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以石蜡切片制作流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石蜡切片制作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提供关于细胞和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下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
1. 组织固定:首先,需要从感兴趣的样本中取得组织样本,并将其进行固定。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
固定过程中,需要确保样本完全浸泡在固定液中,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的时间,以确保组织被充分固定。
2. 脱水:固定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脱水是将样本中的水分逐渐替代为有机溶剂,常用的有乙醇、丙酮等。
通常采用递增浓度的有机溶剂,从低浓度逐渐提高到高浓度。
每个浓度的脱水液中,样本需要浸泡一定的时间,以确保脱水彻底。
3. 渗透:脱水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渗透处理,以使其与石蜡更好地结合。
渗透剂通常为石蜡溶液,可以将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以使其逐渐渗透进入组织内部。
渗透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渗透均匀。
4. 包埋:渗透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其嵌入到石蜡中。
首先,将组织样本放置在石蜡模具中,并加入适量的石蜡。
然后,将模具放入石蜡包埋机中,利用加热和真空等处理,使石蜡与组织样本充分结合。
包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固化完全。
5. 切片:包埋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切片处理,以获取薄片供观察。
首先,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然后,将薄片置于载玻片上,并加热使其与载玻片结合。
最后,使用刮片等工具将石蜡薄片修整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6. 然后,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染色后,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制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渗透、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时间,以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1.石蜡切片放置在60℃恒温箱中烘烤120分钟。
2.脱蜡和水化:二甲苯(20min)→二甲苯(20min)→无水乙醇(10min)→95%乙醇(10min)→90乙醇(10min)→80%(10min)4.抗原修复:柠檬酸钠缓冲液95度,10分钟. (枸橼酸三钠3g枸橼酸0.4g然后加水到950毫升左右,然后用NaOH或HCI调pH值6.0,最后定容在1000ml)5. PBS浸洗2次各5min6.加3%H2O2孵育5min(室温或37度,避光)。
肝组织过氧化物酶含量高。
需增加浓度或增长时间。
蒸馏水洗2minx3次8.pbs-曲拉通通透(pv法不需要)9.与二抗种属一致的血清封闭非特异位点。
(pv法不需要)9.滴加一抗4℃过夜10.PBS浸洗3次各5min11.滴加二抗室温或37℃孵育30min12.PBS洗3次各5min15.DAB显色5~20min,自来水充分涮洗16.苏木素复染2~3min,自来水充分涮洗17.氨水反蓝,过蓝可用盐酸酒精分化2s,自来水充分涮洗.用稀氨水返蓝,自来水里加几滴稀氨水,就行了,返蓝时间5分钟左右,就很好看了;淡氨水有人用50ml自来水+三四滴的氢氧化铵;18.脱水、透明80%(5min)→90%(5min)→95%(5min)→100%(5min)→ 100%(5min)→二甲苯(10min)→二甲苯(10min)19.封片:中性树脂,加盖玻片(组织部位切勿残留小气泡),自然晾干二、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放在60℃恒温箱中烘烤2h以上,然后按以下流程进行:二甲苯Ⅰ(1h)、二甲苯Ⅱ(30min)、100%酒精(30min)、95%酒精(15min)、70%酒精(15min)、50%酒精(15min)、蒸馏水(15min)2、3%H2O2,室温封闭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3、甩去H2O2,蒸馏水洗2min×3次。
石蜡切片的操作流程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体内部的细微结构之前,必须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把材料制成透明的玻片标本.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制作法的不同,常用的植物显微制片技术可以分为切片法与非切片法两大类,前者常用的有徒手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冷冻切片法等,其中以石蜡切片法最为常用.后者包括整体封藏法,涂布法,压片法等.石蜡切片法石蜡切片法是以石蜡作包埋剂,用旋转切片机将材料切成薄片,经一系列处理制成永久制片的方法.在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胚胎以及形态等方面石蜡切片法是最理想的制片方法.石蜡切片法的一般流程为:取材→固定→抽气→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修块→切片→粘片→染色→封片.取材用锋利的刀片切取新鲜的植物材料,选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取材的注意事项如下:(1)取材料要新鲜.动作要迅速,以免挤压损坏组织;取病理材料时,应设置对照材料.(2)所取材料大小要适当:根和茎一般直径≤5mm,切取成5-10mm 小段;叶片一般取过中脉处,切成2-5mm宽,5-8mm长.在切材料时,必须注意刀片与中轴成直角,两切面平行,否则制成的切片细胞是斜的. 雌,雄蕊一般不需分割.(3)取材时间可根据切片要求有所区别.如:在进行植物发育的研究过程时,需要找到细胞分裂相,一般在晴天的早晨9:00-10:00时取材,此时植物细胞分裂活动较明显.(4)取材不易过老,否则制片有难度(过老的材料须在滑走切片机上进行);对纵切的材料适当多取材,如根尖,茎尖等,因为切到材料正中的概率较低.(二)固定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定液中.借助固定液的作用,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硬从而便于切片,增强内含物的折光度,令细胞易于着色的目的,同时具有防腐作用.以新鲜配制固定液效果较好.固定的时间依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等而定.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标签.良好的固定剂,应是穿透力强,使细胞立刻致死,原生质全部凝固;不发生任何变形,增强折光率,并且不妨碍染色.常用固定液:简单固定液以一种化学药品配制的固定液.⑴乙醇为凝固型固定剂.常用无水乙醇或95%乙醇.⑵甲醛为非凝固性固定剂.具强烈刺激性气味.纯净的甲醛为无色透明液体.固定用的浓度为4%-10%.⑶醋酸为凝固型固定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刺激性极强,低温下凝结成冰,故又名冰醋酸.2. 混合固定液:由几种试剂,适量配制而成.混合遵循原则:①优缺点互补;②膨胀与收缩相互平衡;③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应分别配置.常用混合固定液有下列几种:⑴ FAA 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乙醇) 广泛适用于根,茎,叶,花药,子房的组织切片,所以又称为万能固定液.一般固定时间不低于24 h.该固定液优点是在较低温度下(10℃左右)适用于材料的长期保存,可兼作保存液.并且固定的材料,不妨碍染色,但用于细胞学上的固定效果较差.⑵纳瓦兴(Navaschjn's)固定液 1912年首创.适用于细胞学与组织学研究的切片观察.但渗透慢,不能长期保存;主要用于显示分裂相.(三)抽气植物材料内部多由于含有空气,导致固定液不能完全深入.材料投入固定液后需要立即抽气.以便让固定液有效透入材料组织中,并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一般抽气时间为20-30 min.抽过气的材料在停止抽气,应沉入底部.(四)洗涤固定液中的成分有可能会妨碍染色或发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有的还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质等.因此,在使用材料时,需根据固定液的种类,用水,缓冲液或70%乙醇洗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如:用FAA固定的材料在脱水时用70%乙醇反复洗涤数次.如用水洗涤,可将材料自固定液中取出,放入指形管,加入半管水,用纱布将管口扎紧,置于水槽内,进行流水冲洗.流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2-24 h.(五)脱水材料经洗涤后含有部分水分,会使材料分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不利于材料的透明和包埋等后期处理.因此需用脱水剂逐渐除去材料中的水分,以便让石蜡渗透进细胞.所以,脱水是制片的关键环节.脱水剂要求能与水混合,而且能与其他有机溶剂互相替代.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材料. (六)透明透明剂要具有既能与脱水剂相混合又能和石蜡相混合的性质,可以将材料中的脱水剂置换出来,使石蜡能顺利进入材料中.二甲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透明剂,作用迅速,但易使材料变脆..(七)浸蜡是指逐步清除材料中的透明剂,以使石蜡充分渗透于材料内部的过程.这样,材料的各部分都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与位置,切片不致发生破裂或其他变形.浸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常用的正丁醇.每次浸蜡的时间,视材料大小而调节.(八)包埋材料经过足够时间的浸蜡后,需包入蜡块,以备切片.操作方法:根据切片材料大小,确定所需纸盒的尺寸,用表面光滑的磅纸预先叠好纸盒.(九)切片即将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十)贴片是用黏贴剂把切片平铺贴在载玻片上,以便于染色和观察.常用的粘片剂有下列二种:(1) 明胶黏片剂(2) 蛋清黏片剂(十一) 染色即根据植物细胞中不同的化学性质,用染料分别进行染色,以利于观察切片中细胞与组织的形态与构造及其内含物等.染色基本程序为脱蜡,染色,分色封片.染色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类:①单染只用一种染料染色.②双重染色两种染料染色,如番红--固绿;苏木精---曙红.③多重染色多种染料染色,如番红—固绿—桔红G;酸性品红—苯胺蓝—桔红G等.(十二) 封藏封藏于中性树胶中,使材料能在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出来,并能长期保存.方法:将含材料的载玻片放在吸水纸上(切片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必须在二甲苯干燥前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微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触,然后再缓慢地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组织切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1. 组织固定:首先,将待切片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和乙醛等。
固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织的大小和类型,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2. 组织去水化:固定后的组织需要去除固定剂并脱水,以防止切片过程中的破损和变形。
通常采用逐渐增加乙醇浓度的脱水步骤,常见的乙醇浓度为70%、80%、90%和100%。
3. 组织浸渍:脱水后,组织需要进一步浸渍到石蜡中,以增加组织的硬度和支持性。
首先将组织放入浸渍剂中,如甲醛或乙醇中的苯麻油,然后逐渐增加石蜡浓度,常见的石蜡浓度为50%、70%和100%。
4. 组织包埋:在组织浸渍后,将组织放入包埋模具中,然后倒入熔化的石蜡,使其完全包裹住组织。
包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冷却台或冷冻器中,使石蜡迅速固化。
5. 石蜡切片:将冷却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使用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切片机通常配有刀片、切片夹和切片盒等工具,切片时需要注意切片的方向和角度,以获取最佳的切片效果。
6. 切片染色:切片完成后,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染色、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7. 切片封片:染色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的封片剂将其覆盖。
封片剂可以保护切片,防止切片脱落和变形,并提高显微镜观察的清晰度。
8. 切片观察:最后,将封片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和放大倍数来观察组织细节和细胞结构,同时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测量。
总体而言,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去水化、浸渍、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和观察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组织切片用于研究和诊断。
石蜡切片-小鼠心脏组织-心衰模型-实验步骤

石蜡切片操作流程及步骤:1、样品4℃过夜[1,2]。
2、清洗水槽及过滤网[3]。
3、打开机器开关,调节水池温度21℃、展片水池温度45℃、烘片温度55℃[4]。
4、固定包埋组织块[5]。
5、调节出水水流大小[6]。
6、调节切片厚度5um、10 um[7]。
7、将包埋组织块下调至与刀片位置同一平面,前后距离使其与刀片距离恰好接触[8]。
8、开始切片带出现完整的组织切横切面将其随水流传送至水池中[9-13]。
9、选择较好的切片,用载玻片将其从21℃水池中捞出。
每个石蜡取5-6张片子[14-15]。
10、放到展片水池中展开、载玻片编号[16]。
11、55℃烘干,无水滴后可收片。
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1、包埋组织块冻存温度过低会冻坏,不冻存石蜡粘性大不容易切片。
2、操作期间应放入冰中储存,自备冰块。
3、水槽中石蜡会堵塞上水滤网影响出水速度。
4、展片水池水要在展片前达到预设温度。
5、要固定牢固,固定不牢切片时容易破坏样品。
6、以中间水柱恰好达到刀片位置最佳,水流过小切片不易冲下,水流过大会导致切片破坏。
7、5 um染色效果更佳,根据不同组织染色要求调节切片厚度。
8、若前后位置调节不精确可使距离稍大,随后手动摇轮慢慢靠近,每次前进距离为提前设定距离5um或10 um。
9、切片期间不出现严重的黏附,粘连,裂片,不要轻易停止,切片要匀速.10、切片过薄会迅速升温从0℃升至21℃或更高,若随意停止,石蜡黏附性增加会导致粘刀片等问题影响继续操作。
11、若一个样本操作时间过长应取下放入冰块一段时间再继续操作。
12、原则没有大问题匀速不要随意停。
13、换新刀片(刀片上有黏附石蜡会导致切片裂开,最好换至新刀片)。
14、尽量清理水池多余无用切片及碎石蜡,但是要小心不要碰坏样品切片。
15、每个载玻片取2-3个组织最佳。
16、展片不足会有褶皱影响染色结果,展片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裂开。
宫颈石蜡切片样本FISH实验流程

宫颈石蜡切片样本FISH实验流程一.玻片预处理1.室温,二甲苯10分钟2次2.室温,100%乙醇5分钟3.室温,100%乙醇、85%乙醇、70%乙醇各2分钟4.室温,去离子水3分钟,用无绒纸巾吸取多余的水分5.两种选择:(1)90℃,去离子水煮10-15分钟。
因片子组织不一样,选择不同的时间。
注意不要因水沸腾太厉害,导致脱片。
在水煮中途,要观察是否出现脱片。
(2)50%酸性亚硫酸钠30分钟。
6.37℃,蛋白酶消化:取0.4ml蛋白酶K储存液(20mg/ml)溶于40ml 2×SSC(pH7.0) 得到蛋白酶K工作液(200µg/ml)7.室温,2×SSC 5分钟2次8.室温,甲醛固定10分钟(甲醛=1ml市售甲醛+39mlPBS+0.18g MgCL2)9.室温,70%乙醇、85%乙醇和100%乙醇各3分钟。
10.自然干燥玻片二.变性杂交杂交仪变性(模拟杂交仪变性)杂交1.56℃,烤片2-5分钟2.探针准备:杂交液7μl,去离子水1μl,探针2μl,加入到0.5ml离心管中混匀,离心1~3秒,备用。
3.将10µl探针混合物滴加于玻片杂交区域,立即加盖盖玻片,用橡皮胶封边4.准备杂交仪器,共变性条件,83℃ 5分钟,杂交条件,42℃ 16小时三、玻片洗涤与观察1.46度,2*ssc 10分钟2. 46度,0.1%NP-40/2×SSC 5分钟3.室温,70%乙醇3分钟4.暗处自然干燥玻片5.室温,将15µl DAPI复染剂滴加于玻片杂交区域,立即盖上盖玻片,15分钟后观察。
结果判断:标本为石蜡标本制片:阈值建立采集20例正常人宫颈石蜡标本。
阈值测定:每例分析至少100个细胞,统计出现2个以上TERC信号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阈值= 平均数(M)+ 3X标准差(SD)结果判断:每例样本计数病变位置的上皮细胞(至少100个),以下为阳性:•大于阈值•小于阈值,但是病变组织出现3个以上异常细胞聚集。
石蜡切片流程

石蜡切片流程一、引言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制备样品的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二、材料准备1. 石蜡:选择适合的石蜡材料,常见的有硬质石蜡和软质石蜡。
2. 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材料等。
3. 切片刀:选择切割尖锐且锋利的切片刀,常见的有玻璃刀片和钢刀片。
4. 切片机:使用专业的切片机设备,保证切片的精准度。
三、石蜡切片流程1. 固定样品:将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乙醛固定、冷冻固定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活性。
2. 除去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通过醇溶液逐渐去除水分,一般采用浓度逐渐降低的醇溶液,如75%乙醇、50%乙醇、30%乙醇等。
3. 渗透石蜡:将去水后的样品用石蜡进行渗透处理。
首先将样品置于较低融点的石蜡中,然后逐渐转移到较高融点的石蜡中,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逐渐与石蜡融合。
4.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石蜡模具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石蜡块。
5.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切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4-10微米。
6.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并将薄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7. 固定薄片:将载玻片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薄片与载玻片充分固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避免灰尘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刀片处理:在使用切片刀前,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3. 温度控制:石蜡切片的各个步骤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适当的温度。
4. 切片厚度: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切片厚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5.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结束后,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切片的质量。
6. 保存条件: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防止受潮或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固定、去水、渗透石蜡、切片等步骤,可以制备出精细的样品薄片,用于显微观察和分析。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一)花药切片制片法1.取材2.固定:FAA液中固定24h,并保存在其中。
3.脱水:经70%乙醇、85%乙醇,每级3~4h,含1%伊红的95%乙醇中3~4h(可以过夜),无水乙醇2次,每次1~2h。
4.透明、加蜡:5级氯仿透明,每级3~4h,纯氯仿2次,每次2h,加碎蜡,然后置36℃温箱中1~2d5.浸渗、包埋:50%、70%蜡各3h,再经纯蜡A、纯蜡B、纯蜡C三杯,每杯1h,包埋。
6.修蜡块、切片:粘蜡块时组织块直立于台木上,并用单面刀片切除先端石蜡,浸水软化后放在切片机上坐横切片,切片厚12μm。
7.展片、粘片、烘片:蜡片先镜检,每张载玻片上放2个蜡片,展片后将材料平放在摊片盘上,放置36℃温箱中烘干。
8.脱蜡、透明:二甲苯脱蜡、透明各1次。
9.染色(番红-固绿双重染色):在已脱蜡的材料上滴注无水乙醇、95%乙醇、85%乙醇、70%乙醇、50%乙醇、30%乙醇、蒸馏水各4~5s,苯胺番红染色5~10min,用蒸馏水洗去浮色。
10.脱水、透明:各级乙醇脱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苯胺固绿复染30~40s,再经95%乙醇,无水乙醇,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二甲苯2次,各约4~5s,最后置二甲苯缸中。
11.封片、烘片:加拿大树胶封片。
封片后将材料平放在摊片盘上,放置36℃左右的温箱内烤数天即可烤干。
最后,将干燥好的切片上的浮色擦净,并在玻片的左端粘上标签,注明组织切片的名称、染色方法、固定方法、年月日。
制片日程(二)花芽纵切片制片法1.取材2.固定:FAA液中固定24h,并保存在其中。
3.整染:经70%乙醇、50%乙醇各2~4h,转入爱氏苏木精稀释液(爱氏苏木精原液1份,加入50%乙醇及乙醇各半的混合液1份)中整染2~3d。
4.水洗、反蓝:蒸馏水浸洗,勤换水至无浮色渗出,再转入自来水中,换1~2次水,至样品由紫色变深蓝色为止,共需时约1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取材选取目的组织块,修剪到合适的大小;
二、固定
将组织块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10%甲醛溶液),固定时间由组织块大小而定,一般不少于24h;体积1cm3的组织块,一般为3-7天;
三、冲水自来水洗几下,泡1小时;
四、系列酒精脱水
50%酒精,1h;
70%酒精,1h;
80%酒精,1h;
90%酒精,1h;
100%酒精(I),1h;
100%酒精(II),1h;
五、透明
酒精:二甲苯=1:1溶液,过夜;
二甲苯,1h;
六、包埋
二甲苯:石蜡=1:1,65-70 ℃,2h;
新鲜石蜡(I),65-70 ℃,1h;
新鲜石蜡(II),65-70 ℃,4h;
新鲜石蜡包埋;
七、切片切片厚度为5-7um;
八、展片温水(40-42 ℃)展片;
九、捞片将展好的片子贴于载玻片上;
十、烘片42 ℃将片子上的水烘干;
十一、烤片60 ℃烤片12-24h;
十二、脱腊
二甲苯(I):2min;
酒精:二甲苯=1:1溶液:2min;
十三、水化
100%酒精(I):1min;
100%酒精(II):1min;
95%酒精:1.5min;
80%酒精:1.5min;
70%酒精:1.5min;
50%酒精:1.5min;
自来水洗:2min
十四、H&E染色
Hematoxylin染色3-5min(2.5min时取出观察染色效果),自来水洗3次,盐酸分化(2/3杯玻璃缸+3滴1N盐酸),10s;自来水洗蓝化,镜下观察染色效果;(伊红)Eosin染色30-50s,直接脱水(90%酒精-----100%酒精I,100%酒精II各1分------酒精:二甲苯=1:1溶液:1-1.5min);十五、脱水
90%酒精-100%酒精-100%酒精,各1min;
十六、透明
二甲苯:酒精:1-1.5min;二甲苯:2min;
十七、封片
中性树胶封片;
十八、镜下观察并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