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识别与中医治疗共47页

合集下载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它依据中医理论,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制定的几种水痘治疗处方:
1. 清热解毒方
- 金银花10克
- 连翘10克
- 板蓝根15克
- 黄芩10克
- 甘草5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两次,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的功效。

2. 凉血解毒方
- 地黄15克
- 丹皮10克
- 赤芍10克
- 紫草10克
- 甘草5克
煎煮方法同上,适用于水痘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的症状。

3. 祛湿止痒方
- 茯苓10克
- 泽泻10克
- 薏苡仁15克
- 白术10克
- 荆芥10克
煎煮后服用,有助于祛湿止痒,缓解水痘引起的皮肤不适。

4. 补气养血方
- 黄芪15克
- 当归10克
- 白芍10克
- 熟地黄15克
- 甘草5克
适用于水痘后期,身体虚弱,需要补气养血的患者。

5. 外用洗剂方
- 金银花30克
- 黄柏10克
- 薄荷10克
将药材煎煮后,取汁液用于患处的清洗,可减轻瘙痒和红肿。

在使用这些处方时,患者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抓挠疱疹,以防感染。

中医治疗水痘,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强调整体调理,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水痘.ppt

水痘.ppt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
常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蝉蜕透疹止痒;牛蒡子、 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紫草、赤芍凉血解毒;车前草、滑石 清热利湿。
加减: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浙贝母宣肺化痰;咽喉肿痛加板蓝 根、马勃清热解毒利咽;疱疹痒甚加白藓皮、地肤子祛湿止 痒。
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烦躁,口渴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 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疱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根盘红 晕,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内容
1
概念及发病
2
病因病机
3
临床表现
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
辨证论治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发 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性水疱疹,丘疹、疱疹、结 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出疹性时行疾病。 因其疱疹内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中西医均 称为水痘。
命名
本病的命名始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疮疹论》 中明确提出了水痘命名:“其疮皮薄,如水疱,破即 易干者,谓之水痘……”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加减。 常用升麻清热透疹;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石膏清气泄热;
丹皮、生地凉营清热;紫草、赤芍清热凉血透疹;栀子、车 前草清热利湿。
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火; 口干唇燥,津液耗伤者加麦门冬、芦根养阴生津。 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出现神昏抽搐者,加钩藤、 羚羊
角镇惊熄风,或予清瘟败毒饮加减。同时可配用紫雪丹清 热熄风开窍。 若邪毒闭肺,出现高热咳嗽、气喘鼻煽、口唇青紫者, 可予麻杏石甘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开肺化痰。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板蓝根颗粒:用于邪伤肺卫证。 (2)清开灵颗粒:用于邪炽气营证。 (3)牛黄镇惊丸:用于邪陷心肝证。 (4)小儿清肺颗粒:用于邪毒闭肺之变证。 2.药物外治

水痘的辨证论治

水痘的辨证论治

水痘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水痘的辨证要点在于辨别轻证和重证。

轻证痘形小而稀疏,色红润,疱内浆液清亮,或伴有轻度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病在卫气。

重证水痘邪毒较重,痘形大而稠密,色赤紫,疱浆较混,伴有高热、烦躁等症状,病在气营,易见邪毒闭肺、邪陷心肝变证。

二、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总的原则。

轻证以肺卫受邪为主,治以疏风清热解毒,佐以利湿;重证邪炽气营,治以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对邪毒闭肺,邪陷心肝之变证,当治以开肺化痰,镇痉开窍,清热解毒等法。

三、分证论治1、邪伤肺卫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鼻塞流涕,伴有喷嚏及咳嗽,1—2日皮肤出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分析:时行邪毒,伤于肺卫。

邪毒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故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正气抗邪外出,时邪夹湿透于肌表,正盛邪轻,故水痘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

舌苔薄白,脉浮数,为病在卫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薄荷辛凉解表,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解毒,利咽祛痰。

也可佐以车前子、滑石化湿利水。

疹密色红者加当归、赤芍、紫草活血凉血;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浙贝母宣肺化痰;咽喉疼痛者,加板蓝根、僵蚕清热解毒利咽;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疏风清热止痛;皮疹瘙痒者,加蝉蜕、地肤子祛风止痒。

2、毒炽气营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分布较密,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红或舌绛,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分析:热毒炽盛,燔灼气营。

邪毒内传气营,气分热盛,故壮热不退,烦躁、口渴,面红目赤等;毒传营分,与内湿相搏外透肌表,故见水痘密集,根盘色红,疹色紫暗,疱浆混浊;热伤津液,故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黄糙而干、质红绛,脉洪数,均为热毒之象。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水痘的诊断与治疗概述

水痘的诊断与治疗概述

---------------------------------------------------------------最新资料推荐------------------------------------------------------水痘的诊断与治疗概述水痘的诊断与治疗概述康乐霞(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730700)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分布很广,传染性很强的儿童疾病,本病 90%以上发生于 10 岁以下儿童,一般呈良性病程。

也可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造成流行。

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为特征。

热带、亚热带国家成年人患本病的概率较高于气候温和国家。

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很弱,不耐酸和热,能被乙醚灭活。

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增殖,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不能在痂皮上存活,传染性强。

仅对人有传染性,即人是已知的自然界唯一宿主。

流行病学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唯一宿主和传染源,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病毒存在于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水痘在出现首发皮损后5 天内都具有接触传播性。

99%的病例在接触后 10~20 天发病。

该病已知由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亦有证实,而且多发于医院1 / 10内。

母亲患了水痘可经胎盘引起胎儿的先天感染。

在妊娠头 6 个月内感染可以导致胎儿严重的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在出生前不久或在出生中,母体感染也可使婴儿产生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多数水痘病例发生于儿童,低于 2%的病例发生于 20 岁以后。

免疫功能缺陷者亦感染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为高。

一次患水痘可终身免疫[1]。

发病机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在呼吸道粘膜细胞中繁殖,然后小量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再次繁殖后释放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

【优秀文档】水痘状如豆粒,疱疹内含水液中医辨证施治

【优秀文档】水痘状如豆粒,疱疹内含水液中医辨证施治

水痘状如豆粒,疱疹内含水液中医辨证施治
水痘是一种由于感染水痘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这种病症可在任何的一个年龄发生。

那么,这种病症用中医是怎样治疗的呢?治疗水痘的中医辨证方法有哪些?赶紧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
本病多为外感时行邪毒,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当以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为治。

分型辨治
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3型。

邪伤肺卫型
主要表现为发热轻微,或无发热,鼻塞流涕,伴有喷嚏及咳嗽,1~2日皮肤出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当以疏风清热解毒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金银花、连翘、竹叶、薄荷、牛蒡子、桔梗、车前子、赤芍、杏仁、滑石、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银翘散,或桑菊感冒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柴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毒炽气营型
主要表现为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分布较密,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红或舌绛,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当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为治,方用清胃解毒汤加减,药取升麻、黄芩、丹皮、生地、紫草、山栀、木通、芦根、全瓜蒌各10克,石膏20克,黄连3克。

中成药可选用六一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合黄芩片(每次3片,每日3次);羚羊角散(每次1支,。

水痘课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水痘课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口腔、咽部或外阴等粘膜也常见 皮疹,早期为红色小丘疹,迅速变为 水疱疹,随之破裂成小溃疡。有时眼 结膜、喉部亦有同样皮疹。 多数 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平均出疱疹 约300个,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 严重并发症。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 甚至累及内脏(如肺部),全身症状亦 重,热度高,热程长。成人水痘常属 重型。

(二)不典型水痘:

1.出血性、进行性和播散性水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 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病人。出血 性水痘疱疹内有血性渗出,或在正 常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进行性水 痘病程长达2周以上,播散性水痘 患者可全身遍布皮疹,全身中毒症 状重。

(三)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 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 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孕妇患水痘时可感染胎儿,形成胎 儿水痘综合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 细胞毒药物的患者感染本病后病情 严重可致死。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 季较多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 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 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带状疱疹 水痘VZV经呼吸道和口咽粘 膜进入机体后,在局部粘膜组织短 暂复制,经血液和淋巴液(原发性 病毒血症)播散至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经多个繁殖周期后,再次进人 血液(第2次病毒血症)而播散到全 身各器官,特别是皮肤、粘膜组织, 导致水痘。

发热1~2日后即进入发疹期。 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 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 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 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 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 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 痂。

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 疹→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 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疱疹稍 呈椭圆形,2~5mm大小,疱疹 基部有一圈红晕,当疱疹开始干结 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水 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 疱疹壁较薄易破。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

出水痘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痘的几种偏方出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也可以利用辩证施治的不同类型的药方。

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治疗,比如板蓝根、甘草、金银花、黄连、当归等等,这些中草药对治疗水痘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还可以选择绿豆薏仁汤。

中医认为,水痘是由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热蕴结,留于肺脾、发于肌表所引起的。

水痘在中医当中也被称为是水喜和水花,大多数水痘的患者都是儿童。

水痘出现之后需要尽快治疗,注意日常生活方面的调理,一般治愈后效果都是比较不错。

那么出水痘中医疗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为他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水痘的方法。

1、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能很快的治疗水痘,准备青黛、黄柏、滑石、生石膏,将这些药物研成细末状,用香油调匀,敷于患处,如果因水痘瘙痒将其抓破流水,可以直接将药粉撒于患处。

将蚕茧当中纳入白矾,放在碳火上煅烧,待矾汁尽后将其取出研成细末状,直接撒在患处的部位。

2、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风热型水痘患者选择银翘散,包括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紫华地丁、板蓝根和甘草用水煎服。

毒热型水痘患者应选择清营汤合清胃散,包括水牛角、丹参、玄参、麦冬、黄连、当归、丹皮等用水煎服,疹子颜色比较深宏,可加入紫花地丁、紫草和山栀。

3、食疗的方法也是不错,准备板蓝根、银花、甘草、冰糖,将板蓝根、银花、甘草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去渣之后再加入冰糖,每天服用数次,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等作用,比较适合水痘和一切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等症。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绿豆薏仁汤。

综上所述,水痘对大家来说是非常常见的病症,但是治疗的方法却是很多的,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的选择治疗的方法,平时出现水痘的症状像尽早的发现,尽早治疗。

接触到水痘疱疹液的衣服和玩具等用品要及时的消毒,避免和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免会导致病毒的传播。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

小儿水痘的中医中药治疗1赵炳南论治水痘水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轻度发热、身上起水疱为特点。

中医学文献亦称为“水痘”。

如《婴童百问》中记载:“又有发热一二日而出水疱即消者,名为水痘。

”《幼幼集成》水痘露丹中记载:“水痘似正痘,外候面红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喷嚏、涕唾稠黏,身热二三日而出,明净如水疱。

”【病因病理】湿毒内蕴,外感毒热之邪发于肌肤而致本病。

【症状特点】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亦可偶见,发疹前先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出现皮疹,初起为米粒大红色小丘疹,一日后发展成绿豆大小的光亮的小水疱,周围有红晕,以后干燥结痂而脱落,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不同时期的皮损,皮疹常可发于头面四肢,头皮及口腔黏膜常累及,有传染性,痊愈后有终生免疫力。

【辨证施治】1、辨证方药主症:发热流涕,身起红色斑丘疹,继则为水疱。

舌质淡红,苔白,脉滑略数。

辨证:湿毒内蕴,外感风热。

治法:清热透表,解毒除湿。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6g,牛蒡子10g,杏仁10g,赤芍10g,板蓝根12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薏苡仁10g,车前草10g,芦根10g。

方解:方中桑叶、菊花、牛蒡子清热透表;杏仁开肺气止咳;赤芍凉血;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薏苡仁、车前草健脾利湿;芦根清热透表。

毒热盛者,可加黄连、蒲公英、大青叶、山栀;咽红肿者,可加射干、山豆根;便秘者,加大黄;病后阴虚口干者,可加花粉、麦冬、沙参。

2、局部治疗: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百部酒100ml混匀外涂,每日2~3次。

2梁剑波论治水痘水痘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亦可通过被痘疹疱浆污染的衣物、用具等传染。

小儿感染水痘之后,发病较急,多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可有呼吸道症状。

发病的第二天开始出疹,疹态变化迅速,由红色斑疹转变为丘疹,分批出现;丘疹旋即变为疱疹、痂疹。

在出现疱疹时多为椭圆形,大小不一,根部绕以红晕;开始时疱疹的浆液透明,后渐变混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