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7]](https://img.taocdn.com/s3/m/87230c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2.png)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一、概述公路桥涵施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公路桥涵施工的主要工程类型和特点公路桥涵施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公路桥涵施工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公路桥涵施工的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公路桥涵施工的监理和验收二、公路桥涵施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人为本,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以质量为核心,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以效益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以创新为动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以协调为基础,促进各方沟通和合作以法律为依据,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勘察、设计、审查和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做好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控制各项质量指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减少不良影响和风险,及时处理问题和变更,记录并报告施工情况。
施工后应进行严格的检测、评定和验收,对不合格或缺陷部分进行整改或修复,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归档和移交,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馈。
三、公路桥涵施工的主要工程类型和特点桩基础:指在地下形成承受荷载的柱状结构物,用于支撑上部结构或改善地基承载力的基础。
常见的桩基础有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钢管桩等。
桥墩:指连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并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竖向结构物。
常见的桥墩有矩形墩、圆形墩、空心墩、框架墩等。
桥台:指位于桥梁两端,连接上部结构与路基,并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和水平推力的结构物。
常见的桥台有重力式桥台、柱式桥台、框架式桥台等。
上部结构:指位于桥梁上方,承受车辆和行人荷载,并传递给下部结构的结构物。
常见的上部结构有梁式结构、拱式结构、索式结构等。
涵洞:指在路基下方或侧方,穿越水流或其他障碍物的通道。
常见的涵洞有圆形涵洞、矩形涵洞、拱形涵洞等。
公路桥涵施工的特点主要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高,技术要求严格,质量影响因素多,安全风险大。
桥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桥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涵洞1、一般规定①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时还需注意农田排灌的要求,如确需变更设计时,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及总工办的相关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核对的内容有:涵洞进出水口处原地面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涵洞位置设置是否合理;进水口、出水口与原来的水系是否顺畅;按原地面实测的标高与该处路面标高、填土高度、流水面纵坡等资料对涵洞的长度进行计算,看是否和设计长度相吻合。
②地形复杂处的陡峻谷沟涵洞、斜交涵洞、平曲线和纵坡上的涵洞、应先根据设计图纸绘出施工详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③涵洞中线和涵台位置的测定按测量的有关要求进行,其中,涵洞的轴线(中线)控制点应用水泥砂浆等固定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在涵洞附近最好由测量工程师加密水准高程控制点,以供施工时控制高程用。
④涵洞(基础和墙身及台帽)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
沉降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20~30㎜,圆管涵的沉降缝必须设在管节接缝处。
在平时施工中经常存在台帽施工时不按规定设置沉降缝,台帽横跨台身的沉降缝,导致以后的台帽被拉裂的现象。
⑤防水层的设置应按设计规定进行。
防水层的材料可用沥青、油毛毡、防水布、水泥砂浆等,具体按设计要求和工地具体情况选用。
⑥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土,回填土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压(夯)实,具体的施工方法按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办理;机械填土时,除按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1米时才允许机械通过。
2、施工要点⑴圆管涵①基础开挖前按要求进行测量放样,放样数据必须经两个以上的技术人员独立复核无误后再放,开挖到基础底面设计标高后应立即由监理工程师和试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复核无误即进行下道工序,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换填砂砾料、浆砌片石等加固地基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或者移位避开不良地基。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2)一般项目每项抽检实测值应在本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2、焊接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焊接工程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记录和报告,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的规定。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内容和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当焊接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分项工程,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可予以验收。
4)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4、未经验收合格的焊接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7
7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预应力筋及制作7.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7.4 管道 7.5 混凝土浇筑 7.6 施加预应力 7.7 先张法 7.8 后张法
7.9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 7.10 无黏结预应力 7.11 体外预应力 7.12 质量控制与检验 8 灌注桩基础 8.1 一般规定 8.2 钻孔灌注桩 8.3 岩溶、采空区及特殊地区钻孔灌注桩 8.4 大直径、超长桩 8.5 桩底后压浆 8.6 挖孔灌注桩 8.7 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9 沉入桩 9.1 一般规定 9.2 桩的制作 9.3 桩的吊运、存放和运输 9.4 试桩与桩基承载力 9.5 沉桩 10 沉井 10.1 一般规定 10.2 沉井制造 10.3 沉井浮运到位 10.4 沉井下沉与着床 10.5 基底检验与沉井封底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民族和子孙后代生存的极为重 要大事,是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11
21 桥面及附属工程 21.1 一般规定 21.2 支座 21.3 伸缩装置 21.4 桥面防水与排水 21.5 混凝土桥面铺装 21.6 钢桥面铺装 21.7 桥面防护设施 21.8 桥头搭板 22 涵洞 22.1 一般规定 22.2 混凝土管涵 22.3 波形钢涵洞 22.4 倒虹吸管 22.5 拱涵、盖板涵 22.6 箱涵 22.7 涵洞接长 23 通道桥涵 23.1 桥涵顶进施工 23.2 防水与排水 24 冬期、雨期及热期施工 24.1 一般规定 24.2 冬期施工 24.3 雨期施工 24.4 热期施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老规范对比

新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比照表注:①H为墩身或台身高度;②混凝土预制砌体允许偏差可按粗斜石标准执行注:①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是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小于或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②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应增加5d。
③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 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200mm.④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受拉钢筋按表值的1。
5倍采用。
⑤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d小于或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②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③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④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1级钢筋、HRB335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HRB500钢筋不宜采用。
⑤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
⑥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表V新规中焊接钢筋网和骨架质量标准另附:新旧规范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及安装质量标注对照表:注。
表刃旧规中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注:①木板中第5项已考虑木板干燥后在拼合板中发生缝隙的可能。
2m以下的缝隙,可在浇筑前浇湿模板,使其密合。
②板面局部不平用2m靠尺、塞尺检测。
表刘新规中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表XIII旧规中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目次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7)3.1施工准备 (7)3.2施工测量 (9)4 钢筋 (15)4.1 一般规定 (15)4.2 加工 (16)4.3 连接 (18)4.4 绑扎与安装 (22)5模板、支架 (25)5.1一般规定 (25)5.2模板、支架设计 (26)5.3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29)5.4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32)5.5模板、支架的拆除 (34)6混凝土工程 (36)6.1一般规定 (36)6.2 水泥 (37)6.3细集料 (38)6.4粗集料 (40)6.5 水 (44)6.6外加剂 (45)6.7掺合料 (45)6.8配合比 (46)6.9 拌制 (50)6.10 运输 (51)6.11 浇筑 (52)6.12 养护 (54)6.13大体积混凝土、抗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 (56)6.14高强度混凝土 (61)6.15高性能混凝土 (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0)7.1一般规定 (70)7.2预应力筋及制作 (70)7.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73)7.4 管道 (76)7.5混凝土浇筑 (77)7.6施加预应力 (77)7.7先张法 (81)7.8后张法 (83)7.9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 (88)7.10无黏结预应力 (95)7.11体外预应力 (96)8钢结构工程 (98)8.1一般规定 (98)8.2 材料 (99)8.3 零件制造 (100)8.4 组装 (103)8.5 焊接 (105)8.6焊接检验 (108)8.7钢构件矫正 (111)8.8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与摩擦面处理 (112)8.9 试拼装 (113)8.10 涂装 (114)8.11包装、存放与运输 (115)8.12工地连接 (115)9 灌注桩 (119)9.1一般规定 (119)9.2钻孔灌注桩 (120)9.3岩溶、采空区和其他特殊地区的钻孔灌注桩 (128)9.4大直径、超长灌注桩 (129)9.5灌注桩后压浆 (132)9.6挖孔灌注桩 (137)9.7成孔、成桩检验 (139)10 沉入桩 (141)10.1一般规定 (141)10.2桩的制作 (141)10.3桩的吊运、存放和运输 (144)10.4试桩与桩基承载力 (144)目次10.5 沉桩 (145)11 沉井 (150)11.1 一般规定 (150)11.2 制作 (151)11.3浮运、定位与着床 (152)11.4下沉与接高 (154)11.5基底检验与沉井封底 (156)11.6井孔填充与顶板浇筑 (158)12地下连续墙 (159)12.1一般规定 (159)12.2施工平台与导墙 (159)12.3地下连续墙施工 (161)13 基坑 (165)13.1一般规定 (165)13.2土石围堰 (166)13.3基坑开挖 (168)13.4基坑降排水 (171)13.5基底处理 (172)13.6基底检验 (174)14浅基础、承台 (175)14.1一般规定 (175)14.2 浅基础 (175)14.3 承台 (175)14.4 预制安装承台 (180)15桥墩、桥台 (183)15.1一般规定 (183)15.2 桥墩 (183)15.3 桥台 (186)15.4预制安装墩台身、盖梁 (188)15.5现浇墩台帽、盖梁、系梁和挡块 (198)16圬工结构 (200)16.1一般规定 (200)16.2 材料 (200)16.3墩、台身圬工砌体 (202)16.4附属工程圬工砌体 (204)16.5后背回填 (204)16.6圬工砌体勾缝和养护 (205)16.7片石混凝土 (2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7 梁式桥 (207)17.1一般规定 (207)17.2装配式梁、板预制安装 (207)17.3支架上现浇 (214)17.4移动模架逐孔现浇 (215)17.5悬臂浇筑 (217)17.6节段预制拼装 (221)17.7 顶推 (227)17.8箱梁整孔预制安装 (231)17.9大节段钢箱梁安装 (235)17.10斜腿刚构 (238)17.11拓宽改建梁桥拼接施工 (239)18钢混组合结构 (242)18.1一般规定 (242)18.2钢构件安装 (243)18.3 3 混凝土桥面板 (247)18.4组合节段制作与拼装 (254)18.5钢-混凝土接头 (256)18.6波形钢腹板梁 (260)19 拱桥 (264)19.1 一般规定 (264)19.2 拱架 (264)19.3拱(支)架上现浇混凝土拱圈 (267)19.4无支架和少支架预制安装 (268)19.5转体施工 (273)19.6劲性骨架拱 (276)19.7钢管混凝土拱 (277)19.88 悬臂浇筑 (280)19.9 钢拱桥 (281)19.10 石拱桥 (282)19.11拱上结构 (285)19.12施工控制 (287)20 斜拉桥 (289)20.1 一般规定 (289)20.2 索塔 (289)20.3 主梁 (295)20.4 拉索 (301)20.5部分斜拉桥 (304)目次20.6无背索斜拉桥 (305)20.7施工控制 (306)21 悬索桥 (308)21.1 一般规定 (308)21.2 锚碇 (308)21.3 索塔 (310)21.4 索鞍 (311)21.5 猫道 (312)21.6 主缆 (315)21.7 索夹与吊索 (317)21.8 加劲梁 (318)21.9自锚式悬索桥 (321)21.10施工控制 (323)22海上桥梁 (325)22.1一般规定 (325)22.2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326)22.3不锈钢钢筋 (328)22.4基础和墩台 (330)22.5钢管桩防腐蚀 (331)22.6混凝土附加防腐蚀 (332)22.7海上施工安全 (334)23桥面及附属工程 (337)23.1一般规定 (337)23.2 支座 (337)23.3伸缩装置 (341)23.4桥面防水与排水 (343)23.5混凝土桥面铺装 (344)23.6钢桥面铺装 (345)23.7桥面防护设施 (346)23.8桥头搭板 (347)24涵洞、通道 (349)24.1一般规定 (349)24.2混凝土管涵 (350)24.3拱涵、盖板涵 (351)24.4 箱涵 (353)24.5 5 倒虹吸管 (353)24.6涵洞接长 (354)24.7波纹钢涵洞 (35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4.8顶进施工 (358)24.9通道的防水与排水设施 (360)25冬期、雨期和热期施工 (362)25.1一般规定 (362)25.2冬期施工 (362)25.3雨期施工 (369)25.4热期施工 (370)26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373)26.1一般规定 (373)26.2安全施工 (373)26.3环境保护 (380)27工程交工 (382)附录A 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 (384)附录B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原则与性能等级 (392)附录C 普通模板荷载计算 (394)附录D 掺合料技术要求 (396)附录E 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398)附录F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 (399)附录G 后张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的测试 (400)附录H 焊接工艺评定 (401)附录J 高强度螺栓连接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 (405)附录K 泥浆各种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 (407)附录L 试桩试验办法 (409)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418)总则1总则1.0.1为适应公路桥涵工程建设的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钢筋基本要求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钢筋基本要求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对钢筋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要求,钢筋应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在使用过程中,钢筋不应出现明显的锈蚀、氧化等现象。
2. 规格要求,公路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包括直径、弯曲度等方面的规格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使用,不得随意替换或改变规格。
3. 表面质量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裂纹、折曲、扭曲、疤痕等缺陷,不得有明显的锈蚀、氧化、油污等污染现象。
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钢筋的表面质量。
4. 弯曲性能要求,钢筋在弯曲试验中应符合规定的弯曲直径和弯曲角度要求,以保证其在施工和使用中的可塑性和弯曲性能。
5. 标识要求,钢筋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钢筋的钢号、生产厂
家标识、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对钢筋的基本要求涵盖了材质、规格、表面质量、弯曲性能和标识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公路
工程中使用的钢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A

附录A-1 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A1.1 一般规定A1.1.1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时,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
A1.1.2 接头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为观察。
结构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其质量和检查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检验项目包括:钢筋出场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复验报告、各项焊接材料产品合格证、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等。
A1.1.3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室,每一检验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焊接接头。
检查结果,若外观质量各小项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抽检数的10%时,则该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评为合格。
当某一小项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0%时,应对该批焊接接头该小项逐个进行复检,并剔除不合格接头;对外观检查不合格接头采取修整或焊补措施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A1.1.4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名称、取样部位;2批号、批量;3钢筋牌号、规格;4焊接方法;5焊工姓名及考试合格证编号;6施工单位;7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A1.1.5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下列规定:1 3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R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MPa。
2 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应呈延性断裂。
3 当达到上述两项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
4 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5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进行复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A.1一般规定A.1.1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时,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
A.1.2 接头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为观察。
接头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其质量和检查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检验项目包括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复验报告、各项焊接材料产品合格证、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等。
A.1.3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外观检查时,每一检验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焊接接头。
检查结果,当外观质量各小项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抽检数的15%时,该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评为合格。
当某一小项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5%时,应对该批焊接接头该小项逐个进行复检,并剔出不合格接头;对外观检查不合格接头采取修整或焊补措施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条文说明:抽检数量原为10%,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修改为15%。
A.1.4力学性能检验时,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应按现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的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取样部位;2 批号、批量;3 钢筋生产厂家和钢筋批号、钢筋牌号、规格;4 焊接方法;5 焊工姓名及考试合格证编号;6 施工单位;7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条文说明:第3款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增加了“钢筋生产厂家和钢筋批号”,以提高质量的可追溯性。
A.1.5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的拉伸试验,应从每一个检验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进行试验,并应按下列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合格:1)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2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一试件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
注:试件断于热影响区并呈延性断裂,应视作与断于钢筋母材等同;试件断于热影响区并呈脆性断裂,应视作与断于焊缝等同。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复验:1)2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一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2)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
3 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应进行复验。
当3个试件中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不合格。
4 复验时,应切取6个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若有4个或4个以上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或2个以下试件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复验合格。
5 可焊接余热处理钢筋RRB400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其抗拉强度应符合同级别热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540MPa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修改了钢筋接头拉伸试验结果的质量判别评定准则。
A.1.6 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所有毛刺和镦粗凸起部分消除,且应与钢筋的外表齐平。
弯曲试验应从每一个检验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焊缝应处于弯曲中心点,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手动或电动液压弯曲试验器上进行,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应符合表A.1.6的规定。
表A.1.6 接头弯曲试验指标注:1.d为钢筋直径(mm)。
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焊接接头,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
条文说明:本条修改了表A.1.6中的钢筋牌号。
取消了HPB235、HRB335两种钢筋,增加了HRBF400钢筋。
A.1.7 弯曲试验结果:当弯至9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宽度达到0.5mm的裂纹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当3个试件均发生宽度达到0.5mm的裂纹时,则评定该检验批接头弯曲试验不合格。
当有2个试件发生宽度达到0.5mm的裂纹时,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进行试验;复验结果:当不超过2个试件发生宽度达到0.5mm的裂纹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弯曲试验复验合格。
条文说明:本条对弯曲试验结果评定的条件作了修改。
A.2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A.2.1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 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2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3 异径钢筋接头可仅做拉伸试验;封闭环式箍筋闪光对焊接头,以600个同牌号、同规格的接头作为一批,仅做拉伸试验。
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并对第3款作了调整。
A.2.2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焊接头表面应呈圆滑、带毛刺状,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2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3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2°。
4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1mm。
条文说明:第1款作了调整;第3款中原为“3°”,修改为“2°”;第4款中原为“2mm”,修改为“1mm”。
A.3 钢筋电弧焊接头A.3.1 电弧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300 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应作为一批,每批应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2 钢筋与钢板电弧搭接焊接头可仅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3 在同一批中若有3种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应在最大直径钢筋接头和最小直径钢筋接头中分别切取3个试件(以下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取样均同)。
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
A.3.2 电弧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2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 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3.2的规定。
4 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
表A.3.2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注:d为钢筋直径(mm)。
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修改了表A.3.2中的部分指标。
A.4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A.4.1 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应以300 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 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
每批应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
A.4.2 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2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2°。
4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
条文说明:第1款作了调整;第3款中原为“3°”,修改为“2°”;第4款中原为“2mm”,修改为“1mm”。
A.5钢筋气压焊接头A.5.1气压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 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
外观质量检查应逐个接头进行;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在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
A.5.2气压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e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1mm[图A.5.2-a)];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
当大于上述规定值,但在钢筋直径的0.3倍以下时,可加热矫正;当大于0.3倍时,应切除重焊。
2 接头处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2°;当大于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4固态气压焊接头镦粗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4 倍,熔态气压焊接头镦粗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图A.5.2-b)];当小于上述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粗。
5 镦粗长度l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凸起部分应平缓圆滑[图A.5.2-c)];当小于上述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a)轴线偏移b)镦粗直径c)镦粗长度图A.5.2钢筋气压焊接头外观质量图解条文说明:“外观检查”修改为“外观质量检查”;修改了第1、2、3、4款。
A.6 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A.6.1当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以300件同类型预埋件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累计计算。
当不足300件时,亦应按一批计算。
应从每批预埋件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试件的钢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或等于60mm,并应视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适当增大(图A.6.1)。
图A.6.1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拉伸试件(尺寸单位:mm)1-钢板;2-钢筋条文说明:本条增加了“并应视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适当增大”的规定。
A.6.2预埋件钢筋手工电弧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HPB300钢筋时,角焊缝焊脚尺寸(k)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5倍;采用其他牌号钢筋时,焊脚尺寸(k)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6倍。
2 焊缝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3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
4钢筋相对钢板的直角偏差不得大于2°。
条文说明: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以HPB300钢筋代换HPB235钢筋;第4款的偏差原为“3°”,修改为“2°”。
A.6.3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18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3mm;当钢筋直径为20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4mm。
2 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
3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和肉眼可见裂纹,钢板应无焊穿,根部应无凹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