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底稿(直接法)

合集下载

如何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

如何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

如何⽤⼯作底稿法编制现⾦流量表主表2019-08-09【摘要】⼯作底稿法是编制现⾦流量表主表的⽅法之⼀,在编制时需要编制综合调整分录。

笔者归纳、总结了编制综合调整分录的思路和技巧,并列举实例,详细分析了运⽤此法编表的全过程。

【关键词】⼯作底稿法;现⾦流量表;调整分录⼀、编表程序(⼀)建⽴⼯作底稿(⼆)过渡数据将资产负债表项⽬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渡到⼯作底稿中。

(三)编制综合调整分录根据所给资料详细分析报表,先寻找经济业务发⽣时的原会计分录;再根据原会计分录编制综合调整分录。

在编制综合调整分录时,应当以利润表为基础,并按照利润表项⽬的排列顺序,本着“先假定,后调整,再还原”原则的基本要求,将利润表中的有关发⽣额项⽬⼀次调整平衡;然后把资产负债表中没有调整平衡的项⽬,按照增减两条线索的基本思路,依顺序逐⼀调整平衡(特殊情况例外),调整分录的类型归纳起来讲,不外乎有以下五种:集中型调整分录;假定型调整分录;还原型调整分录;分析型调整分录和固定型调整分录。

编制综合调整分录的基本思路是:在编制调整分录时,凡是在原会计分录中涉及到现⾦(库存现⾦、银⾏存款、其他货币资⾦)科⽬的,不能再借贷现⾦科⽬,⽽要⽤与其相对应的三种活动(经营、投资、筹资)现⾦流量来取⽽代之,某种活动现⾦流量在借⽅,表⽰现⾦流⼊;某种活动现⾦流量在贷⽅,表⽰现⾦流出。

调整分录的⼆级科⽬,就是现⾦流量表主表中的具体项⽬,它是⽤来说明现⾦流⼊和现⾦流出原因的。

凡是在原会计分录中没有涉及到现⾦科⽬的,原分录中借贷什么科⽬,调整分录中仍然借贷什么科⽬。

总之⼀句话:“调整分录与原分录相同。

”(四)根据调整分录登记⼯作底稿,并核对以下两个⽅⾯的内容1.核对资产负债表项⽬(1)资产项⽬:期初数+调借-调贷=期末数(2)权益项⽬:期初数+调贷-调借=期末数2.核对调整分录借⽅发⽣额合计数是否等于调整分录的贷⽅发⽣额合计数(五)根据⼯作底稿中的现⾦流量表部分编制正式现⾦流量表(六)检查编表的结果(利⽤公式)现⾦及现⾦等价物净增加额=(货币资⾦期末数-货币资⾦期初数)+(现⾦等价物期末数-现⾦等价物期初数)⼆、经典题例「资科A公司2006年度有关资料如下:(⼀)资产负债表(表1)(⼆)利润表(表2)(三)其他附加资料1.该公司本年度⽀付现⾦股利18000元;2.管理费⽤组成项⽬如下:(1)接受劳务供应款项130000元;(2)分配⼯资费⽤110000;(3)计提折旧21000;(4)以现⾦⽀付其他管理费⽤29000元;3.该公司本年度增加的固定资产全部以现⾦购买;4.该公司通过发⾏债券获取现⾦150000元;5.该公司本年度增加的长期待摊费⽤属于预付的保险费⽤。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而言的。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所谓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具体运用直接法时,又有工作底稿法和直接计算法两种。

所谓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显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目流入流出的具体内容,与间接法相比较,它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全貌,其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间接法的优点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原因,进而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所以,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另一方面又要求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从而兼顾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一、具体步骤(1)调整分录借贷方向的确定现金流入时借记现金流入类项目,现金流出时应贷记现金流出类项目;收入类项目应贷,成本费用类项目应借;资产类项目本期增加应借,本期减少应贷;权益类项目本期增加应贷,本期减少应借;取账中解放发生额应借,取贷方发生额应贷。

总之,调整分录有关项目的借贷方向一般应该与各类性质账户的记账方向一致.(2)调整分录接待金额的计算在对调整分录的编制过程中,当对利润表项目进行调整时,其借贷金额一般直接来源于本期数.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项目调整分录金额来源于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期末与期初差数。

如果其计算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不需要进行调整。

②由于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已经做了调整,所以,在调整这些资产负债表项目时,调整分录的金额应该为相应项目期末与期初差数减去已调整数.如果其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已经在前面调整分录中调平了,就不需要再做调整了。

③同理,由于在调整前面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时,后面的有些项目也同时作了局部调整,所以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最后调整时,调整分录金额为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剩余未调整数,需要借助相关账簿资料,查找或计算尚未调整数.(3)调整分录编制的先后顺序先按利润表各项目进行编制分析调整分录;编制完利润表项目,接下来编制资产负债表非现金项目.三、调整分录的主要类型调整分录类型1:将营业收入调整为“销售收现"该类型是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记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然后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思路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通过借贷平衡倒挤)借或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期初期末变动差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表发生数)其他业务收入(经营收入部分)【例3—1】A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00万元,当月发生如下业务:(1)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200万元,款已收;(2)发出商品一批200万元,款未收。

现金流量表审计工作底稿

现金流量表审计工作底稿
被审计单位: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报表项目及计算公式 ─折旧 ─工资性支出 + 财务费用─银行手续费 + 营业外支出 ─现金捐赠支出 ─资产处置支出 ─预计负债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待摊、长期待摊) + 其他流动负债减少(预提-非利息) + 其他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收到股权性投资收回的现金 + 收到债权性投资收回的本金 = 金融资产减少数 + 长期投资减少数 + 投资收益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收到股权性投资分得的现金股利/利润 + 收到债权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投入/盘盈等
6079888.23 12648756.75
116,504,311.79 133,254,431.01 107,602,642.25
-
-116,504,311.79 -133,254,431.01
20797052
512,907.01
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附加 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摊销 期初-期末 期初-期末
11454206.38
期末-期初
-7,112,376.63
如待处理流动资产影响数 不含离退休人员费用 借方发生额
4,201,905.13 4,201,905.13
4,201,905.13
期初-期末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借方发生额
917,013.42 -164,294.92
917,013.42
142492.5 625249.32
第 3 页,共 3 页
117,091,304.84 19080203.29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法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法

编制说明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可写成: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
这个公式表明,现金的增减变动受公式右边因素的影响,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非现金资产的减少(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现金流量表中的内容尤其是采用间接法时即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发生额或本期净增加额填报的。

这样账簿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揭示。

现金流量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

但是,下列各项可以按照净额列报:
(一)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

(二)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三)金融企业的有关项目,包括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贷款本金、活期
存款的吸收与支付、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款项的存取、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资金、以及证券的买入与卖出等。

第六条 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索赔等特殊项目,应当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
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类别中单独列报。

第七条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
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ccs。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一、具体步骤二、调整分录的编制(1)调整分录借贷方向的确定现金流入时借记现金流入类项目,现金流出时应贷记现金流出类项目;收入类项目应贷,成本费用类项目应借;资产类项目本期增加应借,本期减少应贷;权益类项目本期增加应贷,本期减少应借;取账中解放发生额应借,取贷方发生额应贷。

总之,调整分录有关项目的借贷方向一般应该与各类性质账户的记账方向一致。

(2)调整分录接待金额的计算在对调整分录的编制过程中,当对利润表项目进行调整时,其借贷金额一般直接来源于本期数。

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项目调整分录金额来源于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期末与期初差数。

如果其计算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不需要进行调整。

②由于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已经做了调整,所以,在调整这些资产负债表项目时,调整分录的金额应该为相应项目期末与期初差数减去已调整数。

如果其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已经在前面调整分录中调平了,就不需要再做调整了。

③同理,由于在调整前面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时,后面的有些项目也同时作了局部调整,所以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最后调整时,调整分录金额为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剩余未调整数,需要借助相关账簿资料,查找或计算尚未调整数。

(3)调整分录编制的先后顺序先按利润表各项目进行编制分析调整分录;编制完利润表项目,接下来编制资产负债表非现金项目。

三、调整分录的主要类型调整分录类型1:将营业收入调整为“销售收现”该类型是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记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然后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思路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通过借贷平衡倒挤)借或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期初期末变动差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表发生数)其他业务收入(经营收入部分)【例3-1】A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00万元,当月发生如下业务:(1)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200万元,款已收;(2)发出商品一批200万元,款未收。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有哪些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有哪些

现⾦流量表编制⽅法有哪些现⾦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所表达的是在⼀固定期间内,⼀家机构的现⾦的增减变动情形。

那么编制现⾦流量表有哪些⽅法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直接法编制现⾦流量表的系统性缺陷⽤直接法编制现⾦流量表时,⽬前使⽤的是⼯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采⽤的⼿段是编制调整分录。

将权责发⽣制记录的经济业务转换为收付实现制反映。

但是,由于现⾦流量表是在期末编制,调整分录的综合性很强,账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涉及到多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项⽬,有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项⽬⼜涉及多个调整分录。

这样,调整过程⾮常繁琐和复杂,其难度很⼤,出错的可能性也⼤。

⼯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不利于审查、核对和更正现⾦流量表的编制不是按照账务处理程序完成的,因此不利于会计⼈员进⾏对账和查账。

另外,调整分录在期末时编制,⽇常⽆法查询、核对现⾦流量。

(⼆)不利于⼈员的分⼯企业会计⼈员职权划分很细,⽇常业务均为分散处理,各⾃拥有部分明细科⽬权限。

然⽽,编制现⾦流量表的调整分录彼此牵连,⽽且调整⽅式⼜具有多样性,所以必须由专门会计⼈员完成。

这样造成⽇常处理与期末处理时的⼈员发⽣变动,缺乏连贯性,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对会计⼈员的素质要求⽐较⾼要求编制调整分录的会计⼈员不但有较⾼的理论⽔平和实践能⼒,还必须熟悉全年的会计业务,并且准确掌握各科⽬的明细科⽬增减变动情况。

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这需要耗费⼤量的时间和精⼒。

⼆、账户法的编制程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必要改进现⾦流量表的编制⽅法,其⽬的是变繁琐为简单,变孤⽴为循环,变事后为事中,使其完全融于⽇常会计核算⽅法体系中。

笔者在此提出现⾦流量表的另⼀编制⽅法⼀账户法,即通过设置会计科⽬、账户,以记账凭证为依据,逐笔登记现⾦流量各项⽬,于期末进⾏结账,并编制现⾦流量表。

具体⽅法如下:(⼀)设置科⽬按照现⾦流量项⽬的分类,设置“经营活动现⾦”、“投资活动现⾦”和“筹资活动现⾦”三个⼀级科⽬,在⼀级科⽬下,按经济内容设置明细科⽬。

新准则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新准则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新准则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按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直接法是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

业务简单的,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分析填列。

本项目的现金流入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求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净额+本期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应收票据减少额(-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预收账款减少额)注:上述公式中,如果本期有实际核销的坏帐损失,也应减去。

(因核销坏账损失减少了应收帐款,但没有收回现金)。

如果有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金额,应加上。

(因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应收账款,但却收回了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以外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
1、财务软件导出excel版科目余额表(到1级)
2、财务软件导出excel版当月银行存款明细账、现金明细账
3、将科目余额表插入到本表(本表现有的科目余额表可以删除)
4、粘贴复制银行存款明细账、现金明细账里的分录至“分录”工作表中,从B3单元格开始粘贴
(若导出的现金银行明细账格式与“分录”表中B至O列格式不符,可自行添加删除列,本表适用金蝶K 5、依据“分录”表中B至O列分录逐笔在R列“编号”列填写相应现金流量科目代码(科目代码详见“ITE 注意:不要手动输入汉字现金流量科目,不然可能导致“现金流量表”无法自动生成合计数
6、“现金流量表”中副标部分,即白色区域需手动通过科目余额表自行填写
为保证本表公示不被误删除导致数据错误,“分录”和“现金流量表”两张工作表设置了工作表保护,解除保护方法:“审阅”-“撤销工作表保护”输入密码“123”即可接触保护自行修改公式
筛选需撤销工作表保护
本表适用逐月编制现金流量表
始粘贴
除列,本表适用金蝶K3,添加删除列需撤销工作表保护)(科目代码详见“ITEM”表)
动生成合计数
设置了工作表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