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

合集下载

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鲁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

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

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

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因为没有钱,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

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另考进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

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

于是看些文学书,一面翻译,也作些论文,设法在刊物上发表。

直到一九一○年,我的母亲无法生活,这才回国,在杭州师范学校作助教,次年在绍兴中学作监学。

一九一二年革命后,被任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但绍兴革命军的首领是强盗出身,我不满意他的行为,他说要杀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办事,由此进北京,做到社会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长。

一九一八年“文学革命”运动起,我始用“鲁迅”的笔名作小说,登在《新青年》上,以后就时时作些短篇小说和短评;一面也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讲师。

因为做评论,敌人就多起来,北京大学教授陈源开始发表这“鲁迅”就是我,由此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且还要逮捕我。

我只好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广州,在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

又约半年,国民党北伐分明很顺利,厦门的有些教授就也到广州来了,不久就清党,我一生从未见过有这么杀人的,我就辞了职,回到上海,想以译作谋生。

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听说国民党在通缉我了,我便躲起来。

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民权同盟。

到今年,我的一九二六年以后出版的译作,几乎全被国民党所禁止。

我的工作,除翻译及编辑的不算外,创作的有短篇小说集二本,散文诗一本,回忆记一本,论文集一本,短评八本,中国小说史略一本。

注解〔1〕本篇据手稿编入。

它是作者在一九二五年所作《自叙传略》(收入《集外集》)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

鲁迅自传(2)

鲁迅自传(2)
鲁迅自传
鲁迅
学习要求
自学导航
课文赏析
自测练习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 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 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 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 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 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1909年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 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 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 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 “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 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 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 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 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 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 上的不朽杰作。。1936年10月19日因肺 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 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 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 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 《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e、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离开家乡来到
F、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思想内容不受政客的欢迎。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写“对”,错 误的写“错”。
(1)传记是记载人物兴趣爱好的实用文体,传记可以 分为两类:一是自述生平,叫“自传”;一是由别人 撰写的,叫“传”。 ╳ ( )

语文课件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

语文课件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
鲁 迅 自 传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鲁迅简介:
了解传记:
01
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02
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03
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
04
阅读人物传记要按照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
2
从鲁迅先生的这个选择之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
阅读思考:
时间:1881——1930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生平经历 决意学医 弃医从文内容
出生;
辍学回家,家庭变故;
父亲去世;
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
东渡日本留学;
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弃医从文,提倡文学运动;
29岁,回国,做生物和化学做教员;
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做师范学校的校长;
北京教育部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国文系讲师;
开始发表小说;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做中山大学的教授;
05
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自主阅读:
熟悉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大意。 用做记号的方法了解鲁迅1881年——1930年的主要经历。
了解鲁迅的主要创作成果。

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
1881年 1893年 1896年 1898年 1902年 1904年 1906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8年 1926年 1927年9月
内容
创作成果:小说、论文、散文诗等
鲁迅自传
爱 国 爱 民
(救国救民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拓展延伸:
你觉得应该怎样写传记(或自传)? 请你为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

鲁迅自传读书笔记

鲁迅自传读书笔记

鲁迅自传读书笔记
(实用版)
目录
1.鲁迅自传的背景与意义
2.鲁迅自传中的读书经历
3.鲁迅自传中的人生感悟
4.读鲁迅自传的启示
正文
鲁迅自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所写的一篇自传体散文。

这篇自传写于 1926 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鲁迅在文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读书生涯,以及在这些经历中所得到的人生感悟。

在鲁迅自传中,鲁迅详细地描绘了自己的读书经历。

他从小就对书籍充满了热爱,不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科学,他都广泛涉猎。

在文章中,鲁迅特别提到了他在留学日本期间的读书经历,他深受西方新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鲁迅的读书经历不仅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点。

在鲁迅自传中,鲁迅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他深刻地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对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同时,他也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鲁迅的人生感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鲁迅自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热爱读书,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敢于批判,勇于对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揭露和反思。

最后,我们应该有责任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在实现个人价
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鲁迅自传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文章,它既是鲁迅个人人生经历的回顾,也是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朝花夕拾鲁迅自传概括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鲁迅自传概括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鲁迅自传概括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自传体散文集,收录了他回忆与描写晚清和民国初期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

该书共分为26个篇章,其中每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鲁迅作为一个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

以下是对《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的概括:
鲁迅在《故乡》一章中回忆了他小时候生活在浙江绍兴的情景,描写了他与乡村的联系以及乡亲们的生活态度。

他以悲哀的笔触写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苦难与困境。

在《二十四孝图》和《癸巳纪事》中,鲁迅回忆了他读书时的经历,以及在日本留学期间对国家现状和社会问题的觉醒。

他对中国封建礼教和官僚制度进行了批判,并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

《狂人日记》是《朝花夕拾》中最有名的篇章之一,这篇故事以主人公的疯狂日记为线索,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偏见。

在《阿Q正传》中,鲁迅深入剖析了中国人的奴性和懦弱,描述了主人公阿Q 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荒谬。

这篇作品代表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痛苦情感。

此外,《朝花夕拾》中还包括《记忆》、《热风》、《故园行》等篇章,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观察的叙述,展现了鲁迅对中国旧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总的来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以自传的形式,通过回忆和观察,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中国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并积极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性的呼声。

这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自传好词好句

鲁迅自传好词好句

鲁迅自传好词好句
1.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词多有气势啊!就好像他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都奉献出来,为了心中的理想勇往直前,你说牛不牛?
2. “‘横眉冷对千夫指’,哇,这是多么不屑的态度呀!仿佛他根本不在乎那些反对他的人,自顾自地坚定前行,难道不厉害吗?
3. “‘俯首甘为孺子牛’,瞧瞧,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怀啊!就如同一位默默奉献的老黄牛,毫无怨言,你不觉得感动吗?
4.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太有深意了吧!就像我们的人生,一开始可能迷茫,但只要勇敢去尝试,不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吗?
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这比喻多形象呀!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吗?
6.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就好像一个孤独的战士,为了心中的目标不顾一切,你不佩服吗?
7.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句话真让人深思啊!难道豪杰就不能有柔情了吗?
8.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哇,这是多么豁达的胸怀呀!就好像所有的恩怨都能在一笑中化解,多了不起呀!
9.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话说得好有力量啊!
就如同给人敲响了警钟,难道不让人警醒吗?
10.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多么勇敢的宣言啊!好像在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的艰难,你说是不是很震撼?
我觉得鲁迅的文字真的太有魅力了,这些好词好句不仅语言精妙,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

鲁迅自传概括300字

鲁迅自传概括300字

鲁迅自传概括300字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

鲁迅出生于一个封建社会的晚期,从小经历了家族教育的严苛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的思想观点和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及国民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自传中,他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反对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认为这些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

他在上海求学期间,目睹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腐败政府的统治,这使他对国家的现状感到绝望和愤怒。

他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希望能通过临床实践来改变社会,但很快失望地发现,医生在现实中无法真正救助到患者。

鲁迅的自传还描述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他通过翻译和创作小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的关切。

他的作品直击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让读者领会到了民族危机的紧迫性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为目标的观点,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鲁迅的自传是他对自身经历和思想转变的回顾和总结。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反思,揭示了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问题,呼吁人们觉醒和行动。

鲁迅的自传成为中国
现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与进步的象征之一。

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鲁迅自传的读后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先驱者和改革者,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

鲁迅自传《自序》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犀利的文字表达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读完这本自传,我被鲁迅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所深深触动。

首先,鲁迅自传中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度思考和犀利批判。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落后和愚昧的社会环境中,对于这种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荒谬他看得十分清楚。

他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和迷信,指出它们是束缚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鲁迅用尖锐的语言直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于不公平、不自由和不平等的现象指出了背后的原因,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他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思,更是对中国社会整体现状的一次挑战。

其次,鲁迅自传让我对鲁迅的个人经历产生了更深的了解和共鸣。

从他的自述中,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多次挫折和痛苦的鲁迅,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对于社会不公和愚昧主义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他的文章中,对于自己的命运和抗争的艰辛表达了无限的思考和痛苦。

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社会,激发了我对于个体力量的无限抱有希望。

同时,通过阅读鲁迅自传,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用他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现实社会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

他的文字充满了真实感和感染力,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以切实感受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改革和前进的希望。

鲁迅用文学作品传递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困境的深思,唤起了人们的共鸣和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鲁迅自传给我带来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鲁迅的自传中,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挫折但依然坚持自我的人。

他的坚韧不拔、对于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让我对自己的选择和对未来的追求产生了新的思考。

鲁迅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改变自己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自传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全文共4 个自然段。

第1 段:家庭状况。

这一段介绍了出生年份及出生地点。

用一句写父亲,
用三个单句写母亲,在有详有略中反映了母亲对我”有更深的影响。

并重点介绍了离家求学的原因,先说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接着说寄食
”不成;再说父亲病故。

接二连三的打击,其结果是渐至于连极少的学
费也无法可想”,加上自己既不愿做寄食者,又总不肯”学做幕
友或商人,那幺只有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这里详写,是因为这是鲁迅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关头。

第2 段:求学经过。

这是鲁迅先生的青年时代。

这期间他经历了数次人生
选择。

从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再到日本留学改学医学,最后
是弃医从文,鲁迅先生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与良方。

文章把从东京到
仙台学医,又弃医去提倡新文艺”写得比较具体。

因为这段时期(即1902-1909 年留日期间)正是鲁迅探求救国道路的关键时期,他以后用文学作为战斗武器的决定时期。

第3 段:工作简历。

这段写1909 年到1930 年20 余年间的工作经历。

这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