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合集下载

《生产要素价格》PPT课件

《生产要素价格》PPT课件
• 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
MLR M P M RLP P (P 11E d)M L P
厂商确定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即:MRP = MFC
1.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o 卖方垄断厂商: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 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 是完全竞争者。
W1 W2
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W3
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与产
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
曲线也越陡。
O
A B
L1 L2
C VMP
L3 L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 量与要素价格 W之间的关系。
按照VMP=W的原则
一、分配理论概述
—— 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所有者提 供生产要素后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原始生产要素与中间生产要素
(1)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 现效用最大化。包括四种:
劳动, 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 企业家 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 才能, 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最稀缺。
(2)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 中去的产品。(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 化。)
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 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
本讲义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二、引致需求
1. 直接需求:产品市场,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 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的需求。

第8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概要

第8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概要

E
U3
U2
w O H0
U1
B
R
(3)劳动供给的变动
• 工资率变化对闲暇需求(劳动供给)的影响: PCC • 非劳动收入变化对闲暇需求(劳动供给)的影响: ICC
工资率变化对闲暇需求(劳动供给)的影响: PCC
I A3
E3 E2
A2 A1
PCC
U3 U2
价格消费曲线
U1
O w w3 w2 w1 O
E1 w w 3 2 w1
闲暇需求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
B Hw
H2 H3H1
E3 E2 E1
DR
SL
w3 w2 w1 R O E1
E3 E2
R2 H3H1
L1 L3 L2
L
非劳动收入变化对闲暇需求(劳动供给)的影响: ICC
I A3 A2 A1
E1 E2 U1

ICC
E3 U2 U3
B3
B2
非劳动收入
企业若实现利润最大,必满足: TR TC 0;MRPL MFC L L L L TR TC 0;MRPK MFC K K K K
三、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 从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边际产品价值 • 边际要素成本 •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1、边际生产力
–实物形态上讲,边际生产力可用边际物质产品或边际 物质产量(MPP)来表示 ,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 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又称边际产品或边际产量,用 MP表示。 –货币形态上讲,边际生产力可用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 收益产量(MRP)来表示 ,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 所增加的总收益。 MRP=MPP×MR –VMP,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 的产量的销售值。 VMP=MPP×P –MRP与VMP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边际产品价值是要素的递减函数
• 原因: • 边际报酬(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完全竞争厂商接受既定的产品价格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 格
• 在讨论产品市场时,我们曾提出成本是产 量的函数,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 C=C(Q)
• 现在把讨论从产品市场转入要素市场。在 要素市场,产量本身又是生产要素的函数。 故成本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 • 设完全竞争产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劳动要 素L,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 则有以下函数关系存在: • C=W· L • 式中,C、L分别为因变量与自变量,W为 常量
数学证明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 一、定义: •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指: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 的需求量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依存关系。
结论
• 要素价格与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 求量呈反向变化。 • 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 价值曲线完全重合。
边际要素成本的另一种形式
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 VMP=MFC
• 两边对L求导,得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 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 注意这里使用的成本与边际成本不同于第 五章的相应概念 • 在第五章中,成本是作为产品产量的函数C (Q),而在本章中,成本是作为生产要素 的函数C(L)。 • 在第五章中,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 品增加的成本,是所谓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本章中,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一单位 要素的边际成本,是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
• 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 的买方)是垄断者 ,但在产品市场上(作 为产品的卖方)是完全竞争者。 •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在这里不再 完全适用。 •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仍然是边际产品价值。 •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要素价格。 •

西方经济学8分配理论

西方经济学8分配理论

3
西方经济学
产品市场 & 要素市场
供给产品 收益
产品 市场
购买产品 支出
厂商
成本 购买要素 收入
居民 要素 市场
供给要素
4
西方经济学
一、收入分配的原理
5
西方经济学
• 一、要素及其价格
生产要素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要素所有者 劳动者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企业家
要素价格 工资 利息 地租 正常利润
MR = MC ↔ MRP = MFC
9
西方经济学
1、相关基本概念
•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Q/△F)或者这种产 品所带来的收益(△TR/△F)叫做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 边际物质产品 – 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Q/△F)叫做边际 物质产品(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缩写为MPP)。
21
西方经济学
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供给 投资 储蓄
越大,企业越愿意投资 利润率-利息率 越小,企业越不愿意投资 当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与投资的关系如下图: i S D
i0
0
K0
利息的决定
K
22
西方经济学
4 利润理论
1、利润与正常利润 、 利润: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 2、超额利润与创新 、 超额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又称为 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只有在不完全竞争和动态社会存在。 不完全竞争存在垄断 动态社会存在创新和风险
18
西方经济学
• • • •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

西方经济学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
(2)公式: VMPL MPL P
(3)边际产品价值旳变动趋势:伴随要素投入 量旳增长,VMPL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所以,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购置要素旳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购置要素旳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产 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假如两者不相 等,就能够经过调整要素旳购置量,来增长利润:
证明:Q
f (L),MPL
dQ ,TR dL
MR
(PQ)
P
dP Q dQ
dTR dQ dP dQ dP dQ dQ dP
MRP L
dL
P
dL
dL
Q
P
dL
Q( dQ
) dL
dL
(P
Q) dQ
MPL
MR
(3)边际收益产品旳变动趋势:伴随要素投入量旳增
长,边际收益产品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所以,MRP
要素需求旳特征
(1)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旳需求是由消 费者对产品旳需求引起旳。
(2)联合需求:厂商从事生产,至少需要两种 以上旳要素。所以,厂商对要素旳需求是一种联合 旳需求。
要素需求旳影响原因
(1)市场对产品旳需求及产品旳价格; (2)生产要素旳价格; (3)生产技术情况。
第一节 要素需求
dC2 dC1
1 。此时,时间无差别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直线。
但人们对消费总有时间偏好。在存在时间偏好旳条件下,则C2对C1旳
时间边际替代率必然不小于1,即1单位C1旳降低就必须增长更多旳C2,才
干确保效用不变。即:
TMRSC1C2
dC2 dC1
1
(4)时间边际替代率递减旳原因 时间边际替代率伴随C1旳不断增长和C2旳不断降低,具有递减旳趋势: 在C1极少时,为确保效用不变,降低1单位C1所需要增长旳C2较多。而在C1 诸多时,为确保效用不变,降低1单位C1所需要增长旳C2必然较少。 这是因为人类旳欲望具有高下不同旳层次,人们旳收入总是首先满足 较低层次旳欲望,然后再满足较高层次旳欲望。等量旳收入满足较低层次 旳欲望(生存)所带来旳效用总是不小于满足较高层次旳欲望(安全、情 感、尊重或自我实现)所带来旳效用。所以,当第1期旳消费支出较少时, 在时间偏好与满足水平既定条件下,为降低1单位第一期旳消费支出所需要 增长旳第2期旳消费支出量必然较多;而当第一期旳消费支出较多时,为降 低1单位第一期旳消费支出所需要增长旳第二期旳消费支出量就较少。

第8章--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参考答案

第8章--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参考答案

第八章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是指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2.派生需求是指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3.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能引起总收益的增量。

用公式表示为 VMP = P · MP 。

4.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购买额外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收益增加量。

其表达式为 dLdTR MRPL=5.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厂商总成本的增加量。

MFC 可表示为dLdTC MFC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7.均衡工资率是指使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量等于劳动需求量的工资率。

8.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较高的工资率意味着闲暇变得相对昂贵,所以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工资率降低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减少。

9.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对于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间产生的影响。

如果劳动时间不变,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收入提高使得劳动者有能力消费更多的闲暇,所以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减少,工资率降低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

10.利息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利息数额占资本总额的比率。

11.租金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

12.准租金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

13.经济租是指由于需求的增长,能使生产要素供给者取得超过保留该要素被供给而至少支付费用的余额。

14.洛伦斯曲线是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它是由统计学家洛伦斯所提出的。

15.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理论教学目的:第二章到第五章,只是分析了产品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没有分析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决定。

具体表现是:第一,在分析产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时,没有说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第二,在分析产品市场的生产者行为和供给曲线时,没有说明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可供出售的要素数量。

因此,分析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就是分析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也就是收入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有: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回答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为什么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或者说,为什么生产要素的价格越低,企业购买得越多?2、家庭对生产要素的供给行为:回答家庭对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或者说,为什么生产要素的价格越高,家庭提供得越多?3、结合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和供给行为分析,确定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4、介绍衡量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两个工具: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一、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一)生产要素和它们各自的价格生产要素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物质资源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

1、劳动(labor):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工资(wages),单位劳动的收入被称为劳动的价格——工资率(wage rate)。

2、土地(land):一切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的简称。

因使用自然资源而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被称为租金(rent)。

单位土地面积的收入被称为土地的价格——租金率。

3、资本(capital):指的是人造的生产工具,包括机器设备、各项建筑及存货等三种形式。

资本的报酬被称为利息(interest),使用资本的价格被称为利率(interest rate)。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 “产品”的理论和 “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完全竞争场上是指,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时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利润。

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第二,①完全竞争场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产品价值(VWP ),边际产品价值表示完全竞争场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根据生产函数 Q=Q (L ),收益函数可写作 R (L )=PQ (L )。

由于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所以产品价格是保持不变的,对L 求导可得: ()()L dR L dQ L P P MP VMP dL dL=⨯=⨯= ②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总成本C=WL .对L 求导dC W dL=,由于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W 不随L 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是保持不变的。

③此时我们根据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得VMP=W 即MP L ⨯P=W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引致需求)
. 联合的需求
二.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

设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和生产一种产品,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π–
根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其中,()称为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生产收益),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

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为
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本),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

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变化,也就是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因为×,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

、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均为竞争性
如果厂商面临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则产品市场上,
××,
()称为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来的收入,它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评定。

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为存在垄断
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则产品市场上和随着投入和产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所以与不一致,低于且下降的速度更快。

二.要素市场的供给
.要素的市场供给:与一般产品市场供给一样,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

劳动力供给特殊。

.行业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的要素供给只占要素市场供给的一部分,当某个行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给量会很快增加。

因此,对行业的要素供给弹性比要素的市场供给弹性要大得多。

.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格。

厂商可以以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

因此,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三.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

.竞争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此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于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素最佳投入水平。

.垄断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虽然仍然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工资,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判断。

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即决定的投入水平。

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要素成本(),存在“剥削”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第三节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一.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

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动员等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情况。

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会大于平均要素成本。

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函数为,它反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

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可见,的斜率为的倍,两者不一致且上升的速度更快。

这是因为厂商投入增加时,必须支付较高的价格给所有的要素单位。

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平均要素成本)。

(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
.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仍然是。

()假设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投入水平如右图所示。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少,支付的工资
比较低,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假设厂商不仅在要素市场上居于买方垄断地位,而且在产品市场上拥有垄断势力,则会形成双重垄断。

厂商的投入水平进一步减少,工资进一步下降。

具体如图所示。

二.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控制供给的数量和价格。

例如石油、特殊的矿产资源,讨论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特点:假设工会具有控制劳动力供给的能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

那么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发现增加劳动供给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曲线,且下降速度更快。

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
.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

.特点:就业量和工资率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策略。

()如果没有垄断,均衡的就业量为,工资水平为;
()如果按工会垄断势力的目标,在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工资水平为;
()如果按厂商垄断势力的目标,在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工资水平为;
()工会以罢工相威胁,厂商以雇佣非工会成员劳动力相威胁,如果双方势均力敌,最后工资协议可能在接近均衡工资的水平达成一致
第四节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工资的决定
、对劳动的需求
、劳动的供给
我们以下图来说明劳动的供给曲线。

图中,横轴代表闲暇,纵轴与以前一样表示收入。

在图中我们假定,消费者每天的小时中,固定的睡眠时间为小时,因此可用于劳动供给的时间(资源总量)最多为小时。

、个人的劳动的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折的特点
例如:
初始阶段:工资元小时,我愿意工作小时,获得收入元每天
如果工资上升到元小时,我愿意工作小时,获得收入元天。

但是太累了!!
当工资上升到元小时,我只需工作小时,仍然可获得收入元天。

不同是我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了!!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单个消费者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可得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

虽然单个消费者的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点,但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却不一定也是如此。

因为: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不同于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原因。

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也许提高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吸引进来新的工人,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
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劳动市场的均衡。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也不例外。

根据本节前面的分析,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综合起来,及可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
问题:现实中的工资是这么定的吗?
•劳动的质量不同
•补偿性工资差异
•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会的力量、信息不完全等)
•宗教及风俗习惯
•人口总量和结构
二、资本的价格
资本: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利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为利用资本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

或者是资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承担风险所索取的报酬。

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供给,资本要素所有者将资本在“供给”与“自用”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与利息率呈同方向变动
、资本市场的均衡,对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均衡。

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土地、土地需求、供给和土地价格
经济学中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土地是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从整个社会看,土地的数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因而是固定不变的。

或者说,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的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从单个行业看,地租的上升却可以引起土地供给的增加。

、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市场均衡
、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超过为了吸引某种生产要素用于某种服务或某个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所需要的最低收益的部分。

经济租金的存在是以某种要素的稀缺为前提的。

稀缺要素的报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要素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对该要素特殊才能的奖励,这部分就是经济租金(对土地就是级差地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