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回来了 教案
《恐龙回来了》(教案)2022-2023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岭南版

恐龙回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恐龙的形象;3.能够在色彩运用和表现方面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干净的白纸、水彩笔、水彩颜料、画笔、水杯等;2.打印一些恐龙的图片作为参考,以便学生在作品中参考。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让学生看一些恐龙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叫什么?生活在哪里?吃什么?(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2.通过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步:示范画恐龙1.向学生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恐龙的形象,让学生看到正确的表现方式。
2.告诉学生,恐龙的形象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龙形象。
第三步:学生练习1.让学生自行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龙形象,教师可以在旁边辅助或提供意见建议。
2.鼓励学生多用想象力,可以在恐龙身上添加自己的创意和特色。
第四步:添加色彩1.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色彩,让恐龙变得更加生动。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添加色彩,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关于色彩运用和表现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展示作品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
2.评价的重点是在于学生在表现恐龙形象的技巧和色彩上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恐龙创作上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和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创作方面只是照着图片随意勾勒,没有体现出创意和想象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新和特色。
《恐龙回来了》(教案)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岭南版

《恐龙回来了》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恐龙为主题,通过欣赏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点,运用画、剪、拼贴等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恐龙。
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恐龙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动画片、图书和玩具。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绘画、剪纸等基本技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二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恐龙的特点,运用画、剪、拼贴等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恐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恐龙的特点,运用画、剪、拼贴等方法设计恐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画、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剪纸和拼贴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恐龙图片、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恐龙世界探险,你们准备好了吗?”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点,如身体结构、皮肤纹理等。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恐龙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恐龙回来了中班教案

恐龙回来了中班教案教案标题:恐龙回来了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外貌、生活方式和灭绝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观察和描述恐龙模型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通过模拟游戏和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制作一张大恐龙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对恐龙的猜测和想法。
-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恐龙事实。
2. 学习(15分钟)- 准备一些恐龙模型,并将它们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观察和描述一个恐龙模型。
鼓励他们使用形容词和详细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 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3. 游戏活动(20分钟)- 进行一个模拟恐龙挖掘游戏。
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放置一些沙子或泥土,并隐藏一些恐龙模型。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挖掘并找到隐藏的恐龙模型。
每个小组找到一个模型后,他们需要一起组装它,并描述它的特征。
- 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合作,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4. 艺术活动(15分钟)- 提供一些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学生制作自己的恐龙模型或恐龙画。
-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设计他们的恐龙,并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5. 结束(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 回顾今天的活动,并帮助学生总结他们对恐龙的新认识和学到的知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恐龙模型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评估他们的艺术表现。
教案扩展:1. 组织一个参观博物馆或恐龙主题展览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恐龙。
2. 进一步研究恐龙的不同种类,并让学生制作一个恐龙图鉴。
《恐龙回来了》美术教案

蛇颈龙:
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博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
翼手龙:
翅膀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
教师演示恐龙的画法:
先画出基本型,然后涂色。。
画法步骤:
1、画出恐龙的两翅膀。
2、画出恐龙的身体
3、画出恐龙的头和尾部。
4、画出恐龙其他部位
5、修饰
对操作步骤进行归纳。
课后延伸
找一个喜欢的恐龙玩具,绘制自己的恐龙图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今天,我们只能靠地表以下残存的恐龙化石,来模拟远古时期恐龙的形态。
中国的常州有一座恐龙园,里面有多副恐龙骨架的展示。
在公园里或者一些建筑物中,都会有恐龙的雕塑。
玩具商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研发出许许多多的恐龙玩具。在这些玩具中,有角龙、霸王龙、翼手龙。梁龙、雷龙、结龙、蛇颈龙等。
思考:你还知道恐龙的哪些知识?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对恐龙的认识。
霸王龙:
凶残的肉食兽,长着锋利的尖牙,那血盆大口透露出好斗的本性,能激起学生关于恐龙时代的联想。
腕龙:
长着长长的脖子,能采食高大树木上的果实。
角龙:
头上长有细长的角。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一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结龙:
自卫能力很强,全身覆盖着坚硬的鳞甲,零甲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突起,这种构造不仅可以保护身体,也可以使身体运动起来更灵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恐龙的不同形态,发展形象思维,引领孩子们走进远古时代,了解地球的发展进程,为创作想象画奠定是是基础。
重点
通过以动物的童话为主题,运用线、形、色手绘创作恐龙世界的想象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

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教案标题: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恐龙回来了》,学生将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中的角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和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或讨论他们对恐龙的了解。
提问问题,如“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时候生活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活动:2. 分发《恐龙回来了》故事的复印件给每个学生,并让他们阅读故事。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版本。
3. 学生阅读完故事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可以提出问题,如“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主要角色是谁?他们做了什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理解活动:4.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提问问题,如“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角色扮演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特点,自由发挥并演绎故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创作活动:6.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以《恐龙回来了》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作。
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总结活动:7. 总结教案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回顾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提问问题,如“你们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案评估:8.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此外,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书面反思,让他们总结自己在这个教案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5]
![《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58e805024693daef5ff73d31.png)
《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旨在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题材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现、评价活动,从而认识各种动物的可爱和美丽、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感知、形象思维、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恐龙特点,运用造型元素去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等特征;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看、做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远古动物的特征;通过不同恐龙的特征对比,让学生找出恐龙的基本型的规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描绘出心中的恐龙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然后画出恐龙的形态。
教学难点: 画出画面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恐龙动画视频、恐龙画册、恐龙玩具模型等学生学习用具:彩色笔、、图画本、铅笔等。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能用线条与色彩画出一只恐龙。
2 .适当地给画面增加背景和人物造型。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通过播放视频和欣賞画册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和一些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恐龙师:视频中,你认识那些恐龙? 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梁龙、雷龙、霸王龙、三角龙……2、总结:恐龙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它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人类。
恐龙是远古时期的爬行动物,大约在6千多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
但是今天,恐龙们又神秘地出现了。
3、板书课题——恐龙回来了二、欣赏图片、了解恐龙1、师:同学们,今天恐龙们回来了,来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来到了我们学习的校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它们吧。
除了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恐龙,你还认识哪些恐龙呢?能说说它的特征吗?(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恐龙以及恐龙的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恐龙的表现,继而引出不同恐龙的共同点。
恐龙回来了美术教案示范

例: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恐龙回来了》
教学对象: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恐龙特点,运用造型元素去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等特征;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看、做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远古动物的特征;通过不同恐龙的特征
对比,让学生找出恐龙的基本型的规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描绘出心中的
恐龙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然后画出恐龙的形态。
教学难点: 画出画面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恐龙头饰、学案、多媒体、恐龙模型等
下面内容大家可以不用表格书写。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恐龙回来了-岭南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恐龙回来了-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画作。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 恐龙的绘画技巧3. 恐龙主题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恐龙的绘画技巧和主题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画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恐龙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恐龙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绘制恐龙,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画作。
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恐龙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恐龙的主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恐龙画作。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创作,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
七、板书设计1. 标题:二年级上美术教案-恐龙回来了-岭南版2. 课题:恐龙的绘画技巧和主题创作3. 重点:恐龙的绘画技巧和主题创作4.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画作。
八、教学资源1. 恐龙图片和视频2. 绘画工具和材料3. 学生作品展示板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恐龙的绘画技巧和主题创作”。
恐龙的绘画技巧和主题创作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版美术第三册第4课
《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
汕头市蓝天小学刘晓婷
【教材分析】
恐龙是学生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生活在远古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灭绝。
但教材却以“恐龙回来了”为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究远古时代恐龙世界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表现自己心中恐龙故事的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
在这节课中,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想象再现,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恐龙回来后和我们在一起发生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创作。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激励式教学,还采用了卡纸拼图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拼图的乐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得掌握恐龙的基本型,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
现在二年级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我,说到恐龙这一古动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
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恐龙世纪》片段,展现有趣又震撼的恐龙世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恐龙时代的生活;然后让他们尽情地聊一聊自己认识的恐龙,说说它们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接着准备有趣的拼图环节,让学生掌握不同恐龙基本型,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想象与创作。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线条表现恐龙的外形、花纹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型,在想象中大胆描绘恐龙回来后发生的
各种有趣的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恐龙,画出恐龙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描绘恐龙回来后的各种趣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恐龙世纪短片、基本型卡纸、圈线笔、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恐龙视频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恐龙
师:视频中,你认识那些恐龙? 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雷龙、霸王龙、三角龙……
2、总结:恐龙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它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人类。
恐龙是远古时期的爬行动物,主宰了地球超过一亿6000万年,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声灭迹了。
但是今天,恐龙们又神秘地出现了。
3、板书课题——恐龙回来了
【设计意图:学生对恐龙这一古动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创设环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播放《恐龙世纪》片段,引导学生走进远古时代,展现有趣又震撼的恐龙世界,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这种远古的神秘生物。
】
二、欣赏图片、了解恐龙
师:同学们,今天恐龙们回来了,来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来到了我们学习的校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它们吧。
师:同学们,除了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恐龙,你还认识哪些恐龙呢?能说说它的特征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恐龙以及恐龙的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恐龙的表现,继而引出不同恐龙的共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恐龙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特征,有陆地上走的恐龙、天上飞的以及水里游的不同恐龙的造型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恐龙。
】
三、探索恐龙的基本型
1、找出恐龙的基本型
师:不管是地上走的恐龙、天上飞的恐龙或者水里游的恐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由头、颈、身、尾巴、四肢基本型组合而成。
请同学们看图片,找出四只恐龙的基本型。
用简单的几何形概况。
2、板书:头、颈、身、尾、四肢
3、游戏——卡纸拼图
师:椭圆的头部、庞大的身体、尖长粗大的尾巴、有力的四肢。
(与一学生合作示范用卡片拼出第一个恐龙基本型。
)
师:某某同学已经帮老师找出了第一只恐龙的基本型,还有三只恐龙,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拼一拼,找出恐龙的基本型。
师:同学们已经成功拼出了不同恐龙的基本型,我们只要记住了这四种基本型,我们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轻而易举画出成千上万的不同种类的恐龙。
4、教师示范
师:我们可以在它的头部添画大大的眼睛、用折线画出尖尖的牙齿,在它的身体上,我们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表现它的花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给它设计特别的造型,比如给它带上一顶帽子、或者给它披上一条丝巾、给它带上漂亮的头饰等等。
5、出示图片:不同恐龙头部的比较
师:有的长着长长的角,有的像贝壳的图案,有的圆鼓鼓的凸起,有的鼻子上也长着角等等….不同恐龙的头部都有不同的造型,但都离不开它的基本型,同学们都可以大胆发挥想象来设计更多造型不同的恐龙。
6、出示课件:在同一基本型基础上绘出不同种类的恐龙
【设计意图:尝试从恐龙的外形结构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型。
此环节设计了一个拼图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与发现,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启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扩宽,而不是局限在老师黑板上的范画。
】
四、想象故事,激发情感
恐龙们已经离开世界很久很久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它们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带恐龙们去哪里玩呢,恐龙回来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学生们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所讲的都特别有趣,我们来看看其他小画家,他们和恐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出示课件:学生作品欣赏
师:说说看,小画家画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想象与恐龙在一起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创编故事。
给学生以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领悟知识的真谛。
】
五、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1、大胆想象,以线描画的形式画出恐龙回来后和我们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2、要求:①、根据恐龙的基本型画恐龙
②、构图饱满、花纹丰富、故事精彩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下,学生们自由创编恐龙回来后有趣的故事。
】
六、作品展示,培养自信
师:请画好的同学把你的作品贴到展示区,向大家讲一讲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我画的是我坐在恐龙身上,恐龙带着我到处去游玩……
生2:我画的是翼手龙带着我飞到天上去,感觉好像自已也会飞了……
师:嗯,这位小画家的故事真精彩,而且线条丰富构图饱满!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肯定,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到相应的评价标准区去展示。
然后是学生互相评价和老师的简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信,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七、课外拓展,增长见识
今天,我们班的小画家也编创了很多恐龙回来后有趣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恐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灭绝了,至于它为什么会灭绝呢?至今还是一个谜,科学家们对此进行研究,有许多猜想,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小朋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或者上网查阅资料,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世界上除了恐龙还不断有其他生物的灭绝,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设计意图:呼吁同学们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保护动物。
】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恐龙是学生们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学生们对它充满好奇心,教学过程通过卡片拼图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更容易记住四种不同恐龙的基本型,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添画创作,体现教学重点,教学任务完成得较好。
不足之处是:课堂上学习气氛不够活跃,原因在于给学生们表现的机会不够充分。
“恐龙”这一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应该有很多很多想说,因此,要活跃起课堂气氛,应当多给他们说的机会,如让他们在小组上先讲述恐龙回来后的想象故事,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2013年10月11日)。