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句子总复习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句子部分总复习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句子部分总复习【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3、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4、扩句和缩句练习。
5、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6、排列句子。
7、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干什么(什么、哪里)、(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我认真地学习知识。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小学语文总复习缩句、扩句

二看,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如何恰当 地搭配词语。
四查,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 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 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
扩句的步骤
小河流淌着。 (至少扩2处)
小女孩望着天空。(至少扩3处)
公园里飘来香气 。(至少扩3处)
春风吹遍大地。(至少扩2处)
01.
02.
03.
缩写为:小演员差点儿摔倒。
缩句:
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缩写为: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缩句练习:
10.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缩写为: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11.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 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 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 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小鸟唱歌。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扩句练习:
扩句: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1.我望着天空。
01
扩句:去年夏天,我在 海南看过大海。
2.我看过大海。
02
扩句: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 工程师。
去“枝”留“干”法。 借助“的、地、得”。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 缩句:
01
“谁怎么样?”“谁是什么?”。
三、“自我提问”法:“谁干什么?”
02
和语言的词语。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 子说的一句话。
01
缩句:
02
新开发的奶制品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缩写:奶制品受到欢迎。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句子专项练习题三篇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紧张的六年学习中,我们⼀直期待着丰收,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准备了《⼩学六年级语⽂毕业复习句⼦专项练习题三篇》,快来练习⼀下吧!篇⼀ (⼀)发挥想象,补充句⼦。
(4分) ①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来了。
她提着神奇的⼩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坡,撒向⽥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是⼀座⾦字塔,C是未满的⽉⽛⼉,D是⼀把竖琴,Z是__________,F是 _____________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4分) 只有……才…… 不但……⽽且…… 不管……都…… 虽然……但是…… 李悦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 )学习勤奋,( )体育优秀。
( )有多忙,他( )坚持晨跑,( )他的⾝体⼀直很棒,( )他经常说:“( )做⼀个全⾯发展的学⽣,将来( )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 (三)指出下列各句⽤了哪⼀种修辞⼿法。
(3分) 1、⼀阵春风过后,⼩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 ) 2、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 3、漓江的⽔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让你可以看见江底的沙⽯;漓江的⽔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块⽆瑕的翡翠。
( )篇⼆ ⼀、选关联词填空:4分 因为……所以…… 不但……⽽且……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A.⼤明( )刻苦学习,( )热爱劳动。
B.⼤明( )刻苦学习,( )成绩很好。
C.⼤明( )刻苦学习,( )不注意锻炼⾝体。
D.⼤明( )刻苦学习,( )能提⾼成绩。
⼆、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
6分 1.⾛进拉萨古城,我们就看到极富特⾊的藏民居和藏戏唱腔。
2.“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3.早晨,当阳光照耀在校园时,教室⾥传出了琅琅的⼀阵阵读书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四:句子

举例
蜻蜓飞得 那么快, 哪里追得 上?
蜻蜓飞得 那么快, 追不上。
专题四 句子
互换句型
互换方法
举例
把肯定句中“必须”“肯 为了不滑下
(1)肯定句→
定”“一定”之类表示肯 定的词,改为“不得不
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不能不”“没有……
她亲近的。
专题四 句子
【解析】本题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原句是反问 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愿意和她亲近 ”。而B项是一般疑问句,对于“我们愿意和她亲 近”表示存疑,所以此项与原意不符。
专题四 句子
2.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老班长严厉地对小梁说:“你的任务是坚持 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改为转述句) (2) 我必须要把表里的生物弄清楚。(改为双重 否定句)
专题四 句子
互换句型
互换方法
举例
4.直述句 与转述句
①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
第三人称“他”或“她”。
诸葛亮说,
(→1)转直述述句句② 为 ③ ④当 冒 直具直 号 述体述 和 内人内 引 容称容 号 中。涉 要 如及 改 果其 为 有他 逗 “人 号 这称。”时,改则为改转他军天甘愿令造受意状不惩立好罚,三下。,
专题四 句子
(4) 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 ①老师宣布了消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消息?) 一上课老师就宣布了一个让大家兴奋不已的消息。 ②湖面倒映着山色。(什么样的湖面?怎样的山色?) 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迷蒙的山色。
专题四 句子
考点四 关联句
关联词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关联的 句子组合成一个句子,使前后意义联系更密切,层 次更清楚,表达更富有逻辑性。常用的关联词有 以下几类: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句子练习:缩句练习题

缩句练习1、凡卡带着甜蜜的希望熟睡了。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笑容满面的王老师捧着书本走进整洁的教室。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2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2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24、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25、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26、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27、他恼火地盯著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28、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29、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30、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3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3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3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34、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35、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36、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音字词句逐项复习

⑷笔画就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汉字最 基本的笔画有八种: 点(、),横(— ) ,竖(|) ,撇(/) ,捺(\) , 提( /) ,钩 (」),折(∟)。
⑸笔画就是书写汉字时,各种笔画先写谁后 写谁。汉字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 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 里头后中间,先中间后两边。
kù ’ài xuěr qīng sōng chǔ lǐ shìhū shēng xù C.酷爱 雪儿 青 松 D. 处理 似乎 牲畜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幼仔(zǐ zzǎǎi)i 藐视(mmiǎiǎoomì) 似乎(ssìì shì) 大厦(shà xià) 歼灭(jiān qiān)匣子(jiá xiá)
"着"表示正在运行的动作。例:我看着电视。 "了"表示刚刚进行完的动作。例:我看了电 视。 "过"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曾经进行过的动作。 例:我看过电视。
句子
⑴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 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一个完整的句子, 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前面一部分说明“谁”或“什么” (主 语部分) ,后面 一部分说明“做什 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谓语部 分) 。
但是作为语气词的啊,用在句末时,受前 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影响,会发 生音变现象。如:多好啊( wa) 真行 啊(nga)多难啊(na)快来啊(ya)
一、下面四组中,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 A ) A、 R、T、S、V、W B、 A、B、D、F、E C、 G、H、I、J、K、 D、 N 、M、O、Q、P、
变调
在普通话里,“一、不、啊”的变调比 较特殊需要掌握。
“一、不”的变调
• “一、不”在四声前都变为二声。 • “一、不”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 • “一”单独用或在词尾读一声。 • “一、不”在叠词中间读轻声。如“看一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

小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词积累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麻)。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风桥夜泊》(张继)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咏柳》(贺知章)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早春》(韩愈)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江雪》(柳宗元)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梅花》(王安石)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清明》(杜牧)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山行》(杜牧)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小学毕业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复习

小学毕业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复习一、改正下面句子中指代不明之处。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二、改正下面句子中搭配不当之处。
5.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6.“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7.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8.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归类不当的地方并改正。
9.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10.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11.老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12.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四、修改病句。
13.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自习复习功课。
14.我断定他今天可能生病了。
15.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6.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7.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毛病。
18.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文艺》等报纸。
19.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20.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21.她正在洗完衣服,就该上学去了。
22.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2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很坏的风气。
24.同学们选他当三好生是对自己的信任。
25.小红写信给妈妈,想请她给她买一套新衣服。
26.昨天晚上,中国队和韩国队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27.他记录了并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28.我写字认真了,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
29.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30.爸爸经常反复地告诉我,上课要注意听讲。
31.寒冷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哆嗦。
32.妈妈拿的一个西瓜走进了屋。
33.我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34.妈妈经常奖励我要好好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毕业句子总复习一、句子的构成和基本形式句子是由词或者短语构成的。
它能明白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认真学习。
他‖是十佳少先队员。
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谁)(做什么)(谁)(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按照句子的用途、语气,可分为、、和四种基本形式。
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是陈述句。
它的语调一般是平稳的,句末有句号。
如:“我是三年级学生。
”疑问句用来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者不做什么事的句子是祈使句。
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感叹号。
如:“快把书递给我。
”“禁止随地吐痰!”感叹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句尾用问号。
如:“你吃过饭了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祈使句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
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是多么高兴啊!”“长城是多么雄伟啊!”二、句子的变化1、“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改一般陈述一件事情,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弄脏了衣服。
”“他把衣服弄脏了。
”“他的衣服被弄脏了”这三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2、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扩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3、缩句缩句与扩句恰好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保留其主干。
缩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就知道这句子是写小麻雀的。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我们班光荣地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称号。
”一句,经缩句成为“我们班被评为称号。
”这就容易发现句子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
4、反问句与陈述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
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
3、语气的变化。
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
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
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
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5、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是直接引语。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
要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
要将直接引用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6、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
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
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
”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
”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7、陈述句与感叹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叹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三、修辞手法,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⑴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⑶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⑷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⑸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
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⑴成份残缺。
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
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搭配不当。
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
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前后矛盾。
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
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重复罗嗦。
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
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词序不对。
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⑺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默读下面的一段话,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原处改。
小学的生活真是愉快。
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举出许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把我们引进知识的海洋。
我们不但学习得愉快,而且课外活动也搞得各色各样。
春天我们代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野餐;夏天,我们在碧波荡漾的湖中游泳;秋天,老师带我们到公园里尝菊;冬天,学校开展向征性长跑。
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报答老师对我们的辛劳培养。
五、小学语文关联词语的句子分为8种类型:一、并列关系。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1既……又……2不是……而是……。
3一边……一边……4那么……那么……5有时……有时……6一会儿……一会儿……二、递进关系。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7不但……而且……8不仅……还……9不但不……反而…10连……也……11………甚至……三、选择关系。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12不是……就是……13或者……或者……14宁可……也不……15是……还是……16与其……不如……17要么……要么……四转折关系。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18虽然……但是……19尽管……可是……20然而……21…却……渔五、假设关系。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22如果……就……“23假如……就……24要是……那么……25尽管……也……26即使……也……27哪怕……也……六因果关系。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8因为……所以……29由于……因此……30既然……就……31……因而……32之所以……是因为……七条件关系。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33只要……就……34只有……才……35除非……才……36无论……都……37不管……也……八、承接关系。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38一……就……39首先……然后……六、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
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名称符号说明举例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
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