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6-第六章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教程》PPT课件

《公司治理教程》PPT课件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从 而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 以保证公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才市 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产 生的激励约束作用。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四,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 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国际国内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元 素——企业发展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五,有利于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 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国家的商务环境以关系为 基础,保护长期投资的可靠机制较为薄弱,国外投资者主 要做短期投资,稍有冲击就撤资,从而引发危机。专家认 为,一国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 的体制来分配金融资源。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通过明确的 合约和相关价格来分配金融资源,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难 以避免,如果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较好、透明度较高,投 资者得到的保障就较大,因此也就愿意进行长期稳定的股 权投资。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六,有利于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全 球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企业筹资与机构 投资全球化,一套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在世界范 围内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国际资本流动,降低企业和国 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提高资本在全球的配置 效率。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James D. Wolfensen) 有一句关于公司治理的名言:“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 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重要。”
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公司治理(第3版)课件:公司治理的基础

公司治理(第3版)课件:公司治理的基础

• 公司权力包括对权利占用、使用、收益 和处分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 其三权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权制衡; • 分解与制衡程度取决于公司所有权与经
营权的分离状况。
7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原因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指对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诸项权利 可以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分离出去,由他人享有,大多形成他物权,有时 形成租赁权、借用权等债权。
权力分解
公司治理结构
决策权
股东(大)会
公司权力
执行权
董事会
监督权
经理层
15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是委托人实施的机制,旨在调整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积极性,并对代理 人进行监督和控制。
决策机制
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决 策机构。董事会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 成功与否,董事的构成 则直接关系到董事会的 效率和效果。
利益冲突问题(延伸阅读2-6)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不同,会带来如下利益冲突:
冲突1
如何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冲突2
如何防止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冲突3
如何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延伸阅读2-5)的关系源自1102公司治理的界定
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意义2:
良好的公司 治理关系到 企业的生存 与成长
意义3:
良好的公司 治理可以改 善公司的声 誉和信誉
18
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指既能保证对管理层的控制和向股东说明责任,又能促 进企业发展和提升公司业绩的设计、机制和架构的组合。良好的公司治理 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负责、公正、透明等(延伸阅读2-7)。

公司治理学李维安公司治理资料整理.docx

公司治理学李维安公司治理资料整理.docx

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论1、企业的发展从法律角度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通常指的是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2、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企业(知识了解)(1)公司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萌生:康枚达(Commenda)、索塞特(SOCietaS)(2)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特许公司,如1600年,特许的、专营海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被认为是第一个典型的股份公司。

(3)19世纪中期公司制的确立。

(4)公司在19世纪末的普遍发展。

3、国内公司治理的研究主题(一般了解)第一个主题:治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营者腐败问题。

(监督经营者)经理人员腐败的表现形式1、在职消费膨胀;2、侵占和转移企业资产;3、信息披露不规范,报喜不报忧,对重大经营活动不做出应有的解释;4、经营行为围绕着个人眼前的成绩、地位和利益展开;5、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工资、奖金、集体福利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企业利润;6、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搞“黑箱操作"7、置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于不顾,搞不分红或少分红,大量拖欠债务;8、抵制兼并重组。

第二个主题: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

政策层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化,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焦点问题上。

一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如何分配与制衡; 二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如何处理新老“三会”的关系。

4、公司治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了解)公司治理学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硏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公司治理基本框架1、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一般了解)委托代理安排的实施,要求代理人在行使权限、履行职责时要将其行为的结果向委托人报告, 以示其行为的正当性。

公司治理6-7章课件PPT专业课件

公司治理6-7章课件PPT专业课件

编辑版pppt
董事的责任II:
建立企业文化
监管日常工作(Who?)
风险管理决策
确认企业目标现实&可实施(反应)
确保所有员工都明白对企业的职责
(HOW?Auditor)
Regular & Frequent 会议
自我评估??Who?并向投资者公布
Individual, Board as a group, company as a whole
10
编辑版pppt
关注董事会
M&A 增加需求?上市公司收购什么? SEC: 披露管理人员报酬(包括STO) ∴股东生气了→董事会(代表) 扫盲4-2 4-3 Who can be? P50
11
编辑版pppt
谁可以成为董事
标准普尔500的公司中,每家公司平均拥有11名董 事。
在《财富》1000强的公司中: 95%的公司的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自于退休的管理人员 82%的公司的董事来自于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员 58%的公司的董事来自于学者 58%的公司的董事来自于前政府官员 82%的公司的董事会拥有女性成员
12
编辑版pppt
效率· 董事会
都是专家,那就有效率了么?∴自己决定 监督效率,怎么办?
独立!
董事会基本职责:评价,报酬,聘用解雇 独立容易么?中国?
提高公司价值,怎么办?
缩减人员!Why?
13
编辑版pppt
美国董事会的平均规模与独立性
14
编辑版pppt
世界各地董事会的平均规模与独立性
职业或阅历:选择那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在职或退 休的CEO、有执业经历的CPA和律师
经济: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的人

20公司治理学(第三版) (3)

20公司治理学(第三版)  (3)
《公司治理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
公司治理学
李维安 主编 任课教师 ***
2019/10/29
1
第二篇 内部治理
《公司治理学》
第三章 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 第四章 董事会与监事会:单层制还是双层制 第五章 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 第六章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
பைடு நூலகம்
《公司治理学》
纵观世界各国,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举措大致有以下几种制度: 1. 累计投票制度 2. 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 3. 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4. 建立有效的股东民事赔偿制度 5. 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 6. 完善小股东的委托投票权 7. 引入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 8. 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
4. 股票转让权

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1. 利润分配权
2. 剩余财产清偿权
3. 管理权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
1. 国有股
2. 法人股
3. 流通股
2019/10/29
《公司治理学》
7
《公司治理学》
三、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
差别主要体现在: 1.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的地位
2019/10/29
11
非常股东会议
《公司治理学》
公司史上最早的非常股东会议,大多由董事们视公司的具体经营 状况决定是否召开
由某些股东倡议召开非常股东会议,且附议的有表决权的股本一 经超过某一比例
由法院主持召开或介入的非常股东会议
当公开招股股份公司的净资产等于或低于公司全部股本金的一半 时,董事们应当在知情后的一个月内召开非常股东会议,讨论和 议定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第六章公司治理

第六章公司治理

75 25
13 12 0
34 66
7 59 0
62 26
3 23 12
6.2 资本结构与财务成本
6.2.2 MM定律
•对融资结构理论作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里安尼与 米勒(Modigliani Miller,以下简称MM)。这一理论包括无税MM 定理和含税MM定理。
—— 1958年6月MM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资本成本、公 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长篇论文;
由于项目的预期回报等于企业价值,为投资项目净收益所决定。所以, 第一个结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价值越高,股权融资成本越高; 第二个结论:股权融资成本会随债权融资成本的下降而上升,随债务融 资比上升而上升。
资本成本
1、定理内涵
股权融资成本
平均成本
债务融资成本
破产点
债务权益比
n任何通过增加债务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都将因提高了股东的风险而被股东
6.1 企业融资方式
折旧
内部融资
留存收益
融 资
企业债券
债务

长期负债
资本

外部融资
银行借款 普通股
资本 结构
股票
股权 资本
优先股
6.1 企业融资方式
• 不同的融资方式代表不同的收入流和控制权安排
企业资本结构
资 本 100%
债权融资 %
股权融资 %
对于回报收入流、还款期限有硬性约束, 不能满足便要求破产清偿,全面接受控制权
对于收入流没有硬性约束,但要求释放 一定的控制权给股东
融资中的债务和股本的高低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6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融资决策
6.1 企业融资方式 6.2 资本结构与财务成本√ 6.3 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 6.4 控制权与融资合同 6.5 非对称信息与公司融资决策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第三版)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第三版)

安徽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司治理》课程名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SAJ2221606课程学时:36学时与其他课程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对企业组织开展经营活动,进行价值创造日益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欧美国家的商学院普遍开设独立的公司治理课程,教育部也推荐在全国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和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设专门的公司治理课程。

随着国内以南开大学为龙头对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一批有关专著、教材的问世,本课程的体系已经开始趋于成熟。

在财经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公司治理课程,无论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开阔视野都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有关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及外部治理的原理及运作机制2.熟悉三种治理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3.了解公司治理在西方及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课程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70%(案例分析或课程论文)五、教材《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六、参考书目1. 《公司治理》罗伯特·蒙克斯/尼尔·米诺著李维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现代公司治理研究》李维安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武立东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公司治理》席酉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理论篇第一章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教学重点:§1.1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2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一、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二、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1.3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司治理学产生的必然性二、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公司治理学的特点四、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基本问题§2.1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一、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2.2 公司治理的边界及其原理一、现代公司及其边界二、专用性资产及公司治理边界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类型§2.3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一、三类公司治理机制二、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三、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部治理篇第三章股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3.1 股东权益及其特征一、股东权益的概念二、股东权益的种类三、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3.2 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二、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三、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3.3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一、股东利益至上论及其局限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三、公司治理的主体第四章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4.1 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董事会的结构二、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三、董事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与免责四、董事会的运作§4.2 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二、监事会制度的生成与演进三、中国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第五章独立董事制度§5.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独立董事备受关注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5.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一、独立性的不同层次二、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三、各国公司法对“独立性”的界定§5.3 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一、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二、独立董事作用评价三、独立董事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第六章高层管理者激励§6.1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二、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6.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一、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二、当前我国国企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我国高层管理者行为约束机制的设计§6.3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一、西方国家在高管激励与约束方面的经验二、高管股票期权三、我国培养高管长效机制的建议*外部治理篇第七章外部治理机制§7.1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一、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二、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三、兼并与收购四、公司防御与应变五、公司剥离§7.2 机构投资者的战略选择一、股东的二重性二、法人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三、金融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7.3 银行的控制机制一、公司融资结构与银企关系二、主银行制与相机治理三、“距离型”银行及其监督机制*治理模式与治理评价篇第八章英美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8.1 发展历程和产生原因一、英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二、美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三、英美模式的产生原因§8.2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一、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二、英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8.3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二、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第九章德日债权主导型公司治理§9.1 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一、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二、德日模式的发展历程§9.2 德日模式的本质特征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二、日本公司的法人相互持股三、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9.3 德日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德日治理模式的优点二、德日治理模式的缺陷第10章东亚与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10.1 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家族治理模式的含义二、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家族治理模式形成原因§10.2 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一、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共性二、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差别§10.3 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发展趋势一、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二、家族治理模式的负面作用三、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第11章公司治理评价§11.1 公司治理评价的产生§11.2 公司治理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第六章 信息与沟通.ppt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第六章 信息与沟通.ppt

内部信息传递
四、内部信息传递的总体要求
(六)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中广泛适应性的要求。因为任何
一项活动,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某项信息是否 值得传递,首先就必须满足这个约束条件。
内部信息传递
五、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掌握)
(一)建立内部报告和指标体系 (二)搜集整理内外部信息 (三)编制及审核内部报告 (四)内部报告传递 (五)内部报告使用和保管 (六)内部报告的评估
第六章 信息与沟通
第一节 内部信息传递 第二节 信息系统 第三节 沟通
案例引入:信息混乱,车毁人亡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8分,山东胶济铁路王家段,限速80公里/时处,时 速达131公里的北京—青岛T195次列车,第9—17号车厢突然脱轨,侵入了 并行的另一条铁轨。和正常运行的对开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1人死亡, 416人受伤。
现已证实,事故线路是一条呈“S”型临时线路,而超速被认为是这起事故 的直接原因。但超速背后是信息的传递混乱。行经此段的列车限速一月内 竟数次更改,而且指令传达不畅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事发前几天济南 铁路局曾发文限速,但又迅速取消限速。潜伏巨大危险的临时铁路,儿戏 般的调度管理,层层的疏忽与失职,最终导致了中国铁路史上最重大的惨 祸之一。事后相关部门总结信息滞漏不畅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内部报告形成阶段 内部报告使用阶段
建立内部报告及指标体系
搜集
审核内部报告
通过 内部报告在规定的范围内流转
内部报告使用和保管
定期全面评估
内部信息传递
四、内部信息传递的总体要求 (了解)
(一)及时有效性原则 及时有效性原则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做到在经济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