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合集下载
零件图与装配图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一、装配图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需要标注五方面的必要尺寸: 1.规格、性能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外形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位置尺寸
分析滑动轴承座各尺寸作用。
外形尺寸 配合尺寸
安装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
退出 节目录
1.零件图中常见的 底板、法兰盘等尺 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各种孔的简化画法及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互相接触的两相邻表面 只画一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 其倾斜方向相反,或方向 一致而间距不同 3.紧固件以及球、轴、销、 键等实心零件,如纵向剖 切,按不剖绘制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二、装配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
1.序号的编写方法 (1)所有零、部件均应编写序号。 (2)每种零件只编一次序号。 (3)编写序号的形式如图。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将 模型从砂型中取出, 沿起模方向做成一定 的斜度。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作用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 为加工测量选定的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度 量方向,每个方向均有尺寸基 准。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一、装配图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需要标注五方面的必要尺寸: 1.规格、性能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外形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位置尺寸
分析滑动轴承座各尺寸作用。
外形尺寸 配合尺寸
安装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
退出 节目录
1.零件图中常见的 底板、法兰盘等尺 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各种孔的简化画法及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互相接触的两相邻表面 只画一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 其倾斜方向相反,或方向 一致而间距不同 3.紧固件以及球、轴、销、 键等实心零件,如纵向剖 切,按不剖绘制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二、装配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
1.序号的编写方法 (1)所有零、部件均应编写序号。 (2)每种零件只编一次序号。 (3)编写序号的形式如图。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将 模型从砂型中取出, 沿起模方向做成一定 的斜度。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作用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 为加工测量选定的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度 量方向,每个方向均有尺寸基 准。
退出 节目录
机械制图第九章 装配图6

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三、画装配图
1.选图幅,定比例,画图框等 选择标准图幅,确定适当比例,画好图框、标题栏及明细栏。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三、画装配图
2.确定作图基准线,合理布置视图 确定作图基准线,合理布置各个视图。注意留出标注尺寸、
编写序号、注写技术要求的位置,然后画出各视图的主要轴线 (装配干线)、对称中心线和作图基准线。
二、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3.注意事项 (1)应从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应根据机器 或部件的内外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多拟定几种表达 方案,通过比较择优选用。 (2)每个视图或剖视图都应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重点,各个视 图应相互照应和补充。 (3)需要使用剖视图时,一般应从某条装配干线的对称面或轴 线处剖切,或者从各零件之间的结合面剖切。 (4)对各个零件上的次要结构,如果对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 原理、装配关系、定位安装等方面没有影响时,则不必一一 表达清楚,应留待零件设计时由设计人员自定。
2.其他视图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表达清楚,再确定选择哪些视图以及相应
的表达方法,以使图样表达准确、完整。
(2)在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比较少的视图、剖视图等,
以使图样表达简捷、明了。
(3)合理布置各视图位置,以使图样清晰、美观,并有利于图幅
的充分利用。
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零件图
示意图 立体图 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装配示意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的轴测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三、画装配图
1.选图幅,定比例,画图框等 选择标准图幅,确定适当比例,画好图框、标题栏及明细栏。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三、画装配图
2.确定作图基准线,合理布置视图 确定作图基准线,合理布置各个视图。注意留出标注尺寸、
编写序号、注写技术要求的位置,然后画出各视图的主要轴线 (装配干线)、对称中心线和作图基准线。
二、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3.注意事项 (1)应从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应根据机器 或部件的内外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多拟定几种表达 方案,通过比较择优选用。 (2)每个视图或剖视图都应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重点,各个视 图应相互照应和补充。 (3)需要使用剖视图时,一般应从某条装配干线的对称面或轴 线处剖切,或者从各零件之间的结合面剖切。 (4)对各个零件上的次要结构,如果对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 原理、装配关系、定位安装等方面没有影响时,则不必一一 表达清楚,应留待零件设计时由设计人员自定。
2.其他视图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表达清楚,再确定选择哪些视图以及相应
的表达方法,以使图样表达准确、完整。
(2)在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比较少的视图、剖视图等,
以使图样表达简捷、明了。
(3)合理布置各视图位置,以使图样清晰、美观,并有利于图幅
的充分利用。
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零件图
示意图 立体图 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装配示意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的轴测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机械制图-装配图

明细栏的填写: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粗实线和细实线的使用:标题栏与明细栏的分界线、明细栏分段线、明细栏与边框线用粗实线,其余均为细实线。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10.4.1 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及画法
10.6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装配图要了解以下内容:
10.6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有关资料。通过阅读说明书,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及标题栏等资料知道部件的名称、绘图比例,概括了解部件的功用、性能和工作原理。
看视图。分析各视图的表达方法,了解它们的表达意图;了解和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从视图了解零件之间相对位置,连接形式,主要和次要装配关系;看懂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10.4.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应留出扳手空间
应留出螺钉装、拆空间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10.4.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10.4.3 定位销的合理结构
在条件允许时,销孔一般应制成通孔,以便拆装和加工。用销连接轴上零件时,轴上的零件应制有工艺螺孔,以备加工销孔时用螺钉拧紧。
定位销装配结构
10.5.2 拟定表达方案
10.5.3 画装配图的步骤
1.定方案,定比例,定图幅、画出图框。
2.合理布图,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
3.画各视图的底稿。
4.画剖面符号,标注尺寸。
5.编写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
6.检查、描深,完成装配图。
(2)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1)选择主视图
2)选择其它视图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为便于读图和图样管理,装配图中应对每个不同零件编写序号,并在明细栏中依次填写序号、名称、件数、材料和备注等内容,明细栏安排在标题栏上方。
32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PPT课件

– 先绘主要轴线(装配干线)、对称中心线、作图基 准线
– 由主视图开始画,可几个视图配合进行 – 剖视图要以装配干线为准,由内向外逐个画出各零
件或由外向内逐个画出各零件。但要注意消隐。 – 用细实线(淡)画底稿;经校核后加深;画剖面线;
尺寸;编写序号、名细栏;再校核;签名。
装配图的画法举例:(虎钳装配)
装配图的主视图选择
– 能反映安放位置和工作位置 – 能反映主要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其它视图的选择
补充其它装配关系、外形及局部结构 的视图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
– 零件的视图的表达方法在装配图中仍适用。 – 规定画法:
– 两相邻零件的配合面和接触面,规定只画一条线。
– 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 致而间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在同一图样的各个视图上,同一 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与间隔应保持一致。
– 实心件、标准紧固件或其他标准组件,若剖面线 通过其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 特殊画法:拆卸画法、沿结合面剖切画法、假想画
法、夸大画法、简化画法。
• 画装配图
根据部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选择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选择绘图比例 安排各视图的位置(注意留有尺寸、序号、名 细表和技术要求的位置) 开始绘图
球 阀 装 配 示 意 图
•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对部件和机器的实物或装配示意图 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 明确以哪个零件为中心进行装配 了解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核对各配合尺寸以确定配合性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基本了解各零件之间的 相互关系,为画装配图做好准备
球阀装配示意图
• 确定表达方案(既视图选择)
– 由主视图开始画,可几个视图配合进行 – 剖视图要以装配干线为准,由内向外逐个画出各零
件或由外向内逐个画出各零件。但要注意消隐。 – 用细实线(淡)画底稿;经校核后加深;画剖面线;
尺寸;编写序号、名细栏;再校核;签名。
装配图的画法举例:(虎钳装配)
装配图的主视图选择
– 能反映安放位置和工作位置 – 能反映主要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其它视图的选择
补充其它装配关系、外形及局部结构 的视图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
– 零件的视图的表达方法在装配图中仍适用。 – 规定画法:
– 两相邻零件的配合面和接触面,规定只画一条线。
– 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 致而间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在同一图样的各个视图上,同一 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与间隔应保持一致。
– 实心件、标准紧固件或其他标准组件,若剖面线 通过其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 特殊画法:拆卸画法、沿结合面剖切画法、假想画
法、夸大画法、简化画法。
• 画装配图
根据部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选择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选择绘图比例 安排各视图的位置(注意留有尺寸、序号、名 细表和技术要求的位置) 开始绘图
球 阀 装 配 示 意 图
•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对部件和机器的实物或装配示意图 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 明确以哪个零件为中心进行装配 了解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核对各配合尺寸以确定配合性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基本了解各零件之间的 相互关系,为画装配图做好准备
球阀装配示意图
• 确定表达方案(既视图选择)
零件装配图PPT

7.2.1
确定视图方案
确定零件的视图方案时,可以参照装配图 中该零件的表达方法,但绝不能照搬,而应根 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重新选择或适当调整 。
7.2.2
画出零件图形
对分离出来的零件投影,不要漏线、 应画全原图中被遮挡的线条 。 另一方面,也不要画出其它零件(即使 是不可拆卸的或过盈配合的零件)的投影。 在装配图中被省略不画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一 般均应画出,其尺寸(如圆角等)可在技 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高压区
6.1.2 拆卸部件和画装配示意图
拆卸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也可先将部件分为若 干组成部分,再依次拆卸。 装配示意图是用简单线条和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所 画成的各零件的大致轮廓和相互关系。
填料 压盖 盖螺母 垫片 销 主动齿轮 泵盖 从动齿轮 泵盖 钢球 弹簧 螺母
通高压区 通低压区
螺钉
泵体
调节螺丝
读装配图
(3)分离零件
根据零件编号,投影关系,剖面线的方 向和间隔等,分离出零件。用形体分析、线 面分析,结构分析方法,想清楚各零件形状。
(4)看懂全图
在得出总体形状和各零件的形状后, 结合图上所注尺寸,技术要求,对全图有 一综合认识。
7.2 拆画零件图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设计工作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应在读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 一般可按以下步骤:
§3 装配体结构构型设计
3.1 功能要求与整体构型
装配体整体构型以其功能为重要依据之一。例 如,从加工细长件的功能要求出发,普通车床,外 圆磨床等卧式加工机床的外形必然是低而长的(左 图),而立式镗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机床,它们 的外形则高而短(右图)。
3.2 按装配结构构型
零件图和装配图

公差标注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标注出适 当的公差,以确保零件的互换性 和功能性。
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注明对零件的材料、 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要求,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02
装配图
装配图的概念
装配图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总体结构、各组成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以及 安装与拆卸顺序的图样。
目的
03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区别 与联系
定义与目的
零件图
表示单个零件的详细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的图纸,用于指导零 件的加工、检验和装配。
装配图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整体结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润滑系统、密 封系统等的图纸,用于指导产品的装配、调试和维修。
联系
零件图和装配图都是工程图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图、俯视图、左 视图等多个视图,需明确每个视图所 代表的方位和角度。
理解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非常重要,需仔细 阅读并理解每个尺寸的含义和作用。
关注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中会包含零件的材料、热处 理、表面处理等要求,需仔细阅读并 理解。
分析零件结构
通过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零件的结 构和形状,理解其功能和作用。
为机器或部件的生产制造、检验、安 装与维修提供依据。
装配图的绘制要求
完整性
必须完整地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全部组 成零件,并正确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装 配关系。
正确性
清晰性
图面布局合理,视图表达清晰,使观 看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机器或部件的 总体结构和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零件的形状、大小、装配关系应完全 符合设计要求。
03
零件图:主要用于生产车间,指导工人加工、检验 零件。
表达内容
装配图
机械制图装配图ppt课件

9.5 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
9.5.1 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9.5.2 拆画零件图
编辑版pppt
32
9.5.1 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1. 了解机器部件的性能、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拆卸顺序 3. 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及结构形状
和作用
编辑版pppt
33
读装配图举例:
38
A
A
B AA
B BB
编辑版pppt
39
A
A
B B
编辑版pppt
40
编辑版pppt
41
A
A
AA
编辑版pppt
42
举例: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微动机构装配图,拆画件8(支座)的零件图, 按1:1比例作图
要求: 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全部尺寸
(直接抄注、计算得出、查表、从图中量取)
1.了解部件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2.确定表达方案 1).主视图选择 2).其它视图选择
3.选择合适的比例及图幅
4.画装配图步骤 1).合理布局视图; 2).画各视图底稿; 3).检查底稿、加深,画剖面线; 4).完成装配图,标注尺寸,写技术要求,编 写零、 部件序号,填写明细栏及标题栏
编辑版pppt
31
编辑版pppt
34
立式齿轮泵装配爆炸图
编辑版pppt
35
立式齿轮油泵装配图
编辑版pppt
36
9.5.2 拆画零件图
1.零件分类:标准件、借用件、一般零件 2.对表达方案的处理:
箱体类、轴套类、轮盘类
3.对零件图上尺寸的处理
直接抄注、计算得出、查表、从图中量取
机械制图-轴系装配图

•向心推力轴承
annular contact thrust bearing
同时承受径向 力和轴向力
瑞典SKF轴承
SKF Bearing from Sweden
代号 基本代号Basic codes:
Codes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 代号的基础。Basic code indicate the type, features and dimensions.
2. 齿轮尺寸计算 Gear size
• 齿轮的齿数Number of teeth:Z • 齿轮的模数Module:m(m=P/π)
分度圆Reference circle:d=mz 齿顶高Addendum:ha=m 齿根高Dedendum:h f =1.25m P428 表15-9 (See P428 table 15-9)
此孔尺寸?
What is the size of this hole?
长度?
合起来
Put together
轴和轴上零件的定位方法
b.轴肩
Shoulder
a.轴环Collar
c.轴套 Bushing
d.端盖 Side cover
•轴的位置如何确定?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shaft.
今日作业:习题集P100 (Exercise P100 )
计算螺钉长度
Used to calculate the screw
length.
1. Draw the shaft system assembly in A3 sheet 2. All sizes as the detail drawing 3. Standard parts should be by appendix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