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文解字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知识点总结

说文解字知识点总结

说文解字知识点总结一、说文解字的历史及意义说文解字的编撰始于公元前121年的西汉时期,完成于公元121年。

说文解字一书一共有540个部首,包括9200个字,分别由14,617个文字结构、35,162个文字读音、17,649个文字释义、9,353个字形离义组成。

说文解字是一部比较完备的古代汉字解释字书。

许慎在编写《说文解字》时不仅对古代文字进行了分类,还对每一个文字的解释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分析,对古代字形、造字原理等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说文解字在我国古代语文学习、教育以及文化传承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对后世的文字研究、汉字教育、文学创作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说文解字的完成标志着古代中国文字学研究开始有了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手段。

说文解字的编纂工作为后世古代文字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说文解字的研究意义1. 对汉字字义的解释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义解释非常细致,为后人研究汉字的演变、造字原理等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证据。

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字的本义、义符、形声等特点,对我国古代文字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对汉字字形的研究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形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各个汉字的演变历史、字形结构等,为后人研究汉字字形演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3. 对古代造字原理的研究说文解字对古代造字原理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造字原理的演变过程,为后人研究汉字的造字规律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4. 对古代文字学研究的推动作用说文解字的完成标志着古代中国文字学研究开始有了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手段。

说文解字的编纂工作为后世古代文字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说文解字的组成结构及特点说文解字按本义编排,按字部旁目构和释文逐笔排列,释使实草,引证繁多,从字形义音释造构举周,言之确切详略由不一而足。

《说文解字》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部首、笔画、结构、读音、释义、形义等。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测试题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测试题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 许慎
B. 郑玄
C. 贾逵
D. 班固
2. 《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多少个汉字?
A. 九千字
B. 一万字
C. 三千五百字
D. 五千字
3. 《说文解字》中每个汉字都有?
A. 说解
B. 没有说解
C. 有时说解,有时没有说解
4. 《说文解字》中“六书”是指什么?
A.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C. 天、地、人、仁、义、礼
D.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5. 《说文解字》中“转注”是指什么?
A. 相同部首的字互相解释
B. 不同部首的字互相解释
C. 相同读音的字互相解释
D. 不同读音的字互相解释
二、填空题
1. 《说文解字》中将汉字分为______部首,共______部。

2. 《说文解字》中将汉字分为______种造字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3. 《说文解字》中将汉字分为______种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 《说文解字》中将汉字分为______种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说文解字》中将汉字分为______种意义,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说文解字》的编纂背景和目的。

2. 请简述《说文解字》的成书过程。

3. 请简述《说文解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说文解字》第一——《经典常谈》内容要点梳理及分章练习

《说文解字》第一——《经典常谈》内容要点梳理及分章练习

《说文解字》第一内容要点梳理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许慎特点: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

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箍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

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章节重点:秦以前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有了“仓颉造字”传说。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字本于图画,假借字以声为主,形声字以偏旁分别,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

秦以后特点:书体演变的时代。

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

演变:①识字久便又有了“隶圆变为扁方,这是汉朝隶书的标准。

魏晋之际,变为“正书”。

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我子。

国汉和是有是指的称为“表来的。

魏晋称为“今草”是“行书”。

行书介于是教育的初步。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书”,识字变得简易。

②汉朝时,隶书由椭正书逐渐简化,至到陈隋渐渐变方,至唐代又渐变长,这便正书与草书之间,最为适用。

同步练习一.填空1.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______(朝代)末期有了______(人名)造字的传说。

2.秦始皇统一了文字;______成了国书。

3.到了_____(朝代),考试史、尚书史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

4.始皇为了统一文字,让_____(人名)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

5.《_______》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

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6.______(朝代)和帝时,______(人名)作了一部《________》。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教学PPT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教学PPT
字音、字形、书法鉴赏
一、字音 1.字音误读类型。
分类
示例
“酵(jiào)母”常被误读为“酵(xiào)母”,“咯(kǎ)血”常被误 形声字误读
读为“咯(ké)血”。
“饮鸩止渴”中的“鸩(zhèn)”常被误读为“鸠占鹊巢”中的“鸠 形近字误读
(jiū)”。
分类
示例
多音多义字 “关卡(qiǎ)”常被误读为“关卡(kǎ)”,“角(jué)色”常被误读 误读 为“角(jiǎo)色”。
二、字形 1.造成错别字的几种原因。 (1)音同误写。如:“金(碧)辉煌”常被误写为“金(璧)辉煌”,“再接再
(厉)”常被误写为“再接再(励)”等。 (2)音近误写。如:“如法(炮)制”常被误写为“如法(泡)制”,“言简意
(赅)”常被误写为“言简意(骇)”等。 (3)形近误写。如:“草(菅)人命”常被误写为“草(管)人命”,“无独有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īng huāng shī cuò
惊慌失措
dǐ yù 抵御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遂.( suì ) 窜( cuàn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 相同。
B.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 形容词。
A.娉.婷(pīng) 宽宥.(yòu)
B.秀颀.(qí) 脚踝.(huái)
C.桑梓.(zǐ) 渲.染(xuān)
D.桥堍.(tù) 纶.巾(lún)
箴.言(zhēn) 拘泥.(ní) 濡.养(rú) 稽.首(qǐ)
诘.难(jié) 豢.养(huàn)
戏谑.(xuè) 游弋.(yì)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解释100条-word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解释100条-word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解释100条1.爱憎分明:憎,恨、厌恶。

对人或事物喜爱和憎恨的界限非常清楚。

2.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

安然,平安。

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3.跋山涉水:跋,在山上行走。

涉,在水上经过、渡。

形容走长路的辛苦。

4.百看不厌:厌,因过多而不喜欢。

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看多少遍也不厌倦。

5.搬弄是非:搬弄,挑拨。

在别人背后传闲话、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6.变本加厉:厉,厉害、猛烈。

本,原来。

原指比原来的更加发展,现在指比原来变得更加严重。

7.变幻莫测:测,推测。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

变化又多又快,使人无法捉摸。

8.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别,另外的。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指在文学和技艺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9.不出所料:没有超出意料之外,原来就预料到的。

10.不计其数:计,计算。

没办法计算数目。

形容极多。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

指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

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议,评说、议论。

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

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14.不屈不挠:屈,屈服。

挠,弯曲,比喻屈服。

指在压迫和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15.不速之客:速,邀请。

未经邀请而突然自来的客人。

16.不省人事:省,醒悟、明白。

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比喻不懂得人情世事。

17.不屑置辩:辩,辩论。

屑,认为值得。

认为不值得争辩。

18.不言而喻:言,说明解释。

喻,明白了解。

不用说明就能明白。

19.不约而同:约,约定、商量。

没有商量但却意见相同。

20.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欲,想要。

把心里要说的话痛痛快快地全说出来。

22.车水马龙:水,像流水。

龙,像游龙。

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

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3.称心如意:称,适合。

如,适合。

恰合心愿,心满意足。

中考说文解字试题训练

中考说文解字试题训练

中考说文解字试题训练1.请仿造示例,从“春”、“思”、“劣”、“尘”这四个字中任选两个进行“拆字”,每个字只写出一种理解。

示例:挣:依靠自己的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

2.仿照下面的例子,请把下面的字拆分,合理想象,妙解说字喻人生。

示例: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⑴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超: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⑼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⑽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汉字不仅是一个个活的灵魂,体现着不同时代灵动的精髓,同时,也在一个方块字里变幻着无数的笔画。

汉字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意蕴,同时也蕴涵着无穷的哲理。

网络上曾经一度流行所谓的“汉字新解”,就是对这一特性的利用和发挥。

请参照示例,为以下两组汉字各设计一句话。

要求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语言生动幽默,联想自然贴切。

王对皇说:哥们儿,当皇上有什么好处,你看,头发都白了。

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

⑴“土”对“丑”说:______________⑵“汩”对“泪”说:______________4.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⑴尘:__________________⑵舒: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两个汉字,合理想象,解说字中人生。

专题01《说文解字》第一-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

专题01《说文解字》第一-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

专题01 《说文解字》第一章节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网络 (1)原文+批注 (2)内容概括 (9)试题精选(共36题) (940)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内容目录章节简介知识网络原文批注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

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

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

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

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

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

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

我们知道,文字不断的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

《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为左史。

沮诵为右史。

仓颉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部落头领世袭的官职,主管造字的。

【《经典常谈》开篇常融入传说、习俗、历史背景等,富有吸引力和生活气息。

】出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

此句意思是老天知道饥荒将至,于是降下雨一样的栗米,但饿死的新鬼仍然夜里哭泣。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查字典释词义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查字典释词义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查字典释词义一.考点呈现能根据语境,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二.考点解析考查字典、词典的查阅方法。

对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要了解;其次要技能。

音序查字法要熟记字母表,掌握同声母音节中韵母的排列规律;部首查字法要掌握辨认部首的方法;数笔画查字典要数准笔画数。

此外,查字典常会遇到一字(词)多义的情况,这时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某字义和词义。

三.典型题型1.判断下面说法对错。

(1)“耍”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女”部;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共8画。

()(2)“正”字一般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比较快。

()【答案】(1)对(2)对2.查字典,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它的芽向地面透。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透”应查“”部,按笔画数在“部首目录”查画,找到这个部首对应的检字表页码,然后到检字表查画,找到“透”在的页码。

查到“透”有以下义项:①通过,穿通。

②通达。

③泄露。

④极度。

⑤显露。

⑥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在句中“透”意为。

【答案】辶三七⑤3.《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注意语连贯。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

①,因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

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中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引”标示,这样不仅②,还分出了层次。

义项之后往往③,比如“朋友”之后是“好~|战~|网~”。

这里,④,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

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3)《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模仿下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主导读昔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意味着字的产生可惊天地泣鬼神;今说文解字,品风韵,悦身心,意味着字的练习能长学识增素质。

一个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音,就是一声悦耳的天籁。

中华史以字相传,中华魂以字凝聚!马嘉辉:识字、写字关系重大,不光为我们个人考试加分,还为我们的精彩人生加分,为我们的国民素质加分。

这个分,不能丢!题型例说(一)辨音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注音型题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没有文段语境,要求辨别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②辨音字的数量更多,一般来说,要求辨音的字最少有12个,显然比注音型题目考查的量更大。

例(2010·广西河池)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寂寥.(liáo)颤.抖(chàn)义愤填膺.(yīn)B.憔.悴(qiáo)栖.息(qī)揠.苗助长(yà)C.威慑.(shè)绰.号(chuò)锲.而不舍(qì)D.褴褛.(lǔ)狼藉.(jí)黯.然失色(àn)解题策略:语音题重在平时积累,勤查字典,把重点放在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上。

这是需要花“硬功夫”的,没有诀窍,不能取巧;拼音规则也要掌握,比如“褛”字的发音lǚ,那两点只有在j、q、x后面才省略,在l后面是不能省略的。

在具体答题技巧上有方法可循:①以字义来推断字音。

多音字“颤”在表示害怕意思的时候读zhàn,而“颤抖”可以是冷得抖,不见得是害怕,故可以用chàn音。

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大多可以根据意思来推断。

②记少不记多。

有些多音字,只有在一两个词中发某个音,因此,只要记住相应的词就可以了。

比如“藉”,只有“狼藉”时读jí,其他情况通通读jiè。

③对于一些易错读音,则只有“华山一条道”,用心记住。

注意避免因声旁误读。

如果有纠错本,将平时误读的字积累下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本题中“栖q锲qiè”等较易误读的字,可自己作个汇总。

参考答案:B(二)注音型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常以文段作为具体语境,让考生为其中指定的汉字注音。

由于出现在文段中,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情况。

例(2010·安徽芜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赭色山峰,流光溢采。

逶迤的山势蟠结幽邃,象一条游动的火龙,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干将、莫邪铸剑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锻钢的地方。

传说干将历尽艰辛铸成雌雄二剑,却得知楚王必将怒其铸剑迟缓而杀他,故藏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他为父报仇。

后人众说纷纭,鲁迅曾据此写成《故事新编·铸剑》。

(注:选段中有两个别字,考卷第2小题要求改正错别字,为保留试题原貌,这里未予更动。

同学们可自己找一找错别字,练练眼力。

——编者注)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逶迤.()(2)幽邃.()解题策略:熟记字音,尤其注意拼写规则。

①标调时,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 并列标在后。

②j、q、x后面的ü省略两点。

③w、u和韵母拼写时的变化……这些规则要熟练掌握。

迤yí,考拼写规则: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yi,标调时省略i的一点。

邃suì,考了标调规则:i、u两个字母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一个字母上,这就是“i、u并列标在后”。

参考答案:yísuì(三)音形结合型即看拼音写汉字。

这类题一般设置具体的语段,让考生根据情境进行选择或者填写。

联系上下文,弄懂要填写的汉字的意思,就可以正确作答了。

例(2010·浙江宁波)在宁波的历史上,宁波帮不仅以其(zhuóyuè)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亦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

在各个领域,宁波籍人士承前启后,各领(fēngsāo)。

解题策略:通读文段,弄懂给出拼音的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然后按“意思+拼音”综合考虑,得出字形。

在文中,zhuóyuè是表示“好、优秀”的意思,因此可以知道其字形是“卓越”;“各领fēngsāo”显然是“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的意思,fēngsāo字形应该是“风骚”。

参考答案:卓越风骚(四)字形辨误型这种题型不要求写出正确的字形,仅要求辨别哪些字是“别字”。

例(2010·浙江杭州)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毕竟物竞天择致敬闲情逸志B.慰籍杯盘狼藉逍遥销声匿迹C.遐迩冥思暇想儒雅妇孺皆知D.贻误心旷神怡丘陵盛气凌人解题策略:这种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没有文段语境,要正确解答有几种方法:①以义定形。

先弄清楚词语的意思,由词语的意思确定字的意思,再来确定字的写法。

闲情逸“志”:整个词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引号内的字应该是“兴致”“情趣”的意思,这样就能确定应是“闲情逸致”了。

冥思“暇”想:整个词是“想得深,想得远”的意思,那么引号内的字应该解作“远”,而“遐”才是“远”的意思,所以正确的写法是“冥思遐想”。

②以音定形。

这要建立在正确读音基础之上。

慰“籍”,引号内的字,应该读“jiè”,只有“藉”才有这个读音,因此应该是“慰藉”。

参考答案:D(五)字形改正型改错别字,当然要比辨别更难些,不仅要知道哪些是错的,而且要能把对的写出来。

例(2010·浙江东阳)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时而是牡丹,时而变幻成五角星和笑脸等,与灯光璀灿的世博园一轴四馆交相辉应,惊艳在流动……(1)(2)解题策略:如果说“辨误型”是根据词语意思来确定字义,然后决定字形的话,那么“改正型”往往是根据句子意思来辨词语,然后再找“别字”。

璀“灿”:在句中是“鲜明”之意,所以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璀璨”。

交相辉“应”:在句中是“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的意思,因此是“交相辉映”。

参考答案:(1)灿改为璨(2)应改为映(六)书写的考查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够临摹,要求考生将字写好。

例(2010·山西)元代赵孟(fǔ)潜心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心摹手追,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地。

有人用“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来评价赵孟书法。

请把他写的两个字临摹在田字格内。

(注意间架结构)解题策略:书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把字写好有三个阶段:①能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平时我们要熟悉这几种常见的字体。

题目中的两个字,显然是行书。

②能摹。

“摹”是写好的起点。

通过学习名家的字,持之以恒,得其字之形神,注意笔画特点、间架结构等内容。

③能写。

临摹,是为了最后将别人的优点融会贯通,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参考答案:略。

中考练兵1.(2010·贵州毕节)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瞥.见(piē)孪.生(luán)狡黠.(xiá)广袤.无垠(mào)B.挪.动(nā)笃.信(dǔ)崩殂.(zú)惟妙惟肖.(xiào)C.干涸.(hé)讪.笑(shàn)阴霾.(mái)稳操胜券.(quàn)D.迁徙.(xǐ)浸.泡(jìn)始龀.(chèn)辙乱旗靡.(mǐ)2.(2010·福建泉州)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开始讲的时候,那些识字的也还有模()有样地翻几下作文本,应和()几句,后来说得多了,有人yé()揄她:“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tiáo()养出来的呢!” 3.(2010·山东济宁)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róng合是世博会一如即往的使命。

亘 róng 改为4.(2010·北京)下列注音、书写、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惬(qiè)意】称心,满意。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

B.【恻(cè)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不卑不亢(kànɡ)】既不自卑,也不高傲。

C.【匀称(chènɡ)】均匀,比例和谐。

【捉襟见纣(zhǒu)】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纣。

5.(2010·山东烟台)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支你一着你为什么写别字马嘉辉:黄老师,作为初中生,我们的识字量已不算小了,写“错字”(指增减笔画、弄错笔画)的几率在下降,但是写别字却不见减少,原因在哪里呢?黄老师:这里有个整体识记的问题。

如果不当识记,那出错的频率就可能高一点。

有些同学没有把音、形、义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

不注意字义致错。

汉字造字法中最基本的是象形,字义和字形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这就能帮助我们通过理解字义来记住字形。

比如:为什么总把“融会贯通”写成“融汇贯通”?因为我们不记得“融会”的“会”的字义是“体会”。

记住“体会”,“融会贯通”就不会写错了。

有些同学老是把“食不果腹”写成“食不裹腹”。

如果记住“果”是“饱”的意思,而不是“包裹”,就不会写错了。

成语写别字,多是不理解字义造成的。

不注意字音致错。

由于我们平时读“lìjì”,所以才会把“立即”写成“立既”;我们喜欢写“渲泄”,可是“渲”根本不读“xuān”,而是读“xuàn”!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写对字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汉字故事薛综妙解“蜀”“吴”三国时,西蜀派张奉到东吴访问。

张奉为了显示才能,压倒东吴,在招待宴会上当着孙权的面,拿吴国尚书阚泽的姓名开玩笑,嘲戏阚泽。

见阚泽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十分尴尬,张奉便洋洋自得。

这可气坏了东吴的官员薛综。

薛综,字敬文,为人机敏,善于辞令,是东吴的五官郎中。

他起身为阚泽解围,走到张奉面前,边劝酒边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这实际上是一则“蜀”字谜。

谜中,薛综从字形上离合了“蜀”字,即“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而且还把“蜀”字同“犬”字联系在一起,“有犬为独,无犬为蜀”,以嘲讽蜀国使臣张奉。

张奉听出这是在奚落蜀国,生气地问:“那么你们吴国的‘吴’字又该怎么解释呢?”吴国君臣都看着薛综,替他捏一把汗。

可是薛综却微微一笑,应声答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

”他通过对“吴”字的拆解,将“吴”字解释得完美而堂皇,大长了东吴君臣的志气。

吴国的大臣们听后,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连孙权也露出高兴的笑容。

张奉却窘迫得无言以对。

薛综以两则字谜成功地制服了对方。

(据《吴志·薛综传》)名家讲义汉字与理性刘国恩汉字的造字法,来自大自然与社会生活,按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方式构形组字,因而既能千变万化,又能有章可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