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LAYOUT设计规范
pcblayout 工艺设计规范

PCB LAYOUT RULE
短
长边
PCB LAYOUT RULE
PCB LAYOUT RULE
PCB LAYOUT RULE
PCB LAYOUT RULE
锡偷 LAYOUT RULE建议规范
L
1/4L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 PAD LAYOUT
R
X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1/4L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 LAYOUT 建议规范
PCB背面SMD过DIP制程零件PAD LAYOUT建议规范
零件选用建议规范
零件选用建议规范
零件选用建议规范
零件包装建议规范
零件包装建议规范
附件一: 光学点Layout 位置
1. Index B 光学点距板边位置必要大于
2. Index N 光学点距板边位置必要大于
3. 不管新、旧机种, 对角线必须各有一个光学点, 其距离愈长愈好.
4. 不管新、旧机种, 其对角线之光学点位置必须不对称.
5. 所有PCB 厂的光学点坐标皆一致.
6. BGA 及QFP 旁毋需Lay 光学点
.
PCB 长边
PCB 短边 SMT 进板方向
| a 1 - a 2 | ≧200 mil 或 | b 1 - b 2 | ≧200 mil
PCB 长边 PCB 短边
SMT 进板方向。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个人收集整理的PCB Layout设计规范,可下载修改PCB设计规范项目名称:文件编号:编制日期:个人收集整理的PCB Layout设计规范,可下载修改1. 布局设计规则1.1. 确认结构图纸是最新的。
1.2. 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照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1.3. 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所需的夹持边设置PCB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
1.4. 优先摆放电路功能块的核心元件及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再以核心元件为中心摆放周围的电路元件。
质量较大的元器件应避免放在板的中心,应靠近板在机箱中的固定边放置,以免引起PCB翘曲。
1.5. 发热元件要均匀分布,以利于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意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如电解电容、晶振、电池等。
注意结构通风流向,发热量大的器件应尽量不被其他器件挡住。
1.6.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有高频连线的元件尽可能靠近。
1.7. 元件的布局应便于调节和维修,如跳线、可变电容、电位器等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以免维修时无法焊接;BGA与其他贴片元件的距离大于2mm,以便于拆焊;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正面不能有高度超过压接插件高度的元器件,背面5mm内不允许有元件或焊点。
1.8. BOTTOM层的贴片元件和接插件的管脚焊盘间距大于3mm,以保证波峰焊良率;如果贴片元件的高度较大,则间距应大于5mm。
1.9. 同类型的插装元件优先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应力争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以便于生产和检验,如电解电容。
个人收集整理的PCB Layout设计规范,可下载修改1.10. 打开TOP层和BOTTOM层的place-bound,查看重叠引起的DRC是否允许,特别注意元件叠放是否会引起短路或者生产时候焊接不良等问题。
全了!268条PCBLayout设计规范(经典收藏)

全了!268条PCBLayout设计规范(经典收藏)PCB是印刷电路板(即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简称。
印刷电路板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
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
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零件装载的基板和关键互连件,任何电子设备或产品均需配备。
其下游产业涵盖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一般消费性电子产品、信息、通讯、医疗,甚至航天科技(资讯行情论坛)产品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产品的电子信息化处理需求逐步增强,新兴电子产品不断涌现,使PCB产品的用途和市场不断扩展。
新兴的3G手机、汽车电子、LCD、IPTV、数字电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还将带来比现在传统市场更大的PCB市场。
Layout是布局规划的意思。
结合起来:PCB Layout就是印刷电路板布局布线的意思。
下面是268条超经典的PCB Layout设计规范,初学者一定要收藏!268条PCB Layout设计规范按部位分类技术规范内容1 PCB布线与布局PCB布线与布局隔离准则:强弱电流隔离、大小电压隔离,高低频率隔离、输入输出隔离、数字模拟隔离、输入输出隔离,分界标准为相差一个数量级。
隔离方法包括:空间远离、地线隔开。
2 PCB布线与布局晶振要尽量靠近IC,且布线要较粗3 PCB布线与布局晶振外壳接地4 PCB布线与布局时钟布线经连接器输出时,连接器上的插针要在时钟线插针周围布满接地插针5 PCB布线与布局让模拟和数字电路分别拥有自己的电源和地线通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宽这两部分电路的电源与地线或采用分开的电源层与接地层,以便减小电源与地线回路的阻抗,减小任何可能在电源与地线回路中的干扰电压6 PCB布线与布局单独工作的PCB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可在系统接地点附近单点汇接,如电源电压一致,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电源在电源入口单点汇接,如电源电压不一致,在两电源较近处并一1~2nf的电容,给两电源间的信号返回电流提供通路7 PCB布线与布局如果PCB是插在母板上的,则母板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电源和地也要分开,模拟地和数字地在母板的接地处接地,电源在系统接地点附近单点汇接,如电源电压一致,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电源在电源入口单点汇接,如电源电压不一致,在两电源较近处并一1~2nf的电容,给两电源间的信号返回电流提供通路8 PCB布线与布局当高速、中速和低速数字电路混用时,在印制板上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布局区域9 PCB布线与布局对低电平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要尽可能地分离10 PCB布线与布局多层印制板设计时电源平面应靠近接地平面,并且安排在接地平面之下。
PCB Layout 规范

1.0 目的:提供PCB Layout 時之依據,確保所Layout 之PCB 符合實際生產及相關標準,以期降低生產之困擾,使PCB生產順暢。
2.0適用範圍:本公司生產之CD-ROM 、Mother Board 、DVD -Decoder Card、介面卡等所有產品皆適用之。
3.0定義:3.1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3.2 Layout: PCB設計製作3.3 Dimension: mm(公制) mil(英制)1mil =0.0254 mm4.0參考資料:4.1IPC-A-600D 印刷電路板允收標準4.2本公司SMT 生產設備Manual5.0相關單位職責:5.1R/D部門:負責PCB設計及規格制訂、並負責与PCB製作廠商之作業要求及技術規範,包括提供所需之文件檔案。
5.2製造單位:負責規格、資訊之提供及問題回饋。
5.3品管單位:負責執行檢驗作業。
6.0作業內容与程序6.1SMT 部分6.1.1 PCB 尺寸規格 mm6.1.2 6.1.2.1規格 1 ---- 圓形D1:1.0 mm (±10%)D2:2.0 mm (±10%)6.1.2.2 規格 2 ---- 正方形D1: 1.0 mm (±10%)D2: 2.0 mm (±10%)6.1.2.3 規格 3 ---- 三角形D1: 1.0 mm (±10%)D2: 2.0 mm (±10%)6.1.2.4 規格 4D1: 1.0 ~ 2.0 mm (±10%)6.1.2.4 規格 4 ---- 十字形D1: 1.0 mm (±10%)D2: 2.0 mm (±10%) LT6.1.2.5規格5 ---- 貫穿孔作markD1: 1.0 mm (±10%)D2: 2.0 mm (±10%)6.1.2.6 規格6 ----PAD作markD1: 1.0 mm (±10%)D2: 2.0 mm (±10%)6.1.2.7 Layout 時須注意事項6.1.2.7.1 PCB上至少應有三個Fiducial Mark ,若為雙面SMT則每面各要有三個以上。
PCBLAYOUT的基本规范

□指示□报告□连络收文单位:左列各单位发文字号:MT-8-2-0037 发文单位:制造处技术中心发文日期:88.7.12事由:PCB Layout Rule Rev1.70-------料号------------------品名规格------------------供货商--------ALL Mother Boards, ALL CARDS, ALL CD-ROM BOARDS, ALL DVD BORADS, ALL SERVERS (for R&D1, R&D2, R&D4,R&D5, R&D6)1.问题描述(PROBLEM DESCRIPTION)为确保产品之制造性, R&D在设计阶段必须遵循Layout相关规范, 以利制造单位能顺利生产, 确保产品良率, 降低因设计而重工之浪费.“PCB Layout Rule” Rev1.60 (发文字号:MT-8-2-0029)发文后, 尚有订定不足之处, 经补充修正成“PCB Layout Rule”Rev1.70.PCB Layout Rule Rev1.70, 规范内容如附件所示, 其中分为:(1)”PCB LAYOUT 基本规范”:为R&D Layout时必须遵守的事项, 否则SMT,DIP,裁板时无法生产.(2)“锡偷LAYOUT RULE建议规范”: 加适合的锡偷可降低短路及锡球.(3)“PCB LAYOUT 建议规范”:为制造单位为提高量产良率,建议R&D在design阶段即加入PCB Layout.(4)”零件选用建议规范”: Connector零件在未来应用逐渐广泛,又是SMT生产时是偏移及置件不良的主因,故制造希望R&D及采购在购买异形零件时能顾虑制造的需求, 提高自动置件的比例.(5)“零件包装建议规范”:,零件taping包装时, taping的公差尺寸规范,以降低抛料率.负责人:林士棠. 完成日期:88.7.12锡偷LAYOUT RULE建议规范PCB LAYOUT 建议规范PCB LAYOUT 建议规范PCB LAYOUT 建议规范PCB LAYOUT 建议规范PCB LAYOUT 建议规范零件选用建议规范零件选用建议规范零件包装建议规范附件一: 光学点Layout 位置1. Index B 光学点距板边位置必要大于2. Index N 光学点距板边位置必要大于3. 不管新、旧机种, 对角线必须各有一个光学点, 其距离愈长愈好.4. 不管新、旧机种, 其对角线之光学点位置必须不对称.5. 当机种变更版本时, 其对角线之一个或二个光学点位置必须挪动, 其间距(a i ’, b I ’)与前一版本(a i , b i )必须 | a i -a i ’ | ≧200 mil 或 | b i -b i ’ | ≧200 mil ; 但若改版幅度不大时, 可在对角线光学点的其中一个旁标示直径100mil 的白点, 白点位置随版本变化而改变, 以利辨别.PCB 長邊PCB 短邊SMT 進板方向 | a 1 - a 2 | ≧200 mil 或 | b 1 - b 2 | ≧200 mil PCB 長邊PCB 短邊SMT 進板方向。
最全的PCB Layout规范

PCB Layout规范PCB Layout规范一、安全间距1. LN之间3mm以上,空间距离1.8mm以上,不足时开1mm以上的槽增加沿面距离。
2. 初次级间6.4mm以上,空间距离5mm以上,不足时开1mm以上的槽增加沿面距离。
3. 初级与外壳地4.5mm以上,空间距离3mm以上,不足时开1mm以上的槽增加沿面距离。
4.高压与地之间铜箔距离1mm以上,其它无要求铜箔间距离0.5mm以上。
二、走线、铜箔、焊盘、过孔1. 电源PCB最小走线0.3mm以上;2. 铜箔、走线与板边、挖槽处距离0.5mm以上;3.焊盘孔边与孔边距1mm以上,与板边距离1mm以上;4.SMD元件焊点与直立插件焊点间距需≥0.4mm;4.焊盘孔大小=元件引脚大小+(0.2~0.4 mm),变压器多引脚元件、自动插件元件应加0.4mm;5.焊盘孔径最小为0.8mm,同一块PCB孔径大小的类型越少越好,减少PCB加工成本;6.焊盘大小通常为孔径大小的2.0~2.3倍;7.后焊零件需开流锡槽,这样过波峰焊时内孔才不会被封住;8.过孔的大小由它的载流量决定,需要的载流量越大,所需的过孔尺寸越大,如电源层和地层与其它层联接所用的过孔就要大一些;9.Chip元件焊盘设计应掌握以下关键要素:三、自动插件技术1、零件方向以水平或垂直为主;2、零件与零件本体距离需1.0mm以上,零件本体与板边距离0.5mm以上;3、焊点与焊点间距离需0.5mm以上;4.自动插件元件焊盘孔径需≥1mm,一般为元件引脚大小+0.4mm;4、电阻、二极管等元件以卧式放置才可自动插件;7.自动插件电阻、二极管、跳线等卧式元件,脚距应为2.5mm的整数倍四、表面贴着技术1.零件方向以水平或垂直为主;2.SMD 贴片零件最小间距要求0.3mm;3.SMD零件摆设时需考虑过锡炉的方向,以防止阴影效应;波峰焊SMD元件的排布方向:4.SMD零件两端焊点铺铜应平均分布,以防止墓碑效应。
PCBLayout规范

PCB Layout规范字体大小:PCB Layout规范IEC/EN60950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 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5mm 6mm一、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内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内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
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
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
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PCBLAYOUT设计规范

PCBLAYOUT设计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决定了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和性能。
良好的PCB布局设计可以降低电路噪声、提高信号完整性,并且方便后续的组装和维修。
以下是PCB布局设计的一些规范和建议:1.尺寸和形状规范: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PCB板的尺寸和形状。
在选择尺寸时要考虑电路的复杂性和器件的布局。
广泛使用的尺寸为贴片型器件的长度加上两倍的元件间距。
2.组件布局规范:将元件分为功能模块,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以降低电路的互相干扰。
尽量将高频、噪声源放置在一起,并且与敏感信号的路径保持一定的距离。
3.走线规范:为了提高信号完整性,收集和地线走线应尽量平行运行。
重点信号线应保持足够的间距。
避免过于细长的路径和尖锐的弯曲,以减少信号反射和耦合。
4.功率平面和地面规范:为了提供稳定的供电和减少噪声,设计时需要规划功率平面和地面。
功率平面应该贴近电源引脚,且尽量大且连续。
地面应尽量覆盖整个PCB板,且与其他层相连。
5.元件引脚排布规范:元件引脚的排布应该尽量规整,方便焊接和组装。
相同类型的引脚应按照相同的方向排列。
供电和地线引脚应靠近一起,以减少线路长度和电磁干扰。
6.保持合理的间距:线与线、线与元件之间应保持合适的间距,以避免突然放电和相互干扰。
7.考虑热设计:对于功耗较大的元件,应考虑散热设计。
可以使用散热器或合理的布局来进行热扩散。
8.通过规范:为了提高布局的可维护性,设置适当的通过或测试点。
这有助于后续的调试和维修。
9.引入尽可能多的阻尼电容:引入阻尼电容可以帮助减少电源线噪声和抑制瞬态响应。
10.使用模块化设计:基于较小的模块进行设计,有助于封装、修改和重用。
这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可维护性。
总之,良好的PCB布局设计对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和建议,可以降低电磁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并且简化后续的组装和维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产品的PCB设计工艺要求,规定PCB 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使PCB设计满足可生产性等到技术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恒晨公司所有PCB板的设计;
3.权责
1、LAYOUT组:负责建立和规范PCB文件库,并严格执行以下要求。
4.规范内容
4.1 PCB板的锡膏印刷机定位孔:
4.1.1位置:PCB板的4个角上。
4.1.2尺寸:¢1.2±0.1mm。
4.2 V-CUT槽深度要求:
4.2.1要求上下V-CUT槽的深度各占板厚的1/3。
4.3 PCB板尺寸要求:
4.3.1对于大板,宽度不超过250MM,拼板长度不超过300MM。
4.3.2对于连接板等小板,拼板长度不超过80MM。
4.3.3宽度超过250MM的板卡需在板中间的5MM区域不放元器件,用于过炉夹具使用。
4.3.4 PCB 尺寸、板厚需在PCB 文件中标明、确定,尺寸标注应考虑厂家的加工公差。
板厚(±10%公差)规格:0.8mm、1.0mm、1.2mm、1.6mm、2.0mm、2.5mm、3.0mm、3.5mm;
4.4 PCB板元器件布局要求
4.4.1所有的插件零件尽量摆在同一面。
4.4.2 DIP元件与SMT元件安全距离:TOP面为1MM,BOT面为2MM。
4.4.3插座的固定孔要求统一一致
4.4.4电容、二极管等有方向的元器件方向必须一致。
4.4.5 CHIP元件之间的安全距离:0.75MM;
4.4.6 CHIP与IC之间的安全距离:0.5MM;
4.4.7 IC与IC之间的安全距离:2MM。
2MM
4.4.8 SMT焊盘与过孔/通孔之间的安全距离:0.5MM。
4.4.9 IC、连接器等密脚元件,当相邻焊盘相连时,需要引出后再连接。
如下图:
4.4.10 经常插拔器件或板边连接器周围3mm 范围内尽量不布置SMD,以防止连接器插拔时产
生的应力损坏器件。
如下图:
4.4.11 为了保证可维修性,BGA 器件周围需留有3mm 禁布区,最佳为5mm 禁布区。
一般情况下BGA 不允许放置背面(两次过回流焊的单板地第一次过过回流焊面);当背面有BGA 器件时,不能在正面BGA 5mm 禁布区的投影范围内布器件。
4.4.12所有的零件必须使用公司统一零件库的零件封装。
如零件库尚无该对应的封装为新零件时,应根据零件规格书建立打捞的元件封装库,并保证丝印库存与实物相符合。
新器件应建立能够满足不同工艺(回流焊、波峰焊等)要求的元件库。
4.5 走线要求
4.5.1为了保证PCB 加工时不出现露铜的缺陷,要求所有的走线及铜箔距离板边:V—CUT 边大于0.75mm,铣槽边大于0.3mm(铜箔离板边的距离还应满足安装要求)。
4.5.2 各类螺钉孔的禁布区范围要求:
各种规格螺钉的禁布区范围如以下表5 所示(此禁布区的范围只适用于保证电气绝缘的
安装空间,未考虑安规距离,而且只适用于圆孔):
4.6 MARK点设计要求
4.6.1 PCB板的MARK点不要放在工艺边上,要放在板的对角线上,且不对称,便于过炉区分方向。
4.6.2 为了保证印刷和贴片的识别效果,MARK点范围内应无其它走线及丝印。
4.6.3 需要拼板的单板,每块单元板上尽量保证有MARK点,若由于空间原因单元板上无法布下MARK点时,则单元板上可以不布MARK点,但应保证拼板工艺边上有MARK点。
4.6.4 MARK的作用是校正补赏PCB进入机器后定位的偏差,而提高印刷机和贴片机的精确度。
一般情况PCB板内必需设定MARK点且每块板上最少有两个分别在两个对角上;如下图:
4.6.5 MARK点标准尺寸:¢1.0±0.1mm。
常用的MARK型状如下图:
4.6.6一般情况下MARK点整体设计如下图:
4.6.7目前使用最广范的MARK点为1MM 周围3MM范围内不设任何线路或元件MARK和最外边的距离;如下图:
4.6.8 MARK和板边距离要保证在3MM以上,防止PCB的MARK点被机器链条轨道或定位时被边夹夹住无法识别;
4.6.9 BGA、QFN以及小于0.4MM 脚间距的元器件需加MARK点,其尺寸:¢0.5±0.05mm,如下图:
4.7工艺边设计要求
4.7.1为了保证制成板过波峰焊或回流焊时,传送轨道的卡抓不碰到元件,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距离应≥5mm。
如下图:
4.7.2若板边达不到≥5mm要求,则PCB 应加工艺边,要求工艺边是对称的,且受力均衡。
如下图:
4.8测试点设计要求
4.8.1 <2MM间距的插座需有测试点,其测试点尺寸:¢1.0±0.1mm。
4.8.2 测试的间距应大于2.54mm。
4.8.3 测试点与焊接面上的元件的间距应大于2.54mm。
4.8.4 测试点到PCB 板边缘的距离应大于3.175mm。
4.8.5 测试点到定位孔的距离应该大于0.5mm,为定位柱提供一定净空间。
4.8.6 测试点的密度不能大于每平方厘米4-5 个;测试点需均匀分布。
4.8.7 电源和地的测试点要求:每根测试针最大可承受2A 电流,每增加2A,对电源和地都要求多提供一个测试点。
4.9丝印标识要求
4.9.1元器件的丝印标识要求统一规范,且明显可辨别。
0603电容,电感,电阻统一是用公司零件库0603封装,不需丝印区分
4.9.2贴片插座、IC等体积较大器件,需有定位标识丝印。
4.9.3丝印字符为小平或右转90度摆放
4.9.4元件名称丝印要清楚可直接目视且尽可能直接标在元件近旁
4.9.5对于有极性、方向性等元件要在元件旁边标注极性,且要求极性方向标记易于辨认。
4.9.6为了方便制成板的安装,所有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都有对应的丝印标号。
4.9.7丝印字符尽量遵循从左至右、从下往上的原则,对于电解电容、二极管等极性的器件在每个功能单元内尽量保持方向一致。
4.9.8为了保证搪锡的锡道连续性,要求需搪锡的锡道上无丝印;为了便于器件插装和维修,器件位号不应被安装后器件所遮挡,丝印不能压在导通孔、焊盘上。
4.9.9有方向的接插件其方向在丝印上表示清楚。
4.9.10 PCB 文件上应有板名、日期、版本号等制成板信息丝印,位置明确、醒目。
4.10 安规设计要求
4.10.1 PCB 的危险电压区域部分应用40mil 宽的虚线与安全电压区域隔离,并印上高压危险标
识和“ DANGER!HIGH VOTAGE ”。
高压警示符如图所示:
4.10.2 制成板上跨接危险和安全区域(原付边)的电缆应满足加强绝缘的安规要求
4.10.3 对于多层PCB,其内层原付边的铜箔之间应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
4.10.4 对于多层PCB,其导通孔附近的距离(包括内层)应满足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4.11特殊焊盘要求
4.11.1贴片USB、卡座的定位焊盘需向外移出1MM。
4.11.2 IC、24PIN以上的贴片插座需加拖锡焊盘(即最后一个焊盘的宽度是正常焊盘宽度的2倍)。
4.11.3所有铁壳的晶体需增加接地焊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