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基本知识说课材料

有线电视基本知识说课材料
? 可见光——384THz--769THz、781--390nm,它能引起人们的 视觉。
? 频率更高的还有: 紫外线—800THz--300KTHz 常用于消毒、杀菌 X射线—300KTHz--50MTH 金属探伤、透视 γ射线—1018Hz--1022Hz
5
一、有线电视网络的组成
? 电磁波可分为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 ? 线极化波又可分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 ? 垂直极化波多用于中波广播、移动通讯、
? 用户分配网的任务是把干线传输来的电视信号经 分配系统均匀地送到千家万户。
21
卫星
卫星
接收机 接收机
电视 解调器
电视 解调器
频道 处理器
调频 接收机
SDH
调频 接收机
适配、 解码器




光 接收机
放像机

电视
电视
调制器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电视 调制器
多路混合器
调频 调制器
多路混合器
电视 调制器
100-10 米
8 甚高频(VHF)
30-300 兆赫(MHz) 米波
10-1 米
9
特高频(UHF) 300-3000 兆 赫 分米波 1-0.1米
10 微 超高频(SHF) (MHz)
厘米波 0.1-0.01 米
11 波 极高频(EHF) 3-30 吉赫(GHz) 毫米波 0.01-0.001 米
S/N=Ps/Pn 或 ( S/N ) dB=10lgPs/Pn=PSdB – PndB
? 载噪比表示高频载波与噪声的相对强度, 是恒量 射频信号通道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也是反映音、 视频信号经过传输解调后的信号质量。用 C/N表 示。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问:电流的形成?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符号用I 。

问:什么是电压?答:网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就叫电压。

符号U 。

问:什么是电阻?答: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称为电阻。

符号R 。

问:什么是电功率?答: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称为电功率。

问:什么是交流电?答: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问:电容是什么?答:电路中用以储积电荷的元件。

符号C 。

问:什么是导体?答:各种物质按导电特性来分类,容易导电的叫导体。

极难导电的叫绝缘体。

导电特性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半导体。

问:什么是同步卫星?答:卫星与地球同步运动称为同步卫星。

问:什么是电缆电视?答:邻频传输系统就是电缆电视,也叫有线电视。

简称CA TV。

问:什么是单模光纤?答: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问:什么是HFC网络?答:是指以光缆为传输干线光纤/同轴混合网络。

问: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总方针是什么?答:高质量、不间断,既经济又安全。

电流的单位是安,符号A,电压的单位是伏,符号是V,电阻的单位是欧,符号是Ω。

欧姆定律:当导体温度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流流通提供了路的途径叫电路。

电源:电路中供给电能的设备称为电源。

负载:电路中使用电能的设备称为负载。

电功:当在一段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正电荷从高电位端移向低电位端,电场力对它作的功。

电功率:为了衡量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把单位时间内作的功称为电功率符号P。

直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简称直流。

符号I 。

交流:大小和方向都承受时间变化,称为变动电流。

其中一个周期内电流的平均值为零的变动电流则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符号为i 。

电阻的串联: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的头尾相联,叫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并排地联在一起,电流可以从各条途径同时流过各个电阻,这叫电阻的并联。

电阻的混联:电阻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联接方式,就是电阻混联。

有线电视系统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系统基础知识

单元一有线电视系统一、应用场所与作用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设置场所为住宅建筑,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广播电视的收视条件和增强抗干扰性能。

早期的电视都是以无线、空间波的形式来传送电视信号的,这样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信号的传送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信号质量较差。

为了改善收视效果,人们开发并使用了有线电视系统。

同时在某些场合下还可以进行其他图像、数据、信息传输。

二、组成与工作原理CA TV系统如下图所示,主要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分配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㈠前端系统前端系统由信号源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

1.信号源部分。

信号源部分是对系统提供视频和音频信号等多种信号源。

信号源部分的主要器件有地面电视接收天线、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卫星电视接收机、光缆信号源、各类摄录放像设备、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等。

2.信号处理部分。

对系统提供的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控制,其主要器件有天线放大器、宽带放大器、衰减器、调制器、解调器、滤波器、频道变换器、混合器等。

㈡传输系统传输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质量信号尽可能保质保量地送给用户分配网络。

传输系统的质量对整个系统有直接的影响。

其主要器件根据使用的传输线缆的不同而不同。

在电缆传输系统中主要有干线放大器、同轴电缆、均衡器等,在光缆传输系统中主要有光发射器、光接收机、光缆等。

㈢分配系统分配系统是把干线传输的射频信号分配给系统内的所有用户,并保证各用户的信号质量和各用户终端的电平均衡度。

其主要器件有同轴电缆、线路延长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用户终端(即电视出口插座)等。

按系统中不同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分为全同轴电缆系统、光缆与同轴电缆混合系统、微波与同轴电缆混合系统和全光缆系统。

✧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都使用同轴电缆为全同轴电缆系统。

由于电缆对信号的损耗较大,所以全同轴电缆系统目前仅有小型系统还采用这种传输方式。

✧光缆与同轴电缆相结合的系统目前大、中型系统一般均为这种系统。

通常干线用光缆,分配系统用同轴电缆。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有线数字电视根底知识一、有线电视概述1、电视信号的传输形式就电视技术的原理而言,传送活动景像的电视系统,通常由摄像、信号处理、传输、显像等局部组成。

图像信息的顺序传送原理,是电视信号产生的根底。

其根本方法是将要传送的图像分解为许多像素,将各像素的特征,如亮度和颜色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转变为电信号的幅度和时间序列,依次传送和处理,并附加表示各像素相对位置的特征信号——同步信号,以便于在接收端电—光信息复原时像素的再现定位,这就是电视技术中电视信号的产生原理。

对于这种包含全部图像信息的全电视信号,其传输的根本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基带传输是通过传输线或其它媒介直接传输基带信号。

一般应用在视频设备比拟集中的地方。

2〕无线电视传输即将基带电视信号和伴音信号通过幅度调制的信号变换处理方法,调制在射频载波上,以便由后者通过适当的天线以高频电磁波形式幅射出去。

对于无线传输方式的接收端来说,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接收天线设施来提高接收信号的强度和质量,信号复原的水平因人因地而异,不能做到一致的效果和普遍的稳定。

〔3〕有线电视传输将一定幅度的全电视信号经射频调制处理后,把具备全部声像信息特征的射频载波信号,过有形的传输媒介,如同轴电缆、光纤等介质构成的线路网络形式来进行传输处理的方式。

由于无线播送电视因其固有的开路发射特点而带来的种种弊端,如节目源增加要扩展频道的数量,其结果又受到频率分配的限制。

而有线电视可以在前端演播室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的视频节目,以及卫星电视信号、微波中继信号等各类基带视听信息加以选择、处理、解调、调制等,再经电缆分配系统传送给闭路系统网络内所覆盖的广阔用户。

这种不受频率使用法规的局限、不受自然环境干扰的电视信号传输形得到了迅速的开展,支持其设施开展式,的基础产业也逐渐形成,推动了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路媒体并具有处理多路多功信号特点的电缆电视系统。

随着光纤设备的技术运用,网络的覆盖途径和范围更加扩大,系统的功能和网络管理又列入了自动调节控制技术,智能型计算机技术和各种辅助工程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信息来源的新技术运用方面开展也很快。

有线电视基础共31页PPT资料

有线电视基础共31页PPT资料
2019年以来,全国范围开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 体转换,机顶盒由单向标清向双向高清、高集 成、多功能方向升级;
Rev.2
二、基本构架
信号源包括本地信源和异地信源 本地信源如磁带(录音/录像)、光盘、摄像机等; 异地信源如卫星、微波接收站等;
Rev.2
二、基本构架
前端主要负责节目的内容编辑、加密加扰、复用分发 、监测监控等
有线电视网络基础
物联谷科技 技术部 2019-09-10
Rev.2
目录
• 一、发展历程 • 二、基本构架 • 三、常见器材 • 四、常用工具 • 五、发展趋势
Rev.2
一、发展历程
有线电视系统首先出现于40年代的美国, 最初的的系统是用在公寓大厦的共享天线 电视;共享天线电视很简单,由一部安装 在主天线近旁的共享天线电视放大器和铺 往各住户的有线电缆组成。
6、光缆 常见的光缆有带缆、层绞缆、自承缆、束管缆
等。
Rev.2
三、常见器材
6、光缆 常见的光缆有带缆、层绞缆、自承缆、束管缆
等。
Rev.2
三、常见器材
6、光缆 光纤由纤芯、包层、涂敷层组成。 纤芯用于传输光波;包层用于形成一定的折射
率,使光波在纤芯内全反射;涂敷层用于标识 色谱。
Rev.2
一、发展历程
1974年至1983年,共用天线出现在各个居民楼 或平房顶上,这一阶段可视为有线电视的初级 阶段即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特点是 全频道隔频传输,一个共用天线系统可以传输 五六套电视节目。
1983年至1990年,北京燕山石化建设1万户的 有线电视网络,1985年长沙市建成有线电视网 ,标志着有线电视跨出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 段发展的技术特点是以电缆方式建企业或城域 网络、邻频传输,传输的节目套数在十套左右 。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一、常用有线电视器材1、电缆型号:常用电缆 75-5 75-7 75-9 75-12 发泡:单护发泡、双护发泡. 类型:发泡电缆、耦芯电缆、进口电缆特点:频率越高,损耗越多。

2、分支分配器⑴分支器分支器通常用于较高电平的馈电干线中,它能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从干线取出部分信号供给住宅楼或用户,有时也可用二分支干线提供信号电平,通过分支器的电视信号其中一小部分从分支端输出,大部分功率继续沿干线传输。

BR 一分支符号: IN OUT(插入损耗) A:插入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干线输出端之间的传输损耗,即输入信号电平(dB)与输出信号电平(dB)之差,用dB表示。

B:分支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分支输出端之间的损耗,即干线输入端电平(dB)与分支端输出电平(dB)之差,用dB表示。

C:分支损耗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损耗大,则插入损耗小;分支损耗小,则插入损耗大。

例: 108:3dB 208: 3.5dB 112: 1dB 212: 2dB 120: 0.5dB 220: 1dB D:分支口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口越多,插入损耗越大。

我们实际上设计中通常按照2DB来计插入损耗。

⑵分配器分配器是用来分配高频信号的部件,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将一种信号功率平均分配给几路(通常是分为两路、三路、四路、六路);二是可将两路、三路、四路和六路信号混合起来。

分配损耗:是指分配器输入端的输入电平Ui(dB)与输出电平Uo(dB)之差。

分支器和分配器的根本区别在于,分配器平均分配功率,而分支器是从电缆中取出一小部分功率提供给用户,而大部分功率继续向后面传输。

3、串接分支器(串接单元)串接分支器是将分支器和用户终端合成为统一体,具有分支器和系统输出口的功能,所以叫串接分支器,有的又叫串接单元。

4、用户盒用户终端是CATV分配系统与用户电视机相连的部件。

面板分为单输出孔和双输出孔(TV、FM),在双输出孔电路中要求TV 和FM输出间有一定的隔离度,以防止相互干扰。

有线电视入门知识

有线电视入门知识

有线电视入门知识视频技术术语--DTV数字电视DCE数据通信设备HDTV高清晰度电视DAB数字音频广播EDTV增强清晰度电视DBS直播卫星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DNA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DN数字数据网络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TB数字地面广播DVI交互式数字视频DVB数字视频广播VOD视频点播DET数据终端设备NVOD准视频点播VOD即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结合的产物。

VOD技术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用借助录像机、影碟机、有线电视而在电脑或电视上自由地点播节目库中的视频节目和信息,是可以对视频节目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的交互式系统,是世界各国的软件研发人员近年来重点研究的应用领域。

VOD的本质是信息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获得多媒体信息,它区别于信息发布的最大不同:一是主动性、二是选择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信息的接受者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将越来越符合信息资源消费者的深层需要,可以说VOD是信息获取的未来主流方式在多媒体视音频方面的表现。

VOD的概念将会在信息获取的领域快速扩展,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HFC主要是指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组成的用户分配网络,目前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有线电视节目基本上是通过HFC网传到用户终端的,HFC网现已成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利用这种现有技术,HFC网可提供面向家庭的全部广播及通信服务,包括电视、调频广播、电话、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目前国内HFC混合式光纤网主要用于传送广播电视节目,有些地区已进行了电话及互联网业务试验,如青岛和深圳市。

HFC网的拓朴结构为星形与树形结合形状,干线以光缆为主,通常是星形分布;光缆与同轴电缆的连接点称为光结点,光结点到用户是传统的同轴电缆分配网,基本为树形分布。

有线电视复习纲要

有线电视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一、英译中:20%MATV:共用天线电视系统EVM:误差矢量幅值CATV:有线电视系统VOD:视频点播OTN:光传输网NVOD:准视频点播OLT:光线路终端SAWF:声表面波滤波器ODN:光配线网SCPC:单路单载波ONU:光网络单元MCPC:多路单载波OBD:分光器ASI:异步串行接口SDH:同步数字体系ECM:授权控制信息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EMM:授权管理信息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STB:机顶盒IPCC:IP呼叫中心CAS:条件接收系统VSB-AM:残留边带调幅CW:控制字CM:电缆调制解调器SK:业务密钥CMTS: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PDK:个人分配密钥公钥AON:有源光网络EPG:电子节目指南PON:无源光网络PSI:节目特定信息APON:基于ATM信元的无源光网络SI:业务信息EPON: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PMS:节目管理系统GPON:千兆能力的无源光网络SMS:用户管理系统P2P:点对点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P2MP:点对多点PPC:按频道收费SNR:信噪比PPV:按次收费CNR:载噪比IPPV:即兴点播收费CSO:组合二次差拍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CTB:组合三次差拍VPLS: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HM:信号交流声比VPN:虚拟专用网络CM:交扰调制比BC:广播信道DG:微分增益失真IC:交互信道DP:微分相位失真DWDM:密集波分复用FEC:前向纠错ATM:异步传输模式ARQ:反馈重发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HEC:混合纠错SONET:同步光纤网络ASK:幅移键控QoS:服务质量FSK:频移键控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PSK:相移键控PDFA:掺镨氟化物光纤放大器MASK:多进制幅移键控RPR:弹性分组环QPSK:正交相移键控FTTC:光纤到路边QAM:正交幅度调制FTTB:光线到大楼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FTTH:光纤到户BER:比特误码率FTTP:光纤到用户所在地MER:调制误码率FTTZ:光纤到社区FTTO:光线到办公室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TSA:光纤到服务区MAN:城域网EOC: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传输MOCA: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PCP:多点控制协议HiNOC:基于同轴电缆的数字射频接入技术DBA:动态带宽分配POS:无源光纤分支器APS:自动保护倒换RRT:往返时间二.绪论1.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分的功能?⑴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终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第一节一、有线电视的组成有线电视的组成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系统信号源:是有线电视的信号的源头。

我们现在主要涉及到的信号源由卫星接收(大锅直接接收的卫星电视信号)、开路信号(普通无线天线接收的信号,类似于当地无线节目)、硬盘播出(有代表性的VOD互动点播、影视频道等自办节目)前端:常语也就是有线电视的总机房。

前端的作用是把信号源的信号通过调制混合到固定的频道、利用光发射机、放大器等设备发送到干线线路上。

各个乡镇还有分前端,分前端主要由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光分路器等设备组成。

干线传输系统:作用是把前端机房利用光缆、电缆等传输设备将前端信号传输到各个用户分配网系统。

干线传输方式分为: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电缆传输三种方式。

用户分配系统:作用是将干线传输来的信号利用光接收机、放大器、过流分支分配器等有源器件和普通分支分配器、用户盒等无源器件经过电缆平均分配到用户电视的系统。

用户分配网络结构有树枝型、星型、混合型三种结构。

光接收机:作用是将干线系统传输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放大器:作用是将电缆的衰减进行放大补偿。

放大器分为60伏内供电和220伏市电两种。

我们网络现用的以60伏内供电为主。

放大器正常的的输入电平值(也就是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强度)为75正负3db;输出电平值(也就是输出放大器的信号强度)为94--100db.电平单位(也就是信号强度)为db。

入户电平值应在65--80db,我们现在对于施工队的要求是70db正负3db .电缆:我们系统现在所用的电缆有-9、-7、-5三种。

(1)-9电缆主要运用于放大器之间传输。

(2)-7电缆主要运用于放大器到用户分配端之间。

(3)-5电缆主要运用于分支、分配器到用户电视之间。

系统内电缆的阻抗值为75(欧姆)。

二、有线电视的分类干线传输系统分为:光缆+电缆传输系统、微波接收+电缆传输系统、电缆传输系统有线网络系统分为:A系统10万户以上 B系统10万户以下有线系统频率分为:300兆(MHZ)550兆(MHZ)750兆(MHZ) 860兆(MHZ)1000兆(MHZ)第二节一、同轴电缆的结构(1)同轴电缆的结构:内导体、绝缘介质、外导体(屏蔽层)、护套1、内导体(就是电缆中的芯线):作用是传输供电电流和有线电视信号的主体。

内导体(电缆的芯线)的分类有:空芯铜管、实芯铜棒、铜包铝棒、铜包钢棒等几种。

我们现在使用的为以下几种类型:干线传输运用的为铜包铝线、分之线和入户电缆运用的为铜包钢线。

2、绝缘介质(就是电缆中的锡纸层和泡沫层)。

3、外导体(就是电缆中的网线,术语为屏蔽层)分为:金属管状(一般为铝管)、金属带装(一般为铝带缠绕)、编织网(一般为铝镁合金的编织网线)这种是我们网络所用的电缆。

特性:抗击外界干扰,防止电缆信号的泄露。

4、护套(就是电缆的外皮)。

(2)同轴电缆的分类及命名方式1、干线电缆:我们运用的为-9电缆,其电缆的外径为9MM(毫米)2、支线电缆:我们运用的为-7电缆,其电缆的外径为7MM(毫米)3、用户分配电缆:运用的为-5电缆,其电缆的外径为5MM(毫米)命名方式(忽略)`二、同轴电缆的特性1、电缆的特性阻抗为75欧姆2、衰减特性:频率越高,衰减越大;频率越底,衰减越小。

例:750兆系统下对于最高频率(就是我们现在运用的系统网络)-9电缆每一百米衰减为9 db-7电缆每一百米衰减为11db-5电缆每一百米衰减为15db3、温度变化对电缆的衰减特性:温度越高,衰减越大;温度越低,衰减减小。

温度升高一度,电缆每米的衰减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0.002db。

4、电缆的使用期限:当电缆的衰减高于正常衰减值的10%-15%时应更换电缆。

通常使用期限为7—20年之间。

第三节有线电视的三大技术指标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

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

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

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

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我国电视制式的视频带宽是5.75MHZ,在常温下所产生的噪声功率是2.4dbμV。

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

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

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

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

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

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根据以上所述,一条由多个放大器串接而成的CATV电缆网络,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入载噪比肯定比前一级放大器输入载噪比低,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CATV系统中,为保证载噪比的指标,越后级的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要求就越高的原因。

多级同一型号放大器串接链路载噪比的计算公式是:C/N=Vi-F-10lgn-2.4 (db) Vi为输入电平;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是串接的放大器级数;2.4是常温下的热噪声功率。

二、CATV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在整个CATV网络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源器件,如电缆放大器、光收发机等,这些有源器件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这些非线性失真的结果会在系统上产生很多新的频率分量,称之为产物。

如果这些产物落在播出频道带内,就会对这些频道的图象产生干扰,如图象拉丝、网纹干扰、“雨刷”干扰、“串象”等,根据对图象的干扰表现方式,非线性失真可分为交扰调制干扰(又称交调失真)和相互调制干扰(又称互调失真)两类。

所谓交扰调制干扰是当CATV系统同时传送两个载频不同的调幅波时,通过系统的有源器件会使这两个射频信号相互作用而使电视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受到通带外的干扰信号的调制而形成的干扰。

其特点是:1、当收到有用信号时,才出现干扰,有用信号消失则干扰信号也消失。

2、干扰信号远大于有用信号时,会造成“阻塞”(此时电视机看不到任何图象)。

3、干扰频率与信号频率的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4、只有调幅信号才会产生交调干扰。

5、当两个以上的输入信号之一的幅度大到足以使放大器工作到饱和状态时就可能产生交调干扰。

所以,交调干扰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处理信号的线性能力(即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所谓相互干扰或相互调制,是由两个以上的频率成分差拍(加或减)后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和任一输入信号的频率都不同,但当它落在某一输入信号的频带中间就会形成相互干扰。

相互干扰在图象上表现为一种网纹干扰。

互调干扰和交调干扰一般是同时发生的。

任何一个有非线性失真的设备(如放大器),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可用下式近似表示:U0=K1Ui+K2Ui2+K3Ui3 其中K2Ui2称为二阶项,K3Ui3称为三项上式中U0是输出电压,Ui是输入电压。

现在假设有两个信号A和B同时输入,那末输入信号的表达式:Ui=ACOSω1t+BCOSω2t输出电压:U0=K1(ACOSω1t+BCOSω2t)+k2(ACOSω1t+BCOSω2t)2+K3(ACOSω1t+BCOSω2t)3上式的第一项是我们需要的信号,它将输入信号Ui放大了K1倍。

第三项(叫三阶项)K3(ACOSω1t+BCOSω2t)3展开如下:=K3(A3COS3ω1t+B3COS3ω2t+3AB2COS2ω2tCOSω1t+3A2BCOS2ω1tCOSω2t)=K3[3/4A3COSω1t+3/4B3COSω2t+A3/4COS3ω1t+B3/4COS3ω2t+3/4A2BCOS(2ω1±ω2)t+3/4AB2COS(2ω2±ω1)t+3/2AB2COSω1t+3/2A2BCOSω2 t]在上式中,含有COS3ω1t和COS3ω2t的项是三次谐波项,称为三次谐波产物。

含有(2ω1±ω2)和(2ω2±ω1)的项是差拍项,称为三次差拍产物。

这些项都有可能落入正常频道之中形成互调干扰,所以,我们将式中的这些谐波项和差拍项所产生的频率分量落入到正常频道中的那部分产物称为三阶互调产物,这三种产物之和我们称为组合三次差拍,简称CTB。

式中的最后两项的频率仍然是基本频率,而不是新产生的频率,所以不属于互调,但是它们的幅度上不但有本频道的电视信号,而且有其它频道的电视信号。

如K3*3/2AB2COSω1t项,它是A频道的基本频率ω1,所以在收看A频道时肯定能收到这一项的产物。

但是它的幅度上存在B2项,因此出现了B频道信号,造成两个图象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串象现象。

所以这两项为交扰调制干扰项。

CTB产物的分布是这样的,落入工作频道内的CTB产物中的大部分,一般群集在某一两个特定的频率上,在这两个频率上可以群集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失真产物。

这个特定的频率我们称为CTB的主要群集点频率。

在相邻等间隔的那些频道(如DS6—DS12、Z1—Z37)中,图像载频就是这些频道CTB产物的主要群集点频率,在图像载频上群集的CTB数量,中间频道最多,随着频道的升高或降低,都逐渐减少,呈对称或接近对称。

在DS1—DS3和DS4、DS5中,CTB的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

在DS13—DS22中(550MHZ系统),CTB产物主要部分集中在图像载频和+1MHZ两处,这两个频率都是CTB的主要群集点频率。

随着频道的升高,图像载频上CTB产物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中间最多,两头减少呈对称。

在+1MHZ处,则是逐渐减少的。

二阶项:K2(ACOSω1t+BCOSω2t)2将此式展开=K2[A2/2+B2/2+A2/2COS2ω1t+B2/2COS2ω2t+ABCOS(ω1±ω2)t]式中A2/2、B2/2是直流项(低频项),可通过电容去滤除,第三、第四项是二次谐波项(称二次谐波产物),第五、六项是差拍项(称差拍产物),总的来看,后面四项都是新产生的频率项,只要它们落入正常频道之内就形成互调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