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实用版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
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
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超载的船只,这样的船安全没有保证。
5、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6、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7、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
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8、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9、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10、一旦发生意外,要保持镇静,听从有关人员指挥。
驾车安全知识(一)正确控制车速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
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还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
汽车载重量轻、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通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
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二)减递会车车辆在没有设置中心分隔护栏的道路行驶,与前方来车交会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选择比较空阔、坚实的路段,靠路右侧缓行交会通过(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会车时,要降低车速,开近灯光,即使是在路面较宽的双车道,也应该慢车交会)。
水路交通安全常识范文

水路交通安全常识范文一、前言水路交通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水上交通发展的重要工作。
水路交通事故往往发生时后果严重,损失巨大,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水路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水路交通安全的定义、水路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水路交通安全常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路交通安全的定义水路交通安全是指无论是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上进行的各种交通运输活动,都应当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水路交通安全包括船舶航行安全、港口安全、水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三、水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水路交通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伤亡:水路交通事故发生时,船上人员可能会溺水、中毒、遭受电流伤害等,导致人员伤亡。
2. 船舶损失:水路交通事故发生时,船舶有可能会沉没、翻覆、着火等,导致船舶损失。
3. 货物损失:水路交通事故会导致货物受损、丢失,给货主和承运商带来经济损失。
4. 环境污染:水路交通事故发生时,船上的货物可能会泄漏,导致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四、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了确保水路交通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交通安全法》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是我国关于港口管理的基本法律,对港口的建设、管理以及船舶通行等作出了规定,旨在保障港口安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关于水路交通安全的基本法律,对水路交通的组织、管理、安全等作出了规定,以保障水路交通的安全。
以上两部法律法规是保障水路交通安全的基石,对于水路交通从业人员和广大公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路交通安全常识1. 船上人员的安全船上人员的安全是水路交通安全的重中之重。
在船舶出行前,船上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熟悉逃生通道和应急设施的使用方法。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最新适任培训)

水上交通安全与监督管理一、“海事”的概念和海事机构的由来及发展“海事”的含义——它泛指一切有关海上的事物:如航海、造船、验船、海运法规、海损(水上)事故的调查处理、港口建设及营运、海洋开发利用及防污染、船员教育及培训、海洋气象观测及预报等等。
各沿海国家针对其进行的活动,即:“海事行政管理”,都只是国家海洋事务管理的一部分。
国家的海洋权利属于国家主权范畴,是国家的领土向海洋延伸所形成的权利。
主要包括:海上领土主权、海上交通、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海洋渔业、海上人命救助、海上保安、海上缉私、打击海上偷渡、海洋测绘等,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是一种专属权利。
从管理方式和手段上,国家海洋管理主要包括——行政、司法、外交、军事等管理。
行政、司法、外交是国际社会处理和解决海洋事务的主要管理手段。
这其中“行政管理”是处理海洋事务、解决海上纠纷、维护海洋权益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的海事机构就是国家行政管理海洋性事务的最主要机构。
另外,在我国涉及海洋性事务的行政管理部门有:交通、海洋渔业、环保和海关等五个行政职能部门,在我国称之为“五龙治水”。
海事管理机构的产生是航运发展的产物海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海上运输活动的初期。
由于航海的高风险性决定了需要制定海上安全的规范和实施海上安全管理。
在17世纪的1681年,法国路易十四就颁布了《海事条例》,并建立海事当局,在18至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之后,国际相关组织通过了第一部有关全面的船舶安全的国际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之后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的有关海上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公约的形成和完善极大的推进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海事管理的规范与发展。
当代的海事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逐步发展、形成的体系。
我国海事管理的历史雏形:——最早在唐代,当时朝廷设置机构名称为“市舶司”。
水上交通安全须知

水上交通安全须知水上交通是指在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交通活动,包括船舶、游艇、划船等各种水上交通工具。
水上交通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每位乘船者的生命安全,以下是水上交通安全须知,希望广大乘船者认真遵守,共同维护水上交通秩序,确保安全畅通。
一、穿着救生衣在乘坐任何类型的水上交通工具时,都应该穿着救生衣。
救生衣是水上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帮助乘船者在发生意外时保持在水面上,减少溺水风险。
尤其是对于不擅长游泳的人群来说,穿着救生衣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无论是乘坐游艇、划船还是乘坐其他水上交通工具,都务必做好穿着救生衣的准备。
二、遵守乘船规定在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乘船规定。
比如,不要在船舷边随意站立或坐下,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不要在船上吸烟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都是为了保障乘船者的安全,遵守规定不仅可以确保自身安全,也可以维护整个船舶的秩序。
三、注意天气变化在水上交通中,天气变化可能会对航行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海上航行时,海浪、风力等因素都会对船只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乘船时间时,要尽量避开恶劣天气,避免在风浪大、雷电多的情况下进行航行。
同时,乘船者也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行程,确保航行安全。
四、避免酗酒酗酒是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精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
因此,在乘船前后,乘船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切勿酒后驾船或在船上饮酒。
如果确实需要饮酒,也要控制好饮酒量,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五、保持船舶平衡在乘坐小型船只或划船时,要注意保持船舶的平衡。
不要在船只一侧集中站立或坐下,避免船只因为失去平衡而倾覆。
尤其是在划船时,要注意左右摇橹,保持船只平稳前行。
保持船舶平衡是确保航行安全的重要前提,乘船者务必要做到。
六、遵守航行规则在水上交通中,也有一定的航行规则需要遵守。
比如,在交叉航道中,遇到对方船只时要避让;在夜间航行时要开启航行灯等。
水上交通安全操作规程

水上交通安全操作规程
介绍
本文档旨在规范水上交通的安全操作,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请所有相关人员严格遵守以下规程。
1. 船舶安全
- 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 检查船舶舱室并清除阻塞物。
- 遵守航行规则和导航标志。
- 维护良好照明设备,确保夜间能够正常航行。
2. 航行安全
- 严禁酒后驾船,确保船舶驾驶员不饮酒。
- 确保船舶速度合理,并遵守限速规定。
- 注意巡航航线上的船只和岸上障碍物。
- 在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应对,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 防火安全
- 遵守船舶安全防火规定。
- 船舶内禁止吸烟,特别是在易燃区域。
- 定期检查并维护船舶的灭火器和其他灭火设备。
4. 救生设备
- 确保船舶上所有人员了解救生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定期检查和维护救生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所有人员应佩戴救生衣或其他救生装备。
5. 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
-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按照相关的应急计划行动。
- 尽快报告任何事故或安全问题,包括船舶、设备和人员伤亡等。
- 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事故。
6. 交通规则
- 遵守水上交通规则和规定。
- 在航道交通拥堵时保持良好的航行秩序。
- 尽量避免迅速改变航向或速度,以避免事故发生。
请所有相关人员详细阅读并遵守以上操作规程。
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保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水上交通的安全运行。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现在, 我们日常接触到 船舶有两种: 1、旅游船 2、客渡船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2页
船扬舶州分市类地:方游海船事、局渡船(日常接触 船舶)
旅游船
客渡船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3页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9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0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②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1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③将落水人员抬上 岸进行抢救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2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落水抢救 基础步骤: 1、抛置救生圈、救生衣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3页
扬州市地方海事局
落水抢救 基础步骤: 2、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14页
事 边。
项 4.行船过程中, 请不要将头、手和身子伸出船外, 以免发生
意外。
5.乘船过程中要听从船上工作人员 指挥和安排, 帮助工作 人职员作, 假如发生险情, 请不要慌乱, 一切听从工作人员 指挥, 以确保大家 安全。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幼儿园..课件
第4页
登扬船州前市地准方备海(事常局见 安全救生装备)
扬扬州州市市地地方方海海事事局局
1. 上下船请注意脚下安全, 等船停稳后先下后上, 不要拥挤, 以免碰伤, 不要翻越栏杆
2. 上船后, 请依据船上 标识, 确定救生衣、救生圈、消防
注 器材放置 具体位置。
安全操作规程:水上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水上运输安全操作规程在现代社会中,水上运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货运还是人员的交通,水上运输都具有许多优势和便利性。
然而,水上运输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和遵守水上运输安全操作规程,成为确保水上运输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上运输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水上运输的安全性。
第一,合理使用救生设备。
在进行水上运输时,合理使用救生设备至关重要。
每艘船只必须配备充足数量和储存充实的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艇等。
每位乘客都应被要求佩戴救生衣,并熟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
此外,船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指示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定位到救生设备。
第二,保持航道的清洁。
为了确保水上运输的安全,必须保持航道的清洁。
航道上的障碍物会威胁到船只的航行安全。
因此,定期清理航道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也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碰撞障碍物。
第三,严格控制船舶速度。
高速行驶是水上运输事故的一个常见原因。
因此,严格控制船舶速度至关重要。
船长和船员必须遵守航速限制,并根据天气和水上交通情况适当调整速度。
此外,船舶在靠近港口、码头或其他船只时要减速,并保持安全距离,以避免碰撞。
第四,定期进行船舶检修和维护。
船舶的检修和维护对于确保水上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
船只的机械设备、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船舶的外部结构也需要检查,包括船体的腐蚀情况、船底的防腐涂层和船体的密封性能等。
只有定期进行船舶检修和维护,才能保证船只的运行安全。
第五,严格遵守运输规定。
在进行水上运输时,严格遵守运输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船长和船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船舶驾驶规范、运输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此外,船舶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只有遵守运输规定,才能保证水上运输的安全。
最后,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
船长和船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参与安全演习。
水上交通作业安全作业指南

水上交通作业安全作业指南水上交通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全面、详细的安全作业指南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您介绍水上交通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作业前的准备1、了解天气和海况在进行水上交通作业之前,务必提前了解作业区域的天气预报和海况信息。
包括风力、风向、海浪高度、潮汐情况等。
恶劣的天气和海况可能会对作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2、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对所使用的船舶、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船舶的船体、发动机、导航设备、通讯设备等;检查机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工具齐全、完好。
3、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为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人安全装备,如救生衣、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同时,在作业船上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圈、救生筏、灭火器材等应急救援设备。
4、制定作业计划和应急预案根据作业任务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流程、人员分工、安全措施等。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人员疏散路线。
5、培训和交底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作业流程、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置方法。
在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确保每个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作业中的安全措施1、人员安全(1)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安全装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2)在船上行走时,要注意防滑、防摔,特别是在潮湿或有油污的区域。
(3)严禁在作业区域内嬉戏、打闹,不得酒后作业。
2、船舶操作安全(1)船舶驾驶员要严格遵守航行规则,保持良好的瞭望,注意避让其他船舶和障碍物。
(2)控制船舶的速度和航向,避免急加速、急减速和急转弯。
(3)按照规定的航线和作业区域进行作业,不得擅自偏离。
3、货物装卸安全(1)在装卸货物时,要确保货物的绑扎牢固,防止货物滑落或倾覆。
(2)严格按照货物装卸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513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水运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1)水运交通事故的定义
水运交通事故的概念源于“海事”的概念。
关于海事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海事泛指航海、造船、海上事故、海上运输等所有与海有关的事务;狭义上的海事意指“海上事故”或“海上意外事故”,如碰撞、搁浅、进水、沉没、倾覆、船体损坏、火灾、爆炸、主机损坏、货物损坏、船员伤亡、海洋污染等,都属于狭义的海事。
由于我国不但有广阔的海上水域,而且还
包括广大的内陆水域,因此,将狭义上的海事概念拓展为水运交通事故,它既包括发生在海上的交通事故,也包括内陆水域的交通事故。
由此可见,所谓水运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
2)水运交通事故的等级
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人员伤亡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可将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
国务院于1989年1月3日通过并于同年3月29日发布施行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该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
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劳动部根据该规定的授权做出下列解释: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即为该规定所称的特别重大事故。
此外,1990年10月20日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发出《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船舶由于严重违章,操作人员过失,机电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等,虽未直接造成伤亡或经济损失,但潜伏着极大险情,严重威胁船舶(旅客、船员、货物)安全及性质严重的重大隐患。
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4类。
严重违章。
严重违反安全航行和防火规定,船舶超载、超速,违章追越,违章抢航,
违章抢槽,违章明火作业,违章装载、运输危险货物,违反交通管制规定等。
操作人员过失。
在航行、锚泊或靠离泊时,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疏忽瞭望,擅离职守,助航设备、通信设备和信号使用不当等。
机电设备故障。
船舶主机、辅机、舵机、机件、电器或通信设备、应急设备失灵等故障。
其他因素。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34条规定:“对违反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进行违章操作,虽未造成直接的交通事故,但构成重大潜在事故隐患的,海事局可以依据本条例进行调查和处罚。
”故也可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重大潜在事故隐患)考虑为我国海事分级的最低海事等级。
(2)乘船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
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
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乘船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危险物品、禁运物品带上船。
5)上船后要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摆放救生衣的位置。
船上的许多设备,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行驶,特别是一些救生消防措施,它们存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规范,不能随意挪动。
6)船舶浮于水面靠的是水的浮力,其受载
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了限度,船行时就会有沉没的危险。
所以,乘船时一定注意,不要坐超载船只。
7)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8)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9)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
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10)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11)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12)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镇静,听从船
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自作主张跳船。
13)集体乘船,要听从指挥。
上下船时,要排队有序地进行,不要争先恐后,以免落水、挤伤、压伤或造成船舶倾斜,甚至引起翻船。
要顺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维护好船上秩序。
(3)翻船后的自救方法
1)当遇到风浪袭击时,不要慌乱,要保持镇静,不要站起来或倾向船的一侧,要在船舱内分散坐好,使船保持平衡。
若水进入船内,要全力以赴将水排出去。
2)如果发生翻船事故,要懂得木制船只一般是不会下沉的。
人被抛入水中,应该立即抓住船舷并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
在离岸边较远时,最好的办法是等待求助。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船翻了以后会下沉。
但有时船翻后,因船舱中有大量空气,能使船漂浮在水面上,这时不要再将船正过来,要尽量使其保持平衡,避免空气跑掉,并设法抓住翻扣的船只,以等待救助,这也是一种自救的办法。
4)海上遇到事故需弃船避难时,首先要对浮舟进行检查,清点好带到浮舟上去的备用品,将火柴、打火机、指南针、手表等装入塑料袋中,避免被海水打湿。
根据一般原则,在最初24小时内应该避免喝水、吃饭,培养自己节食的耐力。
长期在海上随风漂流时,容易生水疽、皮炎和眼球炎症等。
此刻,不要将水疽弄破,最好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
对于皮炎和眼球炎症,要避免阳光直射。
坐在浮舟上时间
过长,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坐久时要活动活动手脚,使臂时和肩膀的关节、腿部的肌肉得以放松。
同时,应注意保暖,不要被海水打湿身体。
(4)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1)两手穿进去,将其披在肩上;
2)将胸部的带子扎紧;
3)将腰部的带子绕一圈后再扎紧;
4)将领子上的带子系在脖子上。
(6)救生衣的自制
在水中漂浮时,如果没有现成的浮袋或救生衣,应该利用穿在身上的衣服做浮袋或救生衣。
可以使用的有:大帽子、塑料包袱皮、雨衣、衬衣、化纤或棉麻的带筒袖的上衣等,甚至可以将高筒靴倒过来使用。
但应注意不要将
衣服全部脱掉,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具体方法为:要在踩水的状态下,进行如下活动,用皮带、领带或手帕将衣服的两个手腕部分或裤子的裤脚部分紧紧扎住,然后将衣服从后往前猛地一甩,使其充气。
为了不让空气漏掉,用手抓住衣服下部,或者用腿夹住,然后将它连接在皮带上,使它朝上漂浮。
如果用裤子做浮袋,将身子卧在浮袋上,采用蛙泳是比较省力的;如果穿着裙子,不要把它脱下来,要使裙子下摆漂到水面上,并尽力使其内侧充气。
(7)水上遇难时信号工具的作用
在江河或海上遇险后,有效地利用各种信号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会加大得救的可能性。
1)反射光。
利用铁或闪光的金属物,将阳
光反射到目标物上去。
如果阳光强烈,反射光可达15公里左右,而且从高处更容易发现。
2)信号筒。
信号筒有白天和晚上用两种。
白天用的信号筒会发出红色烟雾,晚上用的会发出红色的光柱,燃烧时间约1~1.5分钟。
夜间在20公里外都能看到,白天在10公里内才能看到。
3)防水电筒。
这是一种小型的手电筒,可以在夜间发出信号,但最多只能照射2公里左右。
4)自制信号旗。
将布绕在长棒的顶端作为信号旗使用。
5)海上救生灯。
海上救生灯点着后靠海水来发光,将其浸入海水可连续发光15小时,在2公里远的地方就可以发现,该工具寿命为3
年。
6)铝制尼龙布。
铝制尼龙布的反光性强,从远处就能发现,而且也容易被雷达所发现。
(8)不会游泳者落水后的自救
遇到这种情况时,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
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重衣服,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
这时,应向岸边的行人呼救,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