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新自由或新理想主义 IPE的代表人物
理查德· 库珀
相互依赖理论
罗伯特· 基欧汉和约瑟夫· 奈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霸权后合作 国际机制
布鲁诺· 弗雷
贸易和平理论
库珀的学术思想
理查德· 库珀在其《相互依存的经济学: 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出, 随着交通运输、通讯和技术转让的发展, 不仅世界经济本身,而且世界经济体制 和制度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相互依赖的 出现使各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别已经不再 像斯密和李嘉图时期那样的明显了,从 而要求各国根据新的形势来调整经济政 策和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政策协调。在 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国家一政府是无 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进程施加多大影响 的,合理的或理性的国内、国际经济政 策调整就在于顺应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
汉密尔顿
“制造业优先”和“进口替代”的战略 制造业优先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美国这样 一个刚刚摆脱殖民主义的国家的意义不仅在 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 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而保护和发展 制造业的关键是加强国家干预,实行贸易保 护。 “不仅国家的财富,而且是国家的独立和安 全,都与其制造业的繁荣息息相关。为了实 现这些伟大的目标(独立和安全),每个国家 必须致力于拥有这些本国能够提供的所有必 需品,它们包括口粮、住宅、衣服和防务。”
阅读材料: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事实的确是这样。力量的确比财富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 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 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 子的树果实本身价值更大。力量比财富更加重 要.因为力量的反面—软弱无能—足以使我们 丧失所有的一切.不但使我们既得的财富难以 保持,就是我们的生产力量,我们的文化,我 们的自由,还不仅是这些,甚至我们国家的独 立自主,都会落到在力量上胜过我们的那些国 家的手里;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已经有了充分证 明,意大利共和国、汉撒同盟、比利时、荷兰、 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前车之鉴。
阅读材料: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按照他们(亚当· 斯密和萨依)的说法,英国应当 到能够按最低价格供应最高质量的商品的那些 地方,去采购它所需要的东西。它以较高代价 来自己制造那些它可以在别处买得到的东西, 同时却把那部分利益让给大陆各国,这分明是 件傻事。 但是按照我们的理论,情形却适得其反;这个 理论我们把它叫做“生产力理论”(the Theory of the Powers of Production)英国执 政者对于这个理论所依据的基础并未加以审察, 然而当他们执行着输入天然产物、输出纺织品 的原则时,实际上却采用了这个理论。 英国执政者所注意的并不是在于价格低廉的、 并不是经久存在的那些工业品的取得,而是在 于代价虽较高而能够长期存在的制造力的取得。
凯恩斯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只限于宏观经 济学,而不是整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对 新古典派的微观经济学仍是笃信不疑的。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政府 对市场的干预,或更确切地说是对市场的 “管理”。而这种管理的前提是“将那些从 技术上讲是社会的服务与那些从技术上讲是 私人的服务区分开来”,以便进行“合理” 的管理。 他特别强调了“国家内部半自治群体” ,例 如大学、中央银行、铁路公司以及某些工业 组织等在宏观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在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 上,政治决定经济是其主要特征, 无论在东西方之间还是西方发达国 家之间关系中都是如此。
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变革或变化, 不过是一种主权国家间权力分配的 转换,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代都是如 此。在这个充满相互竞争的世界上, 状取相对利益要比相互利益更为重 要,因此各个国家都试图运用自己 的权力来改变国际经济关系法则或 规则,以便获得比其他国家更多的 利益。
他将国际机制定义为“一系列隐含的或 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 行为主体对某个国际关系特定领域的期 望围绕着它们而聚合在一起。原则是对 事实、因果关系和正确判断的信奉;规 范是由权利和义务所界定的行为标准; 规则是关于行动的特定规定或禁令;决 策程序是做出和实施集体选择的普遍实 践”。在他看来,所谓“信奉”和“规 范”主要是指政治信仰和国际政治规范; 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和规则、禁令的确 立所依据的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是由 大国或霸权国家制定的,大国或霸权国 家并不受其约束.。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主义+政治理想主义
基本观点
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引起交换,国家之间由 于地区差异和不同产品生产成本差异而形成 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 进而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家的财富。 建立在以市场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 上,认为国家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问题上应 当实行自由放任,而对国家间的经济交往也 不能干顶,即对外应实行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不仅能够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而 且能够扩大国家间的互利互惠,巩固彼此间 合作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李斯特
“国家经济学”
国家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重要,国
源自文库
家的存在是个人乃至全人类的安全、 福利、进步及文化的首要条件。 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 国家,国家的政治统一、文化发展和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扶植,干预以 及行之有效的政策。 政策上主张国家干预、保护“幼稚工
阅读材料: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任何一种工业,靠了勤奋、技术和节约,不久 总有所成就,总有利可图的;任何一个在农业 上、文化上已经有了发展的国家,其幼稚的工 业如能加以适当的保护,不论开始时怎样缺点 累累,成本高昂通过实践、经验与国内竞争, 其产品一定能够在任何方面与国外竞争者的老 牌产品相匹比而毫无愧色;任何一种工业的成 功总不是孤立的,总是与许多别的工业的成就 相辅相依的;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工业如果能 代代相传,历久不衰,把前一代留下的工作由 后一代接着继续下去,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就必 然会发展—如果还有人不相信这些,或者对于 这些情况完全无知,那么在他大胆建立自己的 理论体系以前,或者在他向操着国家祸福之权 的执政诸公献策以前,我们敢请他先读一读英
克拉斯纳的学术思想
克拉斯纳对国际贸易结构与权力关系和 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开创性论述。他认 为:国际贸易结构是由追求最高目标的 国家利益和权力决定的;国家利益的基 本内容就是国民总收入、社会稳定、政 治权力和经济增长;国家利益的实现程 度与商品流通的开放程度是紧密相联的, 而两者间关系的状态取决于特定国家的 经济实力和国家间的权力分布。克拉斯 纳并不否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贸易利 益”理论,但是在他看来,国际贸易的 开放化或自由化程度并不在于人们追求 贸易利益的主观愿望,而在于国际体系
该学派的共同观点
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就是各国国民 经济持续不断,然而不均衡地扩张。 国际社会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 依旧基本是无政府的“自然状态”, 各个国家所要追求的首先是自己的 国家利益,而各国国家利益之间从 根本上说是相互冲突的。
国际经济关系的结构和秩序主要由 国际社会中各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利 益所驱动。国家利益的内容主要包 括政治权力、国民总收入、经济增 长和社会稳定。其中权力仍旧是核 心,而政治权力仍旧是首要目标。
凯恩斯
肯定了重商主义的贸易顺差论,认 为保持贸易顺差是实行国内充分就 业,避免经济衰退的重要条件。但 是贸易顺差应该有一定限度。 指出自由放任就是一种经济上的无 政府状态,无法保证充分就业或收 入与财富的社会平等。只有通过扩 大政府职能和政府对投资与储蓄的 更大范围控制,才能促进社会正义 和社会稳定。
斯特兰奇的学术思想
斯特兰奇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国际政 治经济中的基本价值观念(安全、财 富、自由和公正)以及权力结构(结构 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与市场的相互 关系问题。在她看来,“正是权力 决定了权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如 果没有运用和拥有权力的人们的允 许,市场是无法依靠其政治经济功 能而发挥主导作用的”。因此,国 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终结目 标就是要搞清“如何运用和拥有权 力以塑造政治经济。
他对比了三种国际体系(即诸多高度 发达的小国组成的体系、几个发展 不平衡的大国组成的体系和霸权体 系)下国际贸易结构的可能状况,得 出的结论是,“当一个霸权国家处 于绝对优势地位期间,最容易产生 开放体制”。因为发达的小国尽管 趋向于开放,但它们的政治权力有 限;处于发展不平衡状况的大国之 间因彼此间的权力斗争而不愿意接 受开放的贸易体制;只有霸权国家 可以运用其政治权力来创立一个开 放的结构。
尽管他提出了国家干预和“超贸易保护 主义”的政策主张,但是他并未像传统 重商主义者那样否认世界范围内市场力 量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基本上仍旧是自由主义政治 经济学,或“新古典综合派”政治经济 学体系。与其说他背离或放弃了自由主 义政治经济学,毋宁说他修正甚至拯救 了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对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 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力图恢复被新古典 经济学割裂了的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密切 联系,因而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政治 经济学复兴的先驱。
基欧汉和奈的学术思想
“复合相互依赖”(complex interdependence)学说。

相互依赖归因于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 跨国流通。他们认为这种相互依赖是多领域、 多渠道、多层次的。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 下,权力仍有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 的。复合相互依赖的不同特征决定着不同的 政治过程,决定了国家所追求目标的多样性。 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已 经不再是国家所拥有的武力,而是国家间经 济、科技乃至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依赖。
当代新现实或新重商主义 IPE的代表人物
吉尔平
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 霸权稳定论
克拉斯纳
国际合作机制
斯特兰奇
权力结构基础上的“民族国家中心论

吉尔平的学术思想
吉尔平《美国的权力与多国公司:对外 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系统阐 述了经济关系的冲突性本质、民族国家 作为经济关系的主要角色、最大限度追 求国家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 政治决定经济、以权力分配转换作为基 本功能的变革等新重商主义观点。在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中, 他又进一步阐释了“霸权稳定”和“秩 序变革”理论,他在《国际关系的政治 经济学》一书中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修正, 对经济民族主义进行了反思,被学术界 冠以“新国际政治经济学”,但仍未改
跨国政治经济关系学说。

基欧汉和奈是最早对跨国政治经济进行研究 的西方学者。在他们看来,以主权国家为中 心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已经过时,因为大量 非国家实体,特别是国际经济实体(国际经 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国际体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一个重 要特征,就是非国家因素在协调国家间关系 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强,而且这种调节更多 地是通过非政治的手段,特别是经济或市场 的手段来进行的。跨国关系的出现也使传统 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各 国国家的政府、利益集团和民众都开始在越 来越广泛、密切的相互交往中重新界定自身 的利益。
霸权衰落的学说。
基欧汉和奈并不反对霸权稳定理论。
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霸 权体系和相应的经济制度会崩溃”。 他们不同意新重商主义者关于“国际 经济体系是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直 接反映”的说法,认为应该从更为复 杂的总体权力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特 别是从非霸权国家的“相对经济实力” 变化和各种超国家或跨国经济实体的 作用中寻找原因。
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理论流派
主要内容
经济重商主义+政治现实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政治理想主义 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经济重商主义+政治现实主义
基本观点
基本理论出发点是政治—国家中心 主义,即把对国际政治权力的分析 放在首位; 强调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认为 经济与政治的密切联系就在于其不 过是源于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 任何对内对外经济政策都应服从于 国家的政治和安全战略; 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侧重 于政治因素对各种经济关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