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规范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PPT_完整版

后再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 5.体格检查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先观察一般情况,然后
按顺序进行检查。 ❖ 6.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复查,以便补充、修正诊断和
指导治疗。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 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全身视诊 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观察,如发育、营养等
第三章 体格检查
总论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 己的感觉器官和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如体温计、血压 计、听诊器等),客观地查体以了解和评估人体状况的一 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 1.态度和蔼,认真负责,举止端庄,有高度的责任感。 ❖ 2.检查要细致、轻柔,根据不同需要应有所侧重。 ❖ 3.在适当的光线,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 4.病情严重者,做重点检查,并及时抢救。待病情好转
1.频率改变
呼吸增快:呼吸>24次/分;呼吸过缓:呼吸<12次/分
2.深度改变
呼吸深快:代谢性酸中毒,称为库斯莫尔呼吸
3.节律改变
潮式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呼吸暂停一 段时间,再开始新一次的周期性呼吸 比奥呼吸:有规律性地呼吸几次后,呼吸骤停,短期间隔后继续呼吸 潮式呼吸和比奥呼吸为患者生命垂危的征象之一
视诊
局部视诊 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观察,如头颈、胸部等
特殊部位视诊 借助耳镜、喉镜等
二、触诊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 一种检查方法。
浅部触诊法:检查时,医师将一手轻轻放在被检查部位的 体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 方式轻压触摸。 适用部位:体表浅在部位病变,如关节、软组织、浅部血 管、神经、阴囊、精索等。
按顺序进行检查。 ❖ 6.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复查,以便补充、修正诊断和
指导治疗。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 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全身视诊 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观察,如发育、营养等
第三章 体格检查
总论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 己的感觉器官和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如体温计、血压 计、听诊器等),客观地查体以了解和评估人体状况的一 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 1.态度和蔼,认真负责,举止端庄,有高度的责任感。 ❖ 2.检查要细致、轻柔,根据不同需要应有所侧重。 ❖ 3.在适当的光线,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 4.病情严重者,做重点检查,并及时抢救。待病情好转
1.频率改变
呼吸增快:呼吸>24次/分;呼吸过缓:呼吸<12次/分
2.深度改变
呼吸深快:代谢性酸中毒,称为库斯莫尔呼吸
3.节律改变
潮式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呼吸暂停一 段时间,再开始新一次的周期性呼吸 比奥呼吸:有规律性地呼吸几次后,呼吸骤停,短期间隔后继续呼吸 潮式呼吸和比奥呼吸为患者生命垂危的征象之一
视诊
局部视诊 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观察,如头颈、胸部等
特殊部位视诊 借助耳镜、喉镜等
二、触诊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 一种检查方法。
浅部触诊法:检查时,医师将一手轻轻放在被检查部位的 体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 方式轻压触摸。 适用部位:体表浅在部位病变,如关节、软组织、浅部血 管、神经、阴囊、精索等。
体格检查PPT精选课件可编辑全文

44
45
(二)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1.胸骨上窝 2.锁骨上窝 3.锁骨下窝 4.腋窝 5.肩胛上区 6.肩胛下区 7.肩胛间区
46
(三) 垂 直 标 志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腋前线: 4.腋后线: 5.腋中线: 6.肩胛下角线: 7.后正中线
47
48
发绀常见的部位为舌、唇、耳廓、面颊、肢端
指端紫绀
22
皮肤颜色
黄染
主要见于黄疸,早期多见于巩膜及软腭粘膜,较明显 时才见于皮肤。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 疾病
23
皮肤
皮疹
斑疹 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色改变,一般不 隆起亦不凹陷即为斑疹
玫瑰疹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 3mm,是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拉紧附 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 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这是一种对伤寒或 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皮疹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上呼吸道部分梗阻的病人,可见 “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 管哮喘,肺气肿等下呼吸道病变 导致的气道痉挛或肺泡弹性减退。
60
一、视诊(Inspection)
(二)呼吸频率
1、正常呼吸频率 R 16~18 次/分 R/P:1:4
2、呼吸过速 R>20 次/分
3、呼吸过缓 R<12 次/分
88
89
三、叩诊(Percus的叩诊
肺上界
肺前界
肺下界
90
(三)叩诊(Percussion)
肺下界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间
腋中线
第8肋间
肩胛下角线 第10肋间
正常变异
91
45
(二)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1.胸骨上窝 2.锁骨上窝 3.锁骨下窝 4.腋窝 5.肩胛上区 6.肩胛下区 7.肩胛间区
46
(三) 垂 直 标 志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腋前线: 4.腋后线: 5.腋中线: 6.肩胛下角线: 7.后正中线
47
48
发绀常见的部位为舌、唇、耳廓、面颊、肢端
指端紫绀
22
皮肤颜色
黄染
主要见于黄疸,早期多见于巩膜及软腭粘膜,较明显 时才见于皮肤。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 疾病
23
皮肤
皮疹
斑疹 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色改变,一般不 隆起亦不凹陷即为斑疹
玫瑰疹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 3mm,是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拉紧附 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 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这是一种对伤寒或 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皮疹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上呼吸道部分梗阻的病人,可见 “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 管哮喘,肺气肿等下呼吸道病变 导致的气道痉挛或肺泡弹性减退。
60
一、视诊(Inspection)
(二)呼吸频率
1、正常呼吸频率 R 16~18 次/分 R/P:1:4
2、呼吸过速 R>20 次/分
3、呼吸过缓 R<12 次/分
88
89
三、叩诊(Percus的叩诊
肺上界
肺前界
肺下界
90
(三)叩诊(Percussion)
肺下界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间
腋中线
第8肋间
肩胛下角线 第10肋间
正常变异
91
全身体格检查讲课课件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生命体征
• 体温 • 血压 • 脉搏 • 呼吸频率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背部检查
• 甲状腺:触诊、听诊 • 视诊 • 触诊: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 • 叩诊: Kronig峡,对比叩诊,肺下界及肺下界移
动度
• 听诊:对比听诊,语音共振 • 其他:肾区叩痛,脊柱弯曲度、压痛和叩击痛
一般检查
• 发育 • 体型 • 营养 • 面容表情 • 体位 • 步态 • 意识状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头部检查
• 头颅 • 眼眉 • 眼睑 • 眼: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眼球、眼球运
自上而下 由内向外
• 心界: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到上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胸部检查——听诊
• 肺脏:
肺尖开始 自上而下 前胸到后胸 双侧对比
• 心界:
心率、心律、心音、 附加音和杂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生命体征
• 体温 • 血压 • 脉搏 • 呼吸频率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背部检查
• 甲状腺:触诊、听诊 • 视诊 • 触诊: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 • 叩诊: Kronig峡,对比叩诊,肺下界及肺下界移
动度
• 听诊:对比听诊,语音共振 • 其他:肾区叩痛,脊柱弯曲度、压痛和叩击痛
一般检查
• 发育 • 体型 • 营养 • 面容表情 • 体位 • 步态 • 意识状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头部检查
• 头颅 • 眼眉 • 眼睑 • 眼: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眼球、眼球运
自上而下 由内向外
• 心界: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到上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胸部检查——听诊
• 肺脏:
肺尖开始 自上而下 前胸到后胸 双侧对比
• 心界:
心率、心律、心音、 附加音和杂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全身体格检查精品PPT课件

❖ 啰音特点 吸气相 吸气末多见 多个多种(大 中 小)水泡音并存 易变性小 咳嗽后可有改变
26
湿啰音——临床意义
局部湿啰音 ———肺部局部炎症
两下肺散在干湿啰音 ——支气管肺部感染
两肺底对称性湿啰音 ———左心功能不全
肺大部区域
乳房 肩胛 腋窝下部最清晰
18
正常呼吸音
——正常支气管肺泡呼吸 音
机制 特点
部位
支气管和肺泡呼吸音重叠 吸气似肺泡呼吸音
但较高较响亮 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
但稍弱稍低 胸骨角两侧 肺尖前后部
肩胛间区3、4胸椎水平
19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
❖ 增强(通气量增加) 发热 运动 贫血 酸中毒 一侧代偿
❖ 减弱(通气量减少) 支气管阻塞 呼吸肌无力 胸廓胸膜病变 腹部病变致膈运动受限
❖ 呼气延长(小支气管狭窄 肺弹性减退)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 断续或粗糙(气流不均匀或不畅) 支气管肺部炎症
20
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
音
定义 又称 机制
意义
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 管状呼吸音 tubular breath sound 气道通畅——肺组织密度增加
全身体格检查
1
医生技能临床操作
❖体格检查 ❖基本操作技能 ❖病史采集
2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体格检查还应注意具体操作的灵活性
(急危重病人作简单体检;不能坐起者侧卧位进行)
4.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 5.检查过程中要与患者适当的交流 6.掌握检查的时间和进度
14
呼吸音
❖ 产生机制 气流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产生的声音
26
湿啰音——临床意义
局部湿啰音 ———肺部局部炎症
两下肺散在干湿啰音 ——支气管肺部感染
两肺底对称性湿啰音 ———左心功能不全
肺大部区域
乳房 肩胛 腋窝下部最清晰
18
正常呼吸音
——正常支气管肺泡呼吸 音
机制 特点
部位
支气管和肺泡呼吸音重叠 吸气似肺泡呼吸音
但较高较响亮 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
但稍弱稍低 胸骨角两侧 肺尖前后部
肩胛间区3、4胸椎水平
19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
❖ 增强(通气量增加) 发热 运动 贫血 酸中毒 一侧代偿
❖ 减弱(通气量减少) 支气管阻塞 呼吸肌无力 胸廓胸膜病变 腹部病变致膈运动受限
❖ 呼气延长(小支气管狭窄 肺弹性减退)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 断续或粗糙(气流不均匀或不畅) 支气管肺部炎症
20
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
音
定义 又称 机制
意义
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 管状呼吸音 tubular breath sound 气道通畅——肺组织密度增加
全身体格检查
1
医生技能临床操作
❖体格检查 ❖基本操作技能 ❖病史采集
2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体格检查还应注意具体操作的灵活性
(急危重病人作简单体检;不能坐起者侧卧位进行)
4.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 5.检查过程中要与患者适当的交流 6.掌握检查的时间和进度
14
呼吸音
❖ 产生机制 气流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产生的声音
《全身体格检查》PPT课件

19
肺的听诊
按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及腋中 线的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4个部位 听诊
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两侧对比 每点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
20
心脏的检查
两步法。用示指及中指并拢,指腹确定心尖博动 的位置,用手掌的尺侧缘感觉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心脏的叩诊从心尖博动外2-3厘米(左第五肋间) 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叩出心脏的 相对浊音界并标记。叩右界,先从锁骨中线自上 而下,叩出肝上界,再上移一肋间(4肋间), 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叩出右心界,标记并记录。 总共7个点
临床诊断的基础 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评价和考核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
部分
3
规范体格检查的必要性
保证体检质量,不漏项目,结果准确 最大限度保证体检效率和速度 方便检查者操作 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有利于临床技能的培养、考核与交流
4
规范化体检的要求
7
体检的器械准备
必要的 体温表 血压计 听诊器 压舌板 电筒 叩诊锤 软尺、直尺 棉签 标记笔
选择性的 近视力表 检眼镜、检鼻镜 检耳镜 手套、胶布 滑润油 纱布垫 腹带 音叉 鹅颈灯
8Leabharlann 体检开始 检查者检查前洗手 病人多取卧位 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检查前检查者的自我介绍 检查前的简单交流,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卧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头颈部 前、 侧胸壁(心肺) 患者取坐位 后背部(包括 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 腹部 四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最后站 立位)
坐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上肢 头颈 部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 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 腹部 下 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 (最后站立位)
肺的听诊
按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及腋中 线的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4个部位 听诊
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两侧对比 每点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
20
心脏的检查
两步法。用示指及中指并拢,指腹确定心尖博动 的位置,用手掌的尺侧缘感觉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心脏的叩诊从心尖博动外2-3厘米(左第五肋间) 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叩出心脏的 相对浊音界并标记。叩右界,先从锁骨中线自上 而下,叩出肝上界,再上移一肋间(4肋间), 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叩出右心界,标记并记录。 总共7个点
临床诊断的基础 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评价和考核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
部分
3
规范体格检查的必要性
保证体检质量,不漏项目,结果准确 最大限度保证体检效率和速度 方便检查者操作 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有利于临床技能的培养、考核与交流
4
规范化体检的要求
7
体检的器械准备
必要的 体温表 血压计 听诊器 压舌板 电筒 叩诊锤 软尺、直尺 棉签 标记笔
选择性的 近视力表 检眼镜、检鼻镜 检耳镜 手套、胶布 滑润油 纱布垫 腹带 音叉 鹅颈灯
8Leabharlann 体检开始 检查者检查前洗手 病人多取卧位 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检查前检查者的自我介绍 检查前的简单交流,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卧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头颈部 前、 侧胸壁(心肺) 患者取坐位 后背部(包括 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 腹部 四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最后站 立位)
坐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上肢 头颈 部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 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 腹部 下 肢 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 (最后站立位)
体格检查ppt课件

目的
明确或排除可能的疾病诊断,了解病 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及时发现危重症或潜 在疾病,避免漏诊或误诊。
意义
有助于医患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提高 诊断准确率,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健康 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疾病均需要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如内科疾病中的心肺 听诊、腹部触诊等;外科疾病中的伤口检查、关节活动等。
儿童体格检查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快,体格检查 应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如身 高、体重、头围等。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重要,应 注意评估语言、智力、情感 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 感染疾病,应注意检查皮肤、 淋巴结等感染灶。
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 对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 物。
孕妇体格检查特点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尿 常规等指标。
04
CATALOGUE
特殊人群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老年人体格检查特点
老年人体质较弱,检查时应特别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患慢性病较多,应重点检 查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
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应注 意发现潜在疾病和并发症。
老年人用药情况复杂,应了解用 药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 反应。
间接听诊
利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听诊器由耳 件、连接管和胸件三部分组成。
听诊内容
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 呼吸音、肠鸣音等。通过听诊可以 判断心脏、肺部、腹部等器官的病 变情况。
03
CATALOGUE
常见部位体格检查操作规范
头部及颈部检查
01
观察头颅大小、形状, 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
02
明确或排除可能的疾病诊断,了解病 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及时发现危重症或潜 在疾病,避免漏诊或误诊。
意义
有助于医患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提高 诊断准确率,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健康 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疾病均需要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如内科疾病中的心肺 听诊、腹部触诊等;外科疾病中的伤口检查、关节活动等。
儿童体格检查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快,体格检查 应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如身 高、体重、头围等。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重要,应 注意评估语言、智力、情感 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 感染疾病,应注意检查皮肤、 淋巴结等感染灶。
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 对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 物。
孕妇体格检查特点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尿 常规等指标。
04
CATALOGUE
特殊人群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老年人体格检查特点
老年人体质较弱,检查时应特别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患慢性病较多,应重点检 查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
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应注 意发现潜在疾病和并发症。
老年人用药情况复杂,应了解用 药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 反应。
间接听诊
利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听诊器由耳 件、连接管和胸件三部分组成。
听诊内容
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 呼吸音、肠鸣音等。通过听诊可以 判断心脏、肺部、腹部等器官的病 变情况。
03
CATALOGUE
常见部位体格检查操作规范
头部及颈部检查
01
观察头颅大小、形状, 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
02
体格检查PPT课件

三、基本体查方法
视触叩听嗅,先左后右,两侧对照
4
5
【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
器械准备: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消毒缸、 听诊器。
(一)一般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发育、营养、体型、体位、面容、表
情、神志以及皮肤、淋巴结(皮肤、淋巴结及神经系统的检 查,分段进行)。
1. 生命体征
综合评价,方法是观察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
处脂肪充实度。描述营养良好、中等、不良。 8
4.体型: 测腹上角(上腹部中区,胸骨剑突以下,两侧肋 弓由上向下,由内向外斜行形成一个两侧肋骨边缘为界, 下口开放的三角区。正力型(匀称型):腹上角90º,无力
型 (瘦长型) <90º,超力型(短胖型) >90º
首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同时作一般检查 的观察,然后按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 顺序进行检查;检查颈、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时,分 别在相应部位检查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一般只作颈抗力 和膝反射、克匿格氏征、巴彬斯基征检查,出现神经疾病 及各种原因引起意识障碍时才作详细检查;一般不作肛门、 直肠、外生殖器检查;在实际检查时,可根据病情轻重、 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等因素,调整检查顺序,利于及时抢救 和处理病人。 克氏征:椎体,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
神志:正常人神志清楚,若大脑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意识障 碍,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 昏睡、昏迷(轻、中、深)、谵妄。
10
(一)皮肤粘膜 (1)颜色(黄疸、苍白、潮红、色素沉着、发绀)。 (2)皮肤及皮下组织状态(粗糙、细腻、弹性、水肿、皮
下脂肪分布及厚薄)。 皮肤弹性检查法:以拇指及食指轻捏起较为松弛之皮肤 (如眼睑,前臂背侧、腹壁等部位),并轻轻放下。如所捏皱 纹不立即消失,表示弹性差,见于老年人及脱水患者。 水肿检查:以右手拇指或食指压迫胫骨部皮肤或浮肿部 位,如前额、胫前、踝部,如压后有凹陷即示凹陷性水肿。
体格检查 PPT课件

13
六、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
四角:剑突腹上角、胸骨角、肩胛下角,第七颈椎脊突)、 七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主要垂直标志线 四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及主要自然陷窝 三区:肩胛上区,下区,间区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 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
4
(3)眼球震颤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 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 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 动。
5
三、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检查 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 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 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
17
(2)直接叩诊;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 胸壁进行叩击。
18
19
(3)叩肺下界移动度
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 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 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 肺下界的最低点。 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 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 的最高点。 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
15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 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 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 长音。 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 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 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六、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
四角:剑突腹上角、胸骨角、肩胛下角,第七颈椎脊突)、 七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主要垂直标志线 四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及主要自然陷窝 三区:肩胛上区,下区,间区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 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
4
(3)眼球震颤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 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 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 动。
5
三、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检查 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 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 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
17
(2)直接叩诊;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 胸壁进行叩击。
18
19
(3)叩肺下界移动度
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 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 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 肺下界的最低点。 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 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 的最高点。 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
15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 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 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 长音。 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 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 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移动性浊音”
• 听诊:
– 呼吸时相变化 – 附加音(啰音的特征-“移动性啰音”、Velcro啰音) – 喘鸣(stridor)
13
胸部体检学习的“困难”—来自教 科书
• 繁杂的细节Vs模糊的意义
– 肺界(上界、内界) – 肺底移动度 – 叩诊音的特征(物理)、体位对叩诊音的影响 – 湿性啰音和干性啰音的分类 – 不同类型的语音共振
8
教学重点(物诊课)-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9
教学难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胸骨角(计数肋间隙)—准确计数肋 间隙
• 从“被动的系统操作”—“主动的方法选择” • 从“表演”—“实战”
• 感受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理解不同体征对诊断和决策的影响权重—异常体
征的诊断指向性
23
心脏及血管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震颤、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手法)、胸膜摩擦感(部位) – 叩:对比叩诊(手法、叩诊音识别)、肺界叩诊(肋
间隙计数)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10
目的导向的训练
• 触觉语颤:不同部位的对比、不同体型的人的对 比(盲法)
• 叩诊手法 • 叩诊音的识别:不同部位的对比、不同体型的人
15
简单举例
• 视诊:右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 • 触诊:语颤减弱 • 叩诊:鼓音、肺下界肩胛线第11肋间 • 听诊:呼吸音消失
16
简单举例
• 视诊:呼吸音消失
17
病症分析
• 理解疾病与体征的桥梁
– 肺实变 – 肺不张 – 肺气肿 – 胸腔积液 – 气胸
21
肺栓塞的病生理
• 肺动脉高压
– 肺动脉瓣区:P2亢进、分裂,收缩期杂音 – 三尖瓣区抬举样搏动 –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颈静脉、肝脏、下肢) • DVT
– 浅静脉曲张 – 皮温 – 下肢周径-不对称水肿 – 深静脉结节及触痛
• 循环状态评价:BP
22
从“诊断学”到“工具”
擦音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4
心脏及血管-重点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震颤、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
擦音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5
心脏及血管-物诊课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抬举样或其他部
4
本科阶段的体检训练
• 诊断学带教的集体备课制度
– 脱产、观摩、教案撰写、实操、研讨 – 验收
• 体检带教(见习)
– 目的明确
• 手法规范 • 强化结果导向的实操训练
– 正态体检和病态体检的结合和拆分(病症分析) – 异常体征的病生理基础
5
目的明确
6
教学内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的对比(盲法) • 呼吸音的特征:不同部位的呼吸音对比
• 体检顺序记忆和实操 • 体检报告撰写
11
正态体征-病态体征
12
部分体检项目的学习—病态体征
• 视诊:多媒体教学
– 上腔静脉阻塞 – 胸廓形态异常 – 呼吸时相的变化 – 异常呼吸运动形式(矛盾呼吸、胸腹矛盾运动) – 呼吸困难与体位
• 叩诊:
体格检查规范
1
体格检查的训练
• 本科阶段:
– 见习:全身体检(系统体检)—正态+病态 – 实习:系统体检+专科体检
• 住院医师:
– 住院患者:系统体检+专科体检 – 门诊:重点查体 – 急诊:重点查体
• 专科医师:终生实践
2
现阶段住培体格检查训练存在的问题
• 体检基本功有待提高
– 检查手法的熟练程度 – 阳性体征检出率 – (系统体检训练和专科体检内容的界定)
位)、震颤(造瘘)、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难点)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摩擦音)(多媒体)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6
部分体检项目的学习—病态体征
• 触诊:心尖搏动及异常搏动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
– 心率、心律 – 心音:A2-P2、P2分裂;附加音(奔马律) – 杂音:部位、时限 – 摩擦音
• 相同的目标Vs不同的方法
– 语颤(触诊、听诊) – 胸膜摩擦(触诊、听诊)
14
强烈的诊断指向性
• 胸壁
– 静脉曲张、皮下气肿、压痛、三凹征
• 胸廓畸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异常呼吸运动 – 触:胸膜摩擦感 – 叩:实音、鼓音 – 听:呼吸音时相异常(呼气相延长或吸气相延
长)、移动性啰音、Velcro啰音、胸膜摩擦音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7
教学重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 有针对性的重点查体训练有待提高
– 结合临床组织体检内容欠规范 – 主动发现体征不够 – 过分依赖仪器设备
3
直面现状
• 住院医师前阶段的基本功提高
– 加强本科阶段的体检训练 – 新入职住院医师的集中培训和考核
• 强化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体格检查训练
– 查房示范 – Mini-CEX – 教学查房(团队式教学、SOAP) – OSCE
• 不同方法对于病变性质判定的意义
– 气管位置 – 叩诊(含气量) – 语颤(传导)
18
异常体征的病生理基础
19
胸痛、呼吸困难—疑诊肺栓塞?
• 你的重点体检选择?
20
胸痛、呼吸困难—疑诊肺栓塞?
• 生命征:T P R BP • 口唇有无发绀 • 颈静脉怒张 • 肺部体检 • 心脏体检 • 腹部体检 • 下肢水肿
• 听诊:
– 呼吸时相变化 – 附加音(啰音的特征-“移动性啰音”、Velcro啰音) – 喘鸣(stridor)
13
胸部体检学习的“困难”—来自教 科书
• 繁杂的细节Vs模糊的意义
– 肺界(上界、内界) – 肺底移动度 – 叩诊音的特征(物理)、体位对叩诊音的影响 – 湿性啰音和干性啰音的分类 – 不同类型的语音共振
8
教学重点(物诊课)-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9
教学难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胸骨角(计数肋间隙)—准确计数肋 间隙
• 从“被动的系统操作”—“主动的方法选择” • 从“表演”—“实战”
• 感受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理解不同体征对诊断和决策的影响权重—异常体
征的诊断指向性
23
心脏及血管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震颤、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手法)、胸膜摩擦感(部位) – 叩:对比叩诊(手法、叩诊音识别)、肺界叩诊(肋
间隙计数)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10
目的导向的训练
• 触觉语颤:不同部位的对比、不同体型的人的对 比(盲法)
• 叩诊手法 • 叩诊音的识别:不同部位的对比、不同体型的人
15
简单举例
• 视诊:右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 • 触诊:语颤减弱 • 叩诊:鼓音、肺下界肩胛线第11肋间 • 听诊:呼吸音消失
16
简单举例
• 视诊:呼吸音消失
17
病症分析
• 理解疾病与体征的桥梁
– 肺实变 – 肺不张 – 肺气肿 – 胸腔积液 – 气胸
21
肺栓塞的病生理
• 肺动脉高压
– 肺动脉瓣区:P2亢进、分裂,收缩期杂音 – 三尖瓣区抬举样搏动 –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颈静脉、肝脏、下肢) • DVT
– 浅静脉曲张 – 皮温 – 下肢周径-不对称水肿 – 深静脉结节及触痛
• 循环状态评价:BP
22
从“诊断学”到“工具”
擦音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4
心脏及血管-重点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震颤、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
擦音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5
心脏及血管-物诊课
• 瓣膜区 • 视诊:心尖搏动 • 触诊:心尖搏动、异常搏动(抬举样或其他部
4
本科阶段的体检训练
• 诊断学带教的集体备课制度
– 脱产、观摩、教案撰写、实操、研讨 – 验收
• 体检带教(见习)
– 目的明确
• 手法规范 • 强化结果导向的实操训练
– 正态体检和病态体检的结合和拆分(病症分析) – 异常体征的病生理基础
5
目的明确
6
教学内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的对比(盲法) • 呼吸音的特征:不同部位的呼吸音对比
• 体检顺序记忆和实操 • 体检报告撰写
11
正态体征-病态体征
12
部分体检项目的学习—病态体征
• 视诊:多媒体教学
– 上腔静脉阻塞 – 胸廓形态异常 – 呼吸时相的变化 – 异常呼吸运动形式(矛盾呼吸、胸腹矛盾运动) – 呼吸困难与体位
• 叩诊:
体格检查规范
1
体格检查的训练
• 本科阶段:
– 见习:全身体检(系统体检)—正态+病态 – 实习:系统体检+专科体检
• 住院医师:
– 住院患者:系统体检+专科体检 – 门诊:重点查体 – 急诊:重点查体
• 专科医师:终生实践
2
现阶段住培体格检查训练存在的问题
• 体检基本功有待提高
– 检查手法的熟练程度 – 阳性体征检出率 – (系统体检训练和专科体检内容的界定)
位)、震颤(造瘘)、摩擦感
• 叩诊:心浊音界(难点)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摩擦音)(多媒体)
• 血管:脉搏、周围血管征、杂音
26
部分体检项目的学习—病态体征
• 触诊:心尖搏动及异常搏动
• 叩诊:心浊音界
• 听诊:
– 心率、心律 – 心音:A2-P2、P2分裂;附加音(奔马律) – 杂音:部位、时限 – 摩擦音
• 相同的目标Vs不同的方法
– 语颤(触诊、听诊) – 胸膜摩擦(触诊、听诊)
14
强烈的诊断指向性
• 胸壁
– 静脉曲张、皮下气肿、压痛、三凹征
• 胸廓畸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异常呼吸运动 – 触:胸膜摩擦感 – 叩:实音、鼓音 – 听:呼吸音时相异常(呼气相延长或吸气相延
长)、移动性啰音、Velcro啰音、胸膜摩擦音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7
教学重点-胸部体检
• 体表标志 • 胸壁
– 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
• 胸廓外形 • 肺脏和胸膜
– 视: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 触:胸廓扩张度、语颤、胸膜摩擦感 – 叩:对比叩诊、肺界叩诊(移动度) – 听:呼吸音、啰音(附加音)、语颤、胸膜摩擦音
• 有针对性的重点查体训练有待提高
– 结合临床组织体检内容欠规范 – 主动发现体征不够 – 过分依赖仪器设备
3
直面现状
• 住院医师前阶段的基本功提高
– 加强本科阶段的体检训练 – 新入职住院医师的集中培训和考核
• 强化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体格检查训练
– 查房示范 – Mini-CEX – 教学查房(团队式教学、SOAP) – OSCE
• 不同方法对于病变性质判定的意义
– 气管位置 – 叩诊(含气量) – 语颤(传导)
18
异常体征的病生理基础
19
胸痛、呼吸困难—疑诊肺栓塞?
• 你的重点体检选择?
20
胸痛、呼吸困难—疑诊肺栓塞?
• 生命征:T P R BP • 口唇有无发绀 • 颈静脉怒张 • 肺部体检 • 心脏体检 • 腹部体检 • 下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