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思想家柏拉图课件3

三、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提出唯心主义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人们所能感觉的东
西是不断流变着的,所以无法定
义。而不断流变着的东西背后始终
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
即不可感而可知的东西,这被称为
理念,它们是永恒不变的,是普
柏拉图
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柏拉图认 为,惟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
A、家庭出身:(前427年—347年) 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伊那齐岛,名门望族
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 B、时代特征:(1)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英文名为 Peloponnesian War
战争的双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 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 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 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 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 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 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 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叙拉古的风风雨雨对柏拉图后期活动与思想言论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首先,这段政治实践的经历深化了柏拉图对僭主政体 的认识,深化了他对公民教育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这 些在柏拉图中后期的著作中都有反映。
其次,政治的失意并没有泯灭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他 开始创办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哲学和自 然科学,又能治国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 去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第三,失败的教育也使柏拉图认识到“哲学王统治下 的理想国”在实践上的难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开始设 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 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4-岳麓版

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
慎重。”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 编订六经
启发式教学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对中国:
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基础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己 ”的途孔径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
复
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
礼
依礼有严格等级和上下尊卑界限,另一
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已及
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样
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 别的温情社会 ------体现了中庸思想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思想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 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征在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目标 成人、君子
学生子路问他:“听到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
子该曰马贵:上族“实子君行弟子?:”喻孟孔于懿子义说,子:小、“人司你喻马有于牛父利兄。在”,应该先 子向曰你贫:的穷“父卑君兄微子请:坦教颜荡,回为荡什,、么小闵要人子马长骞上戚、做戚子呢。路?””冉有问 子他曰同家:样境“的富君问裕子题:成,子人孔贡子之却美、回,冉答不有:成“人当之然恶应。该小马人上反去是。 ”去做天。资”聪孔颖子:的颜另回一个、学子生游问、他子,夏为什么同样的 子问曰题相:却对“回愚君答钝子不:泰同曾而呢参?不孔骄、子,子说小路“人冉骄有而遇不事泰畏。缩”,所
慎重。”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 编订六经
启发式教学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对中国:
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基础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己 ”的途孔径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
复
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
礼
依礼有严格等级和上下尊卑界限,另一
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已及
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样
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 别的温情社会 ------体现了中庸思想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思想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 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征在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目标 成人、君子
学生子路问他:“听到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
子该曰马贵:上族“实子君行弟子?:”喻孟孔于懿子义说,子:小、“人司你喻马有于牛父利兄。在”,应该先 子向曰你贫:的穷“父卑君兄微子请:坦教颜荡,回为荡什,、么小闵要人子马长骞上戚、做戚子呢。路?””冉有问 子他曰同家:样境“的富君问裕子题:成,子人孔贡子之却美、回,冉答不有:成“人当之然恶应。该小马人上反去是。 ”去做天。资”聪孔颖子:的颜另回一个、学子生游问、他子,夏为什么同样的 子问曰题相:却对“回愚君答钝子不:泰同曾而呢参?不孔骄、子,子说小路“人冉骄有而遇不事泰畏。缩”,所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 化的强烈愿望。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阅读下面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答案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 复礼”,才能实现“仁”。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 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 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 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 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2)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
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孔子热”已经成为一道
亮丽的文化景观。你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 (1)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渗 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 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表明自己民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4

(C )
本 学
A.慎用刑法
B.轻徭薄赋
案 栏
C.完善科举
D.重视纳谏
目
开 解析 唐太宗主张以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
关
地位,这为广大儒生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得到了他们的
支持和拥护。
自我·检测区
学案6
3.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 ( B )
A.重用贤臣
B.励精图治
本 学
C.勤于政事
情境材料
本 材料一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
学
案 否,岂以新故异情?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
栏
目 开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
关 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回教和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故 D 项与史实不符;唐太宗
本
学 曾在六部下设立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并
案
栏 目
鼓励外国商人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故 A、
开 关
B、C 三项符合史实。
自我·检测区
学案6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
会关系和 统治集团 内部的关系。
关
自主·学习区
学案6
2.具体措施
(1)完善中央官制:贞观年间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 三
本
省六部制 。
学 案
(2)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 唐律 》,对《隋律》删繁
栏
目 开
就简,化重为轻,对处死刑极为慎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1

战国后期,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其行动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①目的:维护_至__高__无__上__的皇权。 ②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 ③影响:确立了中国此后2 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 (2)中央确立_三__公__九__卿___制度:各机构间互不统属,互相牵 制,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上。 (3)地方废分封推行_郡__县__制__: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
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
促)。
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
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
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 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 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方面奠定了基础。
三、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始皇帝的勤政 (1)勤于政务,富于_实__干__精__神__,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
治家。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高瞻远瞩、_雄__才__大__略__,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 的坚忍和执著。 2.始皇帝的暴行:焚书坑儒;急建长城;大兴土木;刑罚严 酷;赋税沉重。 3. 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公元前207年秦__才__,招募各国精英,礼待人才。 ④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 2. 统一大业的完成:先后灭掉韩、赵、魏、_楚__、燕、_齐__, 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3. 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_中__央__集__权__的大一统帝 国;政治上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国家走向统一;经济上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民族交流融 合。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①目的:维护_至__高__无__上__的皇权。 ②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 ③影响:确立了中国此后2 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 (2)中央确立_三__公__九__卿___制度:各机构间互不统属,互相牵 制,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上。 (3)地方废分封推行_郡__县__制__: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
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
促)。
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
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
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 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 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方面奠定了基础。
三、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始皇帝的勤政 (1)勤于政务,富于_实__干__精__神__,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
治家。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高瞻远瞩、_雄__才__大__略__,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 的坚忍和执著。 2.始皇帝的暴行:焚书坑儒;急建长城;大兴土木;刑罚严 酷;赋税沉重。 3. 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公元前207年秦__才__,招募各国精英,礼待人才。 ④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 2. 统一大业的完成:先后灭掉韩、赵、魏、_楚__、燕、_齐__, 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3. 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_中__央__集__权__的大一统帝 国;政治上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国家走向统一;经济上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民族交流融 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1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
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
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
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
听纳谏中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
面。
(3)主观原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他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是任用贤臣,兼听
纳谏。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角度1】► 从总体评价角度分析 提示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贞观之治
【角度1】► 从贞观之治的成因角度分析 提示 (1)主观上 ①吸取了隋亡的教训。隋王朝由于统治残暴,短期而亡迫 使唐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 ②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并 进行制度创新,表现在: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三省六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欧阳修说:王者用人非难,尽其才为之难。观太宗之责任
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欧阳修认为唐太宗是怎 样用人的?有何直接作用?
答案 唐太宗不仅知人善任,而且能对贤才们的优谋、嘉
言言听计从。作用:充分调动了大臣“尽其才”的积极性。
拓展3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请发兵讨 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 来穷兵黩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9-岳麓版

在。”
思想:“仁”和“礼”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教育: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1.选择适当的角度,就自身体会,写一篇校 园广播词《我与孔子(或老子)面对面》( 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
2.某大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孔子周游 列国》,请你以美工的身份,设计一下符合 春秋时期时代背景的孔子服饰和室内环境。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
思想?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
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出发,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历史上哪个 朝代应用最为明显 ?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国方法?在 今天有无借鉴意义?
有这 老
用种 子
吗思 的
?想 话
举在 是
例现 什
说实 么
明中 意
。
思
?
老子主张“以柔克
刚”,相传老子曾经张 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 对弟子们说:“我那些 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 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
谢谢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
以语上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含义:“克己复礼”
方法:“正名” “礼”
思想:“仁”和“礼”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教育: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1.选择适当的角度,就自身体会,写一篇校 园广播词《我与孔子(或老子)面对面》( 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
2.某大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孔子周游 列国》,请你以美工的身份,设计一下符合 春秋时期时代背景的孔子服饰和室内环境。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
思想?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
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出发,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历史上哪个 朝代应用最为明显 ?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国方法?在 今天有无借鉴意义?
有这 老
用种 子
吗思 的
?想 话
举在 是
例现 什
说实 么
明中 意
。
思
?
老子主张“以柔克
刚”,相传老子曾经张 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 对弟子们说:“我那些 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 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
谢谢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
以语上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含义:“克己复礼”
方法:“正名” “礼”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3-岳麓版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课堂小结
生平 思想 影响
作业: 练习册
谢谢
15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美国的孔子学院成立仪式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1课 先师孔子
吟诵《论语》
第1课 先师孔子
■孔子其人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有教无类 ■“万世师表”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 ,
四十立而 ,五不十惑而 ,六十 而 知,天七命十而 耳顺 。”
从心—所—欲《,论不语逾·为矩政》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思考:协调仁与礼的方法?
中庸
(1)含义:
“恰如其分”
(2)达到中庸的方法: “和而不同”
五、有教无类
孔子行教像(香港)
《有教无类》匾
五、有教无类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学思结合 4、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
六、万世师表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孔子虽非帝王,但 历代帝王皆以孔子 的思想治国,故敬 奉为先帝,特做帝 王像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 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二、仁者爱人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课堂小结
生平 思想 影响
作业: 练习册
谢谢
15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美国的孔子学院成立仪式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1课 先师孔子
吟诵《论语》
第1课 先师孔子
■孔子其人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有教无类 ■“万世师表”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 ,
四十立而 ,五不十惑而 ,六十 而 知,天七命十而 耳顺 。”
从心—所—欲《,论不语逾·为矩政》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思考:协调仁与礼的方法?
中庸
(1)含义:
“恰如其分”
(2)达到中庸的方法: “和而不同”
五、有教无类
孔子行教像(香港)
《有教无类》匾
五、有教无类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学思结合 4、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
六、万世师表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孔子虽非帝王,但 历代帝王皆以孔子 的思想治国,故敬 奉为先帝,特做帝 王像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 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二、仁者爱人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 史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36页 0068页 0100页 0132页 0197页 0199页 0264页 0329页 0331页 0454页 0514页 0516页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2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15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第20课 20世纪科西方先哲
2021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36页 0068页 0100页 0132页 0197页 0199页 0264页 0329页 0331页 0454页 0514页 0516页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2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15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第20课 20世纪科西方先哲
2021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