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的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共24页文档
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是指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静止天体运行的轨道,以地球为圆心半径100公里为圆。
按照轨道计算,月球和木星之间是相距3500千米的赤道、日冕物质抛物线和地外天体是相距3500千米的赤道和小行星带。
由于不同国家利用本国资源进行不同形式的科学研究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轨道。
我们熟知太空中出现的各种天体(火星、木星、海王星等),都是地球上已经存在着的各种天体。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发现较多使用较为典型并且十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轨道。
一、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是一个空间轨道,它是地球上静止卫星运行的轨道,每隔10年轨道就会改变一次,从从地球上方到地球中心在大约100千米高度的距离,绕着中心旋转。
现在还没有发生过轨道倾斜。
在太阳系中,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外还有另一个不那么复杂的天体系统,那就是地外天体系统(Asia Earth Planetary Average),简称地外天体系统。
由于他们的轨道与普通天体轨道不同,因此我们称它们为地月系统或地外天体系统。
它们的轨道也是不定的。
与地外行星相比较,地外天体更难观测。
地月轨道是在太阳系中非常特殊和普遍的一个。
这种轨道由于天体轨道的不确定所以被称为地外行星轨道系统。
从地球的椭圆计算出地球表面的半径大概是127269千米(地月)-1030千米(3光年);我们用“地球”来描述这个距离。
(大约340千米),所以我们称地球静止轨道。
二、环状轨道“环状轨道”是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环形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卫星轨道的形状,一般会分为圆形轨道、椭圆轨道、等边三角形轨道、螺旋轨道等。
而椭圆轨道相对来说更加简单明了。
环绕月球的环状轨道在国际空间站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轨道。
轨道中由于存在着若干小天体且各小天体之间相互远离,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与地球近地空间的通讯和开展各类科学研究。
所以在这类轨道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天文观测方面十分出色的国际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利用他们本国资源进行着各类太空计划以及载人航天。
卫星系统分类

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有两种。一种是低或中高轨道。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它能够用于通信的时间短,卫星天线覆盖的区域也小,并且地面天线还必须随时跟踪卫星。另一种轨道是高达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定点轨道,即在赤道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同,在地面上看这种卫星好似静止不动,称为同步定点卫星。它的特点是覆盖照射面大,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几乎全部面积,可以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通信。
特点:
1、话费可随时充EricssonAceSR190卫星电话是08年以前世界上体积最小、最轻的电话;
2、通话费$0.25美金/分钟(打进),$0.35美元/分钟(打出);
3、无需入网费,月租费,占额费;
4、话费可随时充值。
应用领域:远离城市之乡村、森林、山区、沙漠、戈壁、矿场、油井、海洋、地质、旅游、勘探、铁路、水利、电力、气象、科学考察。
(2)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MEO):距地面2000—20000Km,传输时延要大于低轨道卫星,但覆盖范围也更大,典型系统是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以说是同步卫星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系统的折衷,中轨道卫星系统兼有这两种方案的优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中轨道卫星的链路损耗和传播时延都比较小,仍然可采用简单的小型卫星。如果中轨道和低轨道卫星系统均采用星际链路,当用户进行远距离通信时,中轨道系统信息通过卫星星际链路子网的时延将比低轨道系统低。而且由于其轨道比低轨道卫星系统高许多,每颗卫星所能覆盖的范围比低轨道系统大得多,当轨道高度为l0000Km时,每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23.5%,因而只要几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若有十几颗卫星就可以提供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双重覆盖,这样可以利用分集接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系统投资要低于低轨道系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中轨道系统可能是建立全球或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较为优越的方案。当然,如果需要为地面终端提供宽带业务,中轨道系统将存在一定困难,而利用低轨道卫星系统作为高速的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要优于中轨道卫星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第一点:卫星移动通信的概述卫星移动通信是一种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来实现移动通信的技术。
它主要由卫星、地球站、移动终端和传输链路等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尤其适合海洋、沙漠、极地等偏远地区的通信需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卫星电话系统和卫星宽带系统。
卫星电话系统主要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而卫星宽带系统则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通信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的优点在于其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通信质量。
然而,卫星移动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传输延迟较大、信号传输衰减较大等。
第二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卫星移动通信可以根据卫星类型、频段、传输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卫星类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GEO)和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LEO)。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具有较高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但建设成本较高。
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但覆盖范围较小,通信质量相对较差。
按照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L频段、C频段、X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等。
不同频段的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按照传输方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两种。
单向传输系统只能实现从一个地球站向多个移动终端的通信,而双向传输系统则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如民用、军事、航空航天等。
不同应用领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要求、通信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总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类型的系统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建设成本等方面有所差异。
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卫星通信技术、多址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
卫星通信技术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卫星传输链路的设计与优化、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编码与解码等。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共26张PPT)

第六页,共26页。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 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 星载式、弹载式。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 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 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 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十二页,共26页。
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 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 现有的“全球定位 系统”(GPS)及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外,第三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 。伽利略系统的基本服务有导航、定位、授时;特殊服务有搜索与救援;扩 展应用服务系统有在飞机导航和着陆系统中的应用、铁路安全运行调度、海 上运输系统、陆地车队运输调度、精准农业。 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 ,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将从 年起投入运营。
第十页,共26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发展前景
Glonass-K卫星是完全基于非压力式平台的新型卫星, 使用 寿命达到十年,该型号卫星完成后,Glonass系统将与GPS不相 上下,用户可以使用两套系统。系统目前使用的卫星为两种型 号卫星——Glonass卫星与其升级型号Glonass-M。Glonass-M卫 星使用寿命更长,为七年,装有先进的天线馈电系统,并为民 用客户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导航频率。 Glonass系统为军民 两用而设计,可使用户实时标明位置。在2007联邦预算中共分 配给Glonass 3.8亿美元,2006年则为1.81亿美元。
飞第机二航 十路二引页导,和共进26场页将降。落3颗“格洛纳斯-M”全球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俄航
卫星轨道的分类

卫星轨道的分类卫星是人类在太空中发射并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人工飞行器。
根据其运行轨道的不同特点,卫星的轨道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高地球轨道和极地轨道等几种不同类型。
一、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又称为静止轨道,是卫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使得卫星能够始终保持在相同的地理位置上的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主要用于通信和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可以覆盖固定的地理区域,实现长时间稳定的通信服务。
气象卫星通过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照片和采集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报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信息。
二、低地球轨道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简称LEO)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通常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
低地球轨道的特点是运行速度较快,绕地周期短,大约为90分钟左右。
低地球轨道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地球观测和导航定位等领域。
科学实验卫星在低地球轨道上进行各种实验和观测,为人类探索宇宙、研究地球提供重要数据。
地球观测卫星通过在低地球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照片和采集地球表面的数据,为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等提供支持。
导航卫星则通过在低地球轨道上发射一组卫星,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三、中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简称MEO)是介于低地球轨道和高地球轨道之间的一种轨道类型。
中地球轨道的高度一般在1000公里到36000公里之间。
中地球轨道主要用于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在中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通信卫星在中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提供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服务。
四、高地球轨道高地球轨道(High Earth Orbit,简称HEO)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远的轨道,通常高度在36000公里以上。
高地球轨道主要用于通信和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在高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提供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服务。
中国境内可以使用的静止通信卫星

鑫诺六号
SinoSat-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0年9月5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经126.4度
计寿命为15年,装载有24个C频段转发器、8个Ku频段转发器和1个S频段转发器
广播电视直播传输
8
鑫诺五号
SinoSat-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1年6月21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通信广播
6
鑫诺2号
SinoSat-2
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29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经92.2度
稳定方式:三轴稳定
设计功率1万瓦,设计寿命15年,运营寿命12年,配置22路Ku频段高功率转发器
为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直播电视、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等用户服务
东经100.5度
在轨寿命:15年;稳定方式:三轴稳定;卫星在轨精度: ±0.05度,携带有26台C波段和14台Ku波段转发器
为亚太地区提供电视广播、通信以及宽带多媒体等先进的卫星通讯服务
5
亚太6号
APStar-6
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2日
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
东经一百三十四度
卫星重四点六吨,装载有三十八个C频段和十二个Ku频段转发器,设计寿命十五年
温馨提示:交作业时请略作修改,不然可能会得0分的(可以修改一下格式,顺序等等)
卫星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所属公司
发射时间
卫星型号
制造商
在轨位置
主要技术参数
承担业务
1
亚洲3S
AsiaSat-3S
星上处理技术

星上处理技术[英文名称] on board processing technology[定义]为了卫星通信能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转移模式(A TM)标准兼容,卫星与光缆无缝连接,卫星必须克服带宽、传输质量、时延、雨衰及保密等问题,还必须具备星上交换能力。
因此,只有通过星上处理技术来实现。
星上处理技术包括:比特再生、前向纠错、基带解调、路由切换、编路、功率可控矩阵、信道带宽可调(数字滤波)、波束成形、多波束天线和切换以及星间链路等技术。
[国外概况]1976年发射的林肯实验卫星(LES)-8、LES-9两颗军用实验卫星上,首次进行了简单的比特再生和几个波束的多波束天线技术等星上处理技术实验。
由于这一技术可以降低干扰、改善信道质量,在随后的军用通信卫星中普遍采用了此项技术。
在1975年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IV A,采用了两个波束的天线,从此,多波束天线技术开始发展。
80年代,由于商用通信卫星的飞速发展,静止轨道频率资源短缺,而多波束的频率复用特性使其具备了巨大优势,从而得到迅速发展。
从几个波束发展到了几十个、上百个波束,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目前,除了多波束频率复用特性外,提高卫星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从而降低对地面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不同波束之间的用户连接困难问题,则需要连接不同波束的微波切换矩阵。
1991年1月发射Inteolsat-F1及随后发射的F2首次采用了微波切换矩阵,实现了6个波束之间的互连。
1993年9月发射的先进通信技术卫星(ACT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保持美国在通信卫星领域的领先地位而研制的一颗具有多项星上处理技术的先进技术实验卫星。
它开创了星上处理技术的新局面。
有众多美国公司参与了ACTS计划的先期研制,从而使他们在星上处理技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并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中摩托罗拉公司开发了星上基带交换技术、TRW、Loral等公司研制了点波束天线技术和微波交换矩阵、电磁科学公司研制了波束成形网络、TRW、休斯等公司研制了Ka频段发射和接收设备、Comsat和BBW公司开发了网络控制技术。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文章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文章1.引言1.1 概述概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指位于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的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
它们具有特殊的轨道特征和运行规律,是现代通信、气象、广播、导航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工具和设备。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指其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且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保持同步。
这种轨道的选择是基于实际需要和科学考量的结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卫星对地面的运动,从而使卫星在特定位置上保持相对静止。
根据国际标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800公里。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通信方面,卫星提供了广域覆盖和可靠的通信服务,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电话、传真、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活动。
气象卫星利用地球静止轨道的特点,可以全天候地实时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为气象灾害的防范和预警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还被用于导航、科学研究、广播电视等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创造更多便利和可能。
总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它们具有特殊的轨道特征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定义和应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科技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定义以及其应用领域。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