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电工技术与应用20-21学年第1学期情境4 教案8》

教案31

教案32

教案33

教案34

教案35

教案36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一、课程代码: 二、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用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掌握基本的供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 《供电技术》课程共4学分、98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1.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将供电技术相关内容具体到实际项目中。 2.以供电课程设计为主线,围绕设计内容展开项目练习。重点、难点突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各项目可操作性强,项目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对当专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并提高创新能力。 3.在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把真实的实际情境融入到教学课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供电方面最新成果与动态,通过课堂授课、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训室等资源,使教学多样化,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 4. 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形式,以闭卷为主,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期考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期考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力系统的概念; 2.掌握供电的基本要求; 3.了解国家标准的额定电压; 4.了解供电系统电压的选择方法; 5.掌握供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 6.掌握中性点运行的三种系统; 7.掌握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方法;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供配电技术 适用专业: 电气技术应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供配电技术》本课程是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农村电气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供电和配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以培养满足工矿企业供配电技术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本课程前承了《电工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建”。按照“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思路,与地方企业——南宁广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密切合作。聘请了企业生产一线的供配电专家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举行了“岗位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会,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注重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基本原则,明确了本课程在供配电行业中的主要任务或岗位,按照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全面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改革。不断营造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相融的氛围,创设生产与教学相一致的场景,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迅速理解掌握供配电系统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充分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用企业的标准来检验学生的“产品”。 《供配电技术》是电气技术应用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按照“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思路,遵循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通过分析本课程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对本课程所需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结合市场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项目一 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 1 直流电路 4 2 正弦交流电路 4 3 磁路与变压器 4 4 异步电动机 6 5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4 6 二极管的认知与应用 6 7 三极管的认知与应用 6 8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 9 逻辑门电路 4 10 组合逻辑电路 4 11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6 合计52

课题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课时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电路的组成及电路模型的概念 (2)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3)掌握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4)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及电容元件的相关知识思政育人目标: (1)树立用电安全意识 (2)养成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3)发扬服务集体、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教学难点:电感、电容和串并联电路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万用表 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10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45 min)→实操练习(20 min)→课堂小结(6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 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 请大家了解电工电子技术,查找资料,讨论本课程在专业中的 作用。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通过课前任务, 使学生了解所学课 程的重要性,增加 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勤(2 min)⏹【教师】通过APP让学生签到 ⏹【学生】签到,班干部交假条 培养学生的组织 纪律性,掌握学生 的出勤情况 新课预热(10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 标准等 通过老师自我介 绍,与学生相互熟 悉,并让学生了解 这门课的大致要求 2

新增高职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的解析与教学改革建议

新增高职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的解析与教学改革建议李红莲;朱晓晨 【摘要】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删除了口径过宽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代之以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3个更具体的专业.从多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卷),期】2018(000)007 【总页数】3页(P62-6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职业教育 【作者】李红莲;朱晓晨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 100096;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100096 【正文语种】中文 我国的第一部高职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旧目录”)颁布于2004年。十几年来,在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规范用工标准、增强技工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旧目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五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旧目录原有的一些设定已经渐渐落后于时代。尤其是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岗位人员的理论要求和技能要求,大大超出了旧目录的设定。 2013年,教育部相关部门开始部署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的修订事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 下简称“新目录”)。新旧目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划分见表1。 表1 新旧目录对比旧目录新目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 可以看到,在新目录中,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被拆分成3个专业—城市轨道交 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这次变更,让口径过宽的控制专业,变成口径大小合适的3个专业,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教学 实施。 1 供配电的行业重要性需要增设单独专业 在轨道交通运输中,供配电系统为列车运行动力装置、列车运行控制装置、车站设备装置等设备设施提供动力来源,因此供配电系统的地位很重要。 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变电运行值班员和维修工,后两者按照技术水平高低可以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北京某条地铁线2016年的数据为例,供配电人员设置如下:管理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技术工人55人。全线共有变电站29座,平均每2公里设一个变电站,每个变电 站需要3.6人。通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类岗位而言,其用工数量占据相关企业一线员工数量的10%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单独设立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供电分公司。可见,供配电系统有较大的岗位需求。职业教育应以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企业岗位设置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高职)

《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课程编码:Z2056064C 开设时间:第4 学期学时数:56 学分:3.5 学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城轨供配电技术》是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针对城轨车站供配电设备制造与运用企业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供配电设备的装配、调试、售后维护、检修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供配电设备的装配、调试、售后维护、检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 《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通过与城轨供配电技术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相关的城轨供配电技术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城轨车站供配电设备的功能、结构和原理,熟悉城轨车站供配电设备的调试、使用和维护,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操作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轨道交通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处理能力;会查阅元件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从事城轨车站供配电设备的选型、调试、使用和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等基础知识;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等基础知识;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运行与巡视、检修、操作方法;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线路的识读及绘制; (5)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线路的故障现象分析及处理。 2.能力目标 (1)能使用适当的工具,按照工艺要求,根据电气安装图进行供配电线路的安装; (2)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倒闸操作的操作、检修维护处理的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600604)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工作的需要需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及团队协作等素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设备运用、维护、检修、试验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运行、继电保护校验、变电检修、电气仪表维修、电气试验、自动化系统维护等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具有遵章守纪,严谨认真、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喜爱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承压能力,适应倒班工作,夜间作业工作; (二)知识 1.掌握电工学、电力电子学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设备的原理、结构和功能; 5.掌握电气设备二次设备、二次回路知识; 6.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自动化系统; 7.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调度相关规程和作业流程; 8.掌握安全法律法规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各种规章制度; 9.掌握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的相关标准; 10.掌握企业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能力 1.能对城轨变电站进行常规、特殊巡视检查,发现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2.能够正确操作各种电气设备,规范地完成城轨供电系统各种典型倒闸操作; 3.会正确地使用各种安全用具,掌握安全作业的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根据不同作业需要正确设置安全措施; 4.能够正确地组织各种典型高压设备作业; 5.能够正确处理供电系统的典型事故; 6.能够正确判断、处理典型设备故障; 7.能够按照有关标准检修、维护供电系统设备; 8.能够正确地填写变电站的各种表票记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学分 修读学期 021******* 理实一体课程 3.5 学分 第 3 学期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审核人 米秀杰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学时 适用专业 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56 学时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
王刚、王东亮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 前修课程电工基础及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学习结束后,具备了电路分析与计算、电磁感 应基本理论与应用、安全用电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变电所一次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能力及二次系 统的维护和检修能力,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分析、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培 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 业的工作作风。与后续课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接触网、交直流调速、电机调速综合 实训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相关技能,为具备轨道交通电气 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奠定基础。 前修课程为:《电工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后续课程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接触网》、《交直流调速》、《电机调 速综合实训》、《电气控制柜装配》等。 1.2 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为: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工作岗位分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安 装、调试、维护与检修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分 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得到本课程的 教学内容。我们培养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要面向轨道交通公司电气设备安装、调试、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代码:7006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和接续专业 (一)职业面向 说明: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二)接续专业 高职专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本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生产、维护、检修等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养、知识和能力: 1.素养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企业规章制度,安全文明生产,爱护产品,节能环保。 (3)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劳动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信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4)具有良好的轨道行业行为规范、礼仪和审美。 (5)具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追求。 2.知识 (1)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机械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城市轨道车辆构造的基础知识。 (5)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电气设备结构的基本知识。 (6)掌握城市轨道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检测的基础知识。 (7)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电气设备维修检测的基础知识。 (8)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知识。 3.能力 (1)方向1---检修方向 ①具备维修电工中级工和钳工中级工的基本职业能力。 ②具备电机和电气控制的基本专业技能。 ③具备城市轨道车辆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能力。 ④具备城市轨道车辆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的能力。 ⑤具备城市轨道车辆机械设备检测维修的基本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电工模块)(5题)(城轨供配电)9》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轨供配电专业电工模块技能考核 标准 模块一电工电子线路安装调试 1.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性判定 根本要求: 〔1〕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性。 〔2〕符合6S根本要求,遵守平安操作规程。 2单相变压器同名端判定 〔1〕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判定单相变压器的同名端。 〔2〕符合6S根本要求,遵守平安操作规程。 3直流电路的连接和测量 〔1〕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直流电路。 〔2〕符合6S根本要求,遵守平安操作规程。 4电容法测量三相交流电的相序 〔1〕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三相交流电的相序〔电容法〕。 〔2〕符合6S根本要求,遵守平安操作规程。 5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和测量 〔1〕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日光灯电路。 〔2〕符合6S根本要求,遵守平安操作规程。 四、评价标准 说明:分模块〔工程〕提出对应评价要点〔含技能和素养〕,其作用是为对应题库中题目制定评分细那么提供依据。 模块一的工程1-5的评价要点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轨供配电专业学生专业电工模块技能考核题库〔概述确定题库结构与内容的依据、范围,各模块题量等。〕 一、电工安装调试模块 1试题编号:1-1: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性判定 一、任务描述 1〕任务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使用万用表,利用直流法正确判定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的极性,并画出其接线图。 2〕要求 要求考生能正确选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用导线正确连接电路,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极性。 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性判定后,编写完成以下相关技术文件: 画出直流法判定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极性的接线图,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电动机的极性。 二、实施条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