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溶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 甲=乙,主动运输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加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体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1.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2.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2011年江西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1年江西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分为必修模块与六大选修模块,与之相应的,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也分为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为了引导学生更加顺利地通过高考,充分解读考试大纲,仔细分析考试方向,是每个教师必做的功课。

在此,笔者将2009—2011年江西省高考理综卷有机化学部分进行了研究对比,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从考题的分值来看:2011年以前的江西省高考理综试卷尚未出现选考题,一直以来,有机化学是必考部分。

这体现在,选择题至少一题,大题一题。

2009年有机题有一个选择与一大题,分值共21分,2010年有机题有两个选择与一大题分值共27分。

2011年江西省高考理综试卷分必考题与选考题,其中必考题中有两个选择题是有机题,还有一个选择题的一个选项是有机部分,共约11分,选做题为一大题,共15分。

从所占的分值来看,若选做了有机题的话,该部分所占比例超过总分值的25%。

2、从考题的要求来看:2011年以前的江西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不论是选择还是推断,综合性都比较强。

如:2009年选择题分别考查了有机物技巧性计算与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2010年选择题则是考查官能团类别及相互转化。

而2011年的理综卷化学试题中,由于选择题部分是必考内容,涉及到得均为较基础的知识点,比如第8题考查的是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第9题则考查最常见的有机方程式的书写,第12题的C与D选项则是考查苯酚与乙酸的基本性质。

只有选做题对综合能力作了较高的考查。

3、从考题的内容来看:2011年以前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对于有机物的命名及空间构型,计算及分子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有机反应的类别、机理及书写,官能团的类别、性质及相互转化均有涉及。

但2011年的有机试题选做题部分却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

(1)、没有出现计算题。

2009年的计算量应该是较多较全面地,选择题为根据分子式特点求算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技巧考查,推断题里有根据燃烧通式推断有机物的分子式;2010年在推断题里也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与燃烧耗氧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方法考查;但是,2011年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推断题中,没有出现任何的计算要求。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及答案(全国卷)和(新课标)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及答案(全国卷)和(新课标)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x=0.4m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沿y轴正方向,C项正确 22.(6分)
(1)④①②⑤③ (2)5×10-18 23.(12分) (1)黑 (2)14.0 53.0 4.6 (3)102 (4)1.54 电表内阻r=15Ω,外阻为R=14Ω此时电流为:I=53mA,求出 E=I(R+r)=1.54V, 从而求出短路电流:I′=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二、选择题 14 AD 15 C 16 B 17 AC 18 C 19 D 20 BD 21 C 【解题思路】由波长 ,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
,坐标分别为x=0和x=0.4m的两质元位移分别为

,画出草图,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可以判定该时刻的波形图具有唯一性, 且根据坐标为x=0处质元向y轴负方向运动,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 正方向,且此时坐标为x=0.2m处的质元正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 动,直到当坐标为x=0.2m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 时,其间历时

⑤ 由③④⑤得:
⑥ 对子弹和第二块钢板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

⑧ 由③⑥⑦⑧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 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
D.、延y轴负方向
第Ⅱ卷
22.(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 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 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 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 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 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 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 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

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详细解析

【答案及解析】BD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设最终箱子与小物块的速度为 1,
mM 2 1 1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m+M)v1,则动能损失△ Ek= mv2- (m+M)v12,解得△ Ek= v ,B 2 2 2(m+M) 对;依题意:小物块与箱壁碰撞 N 次后回到箱子的正中央,相对箱子运动的路程为 S=0.5L+(N-1)L +0.5L=NL,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即为系统瞬时的动能:△ Ek=Q=NμmgL,D 对。 2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波长为 1.2m,振幅为 A。当坐标为 x=0 处质元的位移为- 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 x=0.4m 处质元的位移为 3 A 且向 y 轴 2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答案及解析】AD 本题考查热热力学第一、 第二定律, 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力学定律的概念掌握和理解。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即气体吸收 热量在引起了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转化为功,A 对;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故气 体体积增大时,由于温度变化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减少,B 错;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改变,气 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对外做功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增加,C 错;同理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热传 递情况未知,故气体内能有可能减少,D 对。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 I1 和 I2, d 且 I1>I2;a、b、c、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a、b、 c 与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 a b c I1 I2 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 点 B 、b 点 C、c 点 D、d 点 【答案及解析】C 本题考查安培定则,主要考查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矢量的叠加 原理。根据安培定则可知 I1 和 I2 电流分别在 a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 ac 连线向上和向下,由于 I1>I2, 且 I1 电流与 a 点的距离比 I2 电流与 a 点距离要小,故 B1a>B2a,则 a 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为零,A 错;两 电流在 b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均垂直 ac 连线向下,故 B 错;I1 和 I2 电流分别在 c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 ac 连线向下和向上,且 I1 电流与 c 点的距离比 I2 电流与 c 点距离要大,故 B1c 与 B2c 有可能等大反向,C 对;两电流在 d 处产生的场的方向一定成某一夹角,且夹角一定不为 180° ,D 错。 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 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 代表四条不同 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a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b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c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d 【答案及解析】B 本题考查折射定律与光的色散,要求考生能熟练记忆各种单色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 的大小关系。由光路图显然可看出 a 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 a 光的折射率最大,选项中应该以“红橙黄绿 蓝靛紫”反过来的顺序进行排列,B 对。 17、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 40~80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 1.0× 109V,云地间距 离约为 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 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 60μs。假定闪电前云 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 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l× 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l× 106V/m

[理综]2011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

[理综]2011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

第六章消费者的态度食品退货制度某顾客准备为7岁女儿的生日购买一只生日蛋糕。

在一家大型商场内,食品柜台的营业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帮助他选购了一只满意的生日蛋糕。

当天,这名顾客全家三口渡过了一个非常温馨的生日晚餐。

可是到了晚上,女儿突然喊肚子痛,顾客连夜将女儿送到医院。

经医院诊断,女儿是因食用了变质食品而导致的腹泄。

经过回忆。

他们认为,是生日蛋糕造成的女儿患病,理由是只有女儿一人吃了生日蛋糕。

虽然由于治疗及时没有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但妻子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却非常心痛,坚持让这名顾客到商场要求赔偿。

顾客为难地说营业员对我服务态度那么好,我怎么好意思要求赔偿呢。

可是在妻子的强烈坚持下,这名顾客不得不与妻子携带没有吃完的蛋糕一起来到商场。

恰巧接待他们的正是卖蛋糕的那名营业员。

营业员在耐心听取了他们的申诉后,检查了蛋糕的保质日期,发现蛋糕的保质期恰恰就是截止到顾客购买蛋糕的那天。

所以,营业员首先向他们表示了同情,然后,向他们做解释,说明该商场有制度,对所出售的食品,只要在保质期之内,一律不给予退换,并请他们谅解。

妻子对营业员的解释十分不满,坚持认为他们的女儿就是吃了已经变质的生日蛋糕而患病。

丈夫也改变了态度,逐渐变得不耐烦了。

于是他们与营业员发生了口角。

争议很快就引来了一群围观者,影响了商场的正常经营。

最后,食品部经理出来,在询问情况以后,对营业员说:“为不影响正常经营,这件事由我来解决,以后再处理你的事。

”之后他把两名顾客请到了他的办公室。

过了十分钟,两名顾客非常和气地从办公室走出。

显然,他们已经从经理那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问题:1.食品部经理如何使顾客得到满意的?2.食品部经理将如何处理该营业员的行为?3.在整个过程中,丈夫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该企业的退货制度对顾客的心理会产生什么影响?怀旧情绪与怀旧广告南方黑芝麻糊的一则广告情节是:一位身穿几十年前旧式服装的儿童站在自己家门口玩耍,忽然听到小巷深处传来一声吆喝:“黑芝麻糊呦--”儿童赶快找妈妈要了一点零钱,拿起一只碗,飞快地朝吆喝声传来的方向跑去,买回一碗又香又浓的黑芝麻糊,美美地喝起来,连碗底都舔干净了。

2011年全国I卷理科综合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2011年全国I卷理科综合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适用地区:河南、吉林、黑龙江、山西、新疆、宁夏、)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2题,共3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2CO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2CO 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3C 和5C 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第I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进行ATP 的合成B .进行mRNA 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 /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 .甲<乙,被动运输B .甲>乙,被动运输C . 甲>乙,主动运输D .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

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511lC H C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 .欲配制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511l C H C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6种B .7种C .8种D .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km)A.0.1s B.0.25s C.0.5s D.1s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23.(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5.(19分)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