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从各种咳嗽声辨认疾病及治疗方法
听咳嗽声也可辨认疾病 中医教你来防治

听咳嗽声也可辨认疾病中医教你来防治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对于“闻”这种方法,大家知道多少呢闻同望、问、切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今天告诉大家如何通过闻声辨病和预防咳嗽。
中医教你通过听咳嗽声辨病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
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
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有痰无声称之嗽,由于脾湿所致;有痰有声者,称为咳嗽,是由肺气、脾湿困所致。
新病咳嗽多属外感病;久病咳嗽多属内伤。
咳声高亢有力者患实证;咳嗽无力而低微者一般患虚证。
1、咳声有力而重浊,并且痰为黄色粘稠,多为外感风热;如果痰白清稀,流清涕者,则为外感风寒。
2、咳声无力,并且痰稠色黄,难以咳出,咽喉干痛,属于肺热病症。
3、干咳无痰或痰少且粘稠者,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4、咳嗽紧闷阻滞,而且痰白量多,容易咳出者,多属湿痰或痰饮病症。
5、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6、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表现为潮热、咽干,则为肺。
如何判断咳嗽类型及采用对应的治疗

呼吸道从上至下依次为:额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按疾病谱分:有百日咳,百日咳综合征,感冒,流感,上感,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心性咳嗽,还可按咳嗽类型分为外周性咳嗽,中枢性咳嗽,按照中医理论可分为:湿热咳嗽,寒喘咳嗽,发热咳嗽,伤风咳嗽等。
要针对这些疾病加以治疗,咳嗽治疗是辅佐治疗,不能把止咳治疗的砝码重重加在止咳药上。
咳嗽由各种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环状软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发展至环状软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感染,如果用大树做形象比喻,把大树倒过来,树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是下呼吸道。
树干是气管,树枝是支气管,树叶梗是毛细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树叶间隙就是肺间质了。
整个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这些外来因素,并不单纯是病毒,细菌,还可以是各种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种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或者是由于病毒,细菌和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的病变,不能随着病毒,细菌和各种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导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就形成了经久不愈的咳嗽。
因此,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级的抗菌素也难以治疗咳嗽的症结,必须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
才能根治咳嗽。
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
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咳嗽,五步帮你选对药

咳嗽,五步帮你选对药秋天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咳嗽。
对大部分人来说,咳嗽只是一种不舒服的病理感受,可在中医看来,咳嗽更是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治疗不能单纯地见咳止咳。
临床上常用的咳嗽药有很多,按功效有清热、祛寒、化痰、润燥、养阴之分,必须按照病因不同选药。
许多患者常常因选错药而延误了病情。
这里,针对咳嗽症状,教你辨证施药5招,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
一辨寒热一般人咳嗽都只是受了风寒风热侵袭,往往病程在3周以内,属于急性咳嗽的范围。
这时,辨明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至关重要。
风寒咳嗽一般会喉咙发痒,痰稀色白,或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
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散寒的药物,如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痰多者还可选用蛇胆陈皮口服液;而风热咳嗽一般比较剧烈,咳声嘶哑,咽喉肿痛,痰黏发黄,或伴有流黄涕、口渴、头痛等症状。
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清热的药物,如桑菊感冒片、清肺丸、清肺抑火化痰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急性咳嗽,都不要在早期服用蜜炼川贝琵琶膏、养阴清肺丸等养阴敛肺收涩的中药,因为对于外感的急性咳嗽来说,咳嗽本身是驱散外邪的过程,如果早期即用收涩药止咳,虽然咳嗽可以很快缓解,但外邪却留在了体内,使感冒病程延长或可能演变成其他慢性疾病。
慢性咳嗽(咳嗽两个月以上)的人,也不建议单纯使用止咳药来解决病痛,应当首先到医院查明病因,采取长期的对证治疗。
二听声音咳嗽的声音也可以判断出证型的不同。
总的来讲,咳嗽声低气怯的属虚,洪亮有力的属实。
如果咳声重浊,其音不扬,一般是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如果咳声音调高,气息粗,频频发作,则可能是风热咳嗽;秋季咳嗽常是干呛咳,一般口燥咽干,没有痰,这是燥邪侵犯人体引起的,适合服用养阴清肺丸、秋梨膏、川贝枇杷露等润燥之品;如果咳嗽声怯,语音低,加上容易出汗,怕风寒,则常是肺虚咳嗽,方剂常用甘草干姜汤、生脉散、四君子汤等,以巩固肺气;如果咳嗽阵发,声音洪亮高亢,伴有口苦,胁肋发胀等表现,则常是肝火犯肺导致的,方剂常用黛蛤散合泻白散等,平时还要注意情绪的疏导。
咳嗽的疾病与治疗指南(2023)要点

咳嗽的疾病与治疗指南(2023)要点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
以下是2023年咳嗽的疾病与治疗指南的要点:
1. 咳嗽的疾病分类
- 感冒引起的咳嗽
- 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 哮喘引起的咳嗽
- 肺炎引起的咳嗽
-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
- 高血压引起的咳嗽
2. 治疗指南
- 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建议休息、喝足够的水、服用非处方药物以减轻症状。
- 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刺激性物质,同时可以使用咳嗽抑制剂和黏液溶解剂。
- 哮喘引起的咳嗽需要进行哮喘的长期治疗,并按医生处方使用哮喘控制药物。
- 对于肺炎引起的咳嗽,需要及时就医,按医生建议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
- 如果咳嗽是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需要注意饮食惯,避免过饱、过度进食和咖啡因等刺激物质,也可使用抗酸药物。
- 咳嗽是高血压的可能症状之一,此时需要控制血压并按医生指导治疗高血压。
请注意,以上仅为咳嗽的治疗指南要点,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
- 咳嗽治疗指南(2023) 第一版。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流行与发病本病发病率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尤为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历史沿革1.病因病机《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症状、症候分类、病理转归、治疗都有详细论述:(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
(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2.分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理过程。
3.论治(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
(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治法也。
”(4)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
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5)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6)《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范围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本病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
解释咳嗽的声音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释咳嗽的声音特点及临床意义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示呼吸道受到了某种刺激或感染。
咳嗽的声音特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咳嗽的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声音特点和临床意义两个方面探讨咳嗽。
一、咳嗽的声音特点咳嗽的声音特点包括音调、音质、音量和频率等方面。
1. 音调咳嗽的音调可以分为高音调和低音调两种。
高音调咳嗽通常表现为尖锐、刺耳的声音,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
低音调咳嗽则表现为低沉、沉闷的声音,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2. 音质咳嗽的音质可以分为湿性和干性两种。
湿性咳嗽通常伴有痰液分泌,声音沉闷、嘶哑,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干性咳嗽则没有痰液分泌,声音尖锐、刺耳,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3. 音量咳嗽的音量可以分为轻微和剧烈两种。
轻微咳嗽通常表现为声音低弱、频率较低,常见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剧烈咳嗽则表现为声音高亢、频率较高,常见于肺炎、哮喘等疾病。
4. 频率咳嗽的频率可以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种。
间歇性咳嗽通常表现为间歇性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持续性咳嗽则表现为持续不断,持续时间较长,常见于肺炎、结核等疾病。
二、咳嗽的临床意义咳嗽的声音特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咳嗽的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咳嗽的声音特点与病因相关不同的咳嗽声音特点与不同的病因相关。
例如,高音调、干性咳嗽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低音调、湿性咳嗽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因此,通过咳嗽的声音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咳嗽的病因,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2. 咳嗽的声音特点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咳嗽的声音特点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例如,剧烈、持续性的咳嗽常见于肺炎、结核等疾病,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相反,轻微、间歇性的咳嗽常见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表明病情较为轻微。
因此,通过咳嗽的声音特点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咳嗽中医辨证和治疗

咳嗽中医辨证和治疗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所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
临床上一般为痰声并见,故合称咳嗽。
【范围】西医学中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表现以咳嗽为主症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
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二途。
其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一、病因’1·六淫外邪侵袭肺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侵袭犯肺,是引起外感咳嗽的主要病因,但由于四时主气之不同,故人体感受的病邪亦有区别。
因风为六气之首,外邪致病多以风为先导,故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风燥等不同的证候,其中尤以风寒为多。
2.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脏自病或它脏有病及肺,均可引起内伤咳嗽。
(1)肺脏自病多由于肺脏的其它疾病迁延日久,耗损肺气,灼伤肺阴,而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它脏有病及肺多因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过食辛辣肥甘,酿生痰热;或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或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日久化火,气火上逆犯肺;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阴则虚火上炎,损伤肾阳则阳虚内寒,皆可导致内伤咳嗽。
二、病机1.发病外邪侵袭犯肺,发病较急;内伤致咳,发病多较缓慢。
2.病位病变主脏在肺,并与肝、脾、肾密切有关。
(1)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
由于肺体清虚,不耐寒热,故称娇脏,内外之邪侵袭后易于为病,病则宣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为咳嗽。
(2)肝脾肾肝主疏泄,“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若肝郁化火,木火偏旺,或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则气火上逆犯肺而咳;脾主运化,脾为肺之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若脾运不健,痰浊内生,上渍犯肺,则肺失清肃,上逆为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若久咳肺虚,金不生水,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逆为咳为喘。
咳嗽的常见病因及治疗健康宣教

咳嗽的常见病因及治疗健康宣教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m1)。
一、急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但亦有可能是少数严重疾病的征象之一,如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肺炎、气胸、肺栓塞及异物吸入。
1、普通感冒病毒感染是感冒的主要病因。
主要特点:临床表现除咳嗽外,还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全身症状少见。
药物治疗:1)抗菌药物不能缩短病程或减轻症状,且可能伴有不良反应,不推荐使用。
2)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能明显缓解咳嗽症状,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儿童处方需谨慎。
3)咳嗽剧烈者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见文后表格)。
成人推荐由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的复方制剂治疗伴有咳嗽的普通感冒。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尤以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多见,少部分可由细菌引起。
冷空气、粉尘及刺激性气体也可引起此病。
主要特点:①初期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咳嗽可渐加剧,伴或不伴咳痰,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②病程常自限,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药物治疗:1)一般不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有明确细菌感染征象,如咳脓性痰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2)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剂,痰不易咳出者使用祛痰药。
3)未得到病原菌阳性结果前,伴喘息的急性支气管炎成人患者,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受益。
二、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
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称之为感染后咳嗽。
其中以病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最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
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解从各种咳嗽声辨认疾病及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咳嗽是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但其又因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原因而表现不同。
1、风寒咳嗽
咳嗽声重,且咽喉痒,痰稀薄色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的人,一般患的是[风寒]咳嗽。
可考虑服用通宣理肺丸等治疗,饮食上,可喝紫苏粥、葱白粥等,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2、风热咳嗽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嘎哑,且咽痛、痰黄黏稠不易咳出,伴有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表现的,为[风热]咳嗽。
药物可以考虑银黄口服液等,食疗推荐鲜藕汁和梨汁。
3、风燥咳嗽
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少痰的人,多为[风燥]咳嗽。
建议服用枇杷膏等,食补可以选择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4、痰湿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特别是早晨起来咳嗽严重,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且伴有食少、腹胀等表现的人,一般为[痰湿]咳嗽,宜选用橘红丸等,且要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5、痰热咳嗽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甚至吐血痰,胸胁胀满,面红舌红的人,多为[痰热]咳嗽。
可用复方鲜竹沥等,食补宜选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6、阴虚咳嗽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口干,且午后脸颊发红者,多为[阴虚]咳嗽。
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饮食上则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7、气虚咳嗽
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的多为[气虚]所致,可服用四君子合剂,平时要多喝黄芪粥、猪肺薏仁粥等。
8、肺肾两虚咳嗽
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9、百日咳
如果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一二十次之多,终止时喉间有一声长鸣,似鸟叫,病症称为[百日咳]。
10、肺肾阴虚咳嗽
若咳声如狗叫,且喉间有白膜,不易剥去,称为白喉,此病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当心有种咳嗽要你命!
许多人都会偶尔有些咳嗽、气短的感觉出现,这在夏天或者运动后尤为明显,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殊不知,病魔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放松我们的警惕,咳嗽——有时候能要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或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其症状为气流受限、气短、咳嗽、气喘并且伴有咳痰,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四位。
慢阻肺症状诊断的漏诊率很高,但如果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做出努力,将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肺功能已开始下降。
所以,有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发现自己上楼气短、走路呼吸困难时,却已经是慢阻肺的中晚期,往往错失了治疗最佳时机。
因此,长期抽烟的人,反复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有烟雾的人,从事的职业有粉尘环境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
专家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大量吸烟的人,应常规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