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转子绕法基本知识
电动工具转子绕法基本知识 共30页

3)复叠 4)复波 5)混合
11
这些绕组的主要区别在于:从电刷端看进去,电枢绕组形成了不同数 目的并联支路数
生产实践中大多数采用单叠或单波绕组 在小型换向器式电机上几乎都是采用单叠绕组
中被不断地磨损和加厚
8
1.8 转子电阻
转子电路由24个小线圈串联而成; 一个线圈头、另一个线圈尾、
换向片三者相联结; 换向器的铜片与铜片之间以云母片绝缘,
但之间却是被1个线圈所短接; 片间电阻:1个线圈与23个线圈并联电阻; 对角电阻:12个线圈与12个线圈并联电阻; Rb=R180*4*(K-1)/K2
14
2.5 寻找起钩?
图纸的起钩究竟在转子的什么位置?
若以第一组所绕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即绕线的第一个挂钩;
若以转子最后一槽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对应于倒数第三钩。 若以转子下一个虚拟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对应于转子尾钩。
结论:任意一槽的线圈都有一个起始钩,12槽就有12个起始钩。
图纸上的起始钩
按应用领域分: 驱动电机 控制电机
2
1.2 常见电机
异步电机 结动机
(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设备上,如机床、矿山机械、中央空调等)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广泛地应用家用电器上,风扇、冰箱、油 烟机等)
同步电机 转速与频率之间有严格的关系 n=60f /p,故谓这同步。 (主要用于发电机,现代工农业生产所需电能几乎都是有同步发电
串激电机技术讲座
1
第一节 电机常识
1.1 电机分类
电 机: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一种器械
跑步机直流电机转子绕线方法

跑步机直流电机转子绕线方法
跑步机直流电机转子绕线方法是将电机转子上的线圈绕绕而成,以实现电机运转的关键步骤。
转子绕线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进行转子绕线前,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包括电机转子、绕线线圈、绝缘胶带、绝缘漆、焊锡、焊台等。
第一步,将绕线线圈固定在电机转子上的绕线凹槽中。
将线圈的一端连接到电机转子上的一个引线,并用绝缘胶带固定。
确保线圈牢固地固定在转子上。
第二步,开始绕线。
将线圈的一端固定在绕线凹槽的起始位置,并沿着绕线凹槽的方向依次绕圈。
可以使用绝缘胶带或绝缘漆在绕线过程中将线圈固定在绕线凹槽上,确保线圈不松动。
第三步,完成绕线后,将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机转子上的其他引线,使用焊锡进行焊接。
确保焊接牢固可靠,并使用绝缘胶带或绝缘漆保护焊接处。
第四步,检查绕线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检查线圈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绕线凹槽上,以及焊接处是否牢固可靠。
进行绝缘处理。
使用绝缘胶带或绝缘漆对整个绕线部分进行绝缘处理,以保护线圈和焊接处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上就是跑步机直流电机转子绕线方法的一种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具体的电机和绕线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电动工具绕组的嵌绕形式

电动⼯具绕组的嵌绕形式电动⼯具串励电动机转⼦绕组是单叠式绕组,⼀般采⽤⼿绕嵌线,按绕组的嵌线次序,绕组的嵌绕形式有叠绕法、V形对绕法、平⾏对绕法、⼗字形对绕法四种。
叠绕法其缠绕特点是以槽排列顺序为嵌绕顺序,从1号槽开始按元件节距缠绕第⼀个元件线圈,在顺槽号从第⼆号槽按元件节距缠绕第⼆个元件线圈,直到嵌满所有转⼦绕组,这样绕法的后绕线匝是叠在先绕线匝上的(可从端部看出),称为叠绕法。
优点:绕线简单,不易出错,奇数槽或偶数槽均能采⽤,适应性⼴。
缺点:后绕的元件线匝要⽐先绕的长,是绕组运⾏时的两⽀路电流不平衡,使换向困难,难保证机械平衡。
应⽤:多应⽤于功率较⼩的电动机中。
对绕法缠绕特点是依次连绕,从1号槽开始按元件节距缠绕第⼀个元件线圈,第⼀个元件线圈匝数绕满后,第⼆个元件线圈则以该退出槽为开始槽顺槽序嵌绕,依次连绕满整个转⼦绕组。
第⼀个元件线圈与第⼆个元件线圈在端部成“V”形相对,故称为V形对绕法。
优点:所缠绕的元件匝长基本相同,电⽓性能和机械平衡性都⽐叠绕法要好。
缺点:嵌线⽐叠绕法要⿇烦。
应⽤:只适⽤于奇数槽的转⼦,⼀般应⽤于奇数槽的功率较⼤的电动机中。
平⾏对绕法当转⼦总成铁⼼为偶数槽时,嵌绕完第⼀个元件后,在对⾯的对称位置嵌绕第⼆个元件,第⼀组结束;再在2号槽开始绕第2⾜的第⼀个元件,然后再对⾯的对称位置嵌绕第⼀个元件,第2组结束。
在此原则下,⼀直将整个转⼦绕完,但必须保证节距正确。
优点:平⾏对绕法⽐V形对绕法有较好的机械平衡性。
缺点:但嵌绕次序必须分组进⾏。
应⽤:⼀般⽤在功率较⼤的偶数槽转⼦。
⼗字平⾏对绕法当转⼦铁⼼的槽数除以8为整数时,可采⽤更为对称平衡的对绕⽅法,除每组要求对称外,另⼀组还必须成⼗字对称,称为⼗字平⾏对绕法,该⽤法在电动⼯具串励电动机⽤转⼦中很少应⽤,不详细介绍。
【⼩经验】对于奇数槽转⼦,在⼿⼯嵌线时,为保证电⽓性能和机械平衡性,⼀般采⽤V形对绕法来代替叠绕法。
转⼦绕组的嵌绕形式及其相关关系转⼦绕组的嵌绕形式主要与铁⼼槽数有关。
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

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
角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家庭和工业中广泛使用,它能够对各
种材料进行研磨和打磨,并且拥有高效、灵活、易操作等优势。
而其
中的转子是角磨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制造质量和性能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整个角磨机的使用效果。
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角磨机转
子的绕制技巧。
1、材料准备
转子的绕制材料一般为铜线,其粗细需要根据角磨机的功率、转速和
转子大小来确定。
一般来说,转速越高、半径越小,则铜线的粗细应
该越细,否则容易烧毁电机。
另外,还需要准备磁铁、绕线工具等。
2、绕制步骤
(1) 绕制定子——先用铁芯制作出一个定子,将铜线按照图案进行穿绕,形成一个骨架;
(2) 绕制转子——以定子为参照物,利用工具将铜线绕在定子上,同时
在转子上固定好磁铁,完成转子的绕制;
(3) 安装调试——将绕好的转子安装到电机中,进行试转和调试,确保
电机正常工作,其中包括电机的高低压测试、匀速性测试、噪声测试等。
3、注意事项
(1) 绕制过程中应注意绕线的密度、方向和间隙,特别是在磁铁安装时要注意对准,否则容易造成电机失衡或者烧毁。
(2) 绕制转子的铜线粗细应该适当,以避免电机负荷不够或者轻载时过分造成能源损失。
(3)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进行测试,特别是在匀速性测试和噪音测试中要重视。
角磨机转子的绕制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来确定,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制造出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电机,为角磨机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电锤转子绕线方法

电锤转子绕线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机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而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转子,它是电机中承担转动任务的部件,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而电锤转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转子类型,其绕线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锤转子绕线方法。
一、电锤转子的概念和结构电锤转子是电机中常见的转子类型之一,一般用于小功率电机。
其结构主要由转子铁芯、绕组和端环组成。
转子铁芯是电机中承担转动任务的部件,绕组则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载体,端环则是将绕组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一种固定装置。
电锤转子相对于其他转子类型,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功率电机中。
二、电锤转子绕线方法电锤转子的绕线方法主要有单层绕和双层绕两种。
其中单层绕是指绕线只在转子铁芯上一侧进行,而双层绕则是指绕线在转子铁芯两侧分别进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绕线方法。
1. 单层绕单层绕是电锤转子中常见的绕线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绕线只在转子铁芯一侧进行。
其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要求确定绕组匝数和线径,制作绕组。
(2)将绕组固定在转子铁芯上,注意绕组匝数要均匀,不能出现交叉或缺口现象。
(3)将绕组两端引出,通过端环与定子绕组相连接。
单层绕的优点是绕线简单,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其缺点是转子铁芯只有一侧绕线,导致绕组的空间利用率低,电机效率不高。
2. 双层绕双层绕是电锤转子中另一种常见的绕线方法,其特点是绕线在转子铁芯两侧分别进行。
其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要求确定绕组匝数和线径,制作绕组。
(2)将绕组分别固定在转子铁芯的两侧,注意绕组匝数要均匀,不能出现交叉或缺口现象。
(3)将绕组两端引出,通过端环与定子绕组相连接。
双层绕的优点是绕组空间利用率高,电机效率高,但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三、电锤转子绕线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锤转子绕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绕组匝数要均匀,不能出现交叉或缺口现象,以保证电机的性能。
电动工具转子绕法基本知识.ppt

每一槽的起始钩
15
寻找尾钩?
任意一槽的线圈都有一个尾钩,12槽就有12个尾钩。
(图纸上的起始钩
每一槽的起始钩)
图纸上的尾钩
每一槽的尾钩
U=1,顺着叠绕方向,每二钩 U=2,顺着叠绕方向,第三钩
16
2.6 怎么观察偏钩?-图纸
寻找图纸上的尾钩(第23钩) 以线圈所在的槽与尾钩来比较,一般以靠近尾钩的槽。
2.2 单叠绕组
Y1: 第一节距,即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跨距
Y2: 第二节距,即前一个线圈的次边到后一线圈的首边之间的跨距
Y: 合成节距,两上相邻线圈的首边之间的跨距
YK:每一个线圈首端与尾端所联结的两个换向片之间的跨距
1 23456
1 23456
Y1+Y2=Y=YK= 1
Y1+Y2=Y=YK= -1
12
2.3 单波绕组
K1 2 3 4 5 6 Y1+Y2=Y=YK=(k-1)/P
K1 2 3 4 5 6 Y1+Y2=Y=YK=(k+1)/P
13
2.4 生产中实用的绕线图
钩 对 槽
Z=12
槽数
U=2
虚槽数
起 K=Z*U=24 换向片数 始 钩
换向器
ABC
A BC
铁芯
①左飞叉:红线 右飞叉:绿线 ②红线头与绿线尾绕在同一钩子上 ③这组红色圈与换向器连接关系(偏移) ,适用于任意槽内的一组线圈。
常规 A+B=K-1=11
XMJ 更简单
22
例1
A B
B=9钩
A=17钩
A B
移位设置 17 , 9 , 16 , 8 , 17 (15°C)16 , 10 , 15 , 9 , 16
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其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件之一。
转子的绕制方法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转子的绕制方法,包括传统的绕制方法和新型的绕制技术。
通过比较不同的绕制方法,可以找到最适合特定应用的转子绕制技术,从而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1 概述部分的内容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方法的概述,包括其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将详细描述两种不同的转子绕制方法,分别阐述其工艺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最后,通过结论部分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直流电机转子绕制的方法,为读者提供关于转子绕制的详细指导。
通过介绍不同的绕制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直流电机转子绕制的原理和步骤,以及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法。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转子绕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直流电机转子绕制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终,本文旨在促进直流电机领域的发展,推动转子绕制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正文2.1 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方法概述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是直流电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流电机的性能和效率都直接受到转子绕制质量的影响。
直流电机转子绕制方法主要包括手工绕制和机器绕制两种方式。
手工绕制是指操作工人使用手工的方式将绕组线一圈一圈地缠绕在转子铁芯上,这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定制化需求。
但是手工绕制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绕组松紧不均匀、接触不良等质量问题。
机器绕制是应用数控设备或自动化装备进行转子绕制,通过设定程序进行自动化操作,保证了绕制的精度和一致性。
机器绕制具有高效、高质、高稳定性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生产。
但是机器绕制设备投资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

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角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木工加工、石材加工等领域。
在使用角磨机进行加工时,转子绕制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
我们需要了解角磨机的转子结构。
角磨机的转子由转子铁芯、绕组和集电环组成。
其中,绕组是转子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转子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因此,在进行转子绕制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绕组的匝数和线径要合理。
绕组的匝数和线径是决定转子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匝数过多会导致转子电阻过大,影响转子的启动和运行;线径过细会导致绕组容易烧毁,线径过粗会导致绕组难以绕制。
因此,在进行绕制时,需要根据转子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匝数和线径。
2. 绕组的绕制方式要正确。
绕组的绕制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手工绕制和机器绕制。
手工绕制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进行,绕制速度慢,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机器绕制速度快,但需要根据转子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否则容易出现绕组不均匀的情况。
3. 绕组的绕制材料要优质。
绕组的绕制材料包括绕线和绕带两种。
绕线是绕组的主要材料,需要选择质量好、导电性能好的铜线;绕带是绕组的辅助材料,需要选择质量好、耐高温、耐磨损的材料。
4. 绕组的绕制过程要注意安全。
绕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电击、烧伤等事故。
在绕制时,需要戴好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同时要注意绕线的绝缘性能,避免绕线接触到金属部件。
角磨机转子绕制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在绕制过程中认真把握,确保绕组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角磨机的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26 B+C=25 C+D=24
A+B=24 B+C=25 C+D=26
Z=12 K=12
常规
1 次移位挂勾 A 1 次移位绕线 B 2 次移位挂勾 A 2 次移位绕线 B 3 次移位挂勾 A
A+B=K+1=13
XMJ绕线机起钩位:B
左叠绕
常规
留底
A+B=22 B+C=23 C+D=24
A+B=24 B+C=23 C+D=22
6
1.6串激电动机的机械性有什么特点?
机械特性即负载与转速的关系改变转子线绕线方式 串激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较软,即随着机械负载的增加,转速迅速下降
7
1.7换向火花形成原因
机械性火花: 1)转子平衡不好或装配不好,造成转子振动 2)换向器偏心、圆度差、光洁度不好 3)弹簧压力不合适 4)碳刷与换向器接触不好 5)碳刷与刷盒配合不好 6)碳刷材料不合适 电磁性火花: 1) 换向火花(换向线圈的电流突变,电磁能释放) 2) 电位差火花(换向器片间电压过高) 化学火花: 1) 换向器表面氧化层(主要是氧化亚铜和碳素薄膜),这层氧化层在运转
此槽对此钩,彼槽对彼钩
结论:比槽、比尾钩
19
2.7 判定依据?
槽、钩数,槽、钩对齐情况 (左、右)偏几钩 叠绕方向(右叠绕、左叠绕) 尾线有无绕过180°挂钩 留底与否
20
2.8 绕线机参数计算
★三门巨力绕线机
1次移位挂钩 上一个虚拟线圈中心线到起钩所跨过的换向片数:A 1次移位绕线 起钩到线圈中心线所跨过的换向片数:B (根据下表,A,B值只要算出一个即可)
2.2 单叠绕组
Y1: 第一节距,即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跨距
Y2: 第二节距,即前一个线圈的次边到后一线圈的首边之间的跨距
Y: 合成节距,两上相邻线圈的首边之间的跨距
YK:每一个线圈首端与尾端所联结的两个换向片之间的跨距
1 23456
1 23456
Y1+Y2=Y=YK= 1
Y1+Y2=Y=YK= -1
4
1.4 串激电机等值电路
定子线圈与转子线圈在电路上是串联 换向器的换流作用,不论工作在交流电的正半波、负半波或是恒定直
流电,其电磁转矩方向是一致的。 这正是串激电动机可以交流、直流两用的原因 If = 2*Ia
5
1.5 如何改变一台串激电机的转向?
改变定子线圈接线方式,碳刷线与电源线对调 一对碳刷线对调 改变转子线绕线方式 对调电源线进线无效果
串激电机技术讲座
1
第一节 电机常识
1.1 电机分类
电 机: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一种器械
按能源转换方式分: 电动机: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电能
按电源分: 直流电机:电流大小恒定 交流电机:电流按一定频率(50Hz/60Hz)交变
按功率大小分: 大型电机: 中小型电机: 微电机:中心高小于90mm或1500r/min时的折算功率小于1.1KW.
A=16.5钩
C B A
移位设置 16.5 , 7.5 , 15.5 , 6.5 , 16.5
25
例4
A=7钩
B=17钩
A BC D
A B CD
移位设置 7 , 17 , 8 , 18 , 7
26
例5
A=3.5钩
B=16.5钩
A B CD A BC D
移位设置 3.5, 16.5, 4.5, 17.5, 3.5
9
1.9 串激电机结构
机械结构:定子、转子、轴承、前后支架、碳刷…… 材料:
导电材料:漆包线、换向器、碳刷、引接线…… 导磁材料:硅钢片、钢外壳…… 绝缘材料:绝缘纸、槽楔片、绝缘漆、套管、端板…… 支撑材料:轴、轴承、前后支架……
10
第二节 绕组基本原理
2.1 换向器式电机绕组分类
1)单叠: 同一极下的线圈串联成一条支路 电枢支路数 = 电机的极数, 每一个线圈的的头和尾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换向片上
按应用领域分: 驱动电机 控制电机
2
1.2 常见电机
异步电机 结构简单可靠、用途最为广泛,调速性能差。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设备上,如机床、矿山机械、中央空调等)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广泛地应用家用电器上,风扇、冰箱、油 烟机等)
同步电机 转速与频率之间有严格的关系 n=60f /p,故谓这同步。 (主要用于发电机,现代工农业生产所需电能几乎都是有同步发电
14
2.5 寻找起钩?
图纸的起钩究竟在转子的什么位置?
若以第一组所绕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即绕线的第一个挂钩;
若以转子最后一槽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对应于倒数第三钩。 若以转子下一个虚拟线圈为例,上图的起钩对应于转子尾钩。
结论:任意一槽的线圈都有一个起始钩,12槽就有12个起始钩。
图纸上的起始钩
机 发出的)
直流电机 良好的调速性能差,但有电刷的机械磨损 电磁式直流电动机(功率较大,用于轧钢机械、纺织机械等)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功率较小,用于汽车、小家电)
串激电机 启动力矩大,转速与电源频率无关 (电力机车、电动工具、小家电)
3
1.3 串激电动机
Series Motor / Universal Motor
每一槽的起始钩
15
寻找尾钩?
任意一槽的线圈都有一个尾钩,12槽就有12个尾钩。
(图纸上的起始钩
每一槽的起始钩)
图纸上的尾钩
每一槽的尾钩
U=1,顺着叠绕方向,每二钩 U=2,顺着叠绕方向,第三钩
16
2.6 怎么观察偏钩?-图纸
寻找图纸上的尾钩(第23钩) 以线圈所在的槽与尾钩来比较,一般以靠近尾钩的槽。
2)单波: 所有N极下的线圈串联成一条支路,S极下的线圈串联成另一条支路, 电枢支路数 = 2 线圈的头和尾相隔一些换向片 (2极电机所连接的换向片是相邻的)
3)复叠 4)复波 5)混合
11
这些绕组的主要区别在于:从电刷端看进去,电枢绕组形成了不同数 目的并联支路数
生产实践中大多数采用单叠或单波绕组 在小型换向器式电机上几乎都是采用单叠绕组
串激电动机特点 1)可交流、直流两用; 2)转速高,一般8000~35000转/分; 3)调速方便(调压调速),且转速与电源频率无关; 4)启动转矩大,4~6倍额定转矩; 5)机械特牲较软,过载能力强; 6)体积小,用料省; 7)不足:碳刷和换向器有磨损、换向火花、电磁干扰等 主要用途 1)电动工具(电钻、角磨、电锯、砂光机、电刨) 2)园林工具(割草机、修枝剪、电链锯) 3)医疗器械(牙床机) 4)家用电器(吸尘器、电吹风、榨汁机、滚筒洗衣机)
12
2.3 单波绕组
K1 2 3 4 5 6 Y1+Y2=Y=YK=(k-1)/P
K1 2 3 4 5 6 Y1+Y2=Y=YK=(k+1)/P
13
2.4 生产中实用的绕线图
钩 对 槽
Z=12
槽数
U=2
虚槽数
起 K=Z*U=24 换向片数 始 钩
换向器
ABC
A BC
铁芯
①左飞叉:红线 右飞叉:绿线 ②红线头与绿线尾绕在同一钩子上 ③这组红色圈与换向器连接关系(偏移) ,适用于任意槽内的一组线圈。
27
例6
A=5钩
B=10钩
AB
AB
移位设置 5 , 10 , 5 , 10 , 5
28
2.9 几个问题的补充
转子线圈的叠绕方向、尾线是否绕过180°挂钩,影响电机工作转向, 但并不能决定电机工作转向。
1) 12槽24钩,Φ0.50*10T,每槽有多少根漆包线? 2)为什么转子只有10、12、14槽,而没有11、13槽? 3) 12槽24钩的转子,如果左飞叉红线绕,右飞叉用绿线绕,最后12槽的红
中被不断地磨损和加厚
8
1.8 转子电阻
转子电路由24个小线圈串联而成; 一个线圈头、另一个线圈尾、
换向片三者相联结; 换向器的铜片与铜片之间以云母片绝缘,
但之间却是被1个线圈所短接; 片间电阻:1个线圈与23个线圈并联电阻; 对角电阻:12个线圈与12个线圈并联电阻; Rb=R180*4*(K-1)/K2
绿线分布情况?
答案: 1)40根/槽; 2)奇数槽不对称,双飞叉无法绕制。手工或单飞叉可以绕奇数槽; 3)☆常规绕线:10槽颜色各半,1槽全红,1槽全绿
☆留底绕线:8槽颜色各半,2槽1/4红—3/4绿,另2槽3/4红—1/4绿
29
★XMJ绕线机
● 起钩数:起钩到线圈中心线所跨过的换向片数:B
换向器端朝上, 向右数钩
以下列表及实例基于两种前提 1)飞叉顺时针绕线(从转子外表观察) 2)转子顺时针移位(从出轴端观察)
21
AB速算表(三门巨力绕线机)
Z=12 K=24
右叠绕
常规 留底
1 次移位挂勾 A 1 次移位绕线 B 2 次移位挂勾 C 2 次移位绕线 D 3 次移位挂勾 A
常规 A+B=K-1=11
XMJ 更简单
22
例1
A B
B=9钩
A=17钩
A B
移位设置 17 , 9 , 16 , 8 , 17 (15°C)16 , 10 , 15 , 9 , 16
23
例2
A=8钩
B=18钩 18 , 7 , 17 , 8
24
例3
C B A
B=7.5钩
右偏3钩
A BC
A BC
常规绕线:本槽比每三钩(1槽2钩) 顺叠绕方向的第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