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毒虫咬伤及其它生物伤害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防虫蛇咬伤应急处置预案

防虫蛇咬伤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虫蛇咬伤事件,保障员工和游客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员工及游客,适用于单位内部及周边可能存在虫蛇咬伤风险的区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虫蛇咬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行动。

3. 设立医疗救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移。

4. 设立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防护、隔离、消毒等工作。

5. 设立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发布。

四、预防措施1. 对单位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巡查,清除杂草、枯枝、积水等虫蛇栖息地。

2. 对员工和游客进行防虫蛇咬伤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在单位内部及周边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4.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鞋套等。

5. 配备蛇药、消毒液、止痛膏等应急药品。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虫蛇咬伤事件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医疗救援组、现场处置组、信息联络组等人员前往现场。

3. 现场处置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并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受伤人员安全,避免二次伤害;b. 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c. 若为毒蛇咬伤,立即进行伤口近心端绑扎,防止毒素扩散;d. 如有条件,对伤口进行局部冷敷,减缓毒素吸收。

4. 医疗救援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a. 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敷;b. 给予止痛、抗过敏等药物;c. 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d. 根据受伤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转移救治。

5. 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上报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并根据需要发布信息。

6. 现场处置组对现场进行隔离、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六、后期处理1. 对受伤人员进行跟踪观察,了解病情变化,确保其康复。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追究其相关责任。

现场处置毒蛇咬伤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毒蛇咬伤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毒蛇咬伤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针对毒蛇咬伤应急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现场处置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现场处置毒蛇咬伤的应急预案,以提供基本指导,确保伤者的生命安全。

2. 紧急预警与呼叫一旦发生毒蛇咬伤事故,应立即触发紧急预警并进行如下步骤:1.(例如:120),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伤者信息。

2.,避免进一步受伤。

3.,并尽可能保持镇静。

3. 毒蛇咬伤的现场处理在救援队伍到达之前,需要采取一些紧急处理措施,以减轻伤者的伤害和症状。

1.:尽可能让伤者描述毒蛇咬伤的部位,并在咬伤区域周围进行标记,以帮助医疗救援人员准确诊断。

2.:尽量避免活动,减少血液循环速度,以减少毒液的传播。

将伤者受咬的肢体位置保持低放,减少血流到受伤处,如咬伤的手臂或腿部。

如果有可能,使用绷带(宽松的)或其他合适材料局部压迫咬伤的部位,但不要过紧。

3.:根据指南,在现场不建议使用吸毒器具进行吸口。

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4. 现场救治与处理在等待救援队伍到达之前,应尽量为伤者提供舒适和支持。

1.:如果伤者有呼唤剧痛,请尽量减轻其疼痛。

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口服非处方镇痛药,如布洛芬(Ibuprofen)或解热镇痛剂。

但是,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应该先查看药物说明书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2.: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尽量不要用冷水冲洗伤口或使用任何外用药物。

5. 交通及送医毒蛇咬伤应急情况下的顺利交通和送医过程,对伤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确保伤者保持在伤势越来越高的头部位置,并保持相对静止。

如果需要转运伤者,使用担架或其他合适的器材,避免剧烈晃动。

2.:确保咬伤伤者尽快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并提前通知医疗人员伤者接受了毒蛇咬伤。

3.:在交通运送过程中,继续观察并记录伤者的症状变化,以便随时向医疗人员提供更新的信息。

6. 医患沟通与救治一旦抵达医院,伤者将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需要密切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

被蛇昆虫咬伤的急救预案

被蛇昆虫咬伤的急救预案

被蛇昆虫咬伤的急救预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被蛇、昆虫咬伤的急救预案在厂内经常会发现蛇和蜘蛛等迹象,不论这些是否带有毒性,都有可能威胁员工的人体健康。

因此特告诫员工如果没有工作需要,请不要进入草坪,以免被蛇、虫咬伤。

如果出现被蛇、虫咬伤情况,请参照以下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及时护送医院治疗。

一、毒蛇咬伤的处理方法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

一般无毒蛇咬伤,局部留下2~4四行均匀而细小的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伤者应保持镇静,原地向同伴求救。

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

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绑扎伤肢:立即用鞋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向心侧)扎紧,防止毒液扩散,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结扎时应留下活的结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每20分钟放松5分钟。

紧急排毒:缠扎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痕处挤出毒血,(在紧急情况时也可用口吸吮,注意:口内应无破损或龋齿,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边漱口。

当无法挤吸出含毒血液时,再在咬痕处做十字形切开后再行挤、吸。

挤、吸毒过程至少为:30分钟(长比短好)。

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在安静的状态下,将病人迅速护送医院。

二、昆虫咬伤处理办法(1)蜂类咬伤伤者保持安静,如有毒刺和毒囊遗留,则用消毒的针或小刀挑出螫刺。

避免用钳子取出,以防因挤压毒囊而有更多之毒液吸入。

冰敷,患处可涂氨水。

全身伤螫者浸入小苏打的冰水中。

(2)虫咬伤毒蜘蛛、蝎子蜈蚣、螫伤处四周可能有红肿,加上腹部或肌肉痉挛难受,发烧、出汗、恶心、刺痛或灼伤,可能蔓延全身。

虫蛇咬伤应急预案

虫蛇咬伤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虫蛇咬伤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及所属区域内发生虫蛇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诱因:虫蛇咬伤事故可能因行走、活动、工作等原因发生,主要诱因为误入蛇虫活动区域、踩踏蛇虫等。

2. 事故影响:虫蛇咬伤可能导致人员中毒、感染、过敏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2.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疏散、保护现场等工作。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后续治疗等工作。

4.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保障、通讯保障等工作。

5.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组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伤员安全。

2. 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3. 如有条件,现场救援组应立即将伤员转运至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4. 后勤保障组应确保救援物资充足,包括急救药品、绷带、消毒液等。

5. 宣传报道组应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对伤员进行后续治疗,关注其康复情况。

3. 对参与救援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巡查,清除蛇虫栖息地。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误入蛇虫活动区域。

4.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蛇药、驱蛇剂等。

5.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有权对本预案进行调整。

蛇虫咬伤应急预案

蛇虫咬伤应急预案

蛇虫咬伤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蛇虫咬伤是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

蛇类和昆虫的咬伤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二、蛇虫咬伤的紧急处理步骤1.保持镇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冷静。

惊慌失措只会加重伤情,增加治疗的困难。

2.拨打急救电话:紧急情况下,迅速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并向工作人员说明详细情况和所在位置。

3.辨别咬伤方式:尽可能准确地辨别是蛇咬还是昆虫叮咬,因为不同的咬伤方式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4.定位咬伤部位:如果咬伤发生在手臂、脚踝等位置,可以迅速将伤肢上的手环、脚环等物品移除,防止局部肿胀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

三、处理蛇咬伤和昆虫叮咬的不同方式1.蛇咬伤处理:a.定位咬伤部位:标记咬伤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医生的处理非常重要。

b.保持休息:让咬伤者保持休息,减轻活动带来的血液循环加快,以利于减少毒液的扩散。

c.松紧带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松紧带固定在咬伤部位上方约3~5厘米的位置,缓慢将松紧带固定在上臂或大腿。

但松紧带不可拧紧,以免造成伤害。

d.不给咬伤者服用药物:避免给咬伤者服用任何药物,包括止痛药、退烧药等。

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e.马上前往医院: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将患者尽快送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昆虫叮咬处理:a.冲洗叮咬部位: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叮咬处,有助于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b.吸出毒液:对于被毒蜂叮咬的情况,可以用吸引器或者手指抽吸毒液,但要注意不可用嘴吸。

c.局部冰敷:在冰袋或冷敷物的帮助下,对叮咬处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d.避免抓挠伤口:切勿用手抓挠叮咬处,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症状。

e.观察监测:对叮咬部位的症状进行观察,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和判断。

四、预防蛇虫咬伤的措施1.了解蛇虫习性:掌握常见的蛇虫种类和它们的习性,对于各种蛇虫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环境有一定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做好预防措施。

蛇虫叮咬应急救援预案

蛇虫叮咬应急救援预案

蛇虫叮咬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国在日常办公尤其是野外勘察、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受到毒蛇、毒虫叮咬中毒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员工受伤,降低企业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供应对蛇虫叮咬中毒的紧急救援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科学处置能力。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办公、野外勘察、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应对蛇虫叮咬中毒的紧急救援工作。

四、预案正文1. 蛇虫叮咬事故等级划分根据蛇虫叮咬事故的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等因素,将蛇虫叮咬事故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一般事故:指蛇虫叮咬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

(2)重大事故:指蛇虫叮咬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或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

(3)特别重大事故:指蛇虫叮咬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巨大的事故。

2.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研究解决应急救援重大问题。

(2)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指导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3)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援队伍、消防队伍、公安队伍、环境卫生队伍等,负责实施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措施(1)一般事故:事发单位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2)重大事故:事发单位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上级部门应迅速组织力量支援,协调医疗机构做好救治准备。

(3)特别重大事故:事发单位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上级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组织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野外蛇虫咬伤事故应急预案

野外蛇虫咬伤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野外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蛇虫咬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野外作业、旅游探险、科研考察等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蛇虫咬伤事故。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诱因:野外环境复杂,蛇虫种类繁多,部分蛇虫具有毒性,野外作业人员可能遭遇蛇虫咬伤。

2. 事故影响:蛇虫咬伤可能导致人员中毒、感染、过敏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工作。

3. 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分发。

4. 应急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

5.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资金、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蛇虫咬伤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迅速评估伤情,判断是否为蛇虫咬伤。

(3)如有条件,对伤口进行简单清洗,并用清水冲洗伤口。

(4)如有蛇虫咬伤,应尽快识别蛇虫种类,以便后续救治。

2. 现场救援:(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救援组立即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

(3)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救治或转运至医院。

3. 医疗救治:(1)伤员被转运至医院后,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救治准备。

(2)根据蛇虫种类和伤情,为伤员注射抗蛇毒血清。

(3)对伤员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4. 应急物资保障:(1)应急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配物资。

(2)确保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充足、完好。

5. 应急宣传:(1)应急宣传组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野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援、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应急宣传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蛇_昆虫咬伤应急预案

蛇_昆虫咬伤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蛇、昆虫咬伤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单位、公共场所、旅游区等场所,以及野外作业、探险等活动中的蛇、昆虫咬伤事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蛇、昆虫咬伤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蛇、昆虫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教育组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处置(1)发现蛇、昆虫咬伤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报告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人员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判断,如判断为蛇、昆虫咬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b. 用布条、手帕或领带等在伤口上方扎紧,以防止毒液扩散。

c. 如有条件,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口腔粘膜无损伤时)。

d. 寻找蛇药、抗蛇毒血清等药物,尽快给予伤者服用。

2.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

(2)根据伤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a. 清创、冲洗伤口,清除毒液。

b. 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 给予抗蛇毒血清、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d. 对伤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3.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物资,如蛇药、抗蛇毒血清、消毒用品等。

(2)协调相关部门,保障救援车辆、通讯设备等。

4. 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普及蛇、昆虫咬伤预防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蛇、昆虫咬伤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演练内容应包括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

六、附则1. 本预案由蛇、昆虫咬伤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各级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蛇、毒虫咬伤及其它生物伤害应急预案
(GB/T28001-2011)
一、目的
我部门的生产作业场所野外以丘陵、山地作业居多,夏季作业时难免会遇到毒蛇、毒虫的袭击,当人员被毒蛇、毒虫咬伤后为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和救治,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带来的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和分包单位人员队伍对毒蛇、毒虫咬伤及其它生物伤害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控制措施。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被毒蛇、毒虫咬伤应急处置要坚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正确处理,科学医治”的原则。

首先要教育所有野外作业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做好个体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药品,上山养成打草惊蛇的习惯,一旦发生意外,要懂的如何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迅速和相关方取得联系,在有效时间内得到科学的诊断和医治。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毒蛇咬伤的专项应急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预案以及毒蛇、毒虫咬伤应急工作的具体指挥,和被毒蛇、毒虫咬伤具体措施的落实以及应急救援中的具体部署;负责对外协调联系以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个组员按照各部门职责协助上级落实好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加强本部门人员及分包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分部人员以及相关施工队伍实施紧急抢救工作。

五、物资准备
①部门根据需要,备足、备齐相应的急救设施(见附一)并安排专人保管,分别存放在项目部及各个小组施工现场,确保急救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②定期对急救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六、事故期间的通讯
应急小组成员的电话24小时畅通,号码应向全员公布。

(见附二)。

七、预防和预警措施
①严格落实执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组织落实好部门应急小组成员,定期对其进行应急演练、急救培训。

(见附三)。

③部门必须组织所有班组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培训。

④安全员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并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⑤该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所有野外作业人员日常的防蛇和毒虫的安全教育,时刻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落实好野外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配备劳保鞋、工作服和急救药品等必备的防护工具,做到有备无患;再一方面每次上山作业坚持做到打草惊蛇,并应扎紧领口、袖口、裤口,随身携带防蛇药品。

发现毒蛇后的第一时间通知其他队伍,并绕行或确定毒蛇游走后,方可继续前行或作业,以确保人员安全。

八、信息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毒蛇、毒虫咬伤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部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如果联系不上,要联系到组员)请求派车运送伤员。

九、应急行动
①发生人员被毒蛇、毒蜂、毒虫或狗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咬伤时,发现人员立即拨打应急小组成员电话;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拨打热线电话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并带领应急小组成员,携带担架和医疗急救箱赶赴现场,协助救治。

②如被毒蛇咬伤,应迅速进行紧急抢救,防止蛇毒扩散和吸收,导致伤员死亡。

识别毒蛇和无毒蛇实用可靠方法是根据蛇的牙印来判断,无毒蛇咬伤后,伤口有成排的细小牙痕,毒蛇咬伤后除细小牙痕外,还有两个大而深的牙痕。

③阻止蛇毒扩散:立即就地取材,用布条、绳、带子等在被咬肢体的上方5厘米处结扎,阻止蛇毒扩散,每15分钟放松1分钟,以阻止毒液进入全身。

然后迅速转送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