:利用脱水剂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再用透明剂二甲苯可以去除脱水剂酒精,而二甲苯可以溶解石蜡并将其导入到已脱水的组织细胞中,然后用熔化的石蜡对组织进行包埋,冷却后即可将柔软的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硬度,且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

用旋转切片机可将其切为极薄的薄片,经染色、脱水、装片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其组织结构。

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小鼠肝脏、脾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小鼠,采用拉颈处死或麻醉处死法将其杀死,取其脾脏和肝脏,切为边长约为0.5cm的组织块。

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 hr。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取下的材料马上进行固定,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固定时间2 hr以上,超过24hr时可继续浸泡或转入70%酒精中保存。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用70%酒精洗去固定液。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因为酒精与水有很大的亲和力,酒精浓度可以逐渐升高,置换出组织中的水。

脱水必须充分,脱水不充分会影响透明和浸蜡。

脱水过程要逐级上升,不能操之过急,跳级脱水会引起组织块强烈的收缩变形。

脱水所用的酒精浓度及过程如下:30%—→50%—→70%—→80%—→90%—→95%—→100%(Ⅰ)—→100%(Ⅱ)组织块在各级较低浓酒精(小于70%)中脱水的时间应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大小不超过0.5立方厘米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为6~12 hr,在高浓度酒精中(大于70%)脱水时间为3 hr 左右。

观察心肌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心肌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心肌切片实验报告简介心肌切片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研究心脏疾病的方法,通过观察心肌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小鼠心肌切片的形态结构,并评估了心肌细胞数量和收缩能力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3只健康小鼠- 甲醛固定液- 石蜡切片- 血片染色剂- 光学显微镜实验方法:1. 提取小鼠心脏并迅速放置于甲醛固定液中固定1小时。

2. 将固定的心脏组织进行脱水和石蜡浸渍处理,以制备心肌切片。

3. 将心肌切片均匀染色。

4.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切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数量。

5. 对心肌细胞进行跳动频率和收缩能力的评估。

结果与讨论心肌切片形态结构观察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小鼠心肌切片呈现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清晰可见的特征。

心肌细胞形态呈长条状,相邻的细胞之间具有明显的交错连接。

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心肌细胞中包含有颗粒状的线粒体,这些线粒体是心肌切片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细胞器。

心肌细胞数量变化通过对心肌切片中心肌细胞数量的计数,我们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小鼠心脏中的心肌细胞数量相对稳定。

然而,对比疾病模型中的心肌切片,我们观察到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心肌疾病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或死亡导致的。

心肌细胞收缩能力评估为了评估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记录了心肌细胞的跳动频率和收缩幅度。

实验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自律性并呈周期性跳动。

而在疾病模型中,我们观察到心肌细胞的跳动频率减慢,并且收缩幅度明显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心肌疾病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结论心肌切片实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用于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评估其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小鼠心肌切片发现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和收缩能力受心脏疾病的影响。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心肌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寻找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2019). Observation of myocardial slices in the study of heart disea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123(5), 789-796.2. Zhang B, et al. (2020). Evaluation of myocardial contraction ability through myocardial slice experiment.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456(2), 123-130.。

小鼠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小鼠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小鼠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封片等操作技巧。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病理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出可以观察的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保存时间长、染色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2. 试剂:中性甲醛固定液、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苏木精染液、伊红酒精溶液、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卡诺固定液等3. 仪器: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解剖剪、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包埋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显微镜、温度计、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健康小鼠组织,用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从固定液中取出,依次放入70%、75%、80%、85%、90%、95%、100%乙醇中,各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各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5-10分钟,重复2次。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石蜡中浸泡4小时,然后放入蜡I、蜡II、蜡III 中,各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取出,放入融化的石蜡中,迅速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蜡块。

6. 切片:将包埋好的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切片厚度为4微米。

7. 水化:将切片放入水中,用镊子将切片取出,放入载玻片上。

8. 染色:将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分钟,然后用盐酸酒精溶液分化,再放入伊红酒精溶液中复染2分钟。

9.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待封片干燥后即可观察。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小鼠组织石蜡切片,切片厚度均匀,染色效果良好,可以观察到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是制作石蜡切片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保证切片质量。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慢性心衰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功能逐渐衰竭。

为了深入研究慢性心衰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广泛应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下面将介绍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常用的指标评定方法。

一、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1.高盐饮食法:将小鼠或大鼠的日常饮食中的盐分含量提高,例如增加食盐的含量。

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发生心衰。

2.高胆固醇饮食法:给小鼠或大鼠注射或灌胃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高脂食品。

高胆固醇饮食会引起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供血不足,最终发生心衰。

3.慢性心肌梗塞法:在小鼠或大鼠的冠状动脉中注射致命的微球或通过手术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塞,进而诱发心衰。

4.肾脏疾病法:通过手术切除小鼠或大鼠的一个或两个肾脏,或者给予肾脏毒素如丙酮酸来诱发肾脏疾病,进而导致心衰的发生。

二、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指标评定方法:1.心脏形态学指标:通过心脏组织切片染色法,观察心脏组织的肥大程度和纤维化情况。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 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心脏细胞形态、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等。

2.心脏生理学指标:使用心电图(ECG)记录动物的心电活动,评估心脏的电生理状态。

常用的心电图参数包括心率、QRS波群、QT间期等。

超声心动图是另一种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可以测量心腔内径、心肌收缩力等参数,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血液学指标: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常见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动物的贫血情况、炎症反应以及凝血功能等情况。

4.生物化学指标:测定动物血液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钙蛋白等。

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5.心脏基因表达: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分析心脏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变化。

动物实验心衰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心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对氧和营养的需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细胞损伤、心肌重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在心力衰竭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动物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探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3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体重约为20g。

2. 实验药物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M),购自Sigma公司。

3. 实验仪器心脏超声仪、电子天平、注射器、注射针、解剖显微镜等。

4. 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

(2)造模方法实验组:采用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

按照2mg/kg的剂量,给实验组小鼠连续给药6周,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指标检测1)心脏超声检查:在第6周给药结束后,对所有小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2)心肌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3)血清心肌酶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水平。

4)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

三、实验结果1. 心脏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增大。

2. 心肌细胞凋亡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3. 血清心肌酶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

4.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成功建立了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哎呀,咱今儿就来说说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你想想啊,这小鼠就像是个小实验台,咱得在它身上捣鼓出心力衰竭的状态来,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但咱得试试不是?先得选好小鼠呀,这就跟挑选手下一样,得挑个健康活泼的,不然一开始就病恹恹的,那后面还咋搞。

然后呢,得给它来点刺激,就像生活中突然来了个大挑战。

比如说,可以通过手术的办法,给它的心脏来点小“折腾”,让它的心脏工作起来不那么顺畅。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本来跑得好好的,咱给它的发动机动点手脚,让它没那么有力气跑了。

或者呢,用些药物去影响它的心脏功能,就像给它的心脏喝了杯“迷魂汤”一样,让它晕乎起来。

还有哦,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小鼠的状态。

它们就像咱的宝贝疙瘩,咱得知道它们啥时候不舒服了,啥时候心力衰竭的症状出来了。

这就需要咱细心观察,就像妈妈观察孩子有没有生病一样。

要是不仔细,那可就白忙活啦。

咱建立这个模型可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研究心力衰竭这个大难题呀。

就好像我们要去攻打一个坚固的城堡,这个小鼠模型就是我们的先锋队,得先探出个究竟来。

通过研究这些小鼠,我们能知道心力衰竭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然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去对付它。

你说这是不是很重要?这就像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这个小鼠模型就是那点亮光,能给我们指引方向呢。

而且,建立这个模型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可能得试很多次,就像我们学走路,得摔很多跤才能走稳一样。

咱可不能怕失败,要勇往直前。

这些小鼠也是为了科学在做贡献呀,它们可是大功臣呢!咱得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的付出有价值。

总之呢,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虽然复杂,但咱有决心,有耐心,肯定能做好。

让我们一起为了攻克心力衰竭这个难题而努力吧!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难道不是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
操作流程及步骤:
1、样品4℃过夜[1,2]。

2、清洗水槽及过滤网[3]。

3、打开机器开关,调节水池温度21℃、展片水池温度45℃、烘片温度55℃[4]。

4、固定包埋组织块[5]。

5、调节出水水流大小[6]。

6、调节切片厚度5um、10 um[7]。

7、将包埋组织块下调至与刀片位置同一平面,前后距离使其与刀片距离恰好接
触[8]。

8、开始切片带出现完整的组织切横切面将其随水流传送至水池中[9-13]。

9、选择较好的切片,用载玻片将其从21℃水池中捞出。

每个石蜡取5-6张片子
[14-15]。

10、放到展片水池中展开、载玻片编号[16]。

11、55℃烘干,无水滴后可收片。

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
1、包埋组织块冻存温度过低会冻坏,不冻存石蜡粘性大不容易切片。

2、操作期间应放入冰中储存,自备冰块。

3、水槽中石蜡会堵塞上水滤网影响出水速度。

4、展片水池水要在展片前达到预设温度。

5、要固定牢固,固定不牢切片时容易破坏样品。

6、以中间水柱恰好达到刀片位置最佳,水流过小切片不易冲下,水流过大会导致切片破坏。

7、5 um染色效果更佳,根据不同组织染色要求调节切片厚度。

8、若前后位置调节不精确可使距离稍大,随后手动摇轮慢慢靠近,每次前进距离为提前设定距离5um或10 um。

9、切片期间不出现严重的黏附,粘连,裂片,不要轻易停止,切片要匀速.
10、切片过薄会迅速升温从0℃升至21℃或更高,若随意停止,石蜡黏附性增加会导致粘刀片等问题影响继续操作。

11、若一个样本操作时间过长应取下放入冰块一段时间再继续操作。

12、原则没有大问题匀速不要随意停。

13、换新刀片(刀片上有黏附石蜡会导致切片裂开,最好换至新刀片)。

14、尽量清理水池多余无用切片及碎石蜡,但是要小心不要碰坏样品切片。

15、每个载玻片取2-3个组织最佳。

16、展片不足会有褶皱影响染色结果,展片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裂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