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完整)汽车风道设计

3。
I汽车风道通用设计规范3。
1. 风道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在汽车风道系统设计时,要保证将其制冷和采暖设备的出风均匀地送入车厢内.在满足该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与车内内饰设计及附件相协调。
风道系统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必须考虑车身总布置设计、内饰造型设计以及底盘设计中和风道设计相关的情况;2。
由于汽车车厢空间有限,空调汽车的风道压力损失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设计、布置风道时,应特别注意风道中的压力损失;3。
要考虑风道各支管路之间的风量平衡,各支管路之间的空气流动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得超过15%,并要详细计算各支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4. 必须将风道的气流噪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要对风道的风速进行控制。
通常出风口风速控制在6。
5~11m/s,新风入口处风速5~6m/s,主风道风速5。
5~8m/s,支风道风速4~5.5m/s,过滤器风速1~1.5m/s;5. 风道不能有大的泄漏点,以保证空调系统功能的发挥;6。
对风道要进行隔热保温处理,以减少空气在风道输送过程中的冷、热量损失,并防止低温风道表面结露。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玻璃棉、聚氨脂泡沫塑料等,为了防止火灾,车外风道最好用泡沫石棉隔热,并用石棉布包扎;3.2.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由于汽车车室内部的空气流动受有限的车厢空间的限制,汽车空调风道的压力损失问题较为严重,风道压力损失是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3.2。
1。
风道沿程压力损失风道沿程压力损失是空气沿风道管壁流动时,由空气与管壁之间的摩擦、空气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摩擦而产生。
风道单位长度的沿程压力损失p m (又称比摩阻)的计算式如下: 2412ρυλs m R p =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ν——风道内空气的平均速度(m/s);R S ——风道的水力半径(m);R S =A/P ;A -—风道的过流横截面面积(m 2);P --风道的周长(m );摩擦阻力系数λ是雷诺数Re 和管壁粗糙度n 的函数。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通风系统的终端,对气流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调系统对出风口的要求:
通常在车厢降温时用,主要将适当风速适当温度的气流吹到乘客脸部区域,来满足对温度,气流流动的要求,并可通过调节出风口叶片方向,来将气流吹到胸部膝部区域,也能通过调节叶片将气流避开乘客身体部位。同时,为了达到车内安静要求,要求风速要合适,过大会造成噪音过大。最大风速一般要求在7.5~10.5m/s范围内。
出风口由装饰框(见图1-4)、面框(见图1-4)、壳体、风门、拨轮、拨钮、连杆、叶片等部件组成
型式
造型设计人员造型,与产品工程人员一起确定出风口的型式,般地,吹脸出风口有以下两种型式:
桶型出风口
经济而简单。通常有一套可动的叶片和轴,整体可以绕轴转动。下图给出了几个例子。
双叶片型出风口。
比桶型出风口复杂,造型灵活多样,成本也较高。整体固定,有两套不同方向可动的叶片。见下图。
桶型出风口:出风口有效面积=0.45*出风口外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双叶片型出风口:出风口有效面积=0.6*出风口外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下图介绍了如何获得出风口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在设计初期,往往只需估算的出风口有效面积即可。
如果需要得到精确的有效开口面积,则要通过带有具体结构设计的数模,进行详细的几何投影计算,方可获得。精确计算要到出风口数模设计完成后才能进行。
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2.1.1风道结构
风道零件一般根据空间布置来确定走向及截面形状。风道可分为除霜风道、通风(吹面)风道、吹脚风道,其中除霜风道又分为前除霜、侧除霜风道;通风(吹面)风道又分为左、右、中左、中右、后通风(吹面)风道;吹脚风道一般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吹脚风道。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要求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作者:成台单位:一汽轿车股份目录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1.1 风道介绍 (4)1.2 出风口介绍 (4)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 (7)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2.1.1风道结构 (7)2.1.2出风口结构 (7)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2.1.4材料 (8)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2.2.1风道整车布置 (8)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2.3通风性能 (10)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2.3.2出风量 (10)2.3.3通风有效面积 (10)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2.4.1叶片数量 (11)2.4.2叶片尺寸要求 (11)2.5.3叶片间距 (13)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2.5.1叶片数量 (13)2.5.2叶片尺寸要求 (13)2.5.3叶片间距 (13)2.6 气流性能 (13)2.6.1气流方向性 (13)2.6.2泄漏量 (17)2.7 出风口手感 (17)2.7.1拨钮操作力 (17)2.7.2拨轮操作力 (17)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3.1 设计验证流程 (18)3.2 设计验证的容与方法 (18)第4章附录 (19)4.1 术语和缩写 (19)4.2 设计工具 (19)4.3 参考 (19)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以完成驾驶舱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1.1 风道介绍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
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单位:一汽轿车股份目录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1.1 风道介绍 (4)1.2 出风口介绍 (4)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 (7)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2.1.1风道结构 (7)2.1.2出风口结构 (7)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2.1.4材料 (8)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2.2.1风道整车布置 (8)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2.3通风性能 (10)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2.3.2出风量 (10)2.3.3通风有效面积 (10)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2.4.1叶片数量 (11)2.4.2叶片尺寸要求 (11)2.5.3叶片间距 (13)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2.5.1叶片数量 (13)2.5.2叶片尺寸要求 (13)2.5.3叶片间距 (13)2.6 气流性能 (13)2.6.1气流方向性 (13)2.6.2泄漏量 (17)2.7 出风口手感 (17)2.7.1拨钮操作力 (17)2.7.2拨轮操作力 (17)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3.1 设计验证流程 (18)3.2 设计验证的容与方法 (18)第4章附录 (19)4.1 术语和缩写 (19)4.2 设计工具 (19)4.3 参考 (19)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以完成驾驶舱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1.1 风道介绍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
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
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规范

> 160
维卡软化点
℃
> 200
1.1.7 PP-T20 材料性能:见表 7
表 7 PP-T20 机械性能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拉伸强度
MPa
> 24
断裂伸长率
%
> 15
弯曲强度
MPa
> 30
冲击强度
KJ/m2
>15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2
球压痕硬度
N/mm2
>80
维卡软化点
℃
> 105
燃烧残余
%
20±2
表 5 POM 机械性能
单位
技术要求
g/cm 3 N/mm2 N/mm2 kJ/m2
MPa %
MPa ℃ N/mm2 C0(在硅油中进行)
DIN 53 497 方法 B
1.42±0.02 >60 >65 >4.5 不断 50 >15 >60 >140
120±10
>150
成品件不得脆化,也不得产生肉眼可辨或影 响功能的形状、颜色表面变化。
1.1.8 对油漆性能的基本要求:见表 8
表 8 油漆性能的基本要求
项目
试验方法
要求
表面附着力和脆性 按 EN ISO 2409,紧贴着快速撕下胶带(Beiersdorf 公司,
油漆不能有任何脱落
型号 4657 绝缘布带)
耐划伤性
在 10N 负荷作用力下,观察油漆表面的划伤情况
塑件表面不能有划痕
热存放试验
技术要求 1.12±0.01 120±10
>65
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极限值标定

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极限值标定随着汽车的普及,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功能之一。
汽车空调系统不仅能够为乘坐者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还能够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高驾驶安全性。
其中,汽车空调出风口的设计和标定对于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的极限值标定进行介绍和分析。
1.汽车空调出风口的设计原则汽车空调出风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出风量、出风方向、出风范围以及出风的速度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冷却效果和乘坐者的舒适感,在设计空调出风口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1 出风量均匀分布:出风口需要确保出风量在各个位置上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
1.2 出风方向可调:出风口的设计需要允许乘坐者调整出风方向,以适应不同的个人需求。
1.3 出风范围合理:出风口的设计需要覆盖到车内的各个区域,确保整个车厢都能够获得到均匀的冷暖空气。
1.4 出风速度适中:出风口的出风速度需要适中,既要能迅速降低车内温度,又要避免给乘坐者带来不适。
2.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的极限值标定在汽车空调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出风口的坐标系进行极限值标定,以确保出风口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出风口位置标定:在车辆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确定出风口的位置,这需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布置、车内空间结构以及乘坐者的舒适性等因素。
2.2 出风口方向标定:根据车辆内部结构和乘坐者的分布情况,需要确定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以确保整个车厢都能得到均匀的空气流动。
2.3 出风口范围标定:需要确定出风口的出风范围,以确保整个车厢都能够获得到均匀的冷暖空气,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
2.4 出风口速度标定:通过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测试,确定出风口的出风速度,以确保能够迅速降低车内温度,又能避免给乘坐者带来不适。
3.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的极限值标定的影响汽车空调出风口坐标系的极限值标定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汽车空调出风口与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风道走向尽量避免过大的转角,这样会增加风阻;在风道内部尽量不要有尖角或突出物,这样容易产生蜗旋气流,并有可能产生噪音;风道截面大小尽量做到均匀;总之,我们需要得到的风道具有风阻小,出风均匀,没有噪音的特点。
2.1.2出风口结构
出风口有前排吹脸出风口和后排吹脸出风口之分,属于外观零件,造型设计师会对它们的形状,外观,颜色,表面处理等进行重点设计,以达到期望的美学效果。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2.1.4材料
风道类零件一般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制成,吹塑零件主要采用PE材料,而注塑则采用PP材料,以一定比例的滑石粉作为填充物,如PP-TD20。
出风口类零件材料如下:
面框、拨轮骨架:采用ABS+PC。
装饰框、壳体、拨钮:采用ABS。
连杆,曲柄:采用POM。
风门包胶、拨轮包胶:采用EPDM。
这些风道的布置于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内部空间布局有很大关系,布置要求满足风道最小截面面积的需要,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装配和可拆卸性能。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j)调节拨钮造型与叶片应当统一。
k)对后排吹脚出风口而言,为了美观,需要被座椅遮住,应该特别关注滑动座椅。
组成
结构示意图:
图8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外形及结构:前排出风口外形为异形,后排出风口外形为方形,其上设计有拨轮和拨钮,拨轮上下有标识指示风门的开启和关闭。拨轮控制风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出风口出风量。叶片上的拨钮控制出风口水平及垂直出风方向。
客车空调送风风道设计

客车空调送风风道设计客车空调送风风道设计1、评价客车空调使用效果的指标(1)降温能力——从一定的车内高温环境降低到乘员舒适性温度环境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空调使用效果越好。
(2)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即在同一时间车内任意两点的温差,一般要求不能超过3℃2、降温能力决定因素(1)空调名义制冷量Q1不同的车长,不同车型空调的空调名义制冷量选择要由该车空调制冷负荷的决定。
通常需要通过计算整车的空调制冷负荷,工程上按车型有不同的标准来确定旅游车、团体车——JT/T216《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按人均制冷量选取公交车、校车、机场摆渡车——CJ-T134《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技术条件》按车厢容积选取。
(2)冷气在风道内的热损失Q2冷气在风道内的热损失Q2由空调风道的设计来决定。
通常与风道的长度,风道的气流阻力,风道的隔热保温能力有关。
(3)整车的实际制冷量Q3Q3=Q1-Q2同等条件下整车的实际制冷量Q3越大,降温能力越强,空调的使用效果越好。
3、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由空调风道的设计来决定,通常涉及如下几个因素:(1)空调的布置——决定了风道的截面积和风道的长度,影响了风道内压力分布,进而影响风道上每个出风口的风量。
(2)风道出风口布置—由于车箱内不同处热负荷不同,要确保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风道出风口的数量和布置要依据此处的制冷负荷设计。
4、风道设计重要性由此可见,风道的设计不仅影响整车降温能力,而且影响车内温度的均匀性,在整个空调布置设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整车布置的原因,空调布置型式多变————风道外型和设计发生变化;由于整车不同位置热负荷不同——风道出风口设计发生变化5、风道设计计算(1)风道截面面积计算风道总的送风截面面积 0003600v L F m2式中:0L —蒸发器的送风量,m3/h 。
0v —风道内冷空气的流速,一般取为5~8m/s 。
风道的截面面积 n F S 0= m2式中:n —对双侧前后送风风道,其值为4;对双侧单方向送风风道,其值为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作者:胡成台单位: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1.1 风道介绍.................................................................................................................................1.2 出风口介绍 .............................................................................................................................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4)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2.1.1风道结构 ...........................................................................................................................2.1.2出风口结构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2.1.4材料 ...................................................................................................................................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2.2.1风道整车布置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6)2.3通风性能..................................................................................................................................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2.3.2出风量 ...............................................................................................................................2.3.3通风有效面积 ...................................................................................................................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2.4.1叶片数量 ...........................................................................................................................2.4.2叶片尺寸要求 ...................................................................................................................2.5.3叶片间距 ...........................................................................................................................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2.5.1叶片数量 ...........................................................................................................................2.5.2叶片尺寸要求 ...................................................................................................................2.5.3叶片间距 ...........................................................................................................................2.6 气流性能.................................................................................................................................2.6.1气流方向性 .......................................................................................................................2.6.2泄漏量 ...............................................................................................................................2.7 出风口手感 .............................................................................................................................2.7.1拨钮操作力 (17)2.7.2拨轮操作力 ....................................................................................................................... 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3.1 设计验证流程 .........................................................................................................................3.2 设计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 第4章附录 ...........................................................................................................4.1 术语和缩写 .............................................................................................................................4.2 设计工具.................................................................................................................................4.3 参考.........................................................................................................................................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