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教程》第七章

合集下载

战略管理 第七章

战略管理 第七章

第七章业务战略一竞争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一成本领先战略P210指导思想是要在某一行业中以低成本来取得一定的领导地位,并按这一目标采取一系列专门的对策与行动运用时出现如下情况收获更大:1 对同业竞争者来说,价格竞争是一种主要的竞争因素2 所在行业所提供的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并可从许多企业那里容易购得,这种情况意味着顾客将通过价格比较后作出购买选择3 在行业内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差异极小,即对这种产品来说,其标准化程度较高仍有可能使顾客感到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质量或特征的作用则退居次位4绝大多数顾客都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这种产品5 用户为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价格比较,以求用最佳价格来购买产品6 顾客所需量较大,并具有议价谈判降低产品价格的某种实力风险1 行业内部恰企业通过技术模仿或对先进设施进行投资,从而学习和掌握了低成本技术2 企业由于将注意力放在成本上,往往容易忽略产品和市场活动的变化3 企业一旦出现成本膨胀的情况,就会削弱其保持足够价格差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抵御其竞争对手的名牌效益或差异影响的有力武器4企业由于为降低成本进行了设备投资或再投资,有可能是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能在现有的技术与战略的基础上从事经营,难以采用新的技术来提高顾客对价格以外各种产品因素的兴趣与偏好5 行业内外技术上的进步和变化有可能使企业过去的大量投资和积累经验一笔勾消二差异化战略P212就是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

运用出现如下情况可行1 在行业内存在许多可使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的方式或方法,同时顾客又认为这些差异具有价值2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出现变化3 只有极少数竞争者会采取与本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此外,当企业能够较迅速的实施这一战略或竞争者进行追随模仿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差异化战略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风险首先当顾客愿意为产品的差异支付较少的费用时,或者说各科仍需要标准化产品的时候,低成本领先战略就可以轻易地击败差异化战略其次实施的企业,其产品成本一般比较大,往往要失去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顾客,所以推行这一战略有时会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最后如果竞争对手能迅速地加以模仿,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就可能遭到失利,因为迅速的模仿意味着企业无法实现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三集中战略p215又称集中一点战略,指企业将经营范围集中于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个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市场会地区市场运用1 在多个细分市场加以经营的竞争者想要满足该特殊细分市场的需求,他们必须付出较大代价并经受很多困难2 没有其他竞争者准备集中力量专门经营该特殊细分市场3 其自身缺乏足够的资源用以在广泛的市场范围经营4 行业内部存在许多不同的细分市场,因而允许实施集中战略的企业选择诱人的细分市场,用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风险1 如果在大范围经营的竞争者与集中经营企业之间的成本差额出现变化,从而使针对某一狭窄细分市场的业务丧失成本优势,或使集中战略的差异化优势被抵消2 特定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和偏好出现变化,从而使该细分市场与整个行业市场之间的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差距缩小3 由于特定细分市场的发展前景诱人,使得其他竞争对于设法打入该细分市场,导致实现集中战略的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二竞争战略态势进攻战略P225意图是从对手那里争夺顾客,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包括1 正面进攻利用全部资源从正面发动进攻,目标是对方的实力不是弱处2 侧面进攻避实就虚以强克弱,攻击侧翼或后方的薄弱环节3 全面进攻又称包围攻击从各个方面或几条战线同时进攻4 迂回进攻绕过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向较易进入的市场发动进攻5 游击进攻在不同的领域发动规模较小时断时续的攻击,骚扰对手逐渐消耗其实力防守战略P227企业通过各种严密的防范措施,来保证其市场地位不被侵犯1 阵地防守把资源用于遭到攻击的方面,是静态消极的防守方式2 进攻性防守方式积极发现对手进攻企图时先对对手采取行动,挫败其进攻计划3 反击防守处于被动挨打时采取有效行动回击4 侧翼防守考虑可能利用的突破口5 机动防守要市场拓宽多样化经营,扩展新领域,作为防守或进攻的中心6 退缩防守放弃较弱环节,把资源分配到较强的领域三战略联盟P230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形式1 合资2 研究与开发协议3 定牌生产4 特许经营5 相互扶持动因1 增强自是实力2 扩大市场份额3 迅速获取新技术4 进入国外市场5 降低风险。

《企业战略管理》第7章 企业成长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第7章 企业成长战略
导入案例
对于呷哺呷哺近年来迅猛的发展态势,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11月呷哺 呷哺获得了英联私募5000万美元的注资后现金流充裕,其跑马圈地的扩张速 度进一步加快。数据显示,这一年中,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不利局势,呷 哺呷哺仍开设新店超过40家,店面增长幅度67%,远高于上一年。这一数字甚 至与企业前10年的开店总和不相上下。此外,其2009年的营业额达到约4亿元, 利润增长幅度超过70%,在同业态商家中处于领先。
二是吸引竞争对手的用户。三是吸引新用户。
Chapter 第一节 密集型成长战略
二、密集型成长战略的实现途径
(二)市场开发 所谓市场开发,是指将现有产品和新市场进行组合,用现有的产品开辟新的市
场领域的战略。它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 市场开发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增加不同地区的市场数量。 (2)进入其他细分市场。 市场开发战略可以通过寻找新的经销商、设置片区经理、特许经营等来实现。 它具有能够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优点,缺点在于增加了销售费用,增 加了渠道管理的难度,加大了企业的销售风险。
Chapter 第一节 密集型成长战略
一、密集型成长战略概述
(一)密集型成长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所谓密集型成长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
的潜力,以快于过去的成长速度来求得成长与发展的战略。该战略有时也称为集约 化或专业化成长战略、产品—市场战略、单一经营成长战略,是较为普遍采用的 一种企业战略类型。
Chapter 第七章 企业成长战略
导入案例
呷哺呷哺在餐饮市场中的巨大潜力正是英联私募所看重的。呷哺呷哺餐饮 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光启表示,英联私募的经营理念先进,为呷哺呷哺的成 本控制提供了有益经验,包括合理选址等方面。近期,呷哺呷哺还将着手引入 进口原材料,逐步向高端餐饮领域拓展。

战略管理第七章ppt课件

战略管理第七章ppt课件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一、何时进行多元化经营
为什么快速进入多元化不是必要的一个好战略 集中于一项单一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时机已到的标志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二、营建股东价值:多元化经营的根本原因
判断一个元化经营决策的三种检验
1、吸引力检验 2、进入成本检验 3、状况改善检验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七、剥离和清算战略
当公司的战略家们得出结论认为某项业务不再适合 或者剥离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投资时,就应当考虑剥离这 项业务。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八、公司转变、紧缩和业务重组战略
1、公司转变战略 2、公司紧缩战略 3、业务重组战略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九、跨国多元化经营战略
1、跨国多元化经营的出现 2、DMNC的竞争优势的源泉 3、进行协作式研究开发和技术转移的竞争力 4、相关多元化和使用共同品牌的竞争力 5、使用跨业资助以超过单一经营公司的竞争力 6、这些优势的联合效果是强有力的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十、联合相关—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三、多元化经营战略
1、进入新业务的战略——购并、新建、合资 2、相关多元化战略 3、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4、剥离和清算战略 5、公司转变、紧缩和重组战略 6、跨国多元化战略
第七章 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战略和竞争优势
四、进入新业务领域的战略
1、购并一个已经存在的公司 2、内部创业 3、合资
很少的多种经营公司多元化进入不相关领域,但在 其每一领域中有着很多相关业务——因此,使它们有了 包含着几个由相关业务组成的不相关的集团和业务组合 ,公司有足够的空间使他们的多元化传略符合自己的风 险偏好和最能适合某种战略展望。

第七章 战略管理

第七章  战略管理

1、SWOT分析法
(2)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能力与外部 竞争者相比较。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比较:营销能力、财务能 力、制造能力、组织能力 例:海尔电脑内部环境分析 优势:公司品牌、现金流量、领导力
劣势:产品品牌、产品质量、产品市场份额 、规模经济、技术
海尔电脑通过SWOT分析后的行 动方案
一、基本战略
(二)一体化战略 若干个关联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经营联合体。 (1)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联系的企业实现一体化。 A、后向一体化:收购兼并联合上游业务,拥有或控 制供应系统。 例:波导公司开一家塑料厂、全兴集团控股九兴 B、前向一体化:收购兼并联合下游业务,拥有或控 制营销渠道系统。 例:纺织公司开一家服装厂、希望集团发展养殖业
2、确定企业使命的意义
(1)让人们明白企业存在的原因和理由 (2)引导企业的决策思想和观念 (3)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案例:三鹿集团的企业使命:为大众健康、 为农民致富、为员工成长 实质: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把大众健康搞 垮、把农民搞穷、把员工搞下岗
二、战略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分析环境中的机 会和威胁) 1、宏观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 化、自然、技术 2、微观环境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竞争型战略
(三)聚焦战略 聚焦战略指公司把优势资源集中于某一 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在该细分市场建立起 比较竞争优势。 例:非常可乐
三、扩张战略
(一)多元化战略: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 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例:希望集团 1、同心多元化:老技术、新业务、新市场 例:猪饲料→鱼饲料、鸡饲料、鸭饲料、鹅饲料 2、水平多元化:新技术、新业务、老市场 例:希望火腿肠、希望牛奶 3、综合多元化:新技术、新业务、新市场 例:希望房地产、希望零售业

第七章 网络层战略 《战略管理》

第七章 网络层战略 《战略管理》
——大卫·波维特
价值网络
社会—文化角色 (如社区团体、媒
体、言论领袖、宗 教组织)
供应商
上游垂 直关系
经济角色
(如税收机构、中 央银行、雇主联盟、 股票交易所、T会)
行业外部成员 (替代品)
间接水平关系
公司
直接水平关系
行业内部成员 (竞争者)
下游垂 直关系
政治—规制角色 (如政府、规制提
案者、政党、规制 团体、国际机构)
企业集群战略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协调
加强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
成功实施 集群战略
建立基于互信的集群文化
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就是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且产生网络效应实现多版业的产业价值链
作者 经纪人 出版社 印刷厂 经销商 零售商
读者
牌合作)
CNN土耳其公司)
战略联盟
四种主要的网络层关系
战略联盟
虚拟经营
企业集群
平台模式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 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
战略联盟形式
• 合资 • 研究与开发协议 • 定牌生产 • 特许经营 • 相互持股
战略联盟
• 边界模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虚拟经营
要求:
• 对企业间无缝沟通和管理合作的要 求更高
缺陷:
• 对灵活性的追求容易丧失忠诚乃至 企业文化
• 目标短期化影响企业未来战略的构 建
• 对联盟企业的选择风险增加
虚拟经营
运作要点
准确界定虚拟经营的战略环节 要建立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要搞准企业的虚拟方向定位,找准合适的“虚拟”联盟对象 要调查了解虚拟对象的真实需求,选择恰当的虚拟运作方式 要重塑企业文化基础,消除企业内部对外来文化的消极抵触情绪

战略管理教程考点总结

战略管理教程考点总结

战略管理教程考点总结2第六章职能战略的制定1.市场细分的含义市场细分就是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小的子目标市场,并且针对子目标市场的共性,调整和配合适当的营销战略,以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使命、目标和战略的过程;2.无差异性营销的含义无差异性营销是指企业忽略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别,只提供一种产品在整个市场销售;3.差异性营销的含义差异性营销是指企业同时在几个细分市场上经营业务,并分别为每一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4.集中性营销的含义集中性营销是指企业集中力量设计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采用一种营销组合,为一个细分市场服务;5.大规模定制的含义大规模定制是指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6.市场领导者的含义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7.市场挑战者的含义市场挑战者是指其市场地位仅次于领导者,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向领先者和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和挑战的公司;8.市场追随者的含义市场追随者是指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地位,只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的公司;9.市场补缺者的含义市场补缺者是指市场营销能力薄弱、为求得生存而拾遗补缺的公司;10.市场细分的依据细分市场可以使用不同的变量;这些变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的特征,如地理特征、人口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等;另一类是消费者追求的利益、使用产品的动机或对品牌的反应;11.市场细分的有效条件一般来说,有效的市场细分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或特征:1可衡量性;2可赢利性;3可进入性;4可区分性;5可行动性;12.目标市场选择的主要模式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主要有六种模式;它们分别是:1单一市场集中化模式;2选择性专业化模式;3产品专业化模式;4市场专业化模式;5全面进入模式;6大规模定制模式;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即企业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13.目标市场进入的方式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强化营销;二是一体化营销;三是多元化经营;14.市场领导者的竞争策略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作为市场领导者,往往会成为竞争者的众矢之的,竞争者或者向其发动挑战,或者模仿它,或者避免与其冲突;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领导者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1开发整个市场;2保持现有市场份额;3扩大市场份额;15.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一般有五种:1正面进攻;2侧翼进攻;3包围进攻;4迂回进攻;5游击式进攻;16.市场追逐者的竞争策略市场追随者是指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地位,只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的公司;市场追随者的竞争策略主要有三种:1寄生者;2有限模仿者;3改进者;17.市场补缺者的竞争战略18.基本型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形式企业基本型研究与开发战略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为市场扩张和多元化经营而采用的进攻型研究与开发战略;二是为保持和支撑企业现有技术在其主要市场优势地位而采用的防御型研究与开发战略;三是相机型研究与开发战略;19.渗透型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形式渗透型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1高档战略;2空隙战略;3升级战略;20.反应型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形式反应型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消极反应战略;二是积极反应战略;21.生产战略的主要内容生产战略就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22.生产质量战略的主要内容生产质量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1产品功能战略;2产品性能战略;3产品使用寿命战略;4产品经济性战略;5产品外观战略;23.生产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生产是将各种投入要素原材料、零部件、人、机器设备等结合起来,转化为一定产出的经济活动过程;生产的目的是创造最大化的价值,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为此,必须进行十分有效的管理;特别是近年来资本与工资成本提高,技术更新加速,能源、材料短缺,国家宏观调控等外部环境变革,对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提出更严峻的挑战;生产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24.生产能力战略选择的主要模式企业生产能力战略的选择主要有四种模式:1扩大战略模式;2反向战略模式;3追随战略模式;4威慑战略模式;25.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供应商的选择;2采购数量的确定与质量的保证;3采购成本的控制;26.财务战略的含义财务战略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27.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原则企业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要满足企业利润的再投资;2稳定的股利战略;3合理的股利基金;28.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战略的基本内容29.影响投资组合战略的因素30.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3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含义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3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引进人力战略;2借用人才战略;3招聘人才战略;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6鼓励自学成人战略;33.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任人唯贤战略;2岗位轮换使用战略;3台阶提升使用战略;4职务、资格双轨使用战略;5权力委让使用战略;6破格提拔使用战略;第七章战略实施1.战略实施的原则权变原则是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不只是笼统地提出战略需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还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定变化及其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应变方案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从而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2.战略实施模式的类型战略实施的主要模式类型有:1指挥型;2变革型;3合作型;4文化型;5增长型;3.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4.各种战略实施模式的基本内容5.组织结构的类型6.组织结构设计的标准一般来说,组织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三个标准:1产生共同愿景;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要具有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理想的聚焦作用,能够促使企业内诸多个体行动都统一到企业理想蓝图上来;2反遇企业的发展趋势;3具备催人奋进的精神张力;组织结构设计的这三个标准,相互作用,缺一不可;7.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需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一个不适时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必须随战略而定,必须随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8.组织结构的战略创新组织结构战略创新的主要形式有:1组织软化的趋势;2建立混合型组织结构;3网络型组织结构;9.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特点1整个组织分为技术与非技术两大部门;技术部门有研发、生产、市场营销、高技术等;而非技术部门包括战略、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方面;2网络使技术、资金、信息三流程得以分离;3网络组织的控制是间接控制,且保持单向的丽权利,一个中心只有一个经理,通过合同管理,避免了多头领导;4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结点是根据市场、项目的要求而结成的,具有动态特征,使企业的运转高效率得以保证;5有利于经营、协调和合作,便于调动每位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有高附加值的保证;10.在战略实施中如何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11.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战略实施与资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战略可以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储备;另一方面,资源对战略具有保证作用;12.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的动态组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将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地积蓄;企业在制定现有战略时,应充分预测将来的环境、资源的变化,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而应与战略联成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13.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组合、传递、运用的过程,合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战略实施可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一步讲,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战略表达;2战略分解与沟通;3战略反馈;14.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15.企业文化结构的含义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由不同的层次所构成;企业文化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二是制度层;三是精神层;1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突出企业特色,形成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略制定以后,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同意员工的观念行为,共同为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战略而努力奋斗;17.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和思路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文化与新的战略很不一致时,就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企业文化再造的基本思路是:1企业文化再造是项系统工程,因此,渐进式比激进式更易成功;2根据新战略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企业文化类型;3必须对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结构层次的文化进行全面再造;18.企业家的含义企业家就是将各项生产要素实行最优组合以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并承担风险,对企业经营成果负有最终责任;19.战略领导者的含义战略领导者是指具有战略管理思想,善于战略思维,具有战略能力,掌握战略实施艺术,从事研究和制定战略决策,指导企业开拓未来的企业高层决策群体;20.战略领导者素养的主要内容21.企业家与战略领导者的区别战略领导者源于企业家,但企业家与战略领导者不能等同,二者有一定的区别:1对企业发展的观念不同;企业家注重近期1—3年的绩效,战略领导者更注重长远5年以上发展;2工作重点不同;企业家侧重的是具体的管理指挥运作;而战略领导者主要承担战略决策工作,侧重的是谋划;3知识结构要求不同;对企业家具体的管理知识要求较多,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微观专业知识;而战略领导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等抽象思维的知识多一些,如战略思维方式、战略比较研究、战略分析方法等;4二者的素质不同;企业家强调各种现时运作能力的提高;战略领导者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种应具备的素质,强调长远发展能力;总之,企业家应当成为战略领导者,这是现代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战略领导者来自企业家,但又是高于企业家的管理精英;22.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主要有四种:1革新分析型;2革新直觉型;3保守分析型第八章战略控制与评价1.战略控制的含义战略控制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2.战略控制的原则战略控制的原则有:1确保目标原则;2适度控制原则;3适机控制原则;4优先控制原则;5例外控制原则;6适应性原则;7激励性原则;8信息反馈原则;3.战略控制的必要性战略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源于战略失效的存在;经验表明,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战略失效;所谓战略失效,是指企业战略实施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战略管理的理想状态;造成战略失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1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企业战略未能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行动目标,企业成员之间缺乏协作共事的愿望;2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反馈受阻;3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条件与现实存在的资源之间出现较大缺口;4用人不当,主管人员或作业人员不称职或玩忽职守;5公司管理者决策错误,使战略目标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6企业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而现有战略一时难以适应等;因此,战略失效的存在使得战略控制十分必要;4.战略控制的特征战略控制具有渐进性、交互性、系统性的特征;5.战略控制与评价过程战略控制与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四个方面:1确定评价指标;2评价环境变化;3评价实际效果;4战略调整;6.战略调整的含义7.战略调整的必要性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主要受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影响;外部力量包括市场、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内部力量往往来自于变化的过程和人员问题;由于这些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十分必要;8.战略调整过程战略调整过程包括确定战略调整的必要性、选择恰当的战略调整时机、分析战略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战略调整遭遇的阻力、选择适宜的战略调整策略、实施战略调整计划和战略调整的评价和控制七个阶段;第九章战略管理的应用1.市场空隙战略的含义市场空隙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进行发展的战略;2.特色经营战略的含义特色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个性和风格,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来吸引顾客的战略;3.联合经营战略的含义联合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间实行多种形式合作的战略;4.特许经营战略的含义特许权战略是指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其产品、服务或品牌在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小企业独立经营,但必须给予大企业以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为特许费,小企业在规定的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垄断权利的经营战略;5.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殊性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重要补充;2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3中小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4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5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力量;6中小企业是平衡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6.本国中心战略本国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母国业务上,别国业务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上的战略;7.地区中心战略地区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一定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追求这一区域内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8.全球中心战略全球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网络将不同的子公司统一起来协调行动,谋求跨国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9.所有权控制所有权控制是指母公司或总公司根据其在子公司的投资额的比重来实施的控制;10.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的特殊性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尤其注重战略环境分析;2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在战略实施中要注重“跨文化管理”;3跨国公司战略管理要注意选择战略控制手段;4跨国公司在战略管理中应注意营造其战略优势;11.鲁特模型的基本内容美国学者富兰克林·D.鲁特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角度对跨国公司战略方案的选择总结出了一套模型;该模型从跨国公司对其国际经营活动的管理控制程度、风险程度以及跨国公司本身所处的成长阶段,对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此,鲁特模型实质上就是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模型;12.EPRG模型的基本内容EPRG模型根据战略区域中心的不同将跨国公司战略分为四类:本国中心战略、多中心战略、地区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其中,本国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母国业务上,别国业务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上的战略;多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海外各子公司业务上的战略;地区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一定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追求这一区域内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全球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网络将不同的子公司统一起来协调行动,谋求跨国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13.跨国公司战略控制的主要方法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五种:所有权控制、管理人员控制、财务控制、产品审验控制和信息控制;14.跨国公司的控制机制跨国公司一般是将各种控制方式组合起来使用,于是便形成了跨国公司的控制机制;跨国公司的控制机制,一般来说,有三类:一是数据资料的控制机制;二是管理人员的控制机制,三是解决争议的控制机制;。

《企业战略管理》课件 第七章

《企业战略管理》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7
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层次
(一)初级阶段 • 该层次以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主要表现如下: • ① 初级的生产信息化,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生产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PLC)等; • ② 初级管理信息化,包括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系统(CAPP)、
的分布式控制(DCS)和柔性控制(FCS); • ② 中级管理信息化,包括MRPⅡ、ERP等; • ③ 深入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 • ④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建立起企业级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共
享,初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
第一节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9
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层次
互联网的应用使企业信息的交流变得简 单,这样企业的竞争也向无形变化,企业的 竞争环境由区域化向全球化发展,企业的竞 争中心也转向了虚拟竞争。作为企业需要利 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管理去面临竞争。
第二节 战略目标的制定
21
三、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地位和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作用
1
信息化战略的实施给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提供了可能
第二节 战略目标的制定
12
二、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容构成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框架如图
第二节 战略目标的制定
13
二、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容构成
第二节 战略目标的制定
(一)信息化战略思想的确定 (二)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三)信息化战略的目标的确定 (四)信息化战略方案的制订、评价和选择 (五)信息化战略的实施 (六)战略的控制
(三)高级阶段
• 该层次的企业信息化主要是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和电子商务。它 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整合的过程,主要表现如下:

ch7战略管理

ch7战略管理

ch7战略管理Chapter 7—Acquisition and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TRUE/FALSE1. A merger is defined as a transaction in which one firm purchases controlling interest inanother firm.ANS: F PTS: 1 DIF: Medium REF: 1842.Most acquisitions that are designed to achieve greater market power entail buying acompetitor, a supplier, a distributor, or a business in a highly related industry.ANS: T PTS: 1 DIF: Medium REF: 184-1853.An acquisition of a firm in a highly related industry is referred to as a horizontalacquisition.ANS: F PTS: 1 DIF: Medium REF: 1864.In most nations, regulations limiting acquisition activity has been strengthened.ANS: F PTS: 1 DIF: Hard REF: 187-1885.The reasons why a firm would overpay for a company that it acquires include inadequatedue diligence.ANS: T PTS: 1 DIF: Easy REF: 192-1936.Synergy is created by the efficiencies derived from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conomies ofscope and by sharing resources across the businesses in the merged firm.ANS: T PTS: 1 DIF: Easy REF: 1947.Acquisitions can become a substitute for innovation insome firms and trigger futurerounds of acquisitions.ANS: T PTS: 1 DIF: Medium REF: 195-1968.Restructuring refers to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a firm’s set of businesses or itsfinancial structure.ANS: T PTS: 1 DIF: Medium REF: 198MULTIPLE CHOICE1.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involvea. acquisitions by firm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firms in developed countries.b. acquisitions by firm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of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 acquisitions made by firms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d. none of the above.ANS: C PTS: 1 DIF: Medium REF: 181-1822.In a mergera. two firms agree to integrate their operations on a relatively coequal basis.b. one firm buys controlling interest in another firm.c. two firms combine to create a third separate entity.d. one firm breaks into two firms.ANS: A PTS: 1 DIF: Easy REF: 1843.A(an) ____ occurs when one firm buys a controlling, or 100% interest, in another firm.a. mergerb. acquisitionc. spin-offd. restructuringANS: B PTS: 1 DIF: Medium REF: 1844.When the target firm’s managers oppose an acquisition, it is referred to as a(an)a. stealth raid.b. adversarial acquisition.c. leveraged buyout.d. hostile takeover.ANS: D PTS: 1 DIF: Easy REF: 1845.When a firm acquires its supplier, it is engaging in a(an)a. merger.b. unrelated acquisition.c. vertical acquisition.d. hostile takeover.ANS: C PTS: 1 DIF: Medium REF: 185-1866.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re typically made toa. increase a firm’s market power.b. reduce the cost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c. take advan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levels of labor in developed countries.d. circumvent barriers to entry in another country.ANS: D PTS: 1 DIF: Medium REF: 187 | 181-182 7.Entering new markets through acquisitions of companies with new products is notrisk-free, especially if acquisition becomes a substitute fora. innovation.b. market discipline.c. risk analysis.d.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ANS: A PTS: 1 DIF: Medium REF: 1898.Without effective due diligence thea. acquiring firm is likely to overpay for an acquisition.b. firm may miss its opportunity to buy a well-matched company.c. acquisition may deteriorate into a hostile takeover, reducing the value creating potentialof the action.d. firm may be unable to act quickly and decisively in purchasing the target firm.ANS: A PTS: 1 DIF: Medium REF: 192-1939.Due diligence includes all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EXCEPT assessinga. differences in firm cultures.b. the level of private synergy between the two firms.c. tax consequences of the acquisition.d. the appropriate purchase price.ANS: C PTS: 1 DIF: Medium REF: 192-19310.The use of high levels of debt in acquisitions has contributed toa. the increase in above-average returns earned by acquiring firms.b. an increased risk of bankruptcy for acquiring fir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战略实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以及组织结构、资源配置、领导者、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支持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和匹配关系。

本章重点:1、战略实施的模式2、战略和组织机构的关系3、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选择4、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5、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7、战略实施与文化关系的管理8、企业文化的再造9、战略领导者的素质本章难点:1、战略实施的模式2、战略和组织机构的关系3、组织结构的战略创新4、企业战略资源配置5、战略实施中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7、战略实施与文化关系的管理8、企业文化的再造9、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第一节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模式一、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权变原则权变原则要求我们不只是笼统地提出战略需要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还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定变化及其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应变方案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从而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

二、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在企业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战略转化为行动,这些因素构成了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

这些因素包括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企业文化、信息系统、控制激励制度和各级领导等。

这些因素并非各自孤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地综合起来对战略实施发挥作用。

三、战略实施的模式(一)指挥型:特点是企业总经理考虑的是如何制定一个最佳战略的问题。

1、企业采用指挥型战略的条件(1)总经理拥有较高的权威(2)战略比较容易实施(3)有准确快速的信息系统(4)规划人员客观公正2、这种模式的缺点:战略制定者(高层管理者)与执行者(低层管理者)分开导致下层管理者缺少执行战略的动力和创造精神,甚至会拒绝执行战略。

(二)变革型:与指挥型模式相反,在变革型模式中企业总经理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实施企业战略。

他要为有效的实施战略而设计适当的行政管理系统。

(三)合作型: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总经理考虑的是如何让其他高层管理者同他一起共同实施战略。

(四)文化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总经理考虑的是调动全体员工都参与战略的实施活动,即企业总经理运用企业文化的手段,不断向企业全体成员灌输这一战略思想,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所有成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参与战略的实施活动。

(五)增长型:在这种模式中,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快的增长,企业总经理鼓励中下层管理制定与实施自己的战略。

这种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区别在于不是自上而下灌输企业战略,而是自下而上提出战略。

上述五种战略实施模式在制定和实施战略上的侧重点不同,指挥型和合作型更侧重于战略的制定,而把战略的实施作为事后行为,而文化型和增长型则更多地考虑战略的实施问题。

实际上,上述五种模式在企业战略实践中常常混合使用。

第二节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一、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

因此,企业组织结构要随战略而定,必须随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在战略运作中,采取何种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和执行者对组织战略结构含义的理解,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战略类型,也取决于对组织适应战略发展标准的认识。

同时,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还必须不断地创新。

组织结构对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有效的组织结构规定了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的权力分配,有利于企业内部建立起管理控制秩序;2、有效的组织结构确立了企业内部的分工体系,增强全体员工协同完成企业目标的可能性;3、有效的组织结构确保了企业内部的联系沟通渠道,能够确保企业各类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二、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标准企业战略的重要特性之一便是它的适应性。

具体来说,组织结构设计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1、产生共同愿景2、反应企业的发展趋势3、具备催人奋进的精神张力。

组织结构设计的三个标准,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三、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选择(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直线制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没有职能结构,从组织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上下垂直领导。

(总经理直接领导市场营销、生产、购销、财务、人事)1、优点:(1)机构简单,指挥统一(2)分工明确,职责鲜明(3)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可以迅速做出反应(4)容易保持很大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

2、缺点:(1)总经理个人责任很大,容易造成独断专行,决策一旦失误,风险很大;(2)由于缺乏专业化分工往往会导致效率损失。

这种组织形式适合小企业,不适合经营规模较大、管理工作复杂的企业。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如市场营销、生产、财务、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来构造的组织结构,1、优点:能够大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控制,维护职能部门的权威。

2、缺点:主要人员过于专业化且狭隘,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造成多头指挥,使下属部门无所适从,消弱责任制。

3、适用情况:(1)不确定性低的稳定的战略环境(2)各职能部门的技术是例行公事的独立性高的技术(3)企业规模为小型或中等规模4)企业的目标集中于内部效率、技术事业化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三)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在公司之下分设若干按产品或市场来划分的事业部,不同事业部各自处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每个事业部类似于一个小企业,采用职能型组织结构,如图7-4所示。

14)23(三)、网络型组织结构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组织结构也在向着网络型组织结构转化。

他包括两层组织:(1)管理控制中心,它集中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2)柔性的立体网络,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

见图7-7。

财务管理公司总部战略管理一层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控制点二层普遍点网络型组织结构特点:(1(2(3(4)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结点是根据市场、项目的要求而结成的,具有动态特征,使企业运转的高效率得以保证;(5)有利于经营、协调和合作,便于调动每位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有高附加值的保证。

第三节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一、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1、资源对战略的保证作用;2、战略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3、战略可促使资源的有效储备。

二、企业战略资源的配置(一)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1、资源保护机制2、个人价值偏好3、互惠的政治交易4、战略的不确定性(二)企业战略资源的分配企业战略资源的分配是指按战略资源配置的原则方案,对企业所属战略资源进行的具体分配。

企业在推进战略过程中的所需的战略转换往往就是通过资源分配的变化来实现。

1、人力资源的分配2、资金的分配:(1)零基预算(2)规划预算(3)比例预算(4)产品生命周期预算在资金分配中应遵循两项原则:(1)根据各单位、各项目对整个战略的重要性来设置资金分配的优先权,以实现资源的有偿高效利用;(2)努力开发资金分配在各战略单位的潜在协同功能。

三、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动态组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将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地积蓄。

企业在制定现在的战略时,应充分预测将来的环境、资源变化,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而应与战略联成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就是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

伴随着战略的展开,资源被不断储备,新储备与现有资源的储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将来资源的储备。

企业以这些新的储备为基石,再进一步展开将来的战略。

因此,处于现在战略和将来战略中间的新的资源储备,也就成为联结这两个战略的媒介。

当现在战略为将来的战略有效地积累资源时,将来的战略也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积累的资源,这就形成了企业中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过程。

资源在动态组合过程中,将产生动态相辅和动态相乘两个效果。

1、动态相辅效果(1)物的动态相辅效果。

(2)资金的动态相辅效果。

2、动态相乘效果:是指企业将来战略能有效使用现在战略运行中产生的无形资源的效果。

也就是说,企业现在在某个领域中所使用的和储备的无形资源可被将来的领域使用。

第四节战略实施与信息系统一、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组合、传递和运用的过程,合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1、战略表达:通过一定的信息把战略思想表达为“行动”成为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之一。

2、战略分解和沟通。

3、战略反馈:就是企业在其战略实施中通过学习、实践而调整有关的战略前提、假设以确定新战略的过程。

显然,这依赖于信息系统。

二、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2、企业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相互协调是企业战略实施成功的保证。

三、战略实施与文化关系的管理如图7-9所示,企业文化与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有四种情况,每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各有侧重。

企业 大组织要素的 小变化企业文化的变化图7-9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相互适应四、企业文化再造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迫使企业不得不制定与企业文化很不一致的战略时,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再造。

(动因)从权力分配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权力导向型文化(蛛网型);(2)角色导向型文化(亭子型);(3)任务导向型文化(网格型);(4)员工导向型文化(环型)。

第六节战略实施与领导一、企业家和战略领导者1、企业家和战略领导者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

(1)内涵相同(2)外延不同:对企业发展的观念不同、工作重点不同、知识结构要求不同、二者素质不同。

三、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可以分为革新分析型、革新直觉型、保守分析型和保守直觉型等四种不同类型。

一、单选题1、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是( B )。

A、量力而行原则B、权变原则C、集中资源原则D、稳定性原则2、战略的实施依靠诸多因素作用,这些因素构成了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以下属于战略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的要素有( A )。

A、组织结构B、企业一线操作工人C、政府部门D、社会组织3、在公司之下分设若干按产品或市场来划分的事业部,不同事业部各自处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每个事业部类似于一个小企业,采用职能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属于( D )。

A、直线制组织结B、职能制组织结构C、矩阵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结构4、这种组织包括两层组织其一是管理控制中心,它集中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其二是柔性的立体网络,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

这种组织结构是( C )。

A、矩阵制组织结构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C、网络型组织结构D、混合型组织结构5、战略实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战略分解与沟通、战略表达以及( A )A. 战略反馈B. 战略假设C. 战略互动D. 战略支持6、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次,以下属于企业文化表层部分的是(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