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民俗

合集下载

第六章人生礼仪民俗

第六章人生礼仪民俗
姻缘关系的重点在于维护家族的延续,家庭成员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影响下,看其妻是否 生男,生男的妻和生女的妻在家族中有很大的悬殊。生 男,则巩固了姻缘关系,生女会使姻缘关系动摇;不生 育的妻,姻缘关系就不牢固了。家族成员会采取排斥、 鄙弃的态度,导致姻缘关系的解体.
从外延来看,姻缘关系有抚育子女成长的义务,
古训有“子不教,父之过”,古时有曾母三易其家, 就是为了培养教育子女。姻缘关系还有赡养老人的义 务,娶妻要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这也是巩固姻缘关 系的重点所在。如今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重点的家族 观念逐渐向姻缘关系为重心家族观念转移,而且婚姻 讲究自由恋爱,讲究感情,决定姻缘关系不是家长、 族长,而是夫妻的感情基础。在家族中,妻的地位和 夫的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新式的姻缘关系与旧 式的姻缘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家族成员的称谓 家族成员称谓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
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族次序确定的。
A、家族称谓的意义: 一是为了区别辈分;
二是为了确定上辈、同辈、晚辈 之间 的相互关系;
三是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 结构,便于社会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民间称谓非常讲究辈份,不能违背,否则被视为 失礼,俗称“没大没小”,“没老没少”。
(2)姻缘关系 姻缘关系是以婚姻联系着的夫妻之 间的关系,姻缘是联结男女双方的惟一纽带。
它与血亲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血亲关系强调血
统的传递,具有内敛性和向心性特征,而姻缘关系 强调的是不同血缘间的结合,其特征是开放的扩张 的。当妻子的一方通过联姻加入夫方的家族时,就 将妻方的家族关系带入夫方的家族关系中来,使夫 方的家族关系的外延大大扩充了。所以家族既有封 闭性的一面,又有开放性的一面。而且姻缘关系本 身的社会属性要比血缘关系鲜明得多。

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

成年礼,又称“成人礼”、“成丁礼”。 《礼记》中这样解释成年礼:“凡人之所 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 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 字之,成人之道也。”


在中国古代,男性到二十岁时,要举行 “冠礼”,标志他成为成年人,可以享有 一定的权力 例如择偶婚配,有资格参与祭祀、充当家 族的继承人等,也有服兵役、担任朝廷官 职和承担家族的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婚姻仪礼

我国古代为婚礼制定的“六礼”,对我国历 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作用。


“六礼”形成于周代。 根据《仪礼· 士昏礼》的记载,当时的婚礼需 经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 “六礼”对我国历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 作用,成为古代婚礼的模式,甚至对当前婚 俗仪式也有影响。
纳征



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 女家谓之“纳征”。 纳征又称“纳币”、“大聘”、“过大 礼”等,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 礼仪十分繁琐。 征在这里是“成”的意思。币所指的财 物在古代是指皮帛等物,后来才逐渐发 展成聘金。
周岁周岁可以看作是小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 高潮。 在周岁这一天,亲戚朋友前来道贺,给 孩子送些衣帽,其中较具文化特质的礼 物是虎头鞋。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小孩穿了虎头 鞋可以避邪。
抓周



这一天特别要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 来前途的“抓周”仪式。 古代称之为“晬” (zuì )盘。又称试儿、 试晬、拈周、期场、试周。 抓周仪俗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
诞生礼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 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 他才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诞生礼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大体 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 阶段的内容,而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

第八讲人生礼仪民俗ppt课件

第八讲人生礼仪民俗ppt课件
3/29/2024
孕期习俗
1、孕妇饮食禁忌 • 禁食一些动物的肉。其中有些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孕妇吃了可能会有害,有些则是无稽之谈。 • 吃螃蟹会导致胎横难产,《妇人良方》:“食螃蟹,令子横
生” • 吃兔肉会导致孩子三瓣嘴,《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
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
3/29/2024
• 满月时,还要抱孩子出户外走动走动, 目的在于让孩子干受外界事物,开眼界, 长见识。
• 旧俗还要为婴儿起乳名。通常取吉字做 名,如贵儿、小龙、祥儿等,但在民间 更多的取贱名,如小狗子、小牛、锁柱、 狗剩等。
3/29/2024
4、百岁 • 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
“三日看相,百日看长”, •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
• ——踩生流行产妇挑接生医生 漂亮高学历医生受青睐
3/29/2024
庆贺生子。
1、由于家族制度的影响,中国重男轻女的观 念很深。
• 《诗经·小雅》中记道:“载寝之床,载衣以 裳,载弄之璋”,璋,是美玉,代表富贵尊 荣,这是对男孩的祝愿;
• 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载 弄之瓦”,瓦,是纺锤,代表心灵手巧,这 是对女孩的希望。
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 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 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
3/29/2024
3/29/2024
• 黎族妇女的“绣面”。 • 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
象征物。
3/29/2024
• 南京在正月初八这一天,送麒麟送子灯到女婿家。 • 男方把灯烧了,并以烧后留下的灰烬形状来预测妇女生子的
性别,“尖者生男,团者生女,是其兆也”。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
• 鱼肉 在苏里南有一印第安人部落,男子向姑娘求 婚的方式是送鱼,表示自己是一精通捕鱼技巧,能 够自力谋生,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男子,如果姑娘有 意就会亲手把鱼烹成美味回赠给求婚者。
• 鸡肉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 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那一天, 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 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 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 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 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 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 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 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来我俩一 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说:“我们傣家 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 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俩抬到林子里去吃。”
• 茶 在广西江流域十分盛行新娘茶,新媳妇于婚典 后的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给亲人敬茶。 这天新娘早早起床,一边生火烧洗脸水,一边煮茶。 新娘茶的水须是某一口井的一天中最早挑的那担水, 水和锅都不能有半点油星,这样才吉利。烧好水新 娘子就服侍家婆起床洗脸,而后由家婆把准备好的 一百个茶子、十抓茶叶(一定要老茶叶,叫茶婆, 越老越好,取“老婆”之意),双手交给媳妇,喻 意新婚夫妇将是百子千孙。新娘子接过茶子茶叶再 一次洗刷锅头,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放入茶子茶叶 煮茶。新娘茶第一杯敬丈夫,茶水中还要放一块四 四方方的米花糖意指男子汉大丈夫可以四海为家。 丈夫接过妻子献上的茶时,新娘还要唱道:“送给 一杯红红茶,望夫富贵又荣华,敬上一块四方糖, 望我夫妻恩爱长。”
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 她不受妖邪入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冠、婚、丧四种⼈⽣礼仪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段。

在社会活动中。

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明;举⽌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个⼈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五礼的内容相当⼴泛,从反映⼈与天、地、⿁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与⼈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吉礼居五礼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的祭祀典礼。

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

第⼀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星⾠;祀司中、司命、风师、⾬师等。

第⼆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林川泽;祭四⽅百物等。

第三是祭⼈⿁,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地区或某⼀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都采取减膳、停⽌娱乐等措施来表⽰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灾祸⽽进⾏吊唁慰问的⼀种礼节。

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

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项。

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师之礼、⼤均之礼、⼤⽥之礼、⼤役之礼、⼤封之礼。

⼤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地、征赋税时举⾏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之礼是天⼦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建宫殿、开河、造堤等⼤规模⼟⽊⼯程时的队伍检阅;⼤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界碑的⼀种活动。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教学目的】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们是每一个人须通过的过程;掌握人生礼仪的种类和各自的功能;了解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礼仪民俗。

【教学内容】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

此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

伴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

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

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

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人、社会的重视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4、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也极其复杂。

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 “洗三” 即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浴庆贺仪式,谓之“洗三” 或“ 洗三朝”。其用意在于洗净污秽,使其洁白入世,另外也可增长小儿胆 量,增进小儿健康。
路漫漫其悠远
—— “满月” 诞生礼的一项重要仪式是在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在这一 个月内,产妇须“坐月子”,不能出门。在满月这一天就可以为婴儿举 行有亲朋好友参加的庆贺仪式。满月之后 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 贺仪式,称“百岁”,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长。
这种“抓周”,是寄托了上一辈对下一辈子的希望 。
路漫漫其悠远
抓周
路漫漫其悠远
物品 书
笔墨
印章 算盘 稻草 刀剑
意义
物品 尺
钱币
葱 蒜 听筒 芹菜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 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进 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 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 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经历重要阶段见证性标志仪礼
诞生礼、成年礼、 结婚礼、丧葬礼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 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l)诞生礼仪 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 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 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 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 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 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 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 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8.3.1 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日本人生礼仪民俗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辣子面 白族人婚礼以热烈隆重而 著称。因白族话中“辣”与“亲热” 谐音。因此,当新郎进入洞房时,新 郎的伴郎们即将辣子面撒入早已备好 的火盆里,一时辣味四溢,呛得新郎 和新娘一阵大咳。接着,新人在新房 里吃喜饭、喝喜酒,在菜饭及酒肉中 同样调入很浓重的辣子面,辣得新郎 新娘难以下咽。这时闹喜的人们便发 了一片欢声笑语。
• 丈夫喝茶要喝到底,才片有男人气概,接 着是丈夫回敬妻子,新娘子则抿抿,千万 不能喝干,否则人家会说这个女人没家教, 口大无财不中用。接下来新娘子给所有的 宾客敬茶,由丈夫引着,按先长后幼,先 亲后疏、先男后女,先近后远的顺序敬。 受茶者也不是白喝,得给新娘一个封包, 钱不论多少,唯独舅父的封包不能轻的。 这些封包一律归新娘所有。当私房钱。筛 完茶,娘家也来接新郎了,男家两次宴请 所有受茶的宾客,饭后新郎、新娘去娘家 认岳父母。临行前,新娘子则再次筛茶给 家公婆,还得说:“我明天就回,请两老 别挂牵。”
• 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 里倒上了槐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 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 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 “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最后, 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 铜钱并不很多。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感谢白姥姥的 降格相从,亲自出马…… 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 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作王侯; 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 作知州!”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 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完全全,不偷工减料, 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作知县,也没作知州, 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 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 •
• ——催生 。产妇临盆前,娘家要备好新生婴 儿软帽(俗称“被窝帽”),和尚衣(无领, 无钮扣,以绳带连系的小人衣),包裙 ,口 涎围、小鞋袜、尿布、红枣、红糖、鸡蛋等 物,于月初一或十五送至婿家,俗称“催 生” 。 • ③庆贺生子。 • —— “洗三”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浴 庆贺仪式,谓之“洗三” 或“三朝” • —— “满月” • —— “抓周”

咖啡
欧洲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
小伙子向姑娘求婚,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姑娘家准 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前来求婚的小伙子。席间, 小伙子可以尽情地向姑娘倾吐爱情,毫不羞涩。酒 罢饭毕,主人把一杯咖啡端到小伙子面前,让他品 尝。求婚成功与否,全由这杯咖啡来决定了:如果 这杯咖啡是甜的,那就说明小伙的求婚已被接受; 如果咖啡是苦的,就表示女方不同意小伙子的求婚。
灵堂
客家传统习俗
• (一)诞生礼仪 • 催生 ——三朝 —— 满月 ——一百 天 —— 周岁 • (二)成年礼仪 • 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 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 • (三)寿诞礼仪 • 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 日
作业题
• 任选一题,1500字以上,要求材料翔 实、观点明确。 • 1 我家乡的民俗 (可以是民俗综述, 也可以是某个专题,如信仰民俗、结 婚礼俗、丧葬民俗等) • 2 我眼中的民俗旅游(可以是对民俗 旅游的亲历,也可以是对民俗旅游开 发等的看法)
• • • • •
哭嫁 遮面 花轿 拜堂 婚后第三天或七天,新娘要偕新郎回 娘家,俗称“回门”或“回酒”。这 是新女婿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作客, 宴饮时新郎要坐在首席,受到一生中 最为隆重的招待,由女方家的近亲好 友陪席。居住天数不等。现在一般都 是婚后第三天“回门”。ຫໍສະໝຸດ • • • • • • • •
《闺意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嫁娘》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古代离婚方式:七弃三不去 七弃即七出之条:不顺父母,去;无子, 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 去;盗窃,去。 • 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与经三年丧,不 去;前贫后富贵,不去。 • 婚联: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 作证;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 为媒。
上海婚俗新娘换鞋
• 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 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 蜜无忧生活的愿望。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 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 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 她不受妖邪入侵。 •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 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 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 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特殊的婚姻形态
• 1 童养婚 • 清代末年流行于四川的“小女婿”民歌: • 十八女儿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 婆双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 • 山东也流传有类似的民歌: • 石榴花,花儿黄,十八岁大姐九岁郎。百日 背郎下地去,晚上为郎脱衣裳,想想真心伤。 • 2 指腹为婚 • 3 冥婚
丧葬礼仪
• 2006年5月,一场典雅的汉服成人仪式在东湖 磨山楚城广场举行,来自武汉市的五百多名18 至20岁的男女学生身着优雅端庄的仿古服装, 在编钟鼓乐声中,按照“加衣冠”、“成人宣 誓”、“敬师长”、“敬父母”等活动议程, 受冠谢礼,吟唱“冠歌”,一举一频颇有三楚 古风。
• 山东大学学生举行 冠礼 笄礼
食品定情的奇怪婚俗
• 玉米棒 非洲刚果农村青年男女的婚 恋往往以赠送鸟与玉米棒的方式来确 定。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常常把一 只烤熟的鸟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并 且说:“这只鸟是我亲自打死。”如 果姑娘看中了他,就会收下这只鸟, 并且回赠一个玉棒子给他,满脸微笑 地对他说:“这玉米是我亲手种出来 的。”于是,两人定下终身的大事。
2、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 (l)诞生礼仪 通过诞生礼仪,婴儿才能获 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 意义上的“人”。 • (2)成年礼仪 成年礼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 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 会责任感。 • (3)婚姻礼仪 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序 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婚后 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 的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 (4)丧葬礼仪 灵魂不灭观念,儒家孝道和 先人荫庇后代的思想 的体现。
• 韩国冠礼
• 韩国笄礼
• 日本冠笄礼1月15日是“成人节”(日本政府 宣布从2000年开始,把成人节的日期改为每年 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为成人节),全国放假祝 贺。各个市、镇、村为步入20岁的青年男女举 行成人仪式。
婚姻礼仪
• 《礼记》:婚礼者,礼之本也。……上 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 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记载于《仪礼》 (春秋战国遗留下来的周代礼制汇编) “婚有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 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 三书六礼 三书即聘书(订亲之书)、 礼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 之书) • ① 相亲、定婚阶段 • ② 迎娶阶段
人生礼仪民俗
• 一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l)诞生礼仪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 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是为承认 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 礼仪 。 (3)婚姻礼仪 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 包括婚姻形态和婚姻礼仪两个方面。 (4)丧葬礼仪 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 离仪式”。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 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 • • • • • 诞生礼仪 ①求子仪式。 —— 向神灵祈子。 —— 由旁人送子。如偷瓜送子风俗 、 麒麟送子 、送孩儿灯 。 ②孕期习俗。《烈女传》 “太任之性, 端壹诚庄,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 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 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 • --孕期禁忌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 声,口不出恶言 ,不时不食 。
• 葬礼仪是人的最后的“脱离仪式”。其仪式 主要有:初终、设床、沐浴和报丧。 • 初终。指弥留之际 ,亲属一般都会嚎啕大哭, 然后进行招魂 。 • 设床。招魂以后,要设床停尸 ,对死者的遗 体进行清洗,穿上新衣。然后移尸到停尸床 上,面部盖一张纸。起长明灯为死者照路, 最后上供品 。 • 报丧。这是把死讯及时报告给亲朋、邻居和 有关部门。
• 茶 在广西江流域十分盛行新娘茶,新媳妇于婚典 后的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给亲人敬茶。 这天新娘早早起床,一边生火烧洗脸水,一边煮茶。 新娘茶的水须是某一口井的一天中最早挑的那担水, 水和锅都不能有半点油星,这样才吉利。烧好水新 娘子就服侍家婆起床洗脸,而后由家婆把准备好的 一百个茶子、十抓茶叶(一定要老茶叶,叫茶婆, 越老越好,取“老婆”之意),双手交给媳妇,喻 意新婚夫妇将是百子千孙。新娘子接过茶子茶叶再 一次洗刷锅头,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放入茶子茶叶 煮茶。新娘茶第一杯敬丈夫,茶水中还要放一块四 四方方的米花糖意指男子汉大丈夫可以四海为家。 丈夫接过妻子献上的茶时,新娘还要唱道:“送给 一杯红红茶,望夫富贵又荣华,敬上一块四方糖, 望我夫妻恩爱长。”
• 鱼肉 在苏里南有一印第安人部落,男子向姑娘求 婚的方式是送鱼,表示自己是一精通捕鱼技巧,能 够自力谋生,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男子,如果姑娘有 意就会亲手把鱼烹成美味回赠给求婚者。
• 鸡肉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 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那一天, 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 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 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 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 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 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 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 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来我俩一 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说:“我们傣家 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 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俩抬到林子里去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