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2024年油库桶装油品的火灾预防和扑救方法

2024年油库桶装油品的火灾预防和扑救方法一、火灾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火灾防控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火灾防控管理制度,包括油品存放、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油库的安全。
2. 做好油库布局设计:在油库的设计与布局中,要将油品贮存区与办公区、周围环境分隔开,避免火灾发生时蔓延到其他区域。
同时,要保证油库内部道路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扑救。
3. 加强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的建设:安装高效可靠的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以及与消防部门对接的火灾报警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巡检:加强对油库的巡查和检查,发现并及时处理火灾隐患,如漏油、堆积物、设备老化、电气设备故障等。
同时,建议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急反应能力。
5. 加强员工的火灾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火灾安全知识的培训,包括油品的燃点、燃烧特性、火灾扑救方法等,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火灾应急救援工作。
二、火灾扑救方法1.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油库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多种类型的灭火器,并且员工要熟悉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对于油库油品的火灾,首选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操作,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采取逆风方向喷射,避免引发更大的火势。
2. 合理使用灭火器材: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泡沫制剂、干粉、二氧化碳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要保证灭火器材的存放位置明确且易于获取,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3. 高效使用消防水炮:针对大面积火灾的扑救,可以使用消防水炮进行灭火,消防水炮可以产生高压水柱,迅速冷却火源,达到灭火的效果。
在使用消防水炮时,要注意调整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4. 远离火源,寻找安全地点:在火灾发生时,员工要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并尽量保持冷静。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模版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模版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火灾风险较大。
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不仅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二、石油化工火灾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保障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扑救人员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并接受足够的培训,确保自身的安全。
2. 迅速扑灭。
火势发展迅猛,扑灭速度应快。
一旦发现火灾,应及时报警,调动相关救援力量,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争取在火势蔓延前将火灾扑灭。
3. 防止火灾蔓延。
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要尽力阻止火势蔓延。
可以采取合适的灭火器材,对火源周围进行预冷降温防止火势蔓延,同时要封闭好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避免火灾进一步扩大。
4. 防止爆炸。
石油化工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风险,因此,在扑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爆炸的防范。
要避免对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造成激化,防止引发爆炸。
5. 高效合作。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需要各部门合作协调。
扑救人员要与现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传达指令和信息,确保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方法1. 灭火器材的选择和应用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过程中,灭火器材选择和应用非常关键。
常用的灭火器材包括水、泡沫剂、二氧化碳、干粉等。
具体选择灭火器材要根据火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介质,能够迅速将火源冷却降温。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火灾,可以使用泡沫剂进行灭火,能够有效隔绝氧气,阻止火势蔓延。
对于电器设备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它具有不导电、无毒、无残留等特点。
对于金属火灾,可以使用干粉进行灭火,因为干粉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难以挥发的物质,阻止氧气接触。
2. 封闭设备和管道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尽可能封闭设备和管道,防止火灾蔓延。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成因及扑救对策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成因及扑救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借助港口发展起来的港口中转油库、保税油库、国储油库, 相继在港口周边形成。
这些油库罐体容积大,油罐内储存的多是原油。
此种油品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 必将造成重大的损失。
研究原油储罐的火灾成因及火灾扑救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消防对策,对提高火场指挥员的火场指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原油的燃烧特点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液体,其主要特点是:1.比重轻。
水的比重是1,原油的比重在0.67〜0.93之间。
2.闪点低,挥发性强,易燃烧和爆炸。
根据油品的不同,原油的闪点-6.7℃〜 32.2℃,也就是说有的油品在-6.7℃的时候原油就有挥发性,会产生可燃蒸汽,原油的自燃点是380℃〜520℃,爆炸极限是1.1%〜6.4%。
3.热值大。
原油具有很高的热值,1公斤原油完全燃烧会产生7000〜10500 千卡的热量,火焰燃烧温度达700℃〜1100℃,火焰沿液体表面的热波传播速度很快,每小时约40〜90cm,着火油面层温度在350℃,有资料显示距火点5m处温度为360℃, 7m处为300℃,10m处为116℃,如果发生火灾不及时进行冷却的话,5〜8分钟内可使罐壁的温度达到500℃,使钢板的强度下降50%。
起火10分钟后,钢材结构温度可达700℃,钢材的强度降低约90%以上,因而基本上失去承载能力,然而低液面和高液面的情况有所不同,低液面的储罐发生火灾,火焰的高温直接烧烤在罐壁上,使罐壁的温度升得比较快,定的时间内就会引起油罐的垮塌,而对高液位的罐壁来讲,还要取决于液面下降的情况。
另外在油罐发生火灾时,当罐壁的温度超过600℃时,泡沫不能扑灭油罐火。
只有当油品表面的温度下降到147℃以下时,才有可能用泡沫覆盖灭火。
一般情况下,泡沫进入燃烧液面时,泡沫蒸发破灭很迅速,由于泡沫蒸发,油品得到冷却,当油品液面温度降到147℃以下后,泡沫层才能在燃烧液面推进,使燃烧液面不断小,最后覆盖整个燃烧液面。
油库火灾扑救之对策

Life is the process of evolving from a little white rabbit to a big bad wolf and then to an old fox.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油库火灾扑救之对策石油产品是重要的能源,它具有易挥发、易燃爆、易渗漏、易集聚静电荷等特性。
它的特性决定了消防工作在油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全面了解石油产品的特性、储油罐火灾特点,不仅有利于预防油库火灾的发生,而且对油库火灾的成功扑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油品火灾的特性:(一)轻质油品燃烧时其主要特性为:燃烧热值高(如汽油为1040011250千卡/公斤),速度快,火焰高,火势猛,热辐射强,易引起相邻罐及其它可燃物起火;油品密度小,沸程低,燃尽速度快;呈现稳定性燃烧状态;油层表面温度不高,向下传热量小而慢,燃烧时间长,也不会出现高温层。
(二)重质油品燃烧时主要特性为:重质油品中的原油按其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密度大的重质原油燃尽速度慢;燃烧时,蓄热温度量大,并形成高温层(高温可达149316℃)向下传递,使油品中的自由水、浮化水或水垫层受热汽化,这是产生沸溢和喷溅的重要原因;燃烧时火焰常呈现时高时低现象。
火焰低时,燃烧强度弱,是灭火的好时机。
二、储油罐火灾特点:先爆炸后燃烧。
当油罐内液面以上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其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到明火或其它具有点燃能量的火花,即发生瞬时爆炸。
随着爆炸产生的高温,热了的油液使液面的汽化加剧,大量油烟气与空气混合成高浓度的混合气体,产生猛烈的燃烧。
燃烧中引起爆炸。
油罐中的油料燃烧时,其间发生爆炸现象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物理爆炸。
油罐在火场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罐内油烟气压力急剧增加,当超过它所承受的机械强度极限时,便发生物理性爆炸。
热辐射引起的爆炸。
燃烧罐的邻罐,在热辐射作用下,罐内油烟气不断挥发,并通过呼吸阀等部位向外扩散,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在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遇燃烧罐的火焰即发生爆炸,继而燃烧。
原油着火的灭火方法

原油着火的灭火方法
原油着火的灭火方法如下:
1.初始火灾时,应尽快找到火源,是电源火灾切断电源,是其他火灾,可以
自救必须自救,用水或其他方式灭火。
2.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3.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
用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灭火一般更有效。
4.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
效。
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
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方法有:
1.隔离法:将着火物与可燃物隔离。
2.窒息法:用湿棉被等迅速将火焰盖住,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
下,使燃烧停止;或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用水冷却燃烧物降温或用水枪喷水灭火。
4.抑制法: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土等,将火焰扑灭。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扑救对策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扑救对策全面了解石油产品的特性、储油罐火灾特点,不仅有利于预防油库火灾的发生,而且对油库火灾的成功扑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16”大火已经过去一年了。
火灾过后,我们全面记录、复原火灾现场和扑救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战评和总结。
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结合7.16对油罐火灾扑救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以利完善今后原油储罐的火灾扑救对策。
一、首先先介绍一下**港油品码头公司油罐的基本情况(一)原油罐:共39个储罐(浮顶罐),10万立方米35个、15立方米4个,共储油410万立方米其中:**罐区:12个(10万立方米)储罐。
桃园罐组:5个(10万立方米)储罐。
沙坨罐组:6个(10万立方米)储罐。
海滨罐区:12个(10万立方米)储罐。
7号罐组:4个(15万立方米)储罐。
(二)成品油罐:共66个储罐,储油42.01万立方米(三)OTD液体化工罐:51个储罐(拱顶罐),内存品种23种。
(其中:溶剂油罐11个,储油28800立方米。
对二甲苯罐4个,储油13400立方米。
石脑油罐2个,储油10000立方米。
柴油罐3个,储油8600立方米。
正丁醇罐3个,储油7000立方米。
乙二醇罐4个,储油7000立方米。
混合二甲苯罐2个,储油5600立方米。
丁酮罐3个,储油4200立方米。
纯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高毒。
苯胺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高毒。
轻石脑油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
邻二甲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
烷基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
酒精罐2个,储油2800立方米。
甲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
辛醇罐2个,储油2800立方米。
醋酸乙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易聚合。
糠醛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正己烷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已二醇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壬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甲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二甲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文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文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的行业,常年进行着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储存大量的燃油和危险品。
火灾是石油化工行业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工作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扑救原则和方法。
一、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1. 人员安全第一原则: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是一项高风险、高危险的工作,必须时刻将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火灾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安全的措施来保护扑救人员的安全;同时,要做好火场疏散和人员转移工作,确保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2. 综合施救原则:石油化工火灾所释放的热量、毒烟以及有毒气体等都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要根据具体火灾情况,采取综合施救措施,一方面要迅速灭火,另一方面要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保证扑救现场的通风,减少人员伤亡。
3. 重点攻克原则:石油化工火灾发生后,要根据火场情况,重点攻克火源、烟源和爆炸源,力争早期扑灭火势,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同时,要注重对与火场相邻的附属设施和附近环境的保护,防止火灾蔓延扩散。
4. 适当手段原则:根据不同的石油化工火灾类型和火源特点,选择适当的扑救手段进行灭火。
常用的灭火手段包括水幕、泡沫、化学粉剂等,还可以利用稀土类金属粉末和抑热剂等新兴灭火技术,提高灭火效果。
5. 防范化学危险的原则:石油化工行业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物质,一旦火灾发生,不仅会引发大面积火灾,还会引发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必须加强防范化学危险的措施,如隔离、降温、降低氧浓度等,防止火灾蔓延和剧烈爆炸的发生。
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1. 水幕灭火法:水是一种常见的灭火介质,具有价格低廉、易于获取、易于操作的特点。
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时,可以利用水幕灭火法来进行灭火。
水幕可以有效地将火源隔离,并降低火源周边的温度,防止火势蔓延。
油品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油品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一、前言油品库是石油储存和分配的重要设施,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储存属性和化学性质,使得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需要建立完善的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响应、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等方面,制定油品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二、背景介绍1. 油品库的危险性及特点油品库是将石油及其制品储存的场所,通常包括原油、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挥发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将可能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的损失。
2. 火灾事故的可能性油品库由于其特殊性和储存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引发火灾事故的因素,如雷击、静电、操作不当等。
三、预防措施1. 安全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2. 火灾检查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对储罐、管道、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
3. 防火设施安装消防器材、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转。
4. 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员工的安全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四、应急响应1. 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需第一时间触发火灾报警系统,通知相关部门。
2. 应急指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对火灾进行迅速、有效、有序地指挥和组织。
3. 人员疏散根据火情情况,启动人员疏散计划,确保员工和附近居民的安全疏散。
4. 应急救援及时调动消防队伍,油品库内部人员和外部消防队伍协同作战,争取在火势蔓延之前将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5. 油品处理在火灾控制后,需对储存的油品进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和火情复燃。
五、人员疏散1. 人员疏散原则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后,要立即开启消防、防毒等设备,对人员进行疏散。
尤其要以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和邻近居民的个人安全为第一要务。
2. 人员疏散程序确定疏散逃生路线,清晰指引职工疏散方向及对策,防止人员因疏散混乱而造成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938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
策
Countermeasures for fire fighting of crude oil and heavy oil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原油与重质油都属于沸喷性油品,火灾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沸溢或喷溅的现象,如:轻、重原油、重油、渣油、蜡油和焦油等。
发生沸溢或喷溅,往往来得比较突然,致使大量燃烧的油品涌出罐(池)外,不仅能造成大面积火灾,而且会直接威胁在场灭火人员和灭火装备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从此类火灾的实际情况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油品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它,而且还要掌握扑救中的一些战术措施,增强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一、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条件
沸溢和喷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油品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波作用,其中的自由水、乳化水汽化沸腾,大量的蒸汽泡在上升过程中被油薄膜包围成油泡,这种油泡群从油罐(池)向外溢流的现象,叫做沸溢。
而含水的原油或重质油品,油罐底部有水垫层时,热波
头一到达水层,使水汽化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聚集在油层和水层之间,形成一定蒸汽压力,当压力超过油层的重量时便发生把油抛向上空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喷溅。
这两种现象可单独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先后在同一油罐中发生,因为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不同,发生的时间也不同,其危害性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预防和扑救这类油品火灾有着实际意义。
1.发生沸溢的条件
(1)贮存液体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粘度;
(2)油品中含有自由水、乳化水,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油层中。
发生沸溢的过程:
当火焰将热传给液面后,由于热波作用,靠近液面的油层温度上升,油品粘度变小,水滴靠向下沉积的热,同时受到向心运动的热油的作用而蒸发变成蒸气。
这样,液面下面像开锅一样沸腾,气泡被油薄膜包围形成大量油泡群,到油罐容纳不下的时候,就会溢出罐外,形成沸溢。
2.发生喷溅的条件
(1)液体燃烧时,液面受热之后以热波形式向下传热,能形成高温层,
(2)高温层的热波头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3)油罐底部有水垫层。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喷溅过程:
油液面接受的热,以热波的形式向下传热,形成高温油层,当高温油层的热波头接触水壁时,水便汽化变成大量蒸汽,蒸汽压力逐渐升高,使蒸汽压力达到足以把其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形成喷溅。
在现实中,发生沸溢要比喷溅早得多。
沸溢和喷溅发生次数相比较,主要还是沸溢较多。
沸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油含水。
造成油含水是多方面的,油品中水的含量对热波速度有很大影响。
实践证明,油品中含水越多,则热波速度越快,但含水超过4%,燃烧不稳定;含水量3.8%时,热波速度可达到5.92毫米/分;含水0.1%时,热波速度达3.62毫米/分。
所以,在灭火时注意不要把水打到油罐内。
二、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特征
许多火场证明,沸喷性油品着火初期较平稳,但燃烧中期比较猛烈,后期燃烧强度较弱。
燃烧中期有强一阵、弱一阵的特点,即有起伏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重质成分和轻质成分都有。
在燃烧过程中,首先蒸发的多是轻质物质,在一定的油层厚度时,重质成分相对增强,在热的作用下,液面会发生焦化现象,形成焦质层不利于油面燃烧,又可以阻止下层油品蒸发,所以火势较弱,比较平稳。
大致十分钟左右,受热增多,蒸发量较大,油蒸气能突破焦质层,燃烧区可得到充足的油蒸气,火势又渐渐猛烈,由弱变强,从而燃烧又出现强一阵的特点。
火势弱的时候,燃烧强度低,热幅射较弱,对扑救工作比较有利。
发生沸溢的表面现象是烟色变白,火焰突然增高、变亮、带有嘶嘶的声音。
发生喷溅的现象,除了火焰突然增高变亮外,罐内压力升高使罐有振动现象。
目前还没有肯定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预示沸溢和喷溅的发生时间。
据有关火灾计算,含有1%水分的油品经
45—60分钟燃烧就会发生沸溢,而喷溅的发生时间要比沸溢晚得多。
三、灭火指挥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根据沸喷性油品火灾的燃烧特点,为迅速有效地扑灭这类火灾,扑救过程中指挥员考虑问题和采取措施都应从可能发生沸溢和喷溅这一特性出发,要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决策,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1.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防止火势扩大
原油和重质油品火灾,特别是在先爆炸、后着火的情况下,会出现复杂的场面,邻近罐会直接受热辐射的威胁,特别是油罐破裂,油品流散扩大燃烧面积,如果发生沸溢或喷溅时,会扩大火势造成大面积火灾,甚至威胁灭火人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等。
因此,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条件,部署力量,控制火势,保护周围,防止蔓延,同时做好扑救的准备工作,制定扑救方案,确定战术措施,集中力量,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扑灭。
2.扑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沸溢或喷溅
火场指挥员应密切注视火场燃烧现象,了解燃烧时间,油品含
水分多少,着火油罐是否有水垫层等情况,以此判断是否有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
为防止火势蔓延和发生沸溢或喷溅,应有效冷却着火油罐和邻近罐,在未集中灭火力量之前,不要向罐内喷射泡沫。
冷却时不要把水射入罐内,如条件许可,可用输入冷油搅拌的方法使热油层温度降低,以破坏罐内的高温层,还可以适时将罐内积水放掉。
3.正确地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是扑救油罐火灾的关键问题扑救原油、重质油等油罐火灾时,有条件的,可起动氟蛋白泡沫液下喷射灭火方法。
从目前看,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是战胜沸溢或喷溅的有效办法。
而且方法简单,比较可靠。
如果没有液下喷射泡沫系统或固定泡沫系统被破坏,可用现有的消防车泡沫炮技术装备,直接向罐内喷射泡沫,但要注意到油面温度较高,对泡沫破坏性大些,灭火的时间要长,所以要备足够的泡沫量和用水量。
扑救油池和地面的这类油品火灾,用喷雾水流和开花水流也是可以扑灭的,但方法要得当,保证射流分布要均,同时要有几股喷雾和开花水流从一个方向向前扇形推进。
4.抓住有利战机,迅速集中力量灭火
对于扑救沸喷性油品火灾来说,有两个时机。
一是油罐燃烧的初期阶段(约在30分钟以内),这时液体还未形成高温层,即热向液体下部传递不深,温度不高,虽然火势较猛,但一般不会发生沸溢,更不可能发生喷溅。
因此,在灭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快组织力量扑灭火灾。
如失去这个战机,以后就难以避免发生沸溢。
所以,要有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次多集中灭火力量的战术指导思想,以便不失时机地扑灭火灾。
再一个时机是在油罐燃烧时间长的时候,特别是原油由于表面轻质油大量烧掉,重质成分相对增多,形成焦质层阻碍下层轻质油的挥发,由于油蒸气少,燃烧强度处于减弱阶段,这时对于投入灭火剂来说是个好机会,会实现较好的灭火效果。
当然,在扑救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沸溢或喷溅,应予注意。
5.全面分析,正确部署,留有余地,以应突变
沸喷性油品罐燃烧时间越长,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就越大。
火场指挥员要根据火场的地形、地势、建筑物分布、水源、风向等具体情况,充分估计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
把进攻力量部署在
有利于扑救的安全地点。
一般原则是车辆应停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距油罐要有不小于30米的距离,尽量占据上风方位,做到能进能退。
同时,还应考虑发生拂溢或喷溅之后的力量部署问题,要留有一定的备用力量,以期发生沸溢或喷溅时掩护主攻力量安全撤离,组织群众堵截和扑灭流散的油火,为组织再次灭火创造条件。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