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唯一的一位开国女将军
“新中国第一女将军”李贞的坎坷经历

“新中国第一女将军”李贞的坎坷经历作者:廖春梅来源:《档案天地》2014年第06期李贞,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将军,也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对与丈夫同挂蒋星的将军,甚至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其与上将甘泗淇被誉为“神州夫妻两将星”。
虽然李贞的威名早已家喻户晓,但她曾三次结婚,两次离婚,饱尝爱情与婚姻酸甜苦辣的坎坷经历却一直鲜为人知。
第一段婚姻:苦难童养媳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
父亲李光田,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8口人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
由于一直想要个儿子,李光田唉声叹气地看着自己的第六个女儿,失望得连名字都不想给她起了,只是随便地叫她“旦娃子”。
不久,李光田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了人世。
李贞6岁时,母亲见家里长期连饭都吃不上,为给女儿一条活路,经打听得知一户姓古的人家家里没有女孩,想找一个养女,遂含泪将李贞送了过去。
谁知,古家已有3个女儿,名为要收养女,实则是招童养媳。
李贞成了实质上的丫环。
不仅必须用弱小的身体承担打水、砍柴、洗衣、做饭、带孩子等繁重劳动,甚至时常得挨打受骂,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几乎是家常便饭。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五岁。
一天,不堪忍受的李贞跟几个同样是童养媳的女孩悄悄商量,决定偷偷离开婆家,到城里去做女工。
古家察觉后,担心李贞一去不回,便决定让她圆房。
1924年正月,16岁的李贞与丈夫举行了婚礼。
丈夫叫古天顺,比李贞大4岁,虽耿直忠厚但脾气暴躁,对于从小被家里当作丫环的李贞,并没有什么夫妻感情,之所以同意完婚,纯粹是出于父母之命。
而李贞更是充满着怨恨。
双方自然毫无爱情可言。
一次,上山砍柴的李贞被倾盆大雨淋得湿漉漉的。
而从田里劳动回来的其他古家人,同样也被淋湿了衣服。
可婆婆一进门,便责骂李贞没有给他们预备干衣服。
李贞解释道:“我也上山砍柴去了……”但话未说完,古天顺见李贞竟敢顶撞母亲,抄起一根棍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朝李贞打去。
遍体鳞伤的李贞对丈夫的粗暴行为伤透了心,也感到非常绝望,决定一死了之,于是跑出去投塘自尽,但被邻居拦住,并劝她说:“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上山砍柴,还要挨丈夫的打骂,这是命呐,女人的命啊!我们女人就要认命呐……”李贞并没有成为认命的女人。
开国女军官(四)

开国女军官(四)开国女军官蒲德生1955年授军衔时全军女军人有11万人,被转业复员者达10万人,而被授予军衔的女军人仅有4665人。
至1965年撤消军衔制时为止,累计授予、晋升校级军衔的总共几十名。
这些校以上女军官是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的,她们战功显著,不愧为巾帼英豪。
她们之中的许多人还是开国将帅的伴侣,所以这些将帅的功勋章里,也记载着她们的功劳。
她们是开国女军官一、开国女少将李贞(1955年授)甘泗淇上将的夫人二、开国女大校毛诚(1955年授)肖月华(1960年被授予)林月琴(1961年被授予)罗荣桓元帅的夫人三、开国女上校丁志辉(1955年授)王长德(1960年被授予)谭政大将的夫人王新兰(1955年授)肖华上将的夫人叶群,林彪元帅的夫人田普,许世友上将的夫人权卫华(1961年授)李基少将的夫人刘坚(1955年授)杨梅生中将的夫人余伟(1955年授)何德全中将的夫人李中秋,李中权少将的妹妹李瑞麟(1961年被授予)何锐(1955年授)袁克服少将的夫人汪荣华(1955年授)刘伯承元帅的夫人吴朝祥(1955年授)陈真仁(1955年授)傅连暲中将的夫人陈斐然(1955年授)傅秋涛上将的夫人周东屏(1960年授)徐海东大将的夫人胡朋(1955年授)胡可大校的夫人郝治平(1955年授)罗瑞卿大将的夫人鄢仪贞(1955年授)吉合少将的夫人彭素(1957年授)董其采(1955年授、1964年晋升)李作鹏中将的夫人四、开国女中校王蓁(1955年授、1964年晋升)徐杰三大校夫人史凌(1963年授)廖政国少将的夫人史群英(1960年授)田华(1962年授、1964年晋升)冯苏(1960年授、1963年晋升)汤池少将的夫人冯明英(1962年授海军中校军衔)王宏坤上将的夫人刘奇(1955年授)张鹏展大校的夫人刘子文(1955年授)李开湘少将的夫人阮若珊(1961年授)黄宗江的夫人李凯(1961年授)李玉兰,张令彬中将的夫人李蓝丁,苑化冰大校的夫人杨炬(1960年授、1962年晋升)王树声大将的夫人何林(1955年授大尉、1963年晋升中校)陆政大校的夫人何曼秋(1955年授)张汝光少将的夫人余光(1963年授)袁渊少将的夫人张苏(1955年授)李定灼少将的夫人奕乐义(1955年授)张庆源中校的夫人杜启远(1955年授、1962年晋升)李天佑上将的夫人范景明(1955年授)王宗槐中将的夫人金瑞英(1955年授)马文波少将的夫人赵政(1955年授、1961年晋升)万海峰大校的夫人柳星,秦光远少将的夫人胡敏,邱会作中将的夫人常凯(1955年授)秦仪华(1960年授)孙仪之少将的夫人黄海云(1955年授)赖春风少将的夫人潘家珍(1961年授)刘子云少将的夫人五、开国女少校马忆湘(1960年授)晏福生中将的夫人王苹(1955年授)公寅华(1964年晋升)史导,王秉璋中将的夫人朱应明(1962年被授予)李则文(1955年授)张步峰少将的夫人李光明(1961年被授予)谭冠三中将的夫人吴继春(1960年授)詹化雨少将的夫人杨磊(1955年授)杨国群(1960年被授予)罗友林大校的夫人江林(1955年授)张广才少将的夫人杜影(1955年授)陈联(1955年授)张雍耿少将的夫人孟瑜,龙飞虎少将的夫人侯正芳(1955年授)毛普安大校的夫人段桂卿(1955年授)姜平(1955年授)贺炳炎上将的夫人姜竞(1955年授)郑文甫大校的夫人郭长春(1955年授)白志文少将的夫人唐渠(1955年授)阎玉珍(1955年授、后晋升少校)何德庆少将的夫人窦克(1955年授)郭天民上将的夫人路伟(1955年授、后晋升少校)戴觉敏(1955年授)饶正锡中将的夫人六、开国女尉官翟云英大尉,刘亚楼上将夫人彭允耐大尉,彭桂卿大校夫人李德序上尉,岳振华大校夫人范景阳上尉,易耀彩少将夫人附: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评授军衔的工作完成以后,总干部部于1956年2月1日向中央军委写出《评衔工作总结》报告,所附“评衔工作总结各种统计表”之“已评定军衔的妇女干部职务与军衔级别对照统计表”显示,在全军军事行政和技术干部中,女性被授予准尉以上军衔者只有4665名,占当时准尉以上该类授衔人数的0.817%。
黄埔李桂花人物简历

黄埔李桂花人物简历黄埔李桂花,广东省南海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被誉为中国首批女将军。
李桂花出生于1923年,家境贫寒。
在她小时候,她的父亲教她要独立自强,不畏困难。
这种教育让李桂花养成了坚毅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当时军校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学员。
在军校期间,李桂花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干。
她在学校的各种训练中总是表现出色,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在困难的环境下,她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
她的同学们都很佩服她的能力和精神。
毕业后,李桂花被分配到军队,成为一名指挥员。
她在军队中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和领导才能。
她善于思考问题,能够准确地分析形势和制定决策。
在训练和作战中,她总能发挥出色的军事才能,有效地指导士兵们完成任务。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李桂花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战斗精神。
她不畏艰险,敢于冲锋在前,带领部队取得了多次胜利。
她的战功和表现为她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除了在军事上取得的成绩,李桂花也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
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投身到帮助贫困地区的慈善事业中。
她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李桂花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成就。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能够战胜一切。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追求进步和追求梦想。
总结起来,李桂花是一位具有卓越领导能力和战斗精神的女将军。
她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一个值得崇敬和学习的典范。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巾帼英雄典型事迹材料(精选)

巾帼英雄典型事迹材料(精选)巾帼英雄典型事迹材料(精选)巾帼英雄是指在特定时期或特殊环境下,以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为社会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女性典型。
她们的事迹和精神充分证明了女性的价值和能力,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力量。
下面是一些巾帼英雄的典型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敬佩她们的伟业:一、开国少将张丽华张丽华(1929年—2018年),我国第一位女性空军少将。
她出生于河北省一个贫苦农家,小时候的她就表现出过人的勤奋和聪明。
1951年,她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在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女性飞行员只有蔡同荣一人。
受到蔡同荣的鼓舞,张丽华怀揣梦想,努力学习,追求自己的航空梦想。
在严格的训练中,她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优秀成绩,被评为“三好学员”。
1952年,张丽华成为首批女性航空兵,开始接受飞行训练。
她在超低空、超短距离降落等多项训练中都表现出色,以出色的飞行技术成为空军飞行偶像。
她带领飞行员们执行各类飞行任务,包括人员输送、军事侦察等,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色,多次受到表彰。
1982年,张丽华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她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广大妇女树立了榜样。
二、护士长黄花荣黄花荣(1925年—2017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中国军队服务的护士长。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妇女在战争中同样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1941年,黄花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日战争。
由于她在照顾伤病员上的杰出表现,很快便被选拔为卫生员,并接受了系统的护理培训。
在她的努力下,她的部队成立了一个规范的医疗队伍。
在解放战争期间,黄花荣随部队转战多地,为伤病员提供了精心的护理和治疗。
她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进入战斗前线救治伤员,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胜利后,黄花荣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伤病员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军模范军医”荣誉称号。
她的事迹成为了护理领域的榜样。
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

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空前绝后:1959年国庆230名开国将军大合唱为了迎接庆祝建国十周年大典,由中共将军(包括当时惟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在内)组成的“将军合唱团”于1958年12月5日成立。
据《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会刊》报道:在成立大会上,高等军事学院陈伯钧副院长说:论嗓子我们不如青年人那么清脆响亮了,但我们还要放声歌唱,歌唱我们年青的国家,歌唱我们这有着无限美妙青春的社会,我们会越唱越年青,越加生气勃勃地去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到人民大会堂观看演出的现场观众。
现场主持人解说道:演唱者将军业余合唱团。
将军业余合唱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的上将、中将、少将230人组成。
将军合唱团”由唐延述中将担任合唱团团长,王中槐中将任政委,李志民上将担任合唱团指挥,并派专业人员谢承培专责辅导。
图为合唱团指挥李志民上将。
“将军合唱团”演唱开始前,由熊伯涛少将朗诵开场白。
熊伯涛少将朗诵道:我们一群红军老战士来自农村,来自工厂……为了捍卫祖国的建设,我们聚集着无穷的力量。
在这宏伟壮丽的节日里,我们真情歌唱、歌唱、歌唱亲爱的祖国、歌唱百战百胜的人民武装……这些老当益壮的将军们刻苦学习,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一遍一遍地唱,从不嫌麻烦。
图为演出现场。
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开幕式上,在国庆十周年的人民大会堂上,每当主持人报出晚会的第一个节目由“将军合唱团”演出大合唱《红军纪律歌》、《在太行山上》、《我是一个兵》时,总会引发全场激动欢呼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将军合唱团”成员,当时惟一开国女将军李贞。
红军时期战斗中失去左臂的彭绍辉上将为了掌握从后半拍起的节奏,反复研究,用右手拍着肋骨,利用气息的自然反应,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种唱法。
“将军合唱团”演出大合唱《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
谢幕。
影片结束。
共和国第一女将军的巾帼传奇

共和国第一女将军的巾帼传奇共和国第一女将军的巾帼传奇1955年9月27日,百万官兵期盼已久的授衔授勋典礼拉开序幕,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予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
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
从童养媳到女将军戎马倥偬革命一生1908年2月,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县小板桥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
李贞有姐妹6人,小妹妹出生两天,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两亩薄田,几间草房。
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儿寡母生活难以维计,母亲无奈眼含泪水将6岁的李贞送去给人做了童养媳。
1926年,18岁的李贞投身革命,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湖南,反动派四处追杀共产党人。
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她秘密联系上几个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
李贞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了游击队士兵委员长。
虽然是女同志,但李贞性格倔强,战斗十分勇敢。
李贞带领游击队员利用群山与敌人巧妙周旋,拿着简陋的武器坚持武装斗争。
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李贞纵身跳崖,万幸的是被树枝挡住幸免于难。
1928年,在攻打张家坊团防局的战斗中,一批游击队员化装成秋收短工,把枪藏在禾桶里,混入街头做内应,另一批化装成迎亲队伍。
李贞假扮新娘,乘坐花轿,游击队一路吹吹打打,大模大样,趁敌不备之时,便一拥而入,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短短半个小时战斗,张家坊团防局被连窝端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各地红军相继开始长征。
李贞随红二方面军行动,长征途中,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的组织部长。
长征出发时,李贞已怀有身孕,但她既要随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晚还要统计伤亡数字,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
中国女将军李贞

中国女将军李贞李贞像1990年3月11日,为党为人民戎马倥偬、艰苦奋斗了64个春秋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童养媳出身的女红军李贞,被晋升为中国第一个女少将。
1988年金秋,军队再次实行军衔制,在千余名将军中,又有5位女性的肩头托起了夺目的金星。
这一举世瞩目的阵容,不仅是中国女兵的骄傲,也足以使中华女性自豪。
李贞,1908年2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的一个农民家里。
由于家境贫寒,年仅6岁的李贞就被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
1926年春夏,大革命的洪流涌入浏阳河,李贞毅然剪掉辫子,参加革命队伍。
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浏阳游击队同敌人进行过多次战斗,李贞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
一次,这支游击队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头上,子弹打光了,猖狂的敌人喊着要“抓活的!”李贞带领大家同敌人拼刺刀。
最后只剩下六七个人,被逼到狮子崖上,眼看就被敌人抓住了。
在这危急关头,李贞果断地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抓活的,往下跳!”话音刚落,她两眼一闭,纵身跳下悬崖,其他游击队员也跟着跳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贞苏醒后发现自己被卡在树杈上,只觉得疼痛难忍,鲜血顺腿流到脚面。
原来是流产了。
从此,李贞再也不能生育了,可是她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先后抚养过二十多名烈士的遗孤和战友的孩子。
红军长征时期,李贞曾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在以后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无论是解放大西北,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到处都留下了李贞这位巾帼女将的足迹。
全国解放以后李贞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军委防空军干部部部长、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
在地方,她又是第一、第二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顾委委员。
网友谈冼夫人文化(十八):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女将(女性军事领袖)只有五位

⽹友谈冼夫⼈⽂化(⼗⼋):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将(⼥性军事领袖)只有五位注:本⽂最早于2012年发于百之度空之间、铁⾎论坛,后发于本博客,但不知何故,后来被删除了(有敏感词?),现在重新发回来,但已找不回原来的最新版本。
本⽂可能是⽬前为⽌关于冼夫⼈的⽹⽂中传播最⼴的⽹⽂,甚⾄⽐央视的《冼夫⼈》记录⽚也过之⽽⽆不及,被⽹上⽤各种有吸引⼒的标题所⼴泛转载、改编和引⽤,显⽰出强⼤的传播⼒。
kao!好不容易⽤折半查找法找到敏感词是“江主之席”。
在中国,单是发贴就已经浪费⼤量宝贵的青春,更不必说浪费了本站极其缺乏的百度指数。
⽇本⼈⽥中芳树也被中国的戏说忽悠了,竟将穆桂英也列为名将。
看看下⾯的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名将。
⼀、妇好——第⼀位⼥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任王后,商朝最⾼军事领袖。
战争⼥神、胜利⼥神和幸福⼥神。
1、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的第⼀位⼥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位杰出的⼥政治家。
2、打败的国家最多,打败了周围⼆⼗多个⽅国(⼩国),包括独⽴的⼩国、叛乱的⼩国。
3、唯⼀使9公⽄⼤斧的中国⼥将,有出⼟⽂物可证。
4、领导了中国最早有⽂字记载的“伏击战”,也可能是世界有⽂字可证的最早的“合围战”,⽐长平⼤合围和坎尼之战还早得多。
妇好这场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起征伐巴⽅的⼀战。
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西⾯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对巴⽅军队发起突然袭击。
巴⽅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
⽇本战国双雄武⽥信⽞、上杉谦信的第四次川中岛会战,武⽥⼀⽅也想采取类似战法,但由于配合不好⽽没有成功。
5、同时是⼀国之后⼜是⼀⽅诸侯的唯⼀⼈。
是第⼀个拥有⾃⼰封地的⼥⼈,⽐同样拥有封地的冼夫⼈还早。
6、历史功绩:妇好征战,协助丈夫开创了“武丁中兴”时代,延续了商的国运,使商朝领⼟⾯积扩展到最⼤,奠定了中国以后的领⼟基础。
⼆、冼夫⼈——史上最全能完美的⼥性军事领袖有多⽜原名冼百合(公元512年—公元590年),⼴东⾼凉(今⼴东⾼州、电⽩、阳西⼀带)⼈,历跨梁、陈、隋三朝,⼴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唯一的一位开国女将军:曾参加抗美援朝
2011年09月15日 09:33
来源:湖南日报作者:黄纯芳
字号:T|T
1680人参与5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先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她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
本文摘自:《湖南日报》2011年09月06日09版,作者:黄纯芳史宣,原题:《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生平
李贞(1908—1990),湖南浏阳人。
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
曾任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她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
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先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
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她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
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1975年10月,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
她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她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故事
舍身跳崖
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湖南城乡,敌人四处追捕共产党员李贞。
李贞钻进了湘赣边界的深山密林,她挎着竹篮子,四处寻找隐藏的共产党员。
经过多日奔波,她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员刘先行、刘正元和李汇东。
4名共产党员会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党支部,李贞任书记——这是浏阳县永和区第一位地下党支部书记。
革命火种又在浏阳大地上点燃。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正在筹划之中。
9月11日,秋收暴动的工农队伍打进了醴陵,接着又攻进了浏阳。
李贞带领党支部的同志立即投入战斗,策应部队,打击敌人。
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后,白色恐怖又一次降临浏阳河两岸。
刘少龄任队长、颜启初任党代表、李贞任士兵委员长的浏东游击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立了。
开始,游击队只有几个人,两条枪,他们以大围山、连云山为依托,靠鸟枪、马刀、梭镖与不断来犯的敌人巧妙周旋。
游击队日益壮大,国民党当局大为震惊。
湖南军阀何键命令周翰带领一个团,同时纠集当地的团防军、联防军,向浏阳扑来,发起了冬季“围剿”。
李贞带领游击队依靠有利地形,顽强地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
第二天傍晚,枪声稀疏了。
队长考虑李贞怀有4个月的身孕,便让她和几名游击队员先行撤离阵地。
李贞说:“我是共产党员,应当让地方干部和群众先撤。
”
突围的同志刚下山,就遭到敌人的疯狂扫射,除一名游击队员和几名地方干部群众成功突围外,其余同志都壮烈牺牲。
天黑了下来,敌人燃起火把搜山。
李贞临危不惧,带领游击队员顽强抵抗。
子弹打光了,就搬起石头朝敌人头上砸去。
从后山偷偷爬上来的敌人迂回包围过来。
李贞和几名游击队员退到了祖师岩的悬崖上。
“抓活的!”“抓活的!”敌人的嚎叫声不绝于耳。
眼看敌人就要攻上来了,李贞对仅剩的4名游击队员说:“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往下跳!”话音刚落,她第一个纵身跳下悬崖。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贞清醒过来。
她发现自己被卡在崖边的树丛中,腹中的胎儿不幸流产。
在两名幸存战友的搀扶下,李贞咬着牙坚持走了五六十里路,终于逃出敌人的包围,回到了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