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

合集下载

隆兴寺

隆兴寺

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占 地1400平方米,它的布局十分独特,
大殿平面呈十字形,四方正中均出山花向 前的歇山式报厦,殿身中央为重檐歇山顶, 青瓦补心,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斗拱宏大, 分布疏朗,柱子粗大,又明显的卷刹、侧 角和生起。仔细观察给人以水平柱子两头 高中间低,垂直柱子上端渐向内收。这样 的结构与宋《营造法式》相近,我国古
戒坛
这座戒坛始建 于清朝乾隆年间, 是僧徒受佛教戒 律的坛场。当时 北方只有三处寺 院有权受戒,分 别是北京的雍和 宫、五台山的清 凉寺,还有就是 正定的隆兴寺。
戒坛是三层四角攒尖顶的形式,因此显得比较高大,四周是围廊。绿琉璃覆顶、 朱漆立柱,梁架斗拱额枋同样施以彩绘,彩绘的样式、用色等与天王殿基本相 同,估计上去也是清代重新装修时留下的。殿内顶部结构比较简洁,四方框架 上也同样以蓝绿色的旋子彩绘为主。
五彩倒坐观音
摩尼殿内槽背壁后的五彩塑观音 像,亦称背坐观音。据碑文载, 此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 (1563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 史。她一改以往端坐莲台,手持 净瓶的形象,闲逸自若踞坐正中 群峰重峦叠嶂,祥云萦回缭绕, 山泉喷涌的五彩悬山中。头戴宝 冠,帔巾自肩前下垂绕两臂向外 飘起。头微右侧,身稍前倾,左 足踏着五彩莲花,右足屈膝搭于 左腿之上。右手绕膝轻抚左手腕 部。脸庞秀丽,神态恬静,弯而 长的细眉之下,凤目微张,稍下 俯视。塑像高3.4米,比例匀称, 姿态优雅端庄,具有温文的女性 风姿。使宗教概念与世俗生活中 的典型形象交融一体,被称为世 界上最美的观音像。
双面铜佛 坛中供奉的是明宏治六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像身相连,相背 而坐。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的是东方琉璃世界教 主——药师佛。在受戒的地方供奉铸在一起的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是要受戒 者得到东西两方教主的承认;又有阿弥陀佛接引受戒者成正果后,行药师之 愿,医治众生痛苦,为众生消灾延寿。

河北正定的十大景点介绍

河北正定的十大景点介绍

河北正定的十大景点介绍
1. 隆兴寺,那可是正定的瑰宝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正定闪耀。

走进隆兴寺,你会被那雄伟的建筑震撼到,哇塞,那千手千眼观音像,简直太壮观啦!你能想象有那么高大又精美的佛像吗?
2. 荣国府也超棒的呀!就如同一个穿越到古代的入口。

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红楼梦里面的场景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那古色古香的氛围吗?
3. 正定古城墙那可是历史的见证者呀!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正定。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那感觉,啧,真的太绝了!不是吗?
4. 赵云庙可得去看看呀!赵云可是正定的大英雄呢。

走进庙里,好像能和英雄近距离接触,感受他的威武霸气。

这难道不吸引人吗?
5. 天宁寺凌霄塔,那独特的造型真的让人过目难忘!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看到它,你不会惊叹吗?
6. 开元寺须弥塔也是很有特色哦!它安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去听听它的故事,不好吗?
7. 临济寺澄灵塔也值得一去啊!它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就如同一个神秘的宝物等待你来发现。

你不想去发掘它的美丽吗?
8. 广惠寺华塔那可是美轮美奂呀!奇特的造型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看到它,你不会被它的美丽所打动吗?
我觉得正定这十大景点真的各有千秋,都非常值得去游览,每一个都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呢!。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走进正定隆兴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透着岁月的沉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这地儿,说是寺庙,更像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和传说。

一踏入门槛,那股子宁静和庄严就扑面而来,让人心里头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敬畏。

那大雄宝殿,巍峨壮观,就像是古代皇帝坐的龙椅,稳当当地坐在那儿,瞧着来来往往的香客和游客。

阳光透过飞檐翘角,洒下一片斑驳光影,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往里头走,那佛像一尊尊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尤其是那尊大佛,笑眯眯的,慈眉善目,感觉就像是在跟你说:“孩子,别怕,有我在呢。

”你往那儿一站,心头的烦恼好像都能瞬间消散,只剩下平静和安详。

还有那转经筒,我记得小时候跟奶奶去过寺庙,总爱围着它转个不停,奶奶说那是祈福消灾的。

现在长大了,再看到转经筒,还是会忍不住上去转几圈,感觉就像是跟过去的自己打了个招呼,也像是在跟未来许了个愿。

隆兴寺里的每一处景致,都透着股子文化底蕴。

那壁画,色彩斑斓,画的都是些神仙鬼怪、历史故事,看得人眼花缭乱,却又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还有那些石刻、碑文,虽然我看不太懂,但也能感觉到它们背后的厚重和沧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寺里的那些古树。

它们高高大大的,枝叶茂盛,就像是寺里的守护神。

我站在树下,抬头看着它们,心里头就想着,这些树啊,肯定也见过不少风风雨雨,听过不少悲欢离合吧。

它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看着时代变迁,人间烟火。

在隆兴寺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那些佛像、壁画、古树,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香客和游客,都像是故事里的角色,各有各的喜怒哀乐,各有各的悲欢离合。

而我,就像是个旁观者,又像是参与者,感受着这一切的美好和不易。

走出隆兴寺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心里头满是不舍。

但我知道,这个地方,我已经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以后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想起正定隆兴寺,就能想起那份宁静、那份庄严、那份美好。

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净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正定古城隆兴寺介绍

正定古城隆兴寺介绍

正定古城隆兴寺介绍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

据《石家庄志》记载,古城隆兴寺始建于元初,历经七百多年,是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标。

古城隆兴寺位于正定古城的西北角,是正定第一座寺庙,历史悠久,历经多次改建,2015年以后完成整修,又恢复了1907年建造时的原貌,在宗教及文化发展上,古城隆兴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城隆兴寺最具特色的是精美的配置,其中以大雄宝殿最为突出,其样式华美,布局合理,是正定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

特别是殿前有个花圃,花朵开得正艳,给人以一种既洁净又婉约的感觉。

古城隆兴寺还有很多文物古董展览,其中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有明清时期的佛教图书,也有价值不菲的瓷器、石雕等。

这种收藏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城隆兴寺的历史,欣赏它的文化瑰宝。

古城隆兴寺还有一处精品景点,叫做“古城隆兴雄关”,由此处可以瞭望整个正定古城,可以看到城内的众多建筑物。

同时还有一座太子庙,这里每年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古城隆兴寺独特的文化气息。

古城隆兴寺是正定古城的一座文化宝库,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宗教烟火气息,也是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标之一,值得让游客来此参观游览、探索其魅力所在!
- 1 -。

正定隆兴寺主要景点

正定隆兴寺主要景点

正定隆兴寺主要景点《正定隆兴寺主要景点趣谈》正定隆兴寺啊,那可是个宝藏之地!每次去都能让我大开眼界,而且每次都有新发现、新感觉。

一进隆兴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超级壮观的大悲阁。

嘿,你可别小瞧了它,那可是隆兴寺的标志性建筑。

站在它面前,我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仿佛是只小蚂蚁。

那雄伟的气势,真像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

每次我都仰着头,张着嘴,半天合不拢,心里想着:古人咋就这么能呢,盖个房子都这么厉害!再说说那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哇塞,那才叫震撼呢!那么多只手,感觉就像个超级大章鱼趴在那里。

我就想啊,这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雕出来啊。

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手,我都怀疑雕刻的人会不会数着数着就给数晕了。

每次看到它,我都忍不住想去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只手,可又怕数错了,那可就尴尬了。

还有摩尼殿,那独特的建筑风格,让我都怀疑是不是外星人帮忙建的。

那造型,那线条,简直绝了!走进去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要是再穿上一身古装,那氛围绝对满分。

我有时候就想,要是晚上能在这睡一觉,会不会梦到古代的大侠或者仙女什么的。

寺里的那些古树也特别有意思,有的都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了。

看着它们那粗壮的树干,我就想,它们肯定见证了好多历史呢。

说不定它们还能给我讲讲过去的故事呢,哈哈。

我有时候会去抱抱那些古树,感觉就像是在跟历史拥抱一样。

正定隆兴寺的每个景点都那么独特,那么有魅力。

每次去,我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注意到的小细节,然后就会兴奋半天。

那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怎么挖都挖不完。

每次从隆兴寺出来,我都感觉自己收获满满,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学到了好多历史知识。

反正啊,如果你还没去过正定隆兴寺,那你可得赶紧去,去了保证你不会后悔。

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我为啥对这里这么着迷,这么喜欢啦!。

正定隆兴寺作文500字

正定隆兴寺作文500字

正定隆兴寺作文500字第一篇:《古刹新韵》每次去正定,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往隆兴寺那边溜达。

这地方有点儿特别,不是那种金碧辉煌的寺庙,却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那天太阳挺好的,我就又去了。

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像是守护神一样立在那里。

旁边有几个大爷大妈在树荫底下聊天,他们说说笑笑的样子让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我沿着小路往前走,石板路上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脚步声,感觉特别舒心。

隆兴寺里的建筑都挺有历史感的,尤其是那个大雄宝殿,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还是那么庄严。

我进去转了转,里面香火挺旺的,不少人都在虔诚地祈福。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闭着眼睛听了一会儿诵经声,心里也跟着平静了不少。

最让我难忘的是后院的小池塘,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悠哉游哉地游着。

旁边还有几株盛开的莲花,花瓣洁白如雪,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

坐在池边的石头上,我恍若能听到每一片叶子轻轻摇曳的声音,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微风带走了。

离开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古刹,它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告诉我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这里永远有一份宁静等待着人们来寻找。

我想,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会带上一本书,在这里静静地待上一整天。

第二篇:《古寺里的日常》那天早上醒来,想着天气不错,就决定再去趟隆兴寺。

其实我也不算是信徒,就是喜欢那儿的氛围,让人感到安心。

刚到门口,就碰到了几个熟面孔,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

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就像是老朋友见面一样亲切。

走进寺里,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这种混合的味道很特别,让人一下子放松下来。

我喜欢沿着那些古老的石径慢慢逛,看着两旁的石刻佛像,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我会停下来,想象它们见证了多少年的风雨变迁。

走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发现那里有个小花园,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

一位阿姨正在给花浇水,她抬头看见我,微笑着点了点头,那份宁静与美好瞬间打动了我。

中午时分,我在寺内的斋堂吃了顿素餐,味道清淡却不失风味。

河北正定隆兴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寺)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东门里街。

隆兴寺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寺院,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

宋初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命扩建,改名为龙兴寺。

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并改名为隆兴寺,因寺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寺院占地约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隆兴寺因为创建年代久远,寺内碑碣林立,最珍贵的一件当推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586年)恒州刺史王孝?ト敖敝菽谑渴?万余人修建龙藏寺后所立,书法??劲有力,上承南北朝书法艺术的遗风,下开盛唐诸家书法之先河,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著名学者康有为称赞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

正定隆兴寺.doc12

正定隆兴寺.doc12

正定隆兴寺隆兴寺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初名龙藏寺。

唐改额龙兴寺。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宗赵匡胤旨,于寺内修筑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阁,而后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进行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

金,元,明各代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

清康熙和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大规模重修,并与寺院西侧增建了帝王行宫(现已无存)。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五十二年(1713年)赐额“隆兴寺”,沿用至今。

隆兴寺现有面积852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体现着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中轴线的最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壁心饰琉璃砖雕二龙戏珠图案,北面为三路单孔石桥。

因隆兴寺未设山门,迎面便是寺院的第一重殿天王殿依次为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中轴线末端为1959年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殿。

天王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七檀中柱式的北宋时期的建筑。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金代木雕弥勒佛坐像,亦称布袋和尚。

佛像袒胸露腹,矫首前视,笑口常开,喜迎游人。

据载,这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岳林寺一位和尚的形象,名契此。

他平时肩荷布袋,四处化缘,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因此,僧徒百姓把他当成弥勒佛显化。

两侧有彩雕四大天王像。

大觉六师殿遗址此殿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金,元及清初均进行过重建,民国初因失修塌。

但从台基的规模仍可看出当年建筑的宏阔壮观。

摩尼殿寺内独特建筑,当推摩尼殿。

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

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400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定隆兴寺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此庙始建于隋,原名龙藏寺,到宋初改建时才用现名,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呈有南北中轴的狭长方形。

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及牌坊。

门内左右的钟鼓楼和正面的大觉六师殿已毁。

再后是东西配殿和摩尼殿,殿后有戒坛(四周的回廊和后端的韦陀殿已不存)、慈氏阁、转轮藏殿,再进为东西碑亭和佛香阁,最后是弥陀殿。

方丈及僧舍在佛香阁东,并附厨房、马厩等。

由于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觉呆板。

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此外,寺内东北侧还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代园林——龙腾苑。

神像造型1、千手观音像千手观音像北宋开宝四年奉采太祖赵匡胤之命修铸的高21.3米的铜质千手观音像。

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

大悲阁内千手观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其下须弥座当为铜像铸成后砌筑。

此须弥座平面呈“了一『”形,全长30.49米。

其中正前面长12.52米,东侧面长5.54米,西侧面长5.36米,东翼长3.62米,西翼长3.45米。

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高2.23米。

其上依位置和内容的不同,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透雕多种技法,将整体表现得既华美多变又严谨匀称。

2、五彩四大天王五彩四大天王原塑毁于1966年,现存四天王像为1982年重塑。

像高4.8米,身着甲胄,脚踏夜叉,四天王名称和形象为: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

他手持宝剑,因舞剑生风,故寓为“风”;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

他手持琵琶,因琵琶能调拨发音,故寓为“调”;北方多闻天王,“多闻”比喻福、德,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因伞能遮雨,故寓为“雨”;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手缠一蛇,意为降服归顺,寓为“顺”,合称“风、调、雨、顺”。

3、佛祖释迦牟尼及二弟子佛祖释迦牟尼及二弟子摩尼殿正中佛坛上供奉的一佛二弟像,为宋代泥塑,正中为释迦牟尼像,残高9.28米,其相貌端庄,肉髻螺发,着通肩袈裟,下身着裙,裙摆宽大覆座,手作说法印,后饰头光,身光和塑有菩提树枝叶及狮、象、羊、摩谒的大背光。

惜上半部残缺,残高9.28米。

释迦牟尼,名悉达多,族姓乔达摩,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像东侧站立弟子迦叶像,双手抱拳,老成持重,高4.8米。

西侧站立弟子阿难像,双手合十,忠实虔诚,高4.9米壁画艺术西方圣景西方圣景西方圣景是寺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明代壁画,整幅壁画描绘了以阿弥陀佛为主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祥和场面。

上部中间是阿弥陀佛坐在莲座上为诸菩萨、罗汉等圣众在说法,两侧坐在莲座上的二菩萨是观音和大势至,前面站立的是二胁侍菩萨。

画面上端为宫殿、楼阁、七宝树等,两边为佛传故事,最前面为顶礼跪拜及前来听讲经的诸菩萨、罗汉圣众、伎乐等。

整壁绘有人物四百余身,画面下端宝池内盛开莲花,池岸上有迦陵频伽,共命鸟,仙鹤等。

左下角则以暗淡的色调描绘了人间生活中生、老、病、死诸苦,与恢弘祥和的西方极乐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壁画采取分幅兼通景的形式和单线平涂的技法,并进行沥粉贴金,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壁画长9.36,高7米。

摩尼殿四抱夏绘护法天神“二十四尊天”摩尼殿四抱夏绘护法天神“二十四尊天”四抱厦绘"二十四尊天",内檐扇面墙外壁绘"西方胜景"帮"东方琉璃世界",檐墙则生动地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般等整个过程,声势浩大,线务流畅,色彩艳丽。

背壁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以其秀丽恬静的面容、优雅端庄的姿态为世人所倾倒。

1923年鲁迅先生曾于北平山本照像馆购得此观音照片,并视若佛教美学佳作,陈放于自己的书案上。

摩尼殿四抱夏绘护法天神“二十四尊天”,每壁三尊,身高1.72~1.79米。

东抱夏南壁大悲尊天(右)鬼子母天(中)金刚尊天摩尼殿四抱夏南壁“功德尊天”头戴花冠,身着菩萨装,手托卷轴,敞领宽袖,有头光,后有侍从执幡,为明代绘制。

功德天汉译为“摩诃室利”,即“大功德”、“大吉祥”,她本是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的女神,称“吉祥天女”,后被佛门吸收为护法神。

馆藏文物明漆金铜佛像此像铸于明代。

通高84.5厘米,由佛像、莲座、底座三部分组成。

佛头梳螺髻,面庞方圆,双目微闭眉间饰白毫,身穿袈裟。

手施禅定印。

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此座左右侧下部各伸出一支带有茎叶的小莲台。

莲座底部正中有一圆形榫,插入下部六角形基座正中的圆管内。

基座表面作水波纹,周围以勾栏环绕。

整体结构合理,造型精美。

金人物双鱼铜镜此镜为黄铜质。

圆形,直径24.2厘米,镜面素平,背面中心作圆形钮,周边海水滔滔,钮下方有两条并游的鲤鱼,上方左侧崖石上有一人面向内侧站立,头载幞头,身穿大袍,腰束带,手持书卷。

右上侧波浪中露出一人的上半身,头载胄,身穿圆领窄袖上衣,右臂曲上举,手执长棍斜置肩上,左臂平伸,食指指向崖石上站立之人,二人遥相呼应,似在对话。

画面外有一周狭窄的卷云纹及素宽沿。

此镜纹饰新颖,布局得当,是金代铜镜精品。

摩尼殿四抱夏南壁“功德尊天”金三彩舍利塔此塔呈六角形,由塔身、上檐、下檐三部分罗列而成。

塔身自下而上渐收,下为须弥座式基座。

塔檐以斗拱承托,顶呈六角攒尖式。

脊上由基座、仰莲、宝珠等组成塔刹,脊下端饰戗兽。

整体造型为仿木建筑结构,塔身正面设假门,门上、左、右侧刻有塔铭。

塔为红陶质。

通高78厘米。

金代制作。

斗拱、门、垂兽、基座部分施黄、褐釉,其余均为绿釉。

历史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

唐改额龙兴寺。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扩建龙兴寺,修建大悲阁,并铸造起七丈三尺高的千手千眼铜观音像,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由此一组宋代建筑拔地而起,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由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而倍受历代封建皇室的重视。

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

可见当年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

明漆金铜佛像元代曾多次赐金重修,并赐田亩、经卷、长明灯钱资助寺院的经济和佛事,致使龙兴寺僧徒增多,规制完善,日臻隆盛。

著名高僧胆巴曾一度住持隆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

明万历年间敕修寺内主要建筑和佛像。

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与此住架,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至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两度奉敕大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了鼎盛时期。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赐额“隆兴寺”,并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西路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圮,僧堂损漏。

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1953年成立专门文物保管机构至今,国家屡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修葺和扩建,使古刹逐渐恢复其盛世风貌。

正定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北15公里的地方。

西望太行山,南临滹沱河,素有“燕南古都,京畿屏障”之誉。

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分别从县城东西两侧穿过。

城内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隆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正定县城东隅。

编辑本段现状隆兴寺现有面积852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中轴线末端为1959年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殿。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金人物双鱼铜镜,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此外,寺内东北侧还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代园林——龙腾苑。

编辑本段文化气息隆兴寺因为创建年代久远,寺内碑碣林立,最珍贵的一件当推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5金三彩舍利塔86年)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身楷书30行,行50字。

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单人加零)奉命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经过。

书法苍劲有力,上承南北朝书法艺术的遗风,下开盛唐诸家书法之先河,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著名学者康有为称赞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五檐三层,高33米。

阁内正矗立着高大铜佛铸像,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正定大菩萨。

北宋开宝四年奉采太祖赵匡胤之命修铸的高21.3米的铜质千手观音像。

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

大悲阁内千手观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其下须弥座当为铜像铸成后砌筑。

此须弥座平面呈“了一『”形,全长30.49米。

其中正前面长12.52米,东侧面长5.54米,西侧面长5.36米,东翼长3.62米,西翼长3.45米。

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高2.23米。

其上依位置和内容的不同,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透雕多种技法,将整体表现得既华美多变又严谨匀称,有42臂分别执日、月、净瓶、宝杖、宝镜、金刚杵等法器。

面部情端祥恬静,仁慈庄重。

达到了瞻之弥高、仰之益恭的艺术效果。

大佛始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有三千匠役投身这项工程。

由于佛像超高,所以采取自下而上,分段接续铸造。

第一段铸莲花座,第二段浇至膝部,第七段浇铸至顶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