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墟镇中心小学地方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乡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为了更好地满足家庭工作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社区的融合发展,乡镇中心小学决定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和指导乡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确保师生家庭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后服务内容1. 课业辅导: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和作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2. 兴趣培养:开设各类兴趣班,如音乐、舞蹈、绘画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

3. 体育锻炼:组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团队精神。

4. 社会实践: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参与度。

三、课后服务时间和场所1.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进行课后服务,具体时间为16:30至18:00。

2. 场所安排:课后服务地点为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室、图书馆等室内场所,以及操场等户外场所。

四、师资队伍建设1. 教师培训: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

2. 志愿者招募:鼓励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担任志愿者,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会议:定期举办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3. 家校互动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及时发布课后服务的相关信息,方便家长了解和参与。

六、管理与评估机制1. 管理措施:设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工作开展,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服务评估:定期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听取用户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宣传推广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家长群等渠道,宣传推广乡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成果,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

八、经费保障乡镇中心小学将通过调整部分预算和筹集社会捐赠资金,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的经费需求,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持续运行。

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9〕3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社会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后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 加强课后服务管理,确保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服务内容1. 学业辅导:针对学生在校内未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提供课后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兴趣拓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4. 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5. 综合素质提升: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如德育教育、科技创新、环保教育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校正常放学后至下午5:30,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服务对象课后服务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特别是对课后作业辅导有需求的学生。

六、组织实施1. 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后服务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制定课后服务工作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3. 加强对课后服务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课后服务质量。

4. 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5. 鼓励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

桃墟镇中心小学地方、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发,保证地方、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真正使地方、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它的作用,特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1、客观性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内容:
地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 、对教师的课程方案的评价内容包括:
校本课标( 2 分)、计划( 2 分)、教材、( 3 分)、教案( 3 分)共 10 分。

2 、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分为:
指导思想 2 分,目标内容2 分,指导过程6 分,共 10 分。

3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 1 )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 2 分
( 2 )课业完成情况评价 4 分
( 3 )课程结业成绩。

4 分
学校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等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进行评价,不断完善、修正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目标确定:确定小学地方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保与国家课程目标相衔接。

2. 课程设计:制定小学地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科的内容和要求。

3. 教材选择: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小学地方课程的教材和辅助教材,
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教师培训:为小学教师提供地方课程的培训和培养,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5. 评估体系:建立评估体系,对小学地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进行改进。

6. 资源保障: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设施,满足小学地方课程的需求。

7.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小学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活动,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8. 长效机制:建立小学地方课程的长效机制,确保课程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以上是小学地方课程的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当然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
和需求进行具体制定。

故城镇中心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故城镇中心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故城镇中心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故城镇中心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2009年9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开发内容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四、课时安排地方课程课时,3—6年级每周1节;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省实际安排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开发与实施要求1、要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

2、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别,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

3、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乡镇小学2023年课堂教学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汇编7份)

乡镇小学2023年课堂教学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汇编7份)

2023年学校课堂教学课改工作实施方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鉴于过去的一个学年我校的教学质量落后,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严重滞后,为了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扭转落后的局面,新学年打个翻身仗,特别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建账三制,完善考评细则,民主管理开学伊始,学校领导班子就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经过商议,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每两位领导分包一个级段,每位领导分包一个或两个教研组,负责该级段教研组的教学质量。

正主任以上的领导,没人分包两个毕业班级,协同任课教师提高分包班级的教学质量,对分包班级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确保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提高质量。

其次,加大学校的制度管理,保证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向管理要质量,让管理出效益。

众人拾柴,集思广益,在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的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切合我校实际,注重实效的条例和制度,我校相继制定了《学校目标管理奖惩意见》、《级段目标管理量化考评细则及奖惩意见》、《教职工绩效量化考核细则》、《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汇编成册,人手一份,逐条学习、领会,使领导、教师增强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三、根据我校班大人多的现状,修订完善了考评细则,班级目标管理量化考评的1000分中,教学管理及质量占500分,期中教学质量就占400分。

变原来每次质量检测两率一分的300分为500分,增加了每班前40名的平均分和后15名的平均分,毕业班在春秋两期的期末考试后,还要以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排序,语文、数学奖惩前600名,英语奖惩前300名,每生5元。

这样,加大了教学质量的权重和奖励,真正使每位教师心系教学,心系质量。

二、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常规——过程——细节”可以说是当前教学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业批改、检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乡镇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范文

乡镇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范文

乡镇学校校本课程实行活动方案范文活动课程能够培养美好的情感,能够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学好本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乡镇学校校本课程实行活动方案范文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学校校本课程实行活动方案范文篇1教学目标:(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视察生活、酷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现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现“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潢、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知、探讨、知道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

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种媒材。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理纪律并注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形。

(二)谈话导入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何吗?生:由于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花也开了……师:你爱好花吗?为何?生:很爱好。

由于花很美……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鲜花多么好啊。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的世界》(三)视察、观赏、感受1、十大名花观赏(课件展现,伴随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2、提问:(1)你最爱好什么花?为何?(2)它是什么季节里开的?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色彩?(3)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3、说一说(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2)它的名字是什么?(3)它长得什么样子?(4)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现。

4、运用观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

乡镇小学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乡镇小学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乡镇小学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乡镇小学是农村地区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场所,课间活动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乡镇小学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内容1. 体育活动在课间时间,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比如晨跑、跳绳、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在课间时间进行一些益智游戏或者小组游戏,比如围棋、象棋、五子棋等。

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3. 绘画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可以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4. 劳动活动在课间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比如整理教室、清理校园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和爱护学校的环境。

5. 课外阅读在课间时间,可以设置阅读角,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活动管理1. 活动安排学校可以制定课间活动的时间安排表,明确各个年级的活动内容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间活动中来。

2. 活动监督学校可以安排老师或者志愿者对课间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能够遵守规则,保证活动秩序。

3. 活动评估学校可以定期对课间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活动效果通过开展课间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感,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乡镇小学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学校能够认真落实这一方案,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墟镇中心小学地方课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这样的就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根据上述指示精神,结合我们本地实际,决定出台我镇小学的地方课实施方案。

1、加强领导,真正落实:为保证地方课能够顺利开展,并能够真正使地方课上课得到落实,学校成立了地方课开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地方课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测查,并对地方课开设过程中在课程表中不设置地方课的教师及设置地方课又不认真上课的教师提出点名批评,并在年终量化评估中进行相应扣分。

附地方课领导小组:
组长:石益群
成员:公新华段现玲齐敏孙凤
马迎孙良红石运英
2、优化地方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地方课的开设,比其它学科的开设较晚,地方课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比较薄弱。

为优化地方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我校要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走入课堂,与教师直接对话,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优化,使地方课的课堂教学过程逐步趋于完善。

对于在听课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

3、完善地方课的备课制度: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使教师上好
地方课,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课的备课,让教师能过网上备课,来学习外地地方课备课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备课,目的通过教师的备课,使我校的地方课教学得到落实、完善、提高。

学校教研室在对教师备课检查中,把地方课的备课同其它备课同等对待,对于不认真备课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批评指正。

4、地方课设置内容及要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教研室研究决定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地方课,设置内容如下:每一个年级每学年为一个阶段,上学期一至六年级授课内容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下学期一至六年级授课内容为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内容上好地方课。

5、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地方课学业成绩进行抽测,在抽测过程中学生学业不达标的班级教研室对所教班级的地方课教师进行谈话。

目的通过谈话,使教师认识到地方课开设重要性,重视本门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