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四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精品课件

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精品课件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 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 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为 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 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反 被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 为泡影。此诗是从军过幽州时所作。
诗歌鉴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诗歌鉴赏: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抒写怀念远方之人的诗作。月夜独处,最 易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 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 寄托了对远人的思念。
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如何赏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想到宇宙的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而短暂,更何况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而又无可 奈何,曼声长叹。“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 境,有“众人皆醉Fra bibliotek独醒”的意味。
“念”:诗人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 纸上。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这里的“古人、来者”是指像燕昭王那样 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作者心想像燕昭 王那样前代的贤君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 有我亦不可见。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 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诗人俯 仰古今,表达了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 怀。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着笔,将“前”与 “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个 “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诗歌表现手法:
一、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9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9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望相似。
点评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诗人很自然地就产生了遐 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 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人生代代无穷 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 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 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 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 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 之音的回响。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望月怀远》 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 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于 《题李凝幽居》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后虽然还俗,但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内 幽,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因此常常向往隐居生活,结交一些隐 他寻访朋友李凝却不遇,于是在这位隐士门前写了这首诗。

即景抒情诗ppt实用课件

即景抒情诗ppt实用课件
JoannaL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 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 泪交横。“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
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JoannaL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 我便爱 上了寂 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 ;只有 贡献, 方可衡 量人生 的价值 。
•12、落叶代表悲秋、失意 •13、落花流水象征韶华易逝、美人迟暮 •14、闻雁叫而思归 •15、望月怀远(思人、感慨人生)
从艺术手法看-
• 从抒情方式看: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有托物言志,有即事抒情(如通 过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抒情),有的怀古伤今、借古讽 今。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 的种子 ,便成 不了事 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 延时间 最不费 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 是三思 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 ,以经 验为参 谋,以 小心为 兄弟, 以希望 为哨兵 。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5、心情 就像衣 服,脏 了就拿 去洗洗 ,晒晒 ,阳光 自然就 会蔓延 开来。 阳光那 么好, 何必自 寻烦恼 ,过好 每一个 当下, 一万个 美丽的 未来抵 不过一 个温暖 的现在 。
资料收集”
•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 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 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 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

【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ppt精品课件9

【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ppt精品课件9

即景抒情诗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 征和寓意,进 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 观情感与自然 客观物象融合 的整体。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 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 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 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 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 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 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 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 武后朝的不少弊政,不为武则天采 纳,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 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为人 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 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 子昂又向武进言,反被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 泡影。
诵读
前不见古人, 后 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听朗读,品味诗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 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 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 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知人论事: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 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 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 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 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 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 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 器重。开元十一年(723) 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 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 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 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 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 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 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 九龄,九龄叱之。

《即景抒情诗四首》 PPT课件 1

《即景抒情诗四首》 PPT课件 1

材料一: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宋 苏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即景抒情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
课件制作:顺德青云中 学李琳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 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 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 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 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教师点拔: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 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 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 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 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 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 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 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 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 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 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 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十句,由大 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即景抒情》课件

《即景抒情》课件

02 即景抒情的定义与特点
CHAPTER
定义
01
02
03
定义
即景抒情是一种文学表现 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 或场景,抒发作者的情感 和心境。
描述
即景抒情并不仅仅是对景 色的简单描绘,而是通过 景色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 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特点
即景抒情的特点在于其情 感表达的含蓄和深沉,以 及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 和细腻描绘。
文化内涵
即景抒情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时 代、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
起源
影响
即景抒情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 ,尤其是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即景抒情的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文 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 生了影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 手法。
发展
《即景抒情》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即景抒情的定义与特点 • 经典即景抒情作品分析 • 即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 即景抒情与其他文学手法的比较 • 即景抒情在现代文学中的运用与影响 • 结论
01 引言
CHAPTER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即景抒情》
主题内容
通过PPT课件的形式,介绍和展示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以及城市风 貌等,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抒发。
对即景抒情的总结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与理性的平衡
即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或 人文景观,展现出情感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通过观察和感受 自然与环境的变化,人们能够 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
即景抒情常常与特定的文化背 景相结合,通过描绘具有文化 特色的景象,传达出特定的情 感和价值观。这种情感与文化 的交融,使得即景抒情具有深 厚的文化内涵。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 (5)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 (5)

粤教版(选修1) 第四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制作
陈振凯
即景抒情
作者简介 诗歌鉴赏 诗歌翻译
望 月 怀 远
粤教版(选修1) 第四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制作 陈振凯
即景抒情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后句即景生情: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 ----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粤教版(选修1) 第四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制作
陈振凯
即景抒情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 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 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 才。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涕:古时指眼泪。
即景抒情诗四首
制作
陈振凯
即景抒情
诗歌鉴赏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 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 的哀叹。
•俯仰古今,写 出时间的绵长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楼眺望,写 空间的辽阔无限
•写诗人孤单 悲苦的心绪
粤教版(选修1) 第四课
粤教版(选修1) 第四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制作
陈振凯
即景抒情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 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 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 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 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 《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 “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优秀)即景抒情诗(课件)PPT资料

(优秀)即景抒情诗(课件)PPT资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移情入景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杜甫?春望?. 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 唐代谢浑?谢亭送别?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欧阳修?戏答元轸?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
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杨柳 雨雪
表现依恋之意 表现悲哀之情
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近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景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以景自况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它将感情融 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 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双调·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 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 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 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 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 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 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 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 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题 李 凝 幽 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首联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 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 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 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 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 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 胸襟,为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 千古传诵。此联看似平淡无奇,脱 口而出,却高华浑融,写景抒情, 融为一体。此前谢庄《月赋》有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后苏东坡 《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的名句,寓意相同,只 是一为赋,一为诗,一为词,各尽 其妙。
贾 岛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 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 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今四 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 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 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即景抒情诗四首
知识点回顾:
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 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 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笔 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即景抒情诗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 征和寓意,进 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 观情感与自然 客观物象融合 的整体。
赏析“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 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 头两句。终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 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这皎洁的明 月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更难以入 睡。 赏析“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夜已深,露已降,衣服已被润湿了。 一个“滋”字不仅有润湿之意,还有 愁思滋生不已的意思。
赏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 静,以动衬静,体现了环境的幽居的静寂。
“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 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 字用得更好,为什么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惊动了树上栖 息的鸟儿,引起了一阵喧闹。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 回又回到窝中。用“敲”更能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 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情怀。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 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 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 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 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 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知人论事: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 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 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 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 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 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 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 器重。开元十一年(723) 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 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 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 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 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 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 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 九龄,九龄叱之。
一、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全诗紧紧围绕“望月”而展开,从望月写到 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 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同相 思写到入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二、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三、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余甘无尽。
四、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 情思,层层深入,构思巧妙。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流露诗 人的怎样的感情?
诗人披衣出户,陶醉在月色中,却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但不能采撷以 赠远方佳人,倒不如回屋,寻个美 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全诗意 境优美,此中可见诗人美丽的期盼, 同时因无法相见,产生的怅惘和失 意。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尾联写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 满手皆是,可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 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此联构 思精巧,意境幽清,并化用古人诗句,写 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意。 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有句“照之 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南朝陶弘景《答 齐高帝诏问山中何所有》有句“山中何所 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 君”。
望月怀远
诵读品情: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整体感知:
这是抒写怀念远方 之人的诗作。月夜独处, 最易牵动对远方之人的 思念。诗歌从“天涯共 此时”的明月到“不堪 盈手赠”的明月,以明 月作媒介,寄托了对远 人的思念。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 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 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 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 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 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 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 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 州长史。二十八年卒。初,安 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 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 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 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 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 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 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诵读品情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赏析“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 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 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 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 隐士身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