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考试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大纲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授课对象:专科生总学时数:26学时实验室名称: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内容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主要包括系统硬件组装、软件安装和一般故障排除等。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进一步使用好计算机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以平时完成实验情况和最后作业进行评定。
教材及参考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类型:A、观察型 B、讨论型 C、操作型 D、综合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指导实验一微机硬件系统组成一、实验目的1、观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通过观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连接方法;3、了解各部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本实验内容,准备打开主机箱的工具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四、实验内容1、观察系统外部设备的连接状况,记录各外设的名称、型号和与主机连接点情况;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外设去掉,用准备好的工具将主机箱打开;3、观察主机的结构,记录主机箱内包含的部件的名称、规格等;4、了解各部件的作用,看清楚部件的安装位置;5、将主机箱安装好,并把外设连接好;6、整理好使用过的用品,实验结束。
五、实验报告要求1、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件或设备按顺序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2、将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实验二系统基本部件的识别与安装方法的学习一、实验目的1、识别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板卡;2、通过对部件的认识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及安装方法;3、学会识别各部件的型号和指标。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教材和必要的使用说明书,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记录部件的型号、指标及安装方法。
四、实验内容1、识别CPU的类型、速度,学会安装方法;2、识别主板的类型及板上的主要部件,并学会主板的安装方法;3、软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4、认识硬盘的类型,学会跳线的设置方法及硬盘的安装方法;5、光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6、认识显卡的类型,学会其安装方法;7、机箱、电源的作用与安装方法;8、系统外部设备的安装方法;9、实验结束后将物品等放回原来位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考试纲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应考者了解s、计算机的分类,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了解计算机的选购、组装中的常见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的选购、组装中的常见问题。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章技术指标及选购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应考者了解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主流厂家,掌握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熟悉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选购方法。
重点: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主流厂家。
识记: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指标应用:根据要求,从不同的厂家产品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第三章台式机的DIY(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应考者能够根据要求给出装机方案,掌握台式机的组装技术,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台式机装机方案识记:装机基本原则。
应用:根据要求写出装机方案。
2、台式机的组装识记: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理解:组装原则和注意事项。
应用:能够按照装机流程,将台式机各个硬件组装成整机。
3、常用软件安装识记:软件安装的一般步骤理解:系统优化、备份的意义。
应用:能够利用工具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
应用:能够利用工具软件如超级兔子(super rabit)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和备份第四章计算机常见故障与维护(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应考者掌握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故障的检测和判断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计算机维护基础知识识记:计算机故障的分类理解:计算机故障处理的思路与原则。
2、计算机故障的检测和判断理解:计算机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应用:按照计算机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的原则对计算机故障进行排除。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业水平测试大纲及样卷

中等专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考试大纲本测试大纲依据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结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一、命题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测试内容1、对知识的考查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三、测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试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限定时间为90分钟。
2、各类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应用题。
3、试卷内容比例(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选购(55分)(2)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5分)(3)计算机系统安全(10分)(4)计算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分)4、题型占分比例选择题 30%判断题 20%填空题 10%简答题 20%应用题 20%5、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70%一般难度题约20%较大难度题约10%四、测试试卷示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业水平测试卷(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B )规定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等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但要求在使用时加以说明,不得侵犯有关人员的权利。
A、互联网管理条例B、计算机保护条例C、计算机软件标准D、刑法2、( C )由于在IT行业的特殊贡献,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A、比尔盖茨B、乔布斯C、冯·诺依曼D、马云3、以下不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B )。
A、键盘B、打印机C、手写板D、扫描仪4、1TB是指( B )A、1024MBB、1024GBC、1024KBD、1024 bit5、根据你对市场情况的了解,你觉得下列部件的市场价格符合下列( B )。
A、 20-50B、100-300C、400-600D、650-8006、机箱面板连线中的POWER LED代表( A )。
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操作员级考试考试大纲

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操作员级考试考试大纲第一篇: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操作员级考试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操作员级考试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微机安装调试维修模块操作员级考试的主要考核技能点和分值如下。
其中第一单元只有一道题,第二、三单元的各20题,每题内容不同,技能点相同,逐项评分;第四、五、六单元的各20题,每题的内容不同,技能点不同,逐项评分;第七、八单元为选择题,根据所选题目具体评分。
第一单元系统基本设置(15分)1、CMOS的基本设置:进入BIOS设置,设置日期、时间及硬盘参数。
2、BIOS基本信息的了解:根据屏幕显示的BIOS信息,了解系统基本配置情况。
3、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进入操作系统,建立考生文件夹及考生文件。
第二单元日常维护(20分)1、常用压缩软件:掌握Winzip和Winrar的使用。
2、注册表工具:了解Regedit的使用。
3、磁盘工具:掌握磁盘扫描工具及碎片管理工具的使用。
4、查杀病毒:掌握常用杀毒工具的使用。
5、系统备份和检查:Rescue或Winrescue、系统还原工具的使用。
6、系统文件检查:掌握Sfc的使用。
7、系统测试软件的使用:如Hwinfo for win,Sisoft Sandra等软件的使用。
第三单元系统软件安装设置(10分)1、显示属性的基本设置:显示分辨率,外观,屏幕保护程序,背景,显示颜色的设置与调整。
2、打印机的设置:打印机安装,端口调整及参数设置。
3、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掌握WINDOWS组件的添加和删除。
4、字体设置:字体的添加。
5、用户设置:添加新用户。
6、电源管理:新的电源管理方案的建立与设置。
第四单元网络设置(10分)1、添加调制解调器:添加调制解调器至指定端口。
2、新建连接:建立拨号连接、宽带连接、工作场所连接等多种形式的连接。
3、文件与打印共享:将指定目录设为共享。
4、TCI/IP设置:设备本地连接的IP地址、网关、DNS等。
计算机维护与网络考纲

计算机维护与网络考纲计算机装调与维护维修技术第一章计算机基础部分二、考核知识点(一)微机的种类和选型(二)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般)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过程、现在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四)微机主机的大致结构计算机的主机结构第二章主机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CPU的原理和接口类型(二)CPU的购买和故障处理(三)主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四)内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五)硬盘硬盘的结构、硬盘的工作原理(六)显示卡显示卡的结构、显示卡的工作原理(七)声卡声卡的结构、声卡的工作原理第三章外设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键盘和鼠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二)显示器显示器的结构、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打印机的结构、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四)扫描仪扫描仪的结构、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五)CD-ROM光盘驱动器CD-ROM光盘驱动器的结构、CD-ROM光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六)音箱音箱的结构、音箱的工作原理(七)摄像头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八)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结构、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第四章装机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微机的组装(重点)微机的组装方法微机的过程第五章安装操作系统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CMOS设置CMOS的启动方式、CMOS的设置方法(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ghost软件的使用第六章计算机日常维护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环境对计算机的影响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二)计算机维护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系统维护第七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微机的故障(微机的故障现象微机的故障的产生原因(二)微机的故障的维修方法微机的故障的排除网络部分第一章网络的发展与分类数据通信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iso/ositcp/ipip地址的分类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原理连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总学时: 56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24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发展特点:熟悉各部件主流厂家和产品;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硬件、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够处理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组装、维护能力,成为与计算机相关的生产、组装、维护、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工作、也可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制造、组装、营销等相关工作。
二、教学目的1、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
2、具有配置一台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3、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基本方法和原理基础上,能分析、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三、教学方法和特点:1、本课程概念多、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和实践相结合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时间不少于20学时。
3、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案等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4、条件许可,应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概述内容和要求:1. 微机的外观组成(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 计算机硬件系统3. 计算机软件系统(要求达到“理解”层次)4.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第二章主板内容和要求:1.主板●主板芯片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主流芯片组(要求达到“了解”层次)●主板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主板的选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常用主板介绍(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微处理器●CPU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生产厂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CPU的技术问题(要求达到“认识”层次)●CPU的性能及常见CPU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CPU的选购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CPU常见故障及保养维护(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存技术与选购●内存的分类(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内存条的种类(要求达到“认识”层次)●内存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内存条的选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内存常见故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第三章存储设备内容及要求:1.硬盘●硬盘的结构与原理(要求达到“认识”层次)●硬盘接口技术(要求达到“理解”层次)●RAID技术(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硬盘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硬盘的数据保护技术(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硬盘的选购指南(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光盘驱动器●光盘的结构、分类(要求达到“了解”层次)●CD-ROM驱动器(要求达到“了解”层次)●CD-ROM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CD-RW、DVD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 其他存储设备●USB存储盘(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移动硬盘(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第四章扩展卡内容及要求:1.显示卡●显示卡的发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显示卡的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显示卡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显示卡的选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显示卡介绍(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声卡●声卡的发展史(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声卡的组成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声音的采样与声道(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声卡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声卡的选购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 网卡●网卡的分类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集成网卡(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常见集成网卡芯片类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网卡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4.电视卡和IEEE1394卡(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第五章输入设备内容及要求:1. 键盘与鼠标●键盘、鼠标的基本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键盘、鼠标的选购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 扫描仪●扫描仪简介(要求达到“了解”层次)●扫描仪的选购(要求达到“了解”层次)●扫描仪的日常维护(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第六章输出设备内容及要求:1.显示器●显示器的分类与原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显示器的选购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主流显示器的介绍(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打印机●打印机的工作原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打印机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打印机的选购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主流打印机介绍(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第七章其他硬件设备内容及要求1.机箱、电源●机箱、电源与风扇的基本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机箱、电源与风扇的选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的基本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调制解调器的分类和常见功能(要求达到“了解”层次)●调制解调器的选购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音箱●音箱的基本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音箱的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音箱的选购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主流音箱的介绍(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第八章计算机的组装内容和要求:1.计算机组装的准备工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 硬件的安装和测试●装机流程(要求达到“理解”层次)●调整机箱和安装电源(要求达到“掌握”层次)●CPU及风扇的安装(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安装内存条(要求达到“掌握”层次)●主板的安装(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安装显卡、声卡、网卡(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安装外部存储设备(要求达到“掌握”层次)●连接各驱动器的电源和数据线(要求达到“掌握”层次)●连接显示器(要求达到“掌握”层次)●连接键盘、鼠标(要求达到“掌握”层次)●检查与测试(要求达到“掌握”层次)3.BIOS的设置●BIOS参数设置(要求达到“理解”层次)●BIOS参数设置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第九章软件的安装及系统测试内容及要求1.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用FDISK分区(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用PM(Partition Magic)分区(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安装操作系统●升级安装(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用安装盘启动安装(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安装驱动程序(要求达到“理解”层次)4.应用程序的安装(要求达到“理解”层次)5.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第十章计算机的维护及故障修理内容及要求:1.计算机的维护●使用环境(要求达到“理解”层次)●日常维护(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微机维修的基本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常见故障现象与维修●启动时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关机时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硬盘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光盘驱动器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显示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安装软件、硬件时的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操作与运用类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键盘和鼠标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打印机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USB设备故障处理实例(要求达到“掌握”层次)4.WINDOWS XP的常见故障与处理(要求达到“掌握”层次)5.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要求达到“理解”层次)6.Norton Ghost备份还原(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柳表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二版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宋清龙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点即通》付膺豪编写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六、考核形式:笔试与实践结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大纲

1.1硬件介绍1.2CPU 11.3CPU 21.4CPU 3(上机:上网)1.5主板1(上机:教室)2.1主板2(上机:教室)2.2主板32.3内存2.4硬盘(上机:上网)2.5显卡1(上机:教室)3.1显卡2(上机:教室)3.2显卡33.3显示器3.4其它(上机:上网)3.5整机(上机:教室)4.1BIOS(机房翻译)4.2BIOS4.3引导方式4.4分区、格式化(机房)4.5系统安装(机房)5.1驱动、优化、常用软件安装、杀毒(机房)5.2虚拟机、镜像(机房)5.3 GHOST(机房)5.4DOS内部命令(机房)5.5启动、注册表(机房)6.1数据恢复(机房)6.2计算机日常维护(机房)6.3常见硬件故障1(上机:教室)6.4常见硬件故障2(上机:教室)6.5常见硬件故障3(上机:教室)1.1硬件介绍1.2CPU1.3主板1.4显卡(上网)1.5选购(教室)2.1服务器分类、介绍(教室)2.2服务器CPU2.3 服务器主板2.4服务器内存、硬盘(上网)2.5服务器选购(教室)3.1 笔记本介绍、分类、品牌(教室)3.2笔记本内部部件3.3笔记本外部接口3.4笔记本选购1(上网)3.5笔记本选购2(教室)4.1BIOS(教室)4.2BIOS(机房)4.3BIOS(机房)4.4DOS(机房)4.5批处理(机房)5.1刻录(机房)5.2网络GHOST(机房)5.3无盘(机房)5.4数据恢复原理(机房)5.5常用数据恢复软件(机房)6.1 故障分析(上机:教室)6.2 故障现象(上机:教室)6.3硬件故障(上机:教室)6.4软件故障(上机:教室)6.5网络故障(上机:教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提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提纲考试方式:开卷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单题考试范围:上课所学及上课实验情况、部分延伸考试时间:2小时7:00-9:00 2013-5-30 B501-B502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什么?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CPU包括什么及主要作用?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内核、接口、基板、封装、填充物作用:CPU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
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3.软件系统包括什么?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4.主板由那些部件组成?CPU插槽、内存条插槽、扩展插槽、硬盘接口、B I OS、CMOSRAM、电池、电源插槽5.主板有哪些性能指标?1.芯片组2.主板的结构3.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4.对内存的支持5.对显示卡的支持6.对硬盘与光驱的支持7.扩展性能与外围接口8.BIOS技术9. 前端总线频率6.CPU有哪些性能指标?1.主频2.外频3.前端总线(FSB)频率4.CPU的位和字长5.倍频6.缓存7.扩展指令集8.内核和I/O工作电压9.制造工艺10.指令集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12.封装形式13.多线程14.多核心15.SMP16.NUMA技术17.乱序执行技术18.内部的内存控制器7.了解CPU主要厂家的型号?答案一:(1)Intel处理器①Core架构处理器(酷睿)②Pentium-M处理器③Celeron-M处理器(赛扬)(2)AMD处理器AMD针对笔记本电脑处理器有2个系列——Turion 64(炫龙)和移动版Sempron(闪龙)。
移动版的Sempron处理器是简化版的产品,类似于Intel的Celeron产品,其最大优点就是便宜,因此许多售价不足6000元甚至更便宜的笔记本电脑,都有可能搭配这款处理器。
答案二:Intel 酷睿i7 970 的性能指标热设计功耗(TDP) 130W内核电压 1.16V一级缓存6×64K二级缓存6×256K三级缓存12M指令集MMX,SSE,SSE2,SSE3,SSSE3,SSE4.1,SSE4.2,EM64T 内存控制器支持Turbo Mode,集成内存控制器IMC,支持三通道的DDR3内存超线程技术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64位处理器是其它特点支持TDP技术线程128.CPU的主频、外频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C08047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ompute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全校所有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阶段性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感性的认识,是否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考察学生对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属水平测试。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1章计算机概述
①了解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
②了解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
③掌握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
④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2章中央处理器
①了解CPU的概念、CPU的内部功能结构: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
②了解CPU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几种主流CPU:Intel的P4,C4,CD。
AMD的Athlon XP,Athlon 64等;
③了解CPU的性能指标:时钟和频率,主频、倍频和外频,前端总线频率,缓存,制造工艺,接口类型,封装技术等相关知识,能与相应的CPU搭配;
④了解超频的原理以及与CPU相关的一些新技术:超线程、流水线技术、超流水线、超标量、分支、分支预测等;
⑤掌握CPU的选择、识别、安装与测试;。
⑥熟练掌握CPU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⑦掌握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3章主板
①了解主板的基本组成部件:芯片组、I/O控制芯片、扩展槽、各种插座;
②了解芯片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北桥(MCH)和南桥(ICH);
③了解Intel目前常见几种芯片组,支持的CPU、内存类型,主要性能特点,参数等:810,815,820,845系列,848系列,865系列,875,91X系列等;
④掌握主板上的几种总线及各种插槽;
⑤掌握主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及其主要功能:集成声卡,网卡,BIOS芯片,I/O控制芯片等;
⑥熟练掌握主板的选择、安装、测试和维护。
⑦掌握常见的主板故障及维修方法:目测法,测量法,测试卡测试法,代换法等。
第4章半导体存储器
①了解内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地位、内存的分类、DRAM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②了解内存的技术规格:时钟频率、存取时间、延迟、带宽等参数;
③了解内存的几种封装方式:ZIP(SIMM)、DIP(DIMM);
④了解内存的选择、安装测试与维护。
⑤掌握内存安装步骤、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方法。
第5章显示设备
①了解CRT显示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②了解显示子系统的组成部分:显示卡和显示设备;
③掌握显示系统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第6章打印机
①了解打印机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应用与特点:针式,喷墨,激光;
②了解针式打印机的基本知识及选择标准:打印针数,打印宽度,品牌;
③了解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激光打印机的规格:PPM,DPI,纸张尺寸;
④了解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打印机的规格:打印速度,喷墨头,墨水盒,纸张大小,分辨率;
⑤掌握打印机的安装步骤;
⑥掌握打印机的基本维护方法。
第7章磁存储系统
①了解软盘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规格、记录格式、磁盘存取原理;
②了解磁盘表面的读/写操作及磁盘驱动器的相关技术:初始化,寻道操作,写操作,读操作;
③了解硬盘的构成、盘片组织、硬盘驱动器的类型:5.25,3.5,2.5,1.8;ATA,SATA,SCSI,USB,IEEE1394;
④了解硬盘与主机之间的传输模式、硬盘的性能参数、接口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⑤了解硬盘的选择、安装和测试方法与标准:大小,接口,容量,转速,功能,缓存,品牌;
⑥了解闪存的相关知识;
⑦熟练掌握各种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⑧掌握常见的硬盘故障处理方法;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8章光存储系统
①了解CD-ROM和CD-RW存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了解CDROM的技术规格相关新技术
③了解DVD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
④了解DVD驱动器的类型和各类的特点:DVD-R,DVD-RAM,DVD-Audio,DVD-Video;
⑤了解DVD及其驱动器的选择与安装技术。
第9章其他设备
①了解机箱与电源的基本知识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②了解UPS的功能和作用;
③了解键盘与鼠标的基本知识及维护与维修方法;
④掌握语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步骤与方法;
⑤了解扫描仪的性能指标
⑥了解数码相机、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第10章系统安装
①掌握PC的选择,软、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②了解MS-DOS安装与启动
③熟练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Fdisk,Diskman,PQ,DM等软件的使用;
④熟练掌握Windows XP中文版的安装方法与步骤及常见问题;
⑤掌握FAT和NTFS等文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⑥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方法:Linux,Unix,等。
第11章 BIOS/CMOS解析
①了解BIOS的基本功能:自检,初始化,系统自举;
②了解BIOS有种类及各类的特点:Award,AMI,Phoenix;
③掌握BIOS和CMOS的差异和联系;
④熟练掌握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
第12章 Windows注册表解析与维护
①了解注册表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
③熟练掌握常见注册表故障的修复方法
第13章计算机网络系统
①了解计算机LAN的基本组成部分;
②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③了解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④了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相关特性;
⑤熟练掌握网卡和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方法;
第14章实用维护技术
①了解磁盘维护技术:ScanDisk的使用方法、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
②掌握磁盘的分区技术:PQ,Diskman等软件的使用;
③掌握文件维护技术:掌握添加/删除程序的使用方法、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压缩,直接备份,硬盘Ghost,分区备份,增量备份,光盘备份,等等相关技术与软件;
④了解PcAnywhere远程维护技术;
⑤掌握一台电脑从选购,到硬件、软件安装,测试,使用与维护的全套工序。
第15章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防范
①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分类:木马,蠕虫,等
②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程序性,传染性,欺骗性,危害性,隐蔽性,潜伏性,精巧性;
③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特点:引导型,文件型,网络型;
④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的规律和现象,处理方法与技巧:杀毒软件,使用习惯等;
⑤了解防火墙技术;
⑥掌握网络安全技术。
五、题目类型
1、单选题30%
2、判断题10%
3、填空题20%
4、名词解释题15%
5、问答题25%
六、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院系统考、闭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执笔人:刘强2007年8月20日
审核人:朱艳辉2007年8月22日
批准人:朱文球200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