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溶液

合集下载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溶解后未冷却立即转移
(4)定容时仰视体积标线
(5)定容时俯视体积标线
(6)定容时不慎超过标线,再吸出 (7)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
随堂检测一
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50mL, 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10 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烧杯 中 加 少量 蒸馏水将其溶解,待 冷却 后将溶 液沿 玻璃棒移入
4. 转移
注意事项: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提问: 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此 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 处理? 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碳酸钠未被 转移。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 璃棒。
5. 洗涤
注意事项: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要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
液)
配制500mL0.1mol/LNa2CO3 溶液。
1. 计算需要称量的碳酸钠的质量:
n CV 0.1 0.5=0.05mol m=nM=0.05 106=5.3g
2. 称量
容量瓶的规格
常用的有:
所 配 溶配 液制 体溶 积液 相时 等, . 或选 稍用 大和 的 容 量 瓶 进 行 配 液
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容量瓶的使用
1. 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 刻度 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4.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记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记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n=C V,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实验用品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用玻璃棒搅拌)(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要求平视)(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结果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实验结论(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备注重点注意事项:(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含说课)说课: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属于一个学生分组实验且此实验是学生所做的第一个定量实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要认识并掌握新的仪器——容量瓶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又要对使用天平称量的操作、烧杯、玻璃棒的正确使用、溶解的操作等一系列基本操作进行复习。

在教学目标上,第一、要复习已会的基本操作。

第二、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与技巧。

在教学过程上,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协作完成实验,最终完成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等情感态度目标。

二、所用到的药品、仪器。

药品:食盐、蒸馏水。

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10ml 量筒、称量纸、药匙、玻璃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原课本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一、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用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在原料选取上分别为固体和液体,对应的量取工具分别为托盘天平和量筒(本来托盘天平的精密度是不够的,应该选取分析天平,但限于中学学校设备,故选用托盘天平)。

但是此学生实验配制的溶液浓度小,回收价值不大,一般作废液处理。

故此,我们选择用大试剂瓶将学生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回收,再将氯化钠溶液代替盐酸供给学生。

这样,既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又减小了废液处理难度,保护了环境,还避免了使用盐酸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首先必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药品的需求量。

而常见的药品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如何进行换算这是一个重点。

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供的浓氯化钠溶液采用质量分数的表示形式。

教案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b)过程与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

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实验原理:根据欲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即n=C B×V、m=n×M,求出所需溶液的质量,在烧杯内用少量水将溶质溶解,在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为规定的体积,既得所配置的溶液。

实验步骤:1、计算:n=C B×V=1.00mol×0.1L=0.1mol,m=n×M=0.1mol×58.5g mol-1=5.85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 5.9g,因为托盘天平精确0.1g。

注意:如果比较准确的配制溶液,应选用分析天平,分析天平的精确度比托盘天平高。

3、溶解:把称得的5.9g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注意: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

因为容量瓶上已标明在一定温度下的正确体积(20℃,250ml),其含义是,只有当液体的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出温度相同时,量出的体积才是准确的,这是因为,不管是容量瓶还是液体都存在热胀冷缩现象,而且程度不同。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注意: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因为配溶液时,加水只加到刻度线,如果先加入的溶液部分残留在刻度线以上,那么溶液浓度会偏低。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注意:烧杯内壁和玻璃棒要洗涤2-3次,如果有溶液残存,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6、定容: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平。

问题:如果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能否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如果这样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怎样变化?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最后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问题:盖上瓶塞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能否向其中加水?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容量瓶倒转后,观察是否漏水,再将瓶塞旋转180度观察是否漏水。

【高中化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高中化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高中化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教学内容: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纸盒天平(溶质为液态时采用)、量筒(淡溶液吸收时采用)(2)实验步骤①排序;②秤(或量挑);③熔化(或初步吸收);④迁移;⑤定容;⑥容器。

(通常须要二次,一次在④,⑤之间,一次在定容后)。

(3)注意事项:①必须在熔化后加热至室温再迁移至容量瓶中。

②转移时要小心引流,不得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

③极易水解的强酸弱碱盐纽韦尔角少量的酸。

极易水解物质应当在采用前酿制。

(4)误差分析3.酸、碱中和电解:(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实验步骤:①滴定前的准备②电解(通常重复2次,挑平均值)③计算(3)实验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各一支)、锥形瓶、滴定管夹、电解台等。

(4)终点判断。

(5)误差分析。

4.中和热的测定:(1)主要仪器:小烧杯、大烧杯、温度计、量筒、保温材料、环形搅拌棒。

(2)操作要点:量液、测温、混合、搅动、测温(最高温度)、计算。

【典型例题[例1]要配制浓度约为<style='width:42.75pt;>,固体,放入溶液,倒入”的要求可知,配制的精确度要求较低,所以可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溶液与水混合时,可忽略体积的变化。

因为溶液测定某(甲)(乙)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定管中的溶液选用指示剂采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甲)d酸碱酚酞(乙)解析:本题考查中和滴定管中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甲为酸式滴定管高中数学,乙为碱式滴定管,a、b选择错误,c、d选择正确。

选择的指示剂最好是到达滴定终点时由浅变深发生变化,c、d符合要求。

答案:c、d[例3]回答中和热测定实验的有关问题:(1)右图为测量装置,表示其中一处错误:。

(2)下列做法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小、大烧杯之间未充填任何物质b.使用稍过量的溶液c.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不经处置就测量溶液(3)若测得起始温度为,终止温度为,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实验目的: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NaCl 蒸馏水
(一)实验步骤:
1、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g。

4、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溶解。

5、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滴加
蒸馏水至。

8、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

(二)问题讨论及填空
1、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容量瓶上标有、、
,它有不同规格: mL、 mL、 mL、 mL等。

2、如果我们要配制的NaOH溶液我们怎么来称量NaOH固体?
3、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时,为什么要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在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不小心超过了刻度线,然后再倒出一些,再从新加水到刻度线,这样做的对吗?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所用主要仪器①若溶质为固体时,需托盘天平(附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②若溶质为液体或溶液时,应将托盘天平和药匙改为量筒,其它仪器不变。

(2)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容量瓶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有大小各种规格,常用的容量瓶有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例如,要配制450mL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就要选用与其容积相近的500mL容量瓶来配制。

①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检验程序是: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瓶塞旋转180 →倒立→查漏。

②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也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瓶中进行搅拌,因此应先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然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不能把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给容量瓶加热。

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当在20℃左右。

④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须选用与要配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⑤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容量瓶的刻度线时一定要平视,使液体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平。

⑥容量瓶不能久贮溶液,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要及时倒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3)配制步骤①计算:按要求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若溶质是液体或溶液时还要换算成体积。

②称量(或量取):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的体积。

③溶解: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要使溶液恢复到常温。

④转移: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把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注意溶解时所用水及洗涤的总体积,一定不能超过要配制溶液的体积。

(注意:若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后,不要将量筒进行洗涤及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⑥定容:先缓慢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2~3cm 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直到溶液的凹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实验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电子天平、烧杯、药匙、容量瓶(250ml)、 胶头滴管、玻璃验步骤 1.计算 所需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
m(CuSO4)=250×10-3×0.01mol/L×160g·mol-1 =1.600g
2.称量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硫酸铜固体1.600g
3、溶解 先将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约所配溶液体积一半 的水溶解,搅拌并冷却到室温。 4.转移 将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 5.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 转移到容量瓶中。
六、问题与讨论
1、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过于剧烈,不 慎溅出几滴溶液,会使配成的溶液浓度比标 准值偏低。
解释:因溅出几滴溶液会使溶液中溶质的物 质的量减少,而溶液的体积不变,所以浓度 偏低。
2.、定容时不慎滴加液体超过刻度线,则该实 验失败,应倒掉重新配制。
解释:容量瓶只能配制固定体积的溶液,定 容超过刻度线,就意味着实验失败。
配制250mL 0.01mol·L-1的 CuSO4溶液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 和方法;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学会容量瓶、胶头滴管、分析天平的使用 方法。 4.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原理
C=n/V 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三、实验用品
3、定容时俯视读数,将会使实验结果偏高; 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解释:俯视读数将会使实际所配制的溶液体积 偏小,而使实验结果偏高。
七、实验反思
1、实验中你出错了吗? 2、你的错误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还是偏 小呢?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 度线,直到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 一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手五指托住容量瓶瓶底,将容量瓶 倒置,待气泡上升到底部,再倒转,让气泡上升到顶部。 8、装瓶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9、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考点一特别提醒这里V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2)0.4 mol·L-1 NaCl溶液中的0.4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它们的浓度分别是、。

2.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在复习此知识点时,要紧扣定义,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nV、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求物质的量浓度c。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溶质的质量为1×1 000×ρ×w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 000ρwM mol,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000ρwM mol·L-1。

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容量瓶的使用(1)特点:(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________。

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②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③________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

④________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⑤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体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操作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

(2)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

(3)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____________搅拌。

(4)转移:待恢复到________后,将溶液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5)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________次,将每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并振荡容量瓶。

(6)定容:往容量瓶中缓慢加蒸馏水,等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______cm时,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________。

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1 mol Na2O溶于1 L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吗?5.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对吗?6.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 A.1 000 mL,212 g B.950 mL,201.4 gC.500 mL,286 g D.任意规格,572 g7.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1(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_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 .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处(4)操作A 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溶液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①溶质是什么?②容量瓶的规格,常见的有50 mL 、100 mL 、15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 容量瓶;③所用定量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的精确度。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的计算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3)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1+V 2)。

(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混,其中V 混=m 混ρ混。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b %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 2SO 4、HNO 3、HCl 、NaOH 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a %+b %)。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 -3时,必然是溶液越浓,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a %+b %)。

(2)等质量混合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 -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2(a %+b %)。

【例1】 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1,密度为ρ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2,密度为ρ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则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c 1+c 2)ρ3ρ1+ρ2B.c 1+c 2ρ1+ρ2C.(c 1+c 2)ρ31 000(ρ1+ρ2)D.1 000(c 1+c 2)ρ3ρ1+ρ2 【例2】 (1)将3p %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 %的硫酸混合得到q %的稀硫酸,则p 、q 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①q =2p ②q >2p ③q <2p④无法确定(2)若上题中的溶质是乙醇而非硫酸,则p 、q 的关系是________。

①q =2p ②q >2p ③q <2p ④无法确定【例3】 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 %;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 %,那么a 、b 、c 数值的关系是 ( )A .a >b >cB .b >a >cC .c >b >aD .c >a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 验误差分析1.理论依据根据c B =n BV ,若在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因操作上的错误而导致n B 值比实际理论值小,或V 值比实际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反之偏大。

2特别提醒 俯视、仰视的分析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例4】 有下列化学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 mL 1 mol·L-1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________mL。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________。

(3)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①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________。

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________。

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⑤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________。

化学计算中有效数字的运算化学计算中常常涉及有效数字的取舍与修约。

历年的高考题中如不注意有效数字,往往算出的数字与正确的结果有一定的偏差。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往往忽略这个问题。

1.对有效数字的认识有效数字是指在实验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在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只有最后一位数字叫做不定数字。

例如:读滴定管中的液面位置数时,甲可能读为21.32 mL,乙可能读为21.33 mL,丙可能读为21.31 mL。

由此可见21.3是滴定管显示出来的。

因实验者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估计值,但这一位估计数字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它是有效数字。

也就是说有效数字是实际测到的数字加上一位估读数字。

中学阶段常用的计量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

用这些量器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后的位数要比准确量到的位数多一位,即就是最后一位估读数字为“0”也要写上。

对于一个数字,我们怎样确定它是几位有效数字呢?通过下面几个有效数字的确定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