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SWOT分析法简介SWOT 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
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
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被分析对象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
本文立足于通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能够使其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该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SWOT分析(1)优势分析1)历史文化浓厚多彩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于公元前12世纪由周公营建,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2)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规避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文中借助这一方法,对海南旅游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适合海南旅游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优势(Strengths)分析1.海南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唯…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
海南是我国唯的热带岛屿省份,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四季如春。
海南具备国际旅游流行的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和洁净空气,在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相媲美的只有海南.在海南岛长达1528千米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
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热带海岛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造就了海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三亚万年人类遗址落笔洞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海南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石山火山口及其火山溶洞,有一批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人文景点: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宋庆龄故居,及明代名臣邱浚和清官海瑞的墓陵等。
户县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旅游综合竞争力评析

户县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旅游综合竞争力评析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户县旅游业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建立户县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户县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依据户县旅游竞争力的评析,提出对户县未来旅游发展建议。
关键词:户县;swot分析;旅游综合竞争力户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西安、咸阳、汉中三大城市的交汇点。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户县旅游竞争力评析,以求为旅游开发提出参考意见。
一、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1.优势(1)区位条件优越。
户县是西安——咸阳经济圈的重要拓展区,是陕西省一线两带的核心区域之一,西汉高速公路使户县成为连接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2)交通便利。
境内以公路交通线路为主,铁路交通为辅,多条国道、省道穿越境内,并连接西安、咸阳、汉中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对外联系十分便捷。
(3)旅游资源类型较为齐全。
旅游资源分类国标8大主类中户县有7大主类,覆盖率可达87.5%;国标31个亚类中,户县有19类,类型覆盖率可达61.3%。
(4)旅游产品特色鲜明。
户县农民画、朱雀和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旅游产品、草堂寺与重阳宫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等享誉省内外。
2.劣势(1)旅游产品同质性较强。
户县人文类旅游产品笼罩在西安城区同类产品的巨大光环下;自然类旅游产品又面临着周边长安、周至、蓝田等区县的激烈竞争。
(2)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户县旅游产品仍多属观光型旅游产品,参与性以及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显得不足,难以满足游客现代消费需求。
(3)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相关部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尚未形成旅游合力,严重影响与制约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4)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缺乏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户县旅游企业竞争力仍较弱。
(5)旅游投入不足。
户县地方财政对旅游业的发展支撑不足,且符合现代旅游发展的融资体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善,造成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资源旅游区位分析

风味小吃
• 油茶、竹筒饭、蕨粑、米产子粑、高梁粑、南瓜饼、竹笋 、蕨菜、玉兰片、苗乡竹串肉、香酥蜂蛹、干香麻虫。
民俗风情
• (1) 资源县有苗、瑶、 壮等12个少数民族,约3.4 万人。浪田瑶寨是资源县 最具少数和民族风情的村 寨。漂流资江到浪田瑶寨 可欣赏到各种具有民族特 色的舞蹈,参加对山歌活 动,同时还可品尝正宗的 少数民族风味餐饮。 • (2) 每到农历七月十二 至十四日,当地人民就 会举办传统节日--"七月 半"河灯歌节,以唱歌放 河灯寄托缅怀先人,消 灾避祸的情思,自发携 灯,沿河漂放。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的河灯, 夜幕下灯火辉煌,形成" 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景 。节庆期间欢歌不断, 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 贸洽谈,形势多样,还 有舞狮、舞龙、斗羊、 斗鸡等古朴的民间体育 、娱乐活动。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4)外贸:资源县出 口商品主要是萤石、 结晶硅、竹制品、竹 笋罐头等,出口量在 广西占一定的比例。
• 5)科技教育:资源县是全 国基础教育先进县、担盲 工作先进县和区内"两基" 教育达标县,文化教育基 础好,设有中专3所,中 学17所,职业中学3所。全 县现有各乡各类科技人员 2000余人,县级科研机构3 个,学术团体34个,近年 来获自治区、地级区及县 优秀科技成果奖的科技项 目50余个。
自然风光
• (2)八角寨丹霞景观: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主峰海拔高 度818米,因主峰斜生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又因云涌峰 浮而得名云台山。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公里。其发 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 霞之魂"。其山势雄浑博大,巍峨挺拔,气派非凡。八角 寨东、西、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沿着西南坡的一条 古老、陡峻崎岖的幽径可登山顶。顶部有一方3000多平方 米的平地,宋元时代始建天心寺。整个景区有"降龙岩"、" 群螺观天"、"龙头香"、"眼睛石"、"龙脊天梯"、"幽谷栈道" 等130多处景点,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惊险万 状,或栩栩如生。从主峰鸟瞰整个景区,危崖峻拔,群峰 依次矗立,山间气象万千,经常可见云海、云带、云涛、 云湖等奇景,游客莫不击掌称绝,叹为观止。
新疆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新疆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何鹏(克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维吾尔845350)摘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作为一种高级社会消费形式,旅游业将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有效的结合起来。
近年来,新疆的旅游业呈井喷式增长,2018年新疆旅游业的人数突破1.5亿人次,增长率超过40%。
南疆指新疆以南的地区,这里聚集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等众多少数民族,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人文景观。
通过过SWOT分析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疆南疆地区;旅游业;SWOT引言:SWOT是英文Strength(优势)、Weakeness(劣势)、Opportunity (机会)、Threat(威胁)英文的缩写,将研究对象相关的内外条件进行分析和改变,从而进行分析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以及存在的威胁的一种分析方法。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新疆南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拥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将旅游产业打造为南疆地区的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南疆地域辽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南疆独特的风景,这里不仅有浩瀚的沙海、茫茫戈壁、无边无际的草原、巍峨的冰川、星罗棋布的绿洲,而且还有古丝绸之路留下数以成百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人文景观,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次,南疆地域辽阔,与亚洲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等国家接壤。
拥有红其拉甫、伊尔克什坦、其尔尕特等口岸,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通道和桥梁,以及面向中亚、南亚等国家的商品集散地,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2014年中央5号文件要求新疆自治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指出要将旅游业发展为南疆地区的支柱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南疆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南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swot分析黄山

1.旅游发展背景条件(1)经济条件根据黄山市近几年公布的数据来看,黄山经济发展加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率呈逐年稳步加快趋势。
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
(2)文化条件黄山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并且充分体现在其旅游资源方面。
这里既有令世界折服的自然文化,又有粉墙黛瓦徽派风格建筑文化;不仅有精辟的道教文化,还有体现人们生活品味的茶文化。
在悠久的文化背景熏陶下,黄山历代名人辈出,使得其文化愈加深厚,加强了其旅游吸引力。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3)资源基础条件黄山市作为皖南旅游中心,是安徽省内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品味最高的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
在我们实习的景区中,有国家级风景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有映衬黄山巍峨山峰的秀水太平湖,有“桃花源里人家”西递,有古代进出徽州的必经之地,还有“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黄山的旅游业以丰厚的资源为依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后发优势。
(4)交通和市场条件黄山机场位于屯溪区隆阜,距市中心仅7公里;皖赣线贯通黄山市全境;黄山汽车交通便利,与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九华山、景德镇等地均有国道相连;合肥-铜陵-九华-黄山高速公路,黄山-景德镇高速公路,环黄山高速公路形成了黄山重要的交通纽带。
在客源方面,黄山市境内境外游客数量都居于我国前列,境内游客以本省、周边地区和南方的省市为主,境外游客则多为周边的日本、韩国和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
由于黄山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深厚的文化渊源,其客源市场基本稳定。
2、黄山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1) 优势“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南京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南京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引言我们正一天天走近2l世纪。
当新世纪的帷幕就要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至1990年,全世界进行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人数就已超过50亿,总收入已达到2.9万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商品和劳务总消费的12.3%。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国际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具有广泛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努力探零并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
当前的状况与世界经济总格局一致,国际旅游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这一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一般占世界旅游者总数的80%以上。
如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占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
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年增长速度达到2O%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加入到日趋激烈的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旅游日益受到旅游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虽然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相对于其显著的经济意义,很少有学术研究关注此领域。
从现有收集的一些资料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活动的具体操作。
日照旅游SWOT战略选择图分析

日照旅游SWOT 战略选择图分析SWOT 战略选择图:机会风险SWOT 图分析:(一)、优势1、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2、生态环境宜人,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度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天无严寒,夏天无酷暑,既有南方的湿润特点,又有北方的四季分明的特征。
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3、日照市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全面优势的海滨旅游城市,它的海滩、阳光、海水赢得许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旅游市场火爆。
4、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5、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
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
齐长城遗址、优势 服务质量水平低下、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 海滨城市、特色商品资源、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自然气候资源、省旅游业新的生长级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污染严重、 竞争激烈、负面近邻影响 劣势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二)、劣势1、旅游资源开发滞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
日照海滨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堪称全国之最莒国古文化资源举世闻名太阳文化国内独有。
但有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开发出与他们的质量、品位和知名度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莒国古文化和太阳文化的开发多年来只闻其声不见行动一直停留在“口头开发”上喊起来却没有干起来使日照旅游开发的水平和步伐远远落后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落后于日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负面近邻效应影响很大。
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距青岛200km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因而日照的旅游区位弱势即北有青岛、烟台、威海南有连云港日照受制于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题目: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辉腾锡勒草原为例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年级:2010学号:01039034姓名:张晨霞指导教师:韩冬日期:2012-9-25[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也及时的跟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热潮,大力、快速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数量快速增多,规模扩大,而且,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逐渐的完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
虽说旅游业的发展低碳环保,属于绿色产业,但是它仍然属于现代经济的一种,同样的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比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
本文就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选择这一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并以坐落于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辉腾锡草原为例来进行分析。
[关键字]:辉腾锡勒草原,区位优势,分析绪论区位的选择,对于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发展某一特定的产业,会有对其特定的区位要求,只有合理的选择区位,才会有区位优势。
所谓的区位优势,是指某一产业为了发展自身经济而进行的投资在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也就是说可供投资的地方是否在某方面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优势,比如生产原料、市场的距离、交通状况等。
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它的发展同样受到某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研究区位选择,用区位选择的方法来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而且,利用区位选择理论,可以改变现代经济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秉持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某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会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地势、海拔、气候等的情况;人文因素包括交通、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即经济腹地的大小)、经济辐射范围的大小、原材料产地的远近还有国内外市场的开发。
这些分析城市区域优劣的因素,有很多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
研究旅游业的方法有“三要素论”、“六要素论”还有“七要素论”,本文以“三要素论”为主来介绍,所谓的三要素论,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这三者:其中旅游者是主体,相当于工业发展中的市场,旅游目的地越是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它的客源地市场就会越广阔;旅游资源是三大因素中的客体,它是旅游业进行的承载体,也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资源的组合状况好,就会更加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旅游业是旅游活动进行的媒介,游客需要旅游业来进行合理、省时的旅游活动安排,旅游资源则需要旅游业来对其进行宣传宣传,所以说,旅游业是旅游活动进行的媒介。
一个旅游地的前景如何,要看开发者如何合理的开发资源,如何对于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进行组合。
对于这些主要的因素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将在下文以辉腾锡勒草原为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目录摘要 (2)绪论 (3)目录 (4)一、区位概述 (6)(一)、区位的定义 (6)1、区位的定义 (6)2、区位理论的定义 (6)(二)、基于区位的理论 (6)(三)、区位选择的原则 (6)1、因地制宜 (6)2、动态平衡 (7)3、统一性原则 (7)(四)、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7)二、区位理论对于旅游业的具体的作用 (7)(一)、自然因素 (8)(二)、旅游客源 (8)(三)、旅游资源 (8)1、旅游资源对于自身的要求 (8)2、旅游资源最优吸引半径的大小 (9)3、旅游资源所在地环境容量的大小 (9)4、旅游资源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限制 (9)(四)、旅游地基础服务设施 (9)三、辉腾锡勒草原旅游景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9)(一)、辉腾锡勒草原简介 (9)(二)、分析辉腾锡勒草原的区位 (10)1、辉腾锡勒草原的自然因素分析 (10)2、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客源分析 (10)3、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资源分析 (10)4、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地基础服务设施分析 (11)(三)、小结 (12)四、全文小结 (12)参考文献 (14)一、区位概述(一)、有关定义1、区位的定义区位的选择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很重要。
所谓的“区位”1,就是指某一事物的位置或者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比如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
而且,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
所以,一切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和进行实际上都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
要分析经济活动的规律,就要从这两大影响要素着手。
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方法是运用哲学里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某事物的发展。
2、区位理论定义区位理论是基于区位选择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
所谓的区位理论2,是指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基于区位的理论区位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所以,以区位为研究根本的一系列的区位研究理论,比较重要的有杜能3的古典农业区位论、韦伯4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克里斯塔勒5的中心地方论。
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主要应用于农业,认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带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要想使企业的成本和运费最低,就应该使企业位于生产和流通上的最节约的位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相较于农业和工业区位论,有了一定的发展。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是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其他的一切的活动都会围绕这个中心点进行。
(三)、区位选择的原则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的选择区位。
区位的选择不是盲目的,是有一定的原则的,针对这种选择原则的理论也很多,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区位选1中国成人百科教育全书·社会·历史2来源: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3杜能(1783--1850),全名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德国经济学家4韦伯(1804-1891),全名威廉﹒爱德华﹒韦伯,德国物理学家5克里斯塔勒(1893-1969) Christaller,Walter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
择的原则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就从哲学而言,区位选择原则有因地制宜原则、动态平衡原则以及统一性原则,下文对此做详细阐述。
1、因地制宜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使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立足点,也就是要实事求是。
所以,我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要结合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具体的地点,仔细考虑当地影响区位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使我们的区位活动能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应。
2、动态平衡原则。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静态因素如土壤、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主要为自然因素;动态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应更多的考虑其对区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辩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中准确找到影响区位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统一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整体的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过程。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还要对事物发展与影响从整体上进行统一把握。
区位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子系统,它要求我们在区位选则时,不仅要保持系统内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旅游区位理论6是区位选择理论在旅游业上的具体的应用。
旅游区位理论以区位选择理论为基础,对旅游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来源主要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这一理论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述。
具体的观点有:旅游作用体系乃是服务范围呈面状扩散分布的集聚中心(即旅游吸引中心地)的空间组织,是供给与需求两种作用过程的总格局;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旅游活动得以完成的基本集聚单元,是旅游供给主体;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旅游地吸引范围内的旅6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游需求量与旅游中心地的供给量实现平衡,是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精髓。
本文主要从其中的第三点,就是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区位要素来进行分析。
二、区位理论对于旅游业的具体的应用普通的区位论从空间或地域方面定量地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普通的区位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子可以概括为自然、运输、集聚、劳力、市场以及其他六大因子。
而克里斯塔勒的旅游区位理论认为,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主要有广域角度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邮电通讯、饭店旅馆及有关生活服务设备),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程度等。
下面,就以这两种理论的结合为源头,同时,运用一些旅游三要素的理论,来简单介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要求。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旅游活动区位选择的很重要的因素。
自然因素具体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
自然因素的结合,会导致地域景观和民族风俗以及饮食文化的不同,这样子,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旅游者就会有去其他地域旅游的动机。
这也是为什么旅游者更趋向于选择距离自己生活地较远的地区进行旅游。
(二)、旅游客源旅游客源就是旅游者。
作为旅游产品的销售对象,旅游者也是旅游业赖以经营的市场7。
旅游者是构成旅游的主体,是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没有旅游者,那么旅游就无法进行。
所谓旅游者8,就是指暂时性的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人群。
旅游者对于旅游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市场对于工业的重要性。
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经济发展水平高,有经济能力去支付旅游当中所产生的费用;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进行旅游活动;同时,这一地区的人群,受教育的水平和职业也决定了他们有更大的出游需求,所以说越是临近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会有更多的旅游人群,旅游业市场就会更加的广阔。
(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