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文体常识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2.《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善与美书简》。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当代作家。

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识记五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文学体裁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文学体裁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精粹版)文学常识第四节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一)散文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甲.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

乙.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原、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

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3.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4.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XXX(155—220),字XXX,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XXX、XXX合称“三曹”。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XXX(701—762),字太白,号XXX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XXX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XXX”之称。

XXX(?—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XXX(约1251—约1321以后),号XXX,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XXX、XXX、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XXX(前551—前479),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年岁末期头脑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人,被后人尊称为“贤人”“至圣先师”。

XXX(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XXX合称“XXX”,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XXX(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XXX并称“XXX”。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忱旷达。

XXX(181—234),字XXX,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XXX(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XXX(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XXX合称“XXX”,与XXX合称为“温李”。

XXX(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 ((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一、文体常识
1、诗歌文体
诗歌文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寓意深刻等特点。

诗歌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屈原、柳宗元、李白、杜甫等。

2、散文文体
散文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流畅、清晰、深刻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散文文体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韩愈、柳宗元、王勃、陆游等。

3、小说文体
小说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情节感人等特点。

小说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如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文学常识
1、文学史
文学史是指文学活动的历史,是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趋势及文学发展的规律的重要科学。

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

2、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3、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一)诗词曲 1.诗歌 (1)诗歌的特点:形象性、精练性、音乐性、抒情性、跳跃性。 (2)诗歌的分类:
①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如《木兰诗》《十五从军 征》),抒情诗、哲理诗(如《观书有感》《登飞来峰》)
②按时间和特点分为古体诗(以乐府诗、歌行体为主,如《从军 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近体诗(格律诗)和现当代诗。
6.初唐四杰: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 7.元曲四大家:元朝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并称。 8.王孟:以唐朝诗人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 9.苏辛: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10.四史:分别是《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汉书》(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和《三国志》(晋陈寿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 四部。
7.书:即信函,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与 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与妻书》等。
(四)古代重要作品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篇。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精华是 “风”;从创作手法上分“赋比兴”。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与《大学》《中庸》《孟 子》合称为“四书”。
11.《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 集。全书托笔幻象,寄意现实,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五)作家与别号、并称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
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韩柳: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他们是唐代古文运
8.《世说新语》,魏晋南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 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主 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有生(男角)、旦(女角)、 净(花脸)、丑(丑角)。
7.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 《战国策》、《国语》 。 纪传体: 《史记》、《汉书》 。 断代体: 《汉书》、《后汉书》 。 通史体: 《史记》、《资治通鉴》
8.论说文: 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它可以
德的一种文字,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9.应用文: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
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赠序:古代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
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
文学常识 (文体常识)
现代文体常识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4。应用文
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如周敦颐的 《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
9.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
人事杂记四类。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9.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等。 主要有:铭、表、赠序。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告诫自己或歌功颂
10.论据分为两种: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11.论证方法有: 举例源自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12.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3.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 式。 14.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8.诗歌的主要特点:
集中性、凝炼性、音乐性。
19.按表达方式,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诗歌可以分为: 格律诗、自由诗,民歌。
20.散文诗: 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
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有 《海燕》
绝句:共四句。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2.楚辞,属诗歌,篇幅较长,句式参差 错落,形式自由,多用“ 兮 ”字,以抒 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屈 原的《离骚》为代表。
3.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 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 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4.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 宋,是诗歌的发展。词有词牌。词的句 子长短不一,故又称为长短句。
散文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性散文。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着感情,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野先生》、《背影》等。
抒情散文:
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 怀。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
17.诗歌: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 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 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 由原因到结果。
7.常用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
8.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9.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 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5.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可分小令、套曲两类。 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押韵等
6.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是四折 (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 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 宾白(人物对白、独白等)、唱词。
文学常识 (文体常识)
古代文体常识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及以后盛行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 唐朝以前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比如《诗经》、乐府诗都属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 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为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 仗。
1.记叙文六要素: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3.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为: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4.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便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
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本质
5.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逻辑顺序有以下几种: 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
13.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
托人物、发展情节等服务的。
15.小说按篇幅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中千字左右的叫做微型小说(小
小说) 16.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