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群 清华教授 雕塑

合集下载

自然之象卓尔不群——李象群访谈录

自然之象卓尔不群——李象群访谈录

中国美术家访谈056中国美术马文甲(以下简称马):李老师您好!您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雕塑家、中国具象写实雕塑的代表性人物,这些年来您在雕塑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作为一位成功的雕塑家,您对雕塑最本质的认识是什么?李象群(以下简称李):现在雕塑的概念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

我的理解是雕塑就是形体占的空间,立体性的实在物象都可以被称为雕塑。

所以装置是雕塑,行为艺术也是雕塑。

雕塑成为了一个自然之象卓尔不群—李象群访谈录文马文甲李象群李象群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徐悲鸿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统战部信息员,北京市广电局行风监督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0工场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一九八二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一九九○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一九九○年至二○○○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任职;二○○○年至今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编者按]“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虔诚地研究吧:你们不会找不着美的,因为你们将要遇见真理。

”(罗丹语)本期的人物访谈,让我们将目光转向雕塑领域:雕塑是什么?表现名人的肖像雕塑与一般人有何不同?中国雕塑的现状如何?艺术家是应当单纯地从事艺术工作,还是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0工场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机构?这些问题的答案,您都可以在对当代著名雕塑家李象群的访谈中找到他睿智的回答。

访谈中国美术家2010年第2期总第2期057大概念,但前提是作品创作的视角和表现是艺术的。

也就是说,一切在一种意图性的创造下而产生的具有实体性的立体的作品都是在雕塑的范畴之内的。

马:雕塑概念既然如此,那么具象雕塑的界定是什么,它的概念或者说内涵有多大?您为什么会选择具象雕塑?李:很多人认为具象雕塑就是写实,这种理解其实并不准确。

李象群:从个人思考推及到教育方式

李象群:从个人思考推及到教育方式

李象群:从个人思考推及到教育方式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3年第8期撰文:王针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空间占有艺术,其概念已经打开,它可以包括装置、影像甚至行为艺术……体现一种造型的同时又体现一种观念。

所以雕塑艺术在当下的语境中,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在创作上更为综合的自我形成,推及到学院对艺术的专业教育,其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它不再是一种固化式的教育,但在这种转变中,某种保守的滞后性依然存在。

李象群对于材料的使用保持在一种冷静、可以克制的视觉范围,而这种冷静、克制也会沉浸在作品中。

李象群使用白铜是希望呈现一种中国文化的含蓄与耐人寻味,“白铜类似于白银,也与‘物’一样,慢慢去摸,慢慢去磨,会越来越亮,越来越呈现出它的材质物性和品性,白铜有它的生命和高贵。

”在作品中,物化的呈现与隐性的观念传播是同步的。

在李象群关注文化的背后还有他更为深刻的对生命体的本质思考。

“思考社会问题、法制问题;思考做人的权力、平等与尊重的问题,不仅是生命体,还有人性及社会学的方面、个人与群体方面。

”这是李象群在具象雕塑的研究中伴随观念视角的思考维度。

在李象群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获得在一种具体、宏大景象中的平等控制,这种控制包括作品本身同时也包括艺术家个人的自我思考,“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也不是唯一,而是与其他生命共存的。

人类自身,要有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而推及到生命体的大概念,也应如此。

”伴随一种艺术家对本体的自我思考,一种认知的扩散在李象群的角度承担得更多。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象群对学院教育的方向以及教育方式是有直接介入关系的。

李象群在其教学理念中一直强调“夯实基础,大胆实验”的理念,在我看来这个理念是在一种学院教育的通识知识的构架之上进行自我实践之后的知识的再组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具象雕塑的课程开设于2003年,李象群对于具象雕塑课程的实施方式是拓展式的,课程包含肖像雕塑的学习,在肖像雕塑的学习中,李象群做了横向的、更为展开式的教学,在展开式的教学中是与他个人对艺术实践的思考同步的,即对生命体的认知,推及到肖像雕塑课程的概念也就是肖像雕塑的学习层面针对的不仅是人,还有生命体。

《纯真之眼》马文甲雕塑作品展

《纯真之眼》马文甲雕塑作品展

《纯真之眼》马文甲雕塑作品展作者:本刊记者来源:《雕塑》2016年第05期由张敢策划,李象群作为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办的《纯真之眼》马文甲雕塑作品展于9月12日下午3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层红门展厅开幕。

展览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党委书记李鹤主持,到场嘉宾有: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部长杨玲,中央美术学院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李象群,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驻会副理事长马佩,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雕塑》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伟光,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鲍海宁,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蒋剑韬,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沈烈毅,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谭勋,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晓春,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夏学兵,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秦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萧立等美术界和雕塑界的名家。

参加本次展览开幕的的校内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党委书记李功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長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吴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办主任原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何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书记周爱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文中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许正龙等人。

此次展览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马文甲白2009年以来所创作的木雕作品40余件,呈现出艺术家本人鲜明的艺术演变与追求轨迹。

同时展出14件文人肖像雕塑作品且附以艺术家本人收藏的被塑造文人的亲笔手札,实验性地将书法与肖像雕塑同堂并置,形成“书相”与“造像”的同台比对,期待从更新颖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与肖像雕塑创作。

2011年关于《堆云堆雪》变宣传图片 雕塑家状告“苏西黄

2011年关于《堆云堆雪》变宣传图片 雕塑家状告“苏西黄

《堆云.堆雪》变宣传图片雕塑家状告“苏西黄”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将北京苏西黄咖啡屋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共计55万元。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据李象群诉称:“2008年7月8日,我创作的《堆云.堆雪》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会上展出后,在国内外艺术界及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

但2008年12月,我发现《堆云.堆雪》雕塑被临摹成油画,并在《中国之翼》(2008年第12月期)杂志上作为苏西黄的经营性广告宣传图片。

我又通过互联网进入北京苏西黄咖啡屋有限公司网站,又分别在该网站的首页滑动图片中和介绍苏西黄俱乐部的‘关于我们’网页中的‘VIP区’会员专区发现了《堆云.堆雪》雕塑作品的宣传图片。

在北京苏西黄俱乐部的‘VIP区’会员专区现场,也发现了《堆云.堆雪》雕塑作品的图片。

”李象群认为,作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知名艺术家,《堆云.堆雪》这一独创性雕塑作品的成功创作,凝聚了他很多年的艺术积淀和心血。

苏西黄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享有独创性的作品进行复制后置于经营场所内,并在公开发行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上用于盈利性广告宣传,使《堆云.堆雪》这一高雅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贬损,使自己的著作权、名誉受到损害。

故诉至法院,要求苏西黄停止侵害,撤销其在北京苏西黄俱乐部和互联网上以《堆云.堆雪》雕塑图片复制的油画、图片,在《中国之翼》杂志上和北京苏西黄俱乐部网站上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和精神抚慰金5万元。

据了解,李象群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

十几年前就因雕塑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形象在艺术界名声大噪,被誉为“红色雕塑家”。

近十多年来,李象群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雕塑作品参加国内外艺术展,数十幅作品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几十幅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和名人名家收藏。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更多相关资料请联系QQ 1634189238。

中外10位艺术家的人体,个个惊艳了世人

中外10位艺术家的人体,个个惊艳了世人

中外10位艺术家的⼈体,个个惊艳了世⼈看名家、搞创作、爱收藏,就来艺术家传播⽹中国最⼤的美术⼈物平台 · 名家·茶道·⽂玩·家具·鉴藏天下为什么有的雕塑动⼈⼼魄,令⼈回意味⽆穷?有的却平淡如⽔、味如嚼蜡?好的艺术品⾸先应该是能够打动⼈的作品。

对于雕塑的创作⽽⾔,作品成功与否,在很⼤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这⼗位当代雕塑家,风格各异,才华不菲尽情展现了⼈体纯粹美达到美感与质感的最佳结合⼈体雕塑盛宴1李象群1961年4⽉出⽣于⿊龙江哈尔滨,1990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学位。

曾先后在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等。

堆云·堆雪90×80×140cm 铜着⾊2006-2008(当代系列)堆云·堆雪⽩铜 300×120×180cm2罗丽蓉⽐利时籍华裔艺术家曾经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雕塑家王度门下。

3布鲁诺·⽡尔波特Bruno Walpoth意⼤利雕塑家1959 年出⽣于意⼤利,著名雕塑家、艺术家,被称为“本世纪最伟⼤的⽊雕艺术家之⼀”。

作品包括雕塑、绘画等,曾为雕塑⼤师Vincenzo Mussner的学徒,师从汉斯·蓝德纳、1985 - 2008年于塞尔威亚加迪纳职业学院任雕塑系⽼师,2010年开始专注于⽊雕作品。

4布莱恩·布斯·克雷格Brian Booth Craig美国著名雕塑家1968出⽣在美国宾⼣法尼亚州匹兹堡纽约学院艺术艺术硕⼠宾⼣法尼亚州⽴⼤学学⼠5萨宾·霍华德Sabin Howard美国雕塑家意⼤利都灵、纽约长⼤费城艺术学院艺术专业纽约艺术学院艺术硕⼠学位国家雕塑协会会员开展50多场6沃尔夫冈·亚历⼭⼤·科苏特Wolfgang Alexander Kossuth德国艺术家1947出⽣于德国Pfronten(普夫龙腾-⼩镇)。

自然之象卓尔不群——李象群访谈录

自然之象卓尔不群——李象群访谈录


任 位 职 ‘
O00年 至今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九九0年 至 一 00o年窦
美术学院雕塑研究
九九0年毕 业于鲁 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 一 八二年毕 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九 0 工场艺车 心艺术总监。
中 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雕塑铷会会员 北京市人大代表 ,中央统战部信息员,北京市广电局行风监督 员
八门课程 ,这是有原 因的 ,因为绘 画材 料比 较 容 易进 八,能使 学生深 八视 觉规律和 艺术
表现的研 究。这些虚 实、疏 密等绘 画要 求其
实正是视 觉语言的要 领 当在雕塑 中建 立起
立体 框架之后 要靠 黑白灰 的色界关 系来区 分 转折和形 的包含关 系,以此作 为深八 处理
马: 您对具 象雕塑 进行研究 的途径是 怎
样 的?或者说 哪些雕塑 的研究对您 的雕塑观 的确 立和现在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影 响最大?
李 :我的研 究是按 照传统雕 塑训练的脉 络走 的, 同时很 大程度 上受政 策的影响 2 O
段该 如何在新 的社会生 活条件 下进发活 力,
厦 希腊、 罗马、米开 朗琪 罗 罗丹 等等 的 未 来更 多未知 的物 象,这也是我 们的授 学 目
雕塑作 品。之后我 大概 用 75 5 时问,对 标 。对于遣型 艺术来 说,研 究造 型、彤 态十 实 中寻找 自己最 关注的 问题 ,然后 完全以 自 到 年
这些 经典进行深 入地研 究, 当时在技 术层 面 分 重要。彤 态研 究一直 是美术 学院研 究的课 上有一 定影响 力和 实力 。因为对于 同时进 八 题 ,并一代代 传承下 来 学院 需要 侍承 ,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介绍及研究方向解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介绍及研究方向解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介绍及研究方向解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介绍及研究方向解析雕塑系具象雕塑、抽象雕塑、环境雕塑和实验艺术为雕塑系主要课程。

设有木雕、石雕、金属雕塑和铸造四个材料实践工作室。

本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和学术活动。

注重与国外的艺术文化交流,经常邀请国外雕塑家来本系授课或举办学术讲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介绍及研究方向解析联系1620808662研究课题及导师雕塑创作研究:王培波、王洪亮、赵萌、曾成钢、李象群、胥建国、许正龙问题一:专业课复习的复习进度及内容安排回答一: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要开始了,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

在复习的初期主要是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大概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最好所有的章节的大概内容都在脑中留有印象,然后再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考过几遍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把这些作为复习的重点。

接下来的就是熟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要通过反复的背记来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专业课的辅导班也通常会设在10月初或者11月,如果报了补习班,可以趁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结果,并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的时候,运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要对考试的重点以及历年试题的答题要点做进一步的熟练。

并用几份历年试题进行一下模拟,掌握考试时的答题进度。

专业课的命题非常灵活,有的题在书上找不到即成的答案,为了避免所答非所问,除了自己总结答案之外,还要查阅一下笔记或者辅导书上是否有答案,或者直接去找命题、授课的老师进行咨询,这样得来的答案可信度也最高。

在和老师咨询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试题的回答要点,更重要是能够从中掌握分析试题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正确的回答问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李象群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李象群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李象群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8期采访:郭奕|贺彩撰文:贺彩摄影:郝志鹏他是鲁美雕塑系第一届学生里面年龄最小的;他的名字常常和“最著名写实雕塑家”、“最有实力的写实雕塑家”一起出现;他的雕塑作品一次次地带给中国艺术界强烈的震撼,《行者孔子》、《红星照耀中国》、《堆云·堆雪》、《山秀》…… 对历史的创新读解与表现,早已远远超越了“写实”的界限;在三十四年的雕刻时光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信念,将历史、政治、艺术、道德、反思的思想集于一身;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时间上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他就是雕塑家—李象群。

言有尽而意无穷“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孔子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在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并被后代推崇为“至圣先师”。

但是这位“至圣先师”的具体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也是李象群一直在思考着的??走进李象群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至圣先师”:他隐去了双眼,细腻的脸上微露着略带喜感的牙齿,李象群说:“做的非常女性化是我有意而为之的,脸部还会修的更加光滑,脖子上的美人纹,以及交叉着轻抚于胸前的那双纤细的玉手等,皆源于我想刻画的是一位‘无性别’的尊者形象。

‘孔子’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进取的精神,一种有时间概念的精神,有过去、有现在、更有未来。

这种形象是孔子的精神层面给我的印象,他就像行者一样,从历史中走来,一直走到今天,还将走向明天。

”在“孔子”的脚边有一个“小枕头”,“小枕头”体现的是一种私密空间,一种人性的觉醒。

“孔子”脚底下还踩着很长一段平整的“纸”,边角是微微翘起来的,中间某些地方会褶皱一点。

紧随“纸”后接连渐变而成的是“竹简”,这样的表现方式出于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变化进程上的考虑。

李象群是个极注重细节的人,他会聊竹简是在反面、平整面上刻字,而不是像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在圆面、鼓面上去刻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 > 正文
分享到:
字号:TTT
做‚大象‛般的雕塑家访著名雕塑家李象群
2012-04-20 15:40:33来源:艺术家提供
由他创作的两件雕塑作品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收藏于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由他创作的‚布衣小平‛被安放在四川省广安市小平故居;在他的手中,巴金、郭沫若这些在中国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他就是清华…
由他创作的两件雕塑作品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收藏于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由他创作的‚布衣小平‛被安放在四川省广安市小平故居;在他的手中,巴金、郭沫若这些在中国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他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李象群,也是从哈尔滨这片黑土地走出去的当代杰出艺术家。

受邀担任第24届国际冰雕比赛评委,8日,李象群在阔别家乡数载后重返故里。

炯炯有神的眼睛,清瘦的面容,数载的时光,没有在这位大雕塑家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只是话语中,更多了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想念之情。

他把哈尔滨称作自己的艺术摇篮,他说‚黑土地‘胎育’了我的艺术灵感,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塑有‚思想‛的冰雕
此次重返故土,停留时间短暂。

李象群珍惜在这里的每分每秒。

在担任冰雕比赛评委之余,他善于捕捉的眼睛,将所到之处的‚风景‛尽在头脑中留存。

十年之久,哈尔滨的巨变让他很是吃惊。

而艺术家冷峻的眼睛,又让他对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冰雕雪塑静心审视。

起初,他欣喜。

冰城的冰雕雪景数量增多,几乎随处可见。

可细细观赏,他不免心生忧虑。

多数冰雕雪景制作不够精细,缺乏创意,更谈不上具有内涵。

虽说是冰城,可是他深感对冰雪的关注度不够,投入不够,规模不够,参与不够,宣传和影响力不够。

他认为,作为哈尔滨的名片,冰雕雪塑必须在质量上再上层次。

创作者必须用‚心‛去思考、去创作,特别是对人们当下的生存环境进行思考,去创作富有时代精神和内涵的作品,使作品不仅具有趣味性,更具有思想性。

铸有‚根‛的雕塑
从事雕塑事业近30年,李象群对雕塑有着近乎痴狂的敏感。

一路匆匆遇过的雕塑,让李象群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哈尔滨街头的雕塑,让他感觉还是有些草率,有些操之过急,有些急功近利,悬浮于雕塑的表象上,而缺其命脉——‚根‛。

他始终认为,做雕塑不仅仅是展示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雕塑,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

好的雕塑,应蕴含城市的历史,应体现城市的风格,应为了给历史留下而作。

像哈尔滨的防洪纪念塔,多少年过去了,依然是精品中的杰作,因为她无论是在艺术造型上,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实现了完美体现。

哈尔滨,作为一座中西合璧带有西方异域文化色彩的城市,文化深远而有特色,应该潜心研究,精心论证,创作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雕塑,留给当代,留给未来。

切不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

做‚大象‛般雕塑家
李象群说,雕塑家需要有大象的力量和智慧,更需要有大象的爱心与善良,我乐于做一名大象般的雕塑家。

为此,他将自己的名字‚李向群‛改成了‚李象群‛。

他回忆道,作为一名雕塑家,从青年时期,他就把每完成一件雕塑作品,看做是攀登艺术大山巅峰的第一步,要想攀登到艺术大山顶峰,就必须风雨无阻,奋进不息,勇往直前……他说:‚一个艺术家当他攀登到顶端时,站到峰顶看艺术世界,那该是多美啊!那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就是这样的胸怀和大志,成就了今天蜚声国内外的雕塑大家李象群。

作为雕塑行业的前沿人物,怀着对雕塑事业的由衷热爱,他对同行们满怀期待,做‚大象‛般的雕塑家,画龙点睛,让更多更好的精品雕塑扮靓我们的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