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五四运动(1)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集体备课课件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开 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 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 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 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 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 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 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 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 到中国的第一人,是先驱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旧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国家
缺乏群众基础
有广泛群众基础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增加, 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 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 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 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主义运 动推向了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卷》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 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继续北伐。1928年6月, 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 一带。1928年底,张学 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南京国民 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目标素养
1.梳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必然性,认识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内在联系,知道五四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全面解读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 2.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推 动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高潮的史实,通过解读史料认识 其伟大意义;理性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从 中吸取的重要教训
学以致用 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 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D
解析:“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不意味着自此中华民族就 走向伟大复兴,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并不是民主与科学,故 C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 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D项正确。
3.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 定:“(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 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 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 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国共产党( ) A.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C.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D.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答案:A
核心归纳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 的进程。 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转折点。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5节五四爱国运动教案1 精品

第5节五四爱国运动[基点盘查]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②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4)影响:①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②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理解]1.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新”(1)新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新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4)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5)新的斗争方式: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进行北伐战争。
2.五四运动的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运用五四运动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提示: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因而“‘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2)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 (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提示: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打倒了传统权威;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方各种社会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还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4五四运动相关史料解读

五四运动相关史料解读1.1917年俄国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尝说过:“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纪录。
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一个人的未来,和人间全体的未来相照应。
一件事的朕兆,和世界全局的朕兆有关联。
1789年法兰西的革命,不独是法兰西人心变动的表征,实是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表征。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表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所以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解读】李大钊的《Bolshevism的胜利》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9年1月),撰写时间为1918年12月15日。
其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
战争的空前残酷,战后社会的极度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引起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人们第一次从世界范围内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已丧失光明的前途。
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俄国的十月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同时也推动人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就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他以深邃的历史眼光介绍马克思主义,自1918年开始,李大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庶民的胜利》(1918)、《Bolshevism的胜利》(1918)、《新旧思想之激战》(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阶级竞争与互助》(1919)、《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19)等。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PPT课件1

学生、工人、商人 罢课、罢工、罢市
初步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
过程 中心 参与阶层 方式 结果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6月3日---7月初 上海
学生 罢课 被捕
学生、工人、商人 罢课、罢工、罢市
初步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性质
特点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全国范围,两个中心; 参与阶层广泛: 学生先锋,
----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6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主力。方式。
主要口号。
第二阶段:1919年6月3日—6月28日,运动中心,主力。方式、
、。
2、结果:北京政府于6月10日罢免的职务,6月28日拒绝在上签字。中国第一次。运动胜利。
三、薪火相传.五四运动的发生
C4、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C5、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主要指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A5、顾维钧:“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材料中提到的和约是指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
A6、中国共青团团歌:“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文中的“五四”发生于: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6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Ⅰ、课前预习
一、风雨如晦(五四运动的背景):
1、民族矛盾加剧:一战爆发后,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日本趁机扩大在华利益,出兵对德国宣战,占领山东全省。日本妄图独占中国,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递交,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支持,基本同意。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B1、巴黎和会上中国能够拒约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人员出色而有力的辩论和交涉 B.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
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必修1第14课《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崛起》导与练【重点讲解】一、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某某、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
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在新时期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坚持以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五四精神的新篇章。
二、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某某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某某问题的决议。
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三、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实现合作?1.必要性:一战后,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刻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可能性:孙某某等一贯坚持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
且当时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在某某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有利于扩大革命力量。
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孙某某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难点分析】一、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某某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1_五四风雷

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爆发】
4.意义: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的最大功绩在于“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 革命力量的团结”。 ③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 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风雷
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爆发】
3.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反帝的根据: (1)从斗争起因看:运动由山东问题点燃,此问题是在重 新分赃的巴黎和会上所产生的。 (2)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 题的决议。
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爆发】
3.性质: 反封建的根据: (1)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曹、陆、章,后工人参 加后,进一步指向段祺瑞。 (2)从斗争口号看:“内惩国贼”。 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而言。
1、反帝反封建比辛亥革命彻底。 2、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无产阶级起了重要作用,开始登上政舞台。 4、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风雷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同:完成反帝反封任务;
异:开端(旧:1840年鸦片战争; 新:1919五四运动)
领导(旧: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新:无产阶级)
知识点五四风雷五四风雷五四运动的含义五四运劢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亍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劢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不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劢
知识点—— 五四风雷
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含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 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 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 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6月3日以后 中心:上 海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阶级 概况:三罢斗争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初步胜利的表 现:
(1)释放被 捕学生
(2)罢免三 个卖国贼
(3)中国代 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 2、特点: 3、作用:
4、地位: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
德国将按照一八九八三月六日与 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 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 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 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 本。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2、国际背景:
1)日、美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 2)十月革命胜利——新的革命道路 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
(1)多阶层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范围广,波)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 革命力量的团结
(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 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4、地位: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2、特点:的革命运动
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彻底:
主要是指 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势不 两立的斗争精 神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
(1)多阶层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范围广,波及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
3、作用:
4、地位: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造成阶级矛盾加深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
材料三:从1912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 1913年中国工人约有二十七万,到1920年增加到约五十五万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队伍壮大。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
五四运动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国内背景。)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各自寻找自己 的代理人,造成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 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①社会动荡。 ②经济遭到破坏,民族工业凋敝。 ③政局混乱。阻碍民主共和。
(1)多阶层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范围广,波及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 3、作用: (1)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
革命力量的团结 (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
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4、地位: (1)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虽已过去九十八年, 但它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 神财富。
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 2、特点 3、作用 4、地位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3日 中心:北 京 第一阶段 主力:青年学生
概况:游行、口号、罢课 结果: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3日 中心:北 京 第一阶段 主力:青年学生
概况:游行、口号、罢课 结果:北洋政府镇压,逮捕学生
时间:6月3日以后 中心:上 海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阶级 概况:三罢斗争 结果: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阶级基础——民族工业发展促进 工人队伍迅速壮大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 人民思想解放
2、国际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 日本以提供贷款为条件,鼓动中国参战。美国为 了防止日本独占中国,反对中国参战。
---反映了美、日加紧侵华
材料三: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
十月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近似 中国驻俄公使刘镜人奉北洋政府之命,于3月30日在俄首 (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 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 问题决议案(摘录) 第一百五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