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P营销理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探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

合集下载

营销作业4P分析

营销作业4P分析

比亚迪汽车F6的4P分析一、产品策略(Product)1、F6DM讲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动力源相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是提高了动力而后操纵性能,实现了即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动力混合系统2、DM双模电动汽车的安全设置:CAN-BUS总线技术——技高一筹,比亚迪F6全系车型均应用了CAN-BUS总线技术。

CAN-BUS总线技术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的简称,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和纠错能力,最早被运用于军事电子系统的通讯上。

七技术在汽车的应用减少了车体内线束河控制器的借口数量,避免了线束间的干涉、磨损等隐患,降低电气系统的故障发生率。

汽车的防盗性、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

CAN-BUS 总线技术一般使用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高档轿车上,二像比亚迪F6这样十万元的轿车上配备此技术并不常见。

3、多功能疾控是方向盘——运筹帷幄,多功能集控式方向盘一般有温度调节、控制层内音响系统或者巡航控制等开关设计。

F6在形式过程中驾驶员双手不用离开方向盘究可以操作所有控制键控制车内的很多功能。

不仅操作便捷,更可是驾驶员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前方的路况,大大提高了行车时的安全系数。

多功能方向盘将是汽车方向盘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目前如别克君越、十田皇冠、比亚迪F6、等中高档轿车上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

4、ABS+EBD——悬崖勒马,F6配备的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博世BOSCH8.0般ABS系统的车型有新奥迪逐渐普及、但是由于版本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别,目前采用博世BOSCH8.0版本更为有名,装备范围更大更高端。

5、安全气囊+侧气囊——有备无患,比亚迪F6主力车型均配备了双安全气囊,2.4L旗舰型更配备高级别的侧安全气囊。

当汽车高速度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碰撞后的反应时间是衡量气囊性能的关键指标,F6气囊能够在碰撞后10ms(千分一秒)内即可作出判断发出点火信号,碰撞后40ms内气囊即可全部展开。

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绝对精品】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行业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世界主要汽车跨国企业集团纷纷全面进入中国,国内原有的以三大汽车集团为首的汽车企业不断增资扩产。

与此同时,民营资本也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行业蓬勃发展。

比亚迪公司就是民营企业中的一员。

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成熟,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一个企业需要健康持续的发展,一个好的销售策略能把其企业产品带给消费者,来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比亚迪汽车公司业务正面临迅速增长的阶段,营销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比亚迪汽车公司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SWOT方法分析,同时对其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其中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探讨解决,提出建议;同时希望能够对其他汽车民族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有利于我国民族汽车企业做强做大。

【关键词】:比亚迪汽车 SWOT分析营销策略建议Abstract21st century,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nd accession to WTO, full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there has been explosive growth. The world's major automotive multinational conglomerates have full access to the original three Automotive Group, led by auto companies continue to replenishment of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 private capital did not hesitate to put into this industry, the industry is booming. BYD is a private enterprise. With the maturity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an enterprise needs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good sales strategy can its enterprise products to consumers, to create the company's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D Auto Company's business is facing a rapid growth stage, th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ing strateg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business advantages of BYD Auto,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SWOT method of analysis, while its target market, market positioning, product strategy, pricing strategy, distribution channel strategy,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adequacies of one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be to explore solution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lso hope to be able to reference the other car national car company's marketing strategy; more conducive to China's national car company is bigger and stronger.Keywords:BYD Auto SWOT analysis Marketing strategy recommendations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一、比亚迪汽车简介 (4)二.汽车行业分析 (4)三、比亚迪营销策略 (5)(一)swot分析 (5)(二)市场细分 (6)(三)目标市场 (6)(四)市场定位 (7)(五)产品策略 (7)(六)渠道策略 (7)(七)促销策略 (8)四、比亚迪当前市场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 (9)(一)渠道问题 (9)(二)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 (9)(三)产品生命周期短 (10)(四)产品策略不合理 (10)五、比亚迪汽车问题对策研究 (10)(一)合理调整营销渠道和加强管理 (12)(二)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12)(三)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12)(四)调整产品结构 (12)(五)加强营销策略的组合 (12)六、今后发展建议 (12)注释 (13)参考文献 (13)后记 (14)一、比亚迪汽车简介比亚迪汽车是比亚迪股份的直属子公司,目前,比亚迪汽车的产业格局已经日渐完善。

比亚迪汽车策略营销创新分析

比亚迪汽车策略营销创新分析

比亚迪汽车策略营销创新分析摘要近两年来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世界汽车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日欧汽车行业严重下滑。

在08年底在中国政府实施的“减免小排量购置税”和“汽车下乡”等有利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下,使得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迅速成长,发展壮大。

但自主汽车品牌快速的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销不足,这显得与发展不对称。

如产品质量问题,广告单一等问题。

本篇论文从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在轿车市场的表现为范例,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P角度分析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策略的优劣。

通过08到09年我国轿车市场环境的分析得出比亚迪应该在营销策略上注重广告的立体化,品牌联盟,注重网络电子商务等,同时在设计策略上也要加大重视比例,在品牌战略上要时刻围绕核心价值展开。

[关键词] 汽车营销品牌营销 4PABSTRACTThe last two years the economic crisis made the world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America, Europe and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severe decline. At the end of 2008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tax relief for purchase of small displacement" and "car to the countryside" and other benefi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making China's own brands in the rapidly growing Chinese auto market, development and growth.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brands, while there different levels of marketing and development of asymmetry appears less than that. Such as product quality, advertising single and so on. This paper BYD from China's own brands in the performance car market, from product, price, channel, promotion, 4P point of view of China's own automobil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good or bad. By 08 to 09 cars in China reache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BYD marketing strategy should focus on three-dimensional advertising, brand alliance, focus on e-commerce, network, design strategies while also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attention in the brand strategy should always start around the core values.[Key Words] Automotive Marketing Brand Marketing 4P比亚迪汽车营销创新和思考一、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环境概述。

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浅析

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浅析

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行业是全球消费品市场中最具竞争性的行业之一,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厂商们需要不断调整自身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汽车市场的发展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厂商们需要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制定适合市场的营销策略。

研究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可以为汽车厂商提供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

通过对汽车营销中的产品、价格、推广、渠道等要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市场的竞争状况,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为汽车厂商提供参考和启示,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基于4P理论的汽车营销模式,通过对产品、价格、推广和渠道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揭示汽车行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行业在产品推广、定价策略、渠道选择等方面的运作模式,为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分析4P理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实践,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促进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

透过研究目的的阐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汽车营销模式中各环节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为汽车企业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4P理论简介4P理论是一种营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

它由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和加里·阿姆斯特朗(Gary Armstrong)提出,是市场营销学的经典理论之一。

4P理论指的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推广(Promotion)和渠道(Place)。

比亚迪·秦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比亚迪·秦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顾客 社会公众 供应商 竞争者
微观环境
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定位精准,每款车 型都有自己的目标顾客;后续资金缺乏,技术创新缺乏职业化管理。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整车集成技术先进的优势;发展垂直的供应链 体系,从模具加工延伸到内饰乃至漆料的自制,自成产业链体系。
“秦”面向目标顾客:受到过良好教育且有环境保护观念的知识分 子、白领阶层等年轻消费者,建立了或准备建立家庭且乐于接受新 生事物的人群,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汽车有刚性需求并重视节约 燃油消费的年轻一族。
表1 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分析
人口环境 经济环境 国家政策
宏观环境
中国是人口大国;国内汽车消费群体日益增多;节能减排意识日趋增强;即将成为 消费主力的90后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高。 经济增长,耐用品消费市场增长;油价既不稳定又持续上升;中低端汽车消费市场 将会继续升温。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鼓励自主品牌;《新能源 产业发展规划》 聚力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新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汽车地 方财政购置补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
AUTO TIME 169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
2.2.2 劣势(W) 自身技术还不足够完全达到传统燃油汽车 的完善程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有待 提高;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新能 源汽车标准化工作不完善;汽车品牌知名度及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还不够深入人心。 2.2.3 机会(O) 国家政策强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定位已深入人心, 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呈上升趋 势;石油资源紧缺,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等问题,势必引起汽车企业由市场营销观念 向社会营销观念的转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使用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2.4 威胁(T)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晚,消费者对新 能源汽车的认知度还不高,对新能源汽车的 技术还存在顾虑。美国、欧盟、日本在新能 源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知 名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因此品牌 产品竞争力较大。比亚迪 • 秦及其竞品车型 的产品分析如表 2 所示。

比亚迪的4P分析

比亚迪的4P分析

如果企业的成功只是归功于产品线上的规 划以及产品品质,那么经销网络直接关系 到企业的销售能力,这才是将企业的产品 迅速铺到市场、转化为销售的根本 。

比亚迪的销售网络已从2005的100多家 发展到了800家,其中4S销售店超过500 家。比亚迪如今已突破1000家经销商店, 这个数字直追大众和丰田。
比亚迪的4P分析
什么是4P理论?


1.产品(product ) 2.定价(price ) 3.分销(place ) 4.促销(promot车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 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并不断以高质量, 全系列的产品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满足用 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初期采用“低价高享受”的策略。 在产品退出中期主要采用“加大固定资本 的投入”策略 。 在产品推出后期采用“次挪用、服务”策 略。
公关策略
中国政府支持内地汽车制造商研究以其他替代能源作动 力的汽车,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在10个城市的公路上 有6万辆新能源汽车。深圳市政府、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同 比亚迪签署了采购意向书,计划购买50辆F3DM混合电 动汽车。 比亚迪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新车发布 后,该公司在香港交易市场的股价,一度上升16.4%至 每股13.32港元。在香港恒生指数本年内的跌幅达45% 的情况下,该股本年没只下跌12%。 股神巴菲特入股比亚迪,比亚迪将以每股H股8元的价格 向中美能源配售2.25万股H股,所得款项总额约18亿元 将重点投向集团的二次充电电池、电动汽车及其他环保 业务。还有其他国际著名头行的巨资注入,使得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极大关注。




1. F6DM将发动机和电动机 两种混合动力源相结合. 2. DM双模电动汽车的安全 设置。 3. 采用多功能疾控式方向盘。 4. ABS+EBD 5.安全气囊+侧气囊

基于4V理论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4V理论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案设计
差异化营销策略设计
产品差异化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产品设计 和功能上具有独特性,应重点 突出这些特点,如电池技术、
续航里程、智能驾驶等。
品牌形象差异化
比亚迪应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如环保、创新、高端等,以
区别于其他汽车品牌。
销售渠道差异化
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渠道,比 亚迪还可以尝试线上销售、电
池租赁等新型销售模式。
价值营销策略设计
提高产品质量
比亚迪应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消费者购买后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
定价策略
根据产品成本、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心理,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使消费者认为产品物有所值。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 增加产品的价值。
共鸣营销策略设计
研究目的
通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基于4v理论提出优化建议,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
研究内容与框架
研究内容
分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策略现状,基于4v理论提出优化建议,并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框架
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实验验证、结论与展望等。
03
基于4V理论的比亚迪新 能源汽车营销策略现状分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概述
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 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
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各品牌竞争 激烈,比亚迪作为国内知名品牌 ,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品牌的 竞争。
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电动汽车网络营销优化策略研究--以“比亚迪”为例

我国电动汽车网络营销优化策略研究--以“比亚迪”为例

我国电动汽车网络营销优化策略研究--以“比亚迪”为例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中的主要竞争品牌的营销策略,结合市场研究结果和分析,针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市场销售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

首先,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环境,指出在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品牌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普遍较低,所以品牌的营销策略非常重要。

然后,本文对比了比亚迪和其他主要竞争品牌在产品设计、产品价格、销售网络、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发现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品牌优势在于产品价格较低,但是销售网络和广告宣传相对薄弱。

最后,本文提出了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网络营销优化策略,包括建立优秀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网络营销培训和支持、提高销售代理商的利润空间等。

关键词:电动汽车,比亚迪,网络营销,品牌营销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major competing brands in China's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nalyzes market research results, and focuses on the market sal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BYD electric vehicles. Specific network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pointing out that in China's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brand competition is fierce, and consumers generally have low brand loyalty, so br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very important.The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YD and other major competing brands in product design, product prices, sales networks, and advertising. It is found that BYD's electric vehicle brand advantage lies in the lower product prices, but sales networks and advertising are relatively weak.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BYD's electric vehicle network marke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ncluding building excellent website 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trengthening network marketing training and support, and increasing sales agent profit margins.Keywords:Electric vehicles, BYD, network marketing, brand market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4P营销理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探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冯妍妍指导老师:苏云摘要: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迫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并使得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开始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

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于21世纪初。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技术、营销等各种因素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要想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已提高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还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主要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并运用一些主要的营销理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营销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PEST分析,SWOT分析,4P理论,比亚迪公司一、中国新能源汽车概况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近的战略。

在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准则》中定义的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就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可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现金、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类别有很多,而目前行业内普遍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类别为: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 BEV)、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

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环境分析(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概况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比亚迪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并于2002年7月13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走在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领域的前沿,它的“三大绿色梦想”以解决石油问题带来的全球环境污染和经济问题,并以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世界。

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和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拥有可以从硬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

比亚迪发展至今,其汽车在车型研发、模具开发、整车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益完善。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2008年12月15日,业界期待已久、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F3DM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2011年10月26日,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铁电池的比亚迪e6先行者电动车正式上市;2015年1月,比亚迪首款542战略车型—唐开启预售。

(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外部环境——PEST分析1、政策环境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导,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而后者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研发支持,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体系,形成了能支撑未来规模发展的产业体系雏形。

我国政府自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以来,我国政府不仅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而且逐渐完善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

2004年国家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此项政策虽然提出了“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等内容”,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实力和整车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越来越重视。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消费税政策》,财政部在针对实施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说明: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

200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准则》开始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的上市销售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自此,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

2009年初,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对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

2011年,新《车船税法》中规定:“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在科技部出台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摆在重要位置。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是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自2014年9月1日到2017年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已经进入政策落地阶段,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积极态度。

《市场营销》期末论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营销策略探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32、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良好。

现GDP 同比增长控制在7.5%左右,但是国民经济仍保持平稳运行。

农业生产情况良好,粮食产量也不断增长。

工业生产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效益不断提高。

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运行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经济情况持续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发展。

2014年,我国GDP 首破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同比增长10.1%。

3、技术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基本bbnvv 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水平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存在很大差距,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技术、标准化工作、配套设施的等技术上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完善。

但是,我们可以向相理想国”的理念。

截止至201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在全国22个城市投放运行,已经减排二氧化碳2.5亿千克,相当于种植了1336万棵树。

一台秦一个月的平均减排量约为310千克,相当于种植树木17棵。

一台e6一个月的平均减排量约为2800千克,相当于种植树木155棵。

一台k9一个月的平均减排量约为5594千克,相当于种植树木306棵。

比亚迪移动储能电站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

(2)、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先进比亚迪的七大工业园,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组合。

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响了解决能源紧缺、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污染三大问题的号角。

现在全球电力需求逐年增长,而比亚迪的电池储能站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将给电网储能带来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比亚迪采用独创的技术和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太阳能应用成本,解决了一直严重制约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硅片生产供应问题,加速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过程。

(3)、自主研发能力强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

2、内部劣势(Weaknesses)(1)、全面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比亚迪创新基础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

其研发队伍很庞大,但是多为经验不丰富的大学毕业生,整体研发能力并不强大;比亚迪缺乏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且其后续资金不足;比亚迪在技术创新上的经验、成果、投入积累等方面与那些在汽车行业驰骋上百年的汽车巨头相比还是相对较弱的。

(2)、资金供给相对不足扩大盈利能力,这是比亚迪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第一大难题,但似乎也常常被掩盖在财务报表漂亮的数字上。

此外,2014年第一季财报也未体现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盈利能力,公司净利润仅为1196元,同比下滑89%。

为了缓解财务危机,比亚迪曾在2008年资本市场金融危机时,向“股神”巴菲特定向增发18亿港元;2011年比亚迪“流血”回归A股,融资11.52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进军传统能源汽车领域,一是积累造车经验,二是为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筹集资金。

但是,现在,传统能源汽车业绩剧烈下滑,这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供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因资金不足陷入了产能“瓶颈”。

3、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1)、新能源汽车的后发力机会强劲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很多车企联合各大院校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社会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诉求日益高涨,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我国贯彻落实人才发展战略,持续培养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为我国今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2)、国际能源危机中国4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而全球以及中国汽车行业仍以10%的速度在增长,这样算来,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将在2050年消耗殆尽。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耗约占全国总消耗的34%。

汽油、柴油、煤油在全国的交通领域消耗比例大约为19:12:16,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约70%被新增汽车《市场营销》期末论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营销策略探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消耗,而我国的石油当前储备量只能用26天。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

中国能源危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比任何国家都紧迫。

(3)、国家政策的引导自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以来,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制定、实施了许多政策:2009年初,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计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显著改善能源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